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最權威的大陸淘金手冊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The Technology Trap: Capital Labor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Automation
作者:
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
譯者:
許恬寧
分類:
財經投資
/
經濟
叢書系列:近未來
出版社:
八旗
出版日期:2020/9/2
ISBN:9789865524265
書籍編號:kk0517803
頁數:512
定價:
630
元
優惠價:
79
折
49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內容簡介 ☆2019年《金融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2019年 芝加哥大學推薦必讀書單 ☆2019年 科技媒體TechCrunch讀者票選必讀書籍 ☆2019年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最佳科技類書籍 ☆2020年 公理商業圖書獎銀獎(商業科技類) 「技術創新的長期利益,能抵銷短期的經濟動盪與政治風險嗎?」 ★對未來產業與工作型態的全面歷史考察★ AI未來賽局、5G晶片大戰、物聯網革命…… 當前技術發展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突破得更快,摩爾定律依然有效, 成功的創新者從緊密的全球經濟網絡中獲得利益, 與此同時,隱含更多經濟、社會,以及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 技術創新能促進社會總財富, 但也可能讓勤奮的人失業,提高國家治理風險, 歷史上,許多執政者為了避免人民群起抗議, 紛紛落入「技術陷阱」,抑制技術創新的速度; 本書縱橫技術發展史,從工業革命談到人工智慧時代, 找出創新在國家、人民,與市場之間的平衡點! 從工業革命時代類比AI時代,還有機會錢淹腳目嗎? 《技術陷阱》縱橫技術發展史,從工業革命談到人工智慧時代,探討技術如何大幅移轉社會成員間的經濟與政治力量分布。本書作者、牛津大學經濟資深研究員弗雷指出,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工業革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財富與繁榮,然而機械化在當下所帶來的影響,卻使大量人口深受其害。中等收入的工作機會萎縮、薪資停滯不前、勞動所占的收入份額下降,即便利潤大增,卻造成貧富差距飆升。弗雷指出工業革命的潮流,與今日由電腦革命開啟的AI時代,大有相互呼應之處。 如同工業革命最終使社會蒙受其利,人工智慧也具備相同潛力。然而弗雷主張,今日的現象能否以喜劇收場,要看我們如何因應短期的情勢。十九世紀的勞工以激進的手法,表達他們對於機械搶走工作的關切。英國的盧德主義者挺身而出,加入長期橫掃歐洲和中國的機器暴動浪潮。今日絕望的中產階級並未訴諸暴力,但他們的失望與不滿造成民粹主義興起,社會日益分裂。隨著中產階級的工作持續搖搖欲墜,無法保證民眾將持續對技術抱持正面態度。 世人對於技術進步所抱持的態度,端看他們的利益如何受到影響。本書從輔助或取代勞力的「賦能技術」與「替代技術」的角度來思考進步,進而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前事不忘,將是後事之師,工業革命是史上的關鍵時刻,當時很少有人充分認識那場革命帶來的龐大影響。本書點出在今日又一次的技術革命中,應該引以為鑑。 經濟政策制定者、科技人與投資人都該具備的思考框架 本書透過研究西方世界,講述全球技術發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從亞洲(尤其是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來看,則有著相當不一樣的走向。在亞洲,數百萬人因為技術創新擺脫貧困,自動化被視為人口老化後提高生產力的手段,然而如果從《技術陷阱》的思考架構來看,可能意味著中國的專制將使他們在在科技大戰中取得領先,而選民利益優先的西方民主國家,可能會在大規模部署科技技術時踩煞車,只能迂迴透過如反壟斷聽證會等方式,收攏民間的科技力量。 《技術陷阱》特別著眼於政治如何受到產經影響,並且指出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著手,才能將損害減到最低,這是當前臺灣產業發展下,除了技術之外,極需的思維與歷史知識。 國際重量級媒體好評 「本書透露著不祥之兆的書名《技術陷阱》,大概會吸引對未來感到悲觀的人士,但其實任何讀完本書的人都將感到打了一劑強心針。」──《經濟學人》 「《技術陷阱》從前工業時代講起,談及接二連三的工業革命,再講到量產與人工智慧,以原創的方式,從長期觀點看待今日的憂慮,檢視過去的技術進展帶來的影響,引人深思。」──《金融時報》 「弗雷的這本書令人振奮,依據工業革命的史實來推論,探討 Amazon Go、人工智慧助理、自駕車屬於勞工『替代』技術的未來景象。」──《連線》雜誌 「相當精彩的分析,探討過去的工業革命與工業革命期間出現的技術,也探討社會如何適應相關改變。」──《富比士》雜誌 「弗雷在著作中指出,機器人可能讓世界集中在少數幾地的發展,還可能帶來其他令人痛苦的副作用,造成數百萬人失業,引發激烈反彈。」──《泰晤士報》 「各位如果對於機器人的未來感到樂觀,每當你聽見所有人都會失業或薪水銳減的說法,你會要朋友放輕鬆一點。如同自工業年代的開端以來,新的技術革命依舊會和以前的技術革命一樣。然而,如果歷史是我們的最佳借鏡,你大概得再好好重新思考,悲觀主義者其實也說得不無道理。」──《Axios未來》(Axios Future) 「作者提供令人耳目一新、以人為本的技術進步分析。」──《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各界讚譽 「只要你想了解數位和人工智慧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工作會發生什麼事,你一定會想讀弗雷的《技術陷阱》。」──戴安・柯爾(Diane Coyle)|英國財政部顧問 「作者弗雷在本書採取新穎觀點,從歷史經驗出發,解決當代最重要的議題。目前有關於就業、技術、經濟表現、全球化的問題,本書是我近期讀過最清楚的論述,替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分析的不平等現象,補充了技術面向的背景。」──珍妮.亨弗里斯(Jane Humphries)|牛津大學經濟史學教授 「配備人工智慧的機器,是否將讓人類成為冗員?我們所知的工作是否將消失?本書依據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加上第一次電腦革命的經驗,回答當代最關鍵的問題。作者弗雷強調,不論革新將在長期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勞動市場的技術顛覆通常會在短期帶來陣痛。這點對於選民和政策制定者來講極度重要。」──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廣場與塔樓》作者 「弗雷這本書高度原創、引人入勝、做過深度研究。如果你好奇技術創新將如何顛覆我們的工作,影響到我們的政治與社會,絕對該讀這本書。本書對照了工業革命與目前的破壞性技術創新年代,提供今日最需要的獨特見解,錯過了將是我們的損失。」──伊恩.戈爾丁(Ian Goldin)|《發現時代》共同作者 「本書詳細多方探討數百年來,歷史上技術與勞力之間的關係,作者弗雷帶大家看,自動化對於英美勞動力的影響,其實受權力架構的變動形塑。他的著作仔細檢視變革的決定性因素,本書是一帖極好的良方,可以破解今日過量的死胡同預測,工作的未來還有其他可能性。」──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工作的未來?弗雷在本書深入回答這個問題,從工業革命之前的社會,一直談到電腦革命,全面分析技術進展與工作之間的關聯。他預測智慧機器在大幅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將減少人力需求。每個社會將各自決定該如何分配智慧機器帶來的好處。」──蘿拉.泰森(Laura Tyson)|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弗雷最關鍵的論點在於提醒大家,我們對待技術的態度,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影響著技術會如何影響我們。大眾把關注焦點都放在弗雷預測47%的工作將自動化,但只要弗雷的《技術陷阱》能引起那篇論文的一半關注,就能平息對於黑暗機器未來的部分恐懼。」──凡妮沙.貝茲.拉米瑞茲(Vanessa Bates Ramirez)|《奇點中心》(Singularity Hub)資深編輯
作者簡介 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新經濟思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未來工作學程」主持人;同時擔任二十國集團(G20)、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盟、聯合國,以及數間《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於2016年名列瑞典商業雜誌《商業週刊》「最具影響力年輕意見領袖」第二名。 曾發表論文〈就業的未來︰哪些工作最容易被電腦化?〉,文中預估美國將有47%的工作面臨自動化風險,至今仍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學術引用超過四千次,並有超過百家媒體引述其內容,其中包括《經濟學人》、《外交》雜誌、《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等重量級國際媒體。 著述散見《金融時報》、《科學人》、《華爾街日報》專欄,專題書寫人工智慧的經濟學、技術史與工作的未來。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近期譯有《教練》、《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目錄 前言 技術創新史的啟示 序章 進步的代價 PART 1 大停滯 第1章 工業革命前的進步簡史 第2章 工業革命前的繁榮 第3章 為什麼機械化會失敗 PART 2 大分流 第4章 工廠來了 第5章 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不滿 PART 3 大平等 第6章 從量產到大繁榮 第7章 機器問題重現 第8章 中產階級的勝利 PART 4 大反轉 第9章 中產階級沒落 第10章 一方樓起,一方樓塌 第11章 兩極化的政治 PART 5 未來 第12章 人工智慧 第13章 富裕之路
你的錢怎麼跑到別人口
沉浸式經濟:AI運算
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
科技造浪者:一部奇蹟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
古德法則、AI賦能、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
晶片霸權的易主 從日
推力【時報五十•金句
更富裕也更平等:對西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