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人
.
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聆聽時代的變奏:跨越兩個時代的臺灣人
作者:
大谷渡
譯者:
陳凱雯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臺灣的臉
出版社:
遠足
出版日期:2019/4/17
ISBN:9789865080044
書籍編號:kk0486272
頁數:232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聆聽時代的變奏:跨越兩個時代的臺灣人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書名:聆聽時代的變奏:跨越兩個時代的臺灣人 原文書名:台湾の戦後日本:敗戦を越えて生きた人びと 內容簡介 他們曾經作為日本人度過青春期,戰後又生活了七十年。 因為戰爭,他們失去了親人與朋友,人生也被一分為二。 本書描繪戰前到戰後數十年間,生活在激烈變化時代的臺灣人, 希望以他們的人生故事,重新編織成一部有血有肉的現代史。 「生活在這個歷史斷層中的臺灣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呢?我想將這些都記錄下來。」 本書作者大谷渡多年來走訪日本和臺灣的圖書館、資料室,爬梳日本時代的報紙、信件、日記、筆記、檔案,追索蹤跡,口述訪問曾經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親自踏上他們曾走過的上學路,呼吸當時的空氣,尋訪那個時代人們的情感與記憶的點點滴滴。從2002年開始,他以活躍於1920年代世界舞台的日本自由記者北村兼子為起點,開啟對臺灣的相關研究,2008年開始將研究成果與訪談內容,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陸續出版成書。 接續前書《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大谷渡對十多個臺灣人進行多次口訪、調查收集而來的口述資料,並參照許多日本、臺灣相關研究的史實,結集成書。本書描繪戰前到戰後數十年間,生活在激烈變化時代的臺灣人,希望以他們的人生故事,重新編織成一部有血有肉的現代史。 本書不僅承繼前書的口訪記錄,並有野心地透過生於日本時代、戰後轉換國籍的臺灣人,發掘他們內心深刻的複雜情感與變化,從而建構出臺灣人從戰前到戰後的精神史。第一章至第四章以傅秀松為主軸,描述她求學、在戰爭時期赴廣東擔任看護婦助手,到她回臺後學習北京話、裁縫、打字、結婚的經歷。她並未忘記在青春歲月中留下美好記憶的日本時代,對於戰後日本政府刻意忽略這群曾為日本國效力的臺灣軍人軍屬感到不平,因而持續地投入平反運動,爭取應有的自尊與權益。大谷渡並透過其夫孫海峰的經歷,導引出中華民國與日本軍方在戰前戰後的合作關係。 在第五章以同樣在戰前參加過篤志看護助手的張蕊、李寶玉、李淑容等人的遭遇,描繪在戰前生為日本人為日本效忠,面對戰敗、政權轉換後心境的變化。而第七、八章也是以女性角色為主軸,描述李麗珍與其家族,在經歷過戰爭時期的苦難後,又遭逢二二八事件、哥哥與表兄弟遭到射殺的磨難。李麗珍與其妹許麗娟,受到基督教傳教士克莉汀.哈根的感召,在戰後遠赴日本讀書並參與傳教事業。而後李麗珍與其丈夫高俊明牧師一同在臺灣致力於傳道;許麗娟則留在日本,陪同哈根傳教長達四十年。 除了著重一向被歷史忽視的女性角色之外,在第五章也介紹了張德卿與他的友人,並記錄張德卿在戰爭時期參加「拓士道場」的訓練經驗。第六章中,大谷渡在臺南佳里的總爺糖廠僅憑入眼的兩張照片,戲劇性地牽引出照片裡的主人翁李德樹的多彩人生,記錄他在戰爭時期遠赴日本高座當「少年工」,戰後在糖廠工作、加入樂團的經歷。最後在第九章記錄幾位臺灣人的戰爭經驗與戰後的際遇。 在日本統治下成長、在戰後又生活了七十年的臺灣人,對那段日本開啟戰爭的過往,以及他們作為日本人而度過的青春期,畢生難忘。因為戰爭,他們失去親人與戰友;戰爭結束後,被國界隔開的他們,也被多數日本人遺忘了。唯有貼近他們的人生與內心,才能觸及這段歷史的真實樣貌。 人們總會被歷史吞沒,而歷史也總朝著出人意表的方向擺動。大谷渡筆下自然散發著對這些受訪者的感同身受,就像是與時代重新相遇,時代雖曾如此粗礪,夢想雖曾遭受折斷或損傷,但在其溫渥深情的文字下,猶如緩緩擦拭著古老瓷器,曖曖散發著人性的美麗與溫暖之光。 本書特色 本書以口述訪問和歷史學者的史實考證作為書寫的基礎。作者多年來走訪日本、臺灣等地圖書館、資料室,仔細查閱相關檔案與書籍,藉此對照口述內容,補正受訪者記憶模糊或有疑慮的地方。這些史實考證在本書中以引文穿插,讓讀者更能理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作者也親身走訪這些人在日本時代走過的上學路、就讀學校、躲避空襲的場所,溫暖的文字自然散發出對受訪者的感同身受。書中收錄數十張珍貴的老照片,更增添時代氛圍。 名人推薦 卞鳳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大谷渡 1949年12月出生於奈良,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歷任高等學校、帝塚山短大、阪南大學,現為關西大學教授,專研日本近現代史。著有《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聆聽時代的變奏》、《南方戰線的看護士》、《教派神道與近代日本》、《天理教的歷史性研究》、《北村兼子:熾烈的新聞記者》、《大阪河內的近代》等書,編有《石上露子全集》。 譯者簡介 陳凱雯 基隆人,現居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著有《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學術論文〈後藤新平與基隆港的興築(1898-1906)〉、〈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等。
目錄 推薦序/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推薦序/卞鳳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譯序 自序 人物簡介 第一章 終戰的激流與邂逅──傅秀松、孫海峰 第二章 海峽危機與軍人眷村 第三章 從中國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留學生 第四章 國防部、旅行社、「偕行社」──戰後傅秀松的日本情結 第五章 日本統治前後的臺灣人 第六章 製糖工廠遺址的奇遇 第七章 兩個苦難──李麗珍的故事 第八章 與克利絲汀.哈根一起──許麗娟的故事 第九章 戰爭的記憶──各式各樣的人生 後記 參考書目
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
朝鮮半島六百年史:政
真假丈夫:馬丹蓋赫返
臺灣政治有意思!若林
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盧比孔河:509–2
歐洲歷史的轉捩點(3
追尋北一:日治時期台
拜占庭帝國:324-
金融的世界史:泡沫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