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維也納之心:疫情時代
.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
.
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Deutschland streitet
作者:
蔡慶樺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新視野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3/4
ISBN:9789863985082
書籍編號:kk0506007
頁數:416
定價:
4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7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內容簡介 真正的民主精神不在制度,而是活躍於你來我往, 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找出大家得以和平共存的生活方式。 每個國家都面對一些意見分歧的問題:高教未來該何去何從、老貧人口誰照護、安樂死是否該合法化,甚至轉型正義能如何在回望痛苦中探究真相又不挑起對立?德國尤其如此。 德國,國情與歷史複雜,是個始終不和諧的社會。但即使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失敗,還是有能力在廢墟中重建國家、與東歐和解、處理納粹問題、完成統一的和平革命與許多驚人的成就,成為歐洲的心臟、世界的強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德國一直存在著「爭論文化」(Streitkultur)。 爭論文化貫穿西方歷史,影響思潮。德國更深信據理力爭才能釐清事實,不管社會多麼激烈分裂,爭論仍是維繫成熟民主政治的必要手段,能將國家與社會帶到更好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小塊台灣,是值得我們激烈呵護的新生民主。 勇敢使用理性,我們需要民主,但此刻民主特別需要我們。 作者蔡慶樺,兩度獲得人權新聞評論獎、並入圍台灣文學金典獎,長年派駐德國,對德國社會文化與德意志思考,有深入觀察與見解。他在本書以許多德國社會的爭議,包括國族認同、移民議題、同婚與其他同志權益等,闡明德國如何在歧異中據理力爭,不放棄尋找,得以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爭論中逐漸走向成熟。 這些問題也可以在臺灣的脈絡中見到。 希望能藉由這些高度複雜、立場鮮明的爭論中觀察一個國家,反思台灣。我們爭執了,然後呢?摩擦如何再轉為尊敬?針鋒相對後如何團結合作? 異中求同,而不是求同一。即便在知道最後可能無法共享同一立場的情形下,仍然願意一起爭論,一起接受一個不和諧的社會,彼此共容。即使困難重重,也值得學習。 強力推薦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駐德記者 林育立 德國文化觀察家 & 作家 神奇海獅(李博研) 教師 & 作家 蔡淇華 廣告導演 & 作家 盧建彰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臺北求學,後移居臺東。在臺灣跟德國讀外交、哲學及政治。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治歐陸思想史。曾入圍2019年台灣文學金典獎、獲2018年及2019年人權新聞評論獎,並獲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
目錄 專文推薦1 德國文化觀察家 & 作家 神奇海獅(李博研):從爭論的國度中看我們的鄉愿 專文推薦2 廣告導演 & 作家 盧建彰:退一步爭論,創造更多理解 好平推薦1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好評推薦2 教師 & 作家 蔡淇華 前 言 爭論文化是一種必要的存在? 1.德文、麵包店、猶太人、恐怖份子?一些關於種族主義的德國思考 2.我們徵求勞動力,結果來的是人:談戰後西德的移工 3.他們都曾為人所愛:《請帶我穿越這片海洋》 4.藍光中的德國:一位女警的緊急呼叫 5.融合、難民、移工、排外:德國歷史中的越南篇章 6.在自己的國家成為異鄉人:談德國「憂心公民」的語言 7.除草劑政變:德國農業部長為何一意孤行? 8.巴拿馬文件揭露的正義問題 9.《女性及男性領導階層平等法》與兩性經濟平權 10.身體是國家的?德國的器官捐贈制度改革辯論 11.為什麼她們不願生孩子? 12.人人都讀大學的瘋狂國度 13.德國,職業教育之國? 14.德國的博士頭銜狂熱 15.媒體的平庸化 16.二〇一七年,德國政壇最值得記下的五件事 17.永無止盡的爭吵會把我們帶向何方?回顧二〇一八年德國大事 18.夏天的童話:每回捧起金盃後的國族辯論 19.我們都盡己所能地直視歷史的真相:一次改變了德國的演講 20.納粹政權核心的無知者? 21.藝術自由與政治正確之間 22.不要就是不要:德國修法強化保障身體自主權 23.外牆之爭:當德國大學塗掉那首詩 24.德文,男人的語言? 25.惹惱教宗卻備受尊敬的批判者:悼德國樞機主教雷曼 26.德國的老年浪潮來襲 27.告別的勇氣:死亡很強大,但「愛」能夠更強大 28.反骨神學家談安樂死:活著與死去都應有幸福的權利 出處
人類學反思三部曲:文
杜拉克印象:懷念我的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