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基礎吉他訓練(一):2012中文第三版(附DVD)
.
聽見蕭邦(附蕭邦鋼琴
.
樂來樂想
.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一∼四(震撼增訂新版,107萬字、108位鋼琴家。附珍藏書盒)
作者:
焦元溥
分類:
藝術•美學
/
音樂舞蹈
叢書系列:焦點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19/9/11
ISBN:9789570853650
書籍編號:kk0496412
頁數:1960
定價:
2600
元
優惠價:
79
折
205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一∼四(震撼增訂新版,107萬字、108位鋼琴家。附珍藏書盒)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一∼四(震撼增訂新版,107萬字、108位鋼琴家。附珍藏書盒)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 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 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 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 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Fletcher School)法律與外交碩士、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自十五歲起於雜誌報章發表文字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文學創作、翻譯與劇本改編,著有《樂來樂想》、《聽見蕭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書十餘種,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焦點講座」策劃,「20X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台中古典音樂台與Taipei Bravo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近年更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看理想)。
一冊 序:給音樂人,更給所有人 第一章 歐洲 前言 不只是鋼琴,也不只是鋼琴家 桑多爾(Gyorgy Sandor, 1912-2005) 普雷斯勒(Menahem Pressler, 1923-) 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Skoda, 1927-) 德慕斯(Jorg Demus, 1928-2019) 阿楚卡羅(Joaquin Achucarro, 1932-) 瓦薩里(Tamas Vasary, 1933-) 第二章 法國 前言 法國鋼琴學派在二十世紀的轉變 布提(Roger Boutry, 1932-) 安垂蒙(Philippe Entremont, 1934-) 帕拉史基維斯柯(Theodore Paraskivesco, 1940-) 第三章 俄國 前言 俄國鋼琴學派的傳承 史塔克曼(Naum Shtarkman, 1927-2006) 戴維朵薇琪(Bella Davidovich, 1928-) 巴許基洛夫(Dmitri Bashkirov, 1931-) 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 1937-) 雅布隆絲卡雅(Oxana Yablonskaya, 1938-) 薇莎拉絲(Elisso Virsaladze, 1942-) 凱爾涅夫(Vladimir Krainev, 1944-2011) 第四章 美國 前言 從舊世界到新大陸 杜蕾克(Rosalyn Tureck, 1914-2003) 史蘭倩絲卡(Ruth Slenczynska, 1925-) 堅尼斯(Byron Janis, 1928-) 佛萊雪(Leon Fleisher, 1928-) 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 1928-) 康寧(Martin Canin, 1930-2019) 薛曼(Russell Sherman, 1930-) 羅文濤(Jerome Lowenthal, 1932-) 第五章 亞洲 前言 鋼琴演奏在亞洲 傅聰(Fou Ts’ong, 1934-) 殷承宗(Yin Cheng-Zong, 1941-) 王青雲(Bobby Wang, 1943-)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第二冊 第一章 歐洲 前言 二戰後的歐洲音樂教育 朗基(Dezs? Ranki, 1951-) 柯奇許(Zoltan Kocsis, 1952-2016) 席夫(Andras Schiff, 1953-) 歐匹茲(Gerhard Oppitz, 1953-) 唐納修(Peter Donohoe, 1953-) 第二章 俄國 前言 從俄羅斯到蘇維埃 柳比莫夫(Alexei Lubimov, 1944-) 蕾昂絲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 1945-) 阿列克西耶夫(Dmitri Alexeev, 1947-) 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 1947-) 貝爾曼(Boris Berman, 1948-) 費亞多(Vladimir Viardo, 1949-) 魯迪(Mikhail Rudy, 1953-) 第三章 法國 前言 揮別傳統做自己 胡米耶(Jacques Rouvier, 1947-) 柯拉德(Jean-Philippe Collard, 1948-) 拉貝克姐妹(Katia & Marielle Labeque, 1950-/1952-) 貝洛夫(Michel Beroff, 1950-) 海瑟(Jean-Francois Heisser, 1950-) 羅傑(Pascal Roge, 1951-) 卡薩里斯(Cyprien Katsaris, 1951-) 安潔黑(Brigitte Engerer, 1952-2012) 第四章 亞洲 前言 自亞洲綻放的世界之光 白建宇(Kun Woo Paik, 1946-) 陳必先(Chen Pi-hsien, 1950-) 第五章 美洲 前言 從北美洲到南美洲 寇瓦契維奇(Stephen Kovacevich, 1940-) 費瑞爾(Nelson Freire, 1944-) 列文(Robert Levin, 1947-) 歐爾頌(Garrick Ohlsson, 1948-) 歐蒂絲(Cristina Ortiz, 1950-)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第三冊 第一章 齊瑪曼 前言 音樂見天地,一人一世界 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 1956-) 第二章 法國和俄國 前言 演奏學派的回顧與省思 艾瑪德(Pierre-Laurent Aimard, 1957-) 路易沙達(Jean-Marc Luisada, 1958-) 穆拉洛(Roger Muraro, 1959-) 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 1961-) 巴福傑(Jean-Efflam Bavouzet, 1962-) 特魯珥(Natalia Troull, 1956-) 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 1958-) 薛巴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 1963-) 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 1965-) 第三章 波哥雷里奇 前言 保持自我,才是人間最艱困的挑戰 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 1958-) 第四章 歐洲和美洲 前言 文化交流與時空探索 布勞提岡(Ronald Brautigam, 1954-) 史戴爾(Andreas Staier, 1955-) 洛提(Louis Lortie, 1959-) 賀夫(Stephen Hough, 1961-) 海夫利格(Andreas Haefliger, 1962-) 潘提納(Roland P?ntinen, 1963-) 法拉達(Stefan Vladar, 1965-) 第五章 亞洲和中東 前言 從中東走向世界,將世界帶往亞洲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 , 1954-)與葉綠娜(Lina Yeh, 1955-) 陳宏寬(Hung0-Kuan Chen, 1958-) 鄧泰山(Dang Thai Son, 1958-) 艾爾巴夏(Abdel Rahman El Bacha, 1958-) 吳菡(Wu Han , 1959-)與芬柯(David Finckel, 1951-) 小山實稚惠(Michie Koyama, 1959-)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第四冊 第一章 1968-1976 前言 迎向無國界的地球村 布雷利(Frank Braley, 1968-) 薩洛(Alexandre Tharaud, 1968-) 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1969-) 安德謝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 1969-) 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 1970-) 陳毓襄(Gwhyneth Chen, 1970-) 弗格特(Lars Vogt, 1970-) 橫山幸雄(Yukio Yokoyama, 1971-) 劉孟捷(Meng-Chieh Liu, 1971-) 紀新(Evgeny Kissin, 1971-) 費爾納(Till Fellner, 1972-) 盧岡斯基(Nikolai Lugansky, 1972-) 路易士(Paul Lewis, 1972-) 梅尼可夫(Alexander Melnikov, 1973-) 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 1976-) 第二章 1976-1990 前言 千山萬水,只是開始 安寧(Ning An, 1976-) 簡佩盈(Gloria Chien, 1977-) 艾卡德斯坦(Severin von Eckardstein, 1978-) 陳薩(Sa Chen, 1979-) 寇柏林(Alexander Kobrin, 1980-) 李嘉齡(Ka Ling Colleen Lee, 1980-) 夏瑪優(Bertrand Chamayou, 1981-) 嚴俊傑(Chun-Chieh Yen, 1983-) 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 1984-) 布列哈齊(Rafa? Blechacz, 1985-) 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1985-) 王羽佳(Yuja Wang, 1987-) 張昊辰(Haochen Zhang, 1990-) 後記:專訪焦元溥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譯名原文對照表
音樂:言語之源,萬象
指彈民歌經典
現代樂理(一):超簡
金屬節奏吉他聖經(線
金屬主奏吉他聖經(線
巴赫上架中
鋼琴和弦百科(2版)
集中聲線 練聲法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
超絕吉他地獄訓練所: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