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聲音的形狀:環境錄音入門──從聲音遇見世界
作者:
柳澤英輔
譯者:
黃大旺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flow
出版社:
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5/10/1
ISBN:9786267662748
書籍編號:kk0600859
頁數:304
定價:
4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1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聲音的形狀:環境錄音入門──從聲音遇見世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聲音的形狀:環境錄音入門──從聲音遇見世界 內容簡介 由音質、音頻、音場、音源所組成的記憶, 形成每個人心裡無二的景致。 音樂本大賞第一回受賞作品 「錄音」開創的嶄新聽覺地平線 揭開生活周遭未知聽覺世界的神祕面紗 樹梢的搖曳之中,都市的喧囂之中,民族音樂的背景之中, 固體傳導的振動之中,水底的聲音環境之中,我們可以聆聽到什麼? 透過實踐與鑑賞,擴展聲音可能性的劃時代音響文化論 ★杜篤之 國際電影音效大師.湯湘竹 資深現場同步錄音師.郭禮杞 電影聲音設計與金馬得主.王虹凱 藝術家/前美國巴德藝術學院聲音與音樂研究所客座教授.呂心純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所長.謝若鈴 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杜比立體聲環繞式推薦 ★第一回日本音樂本大賞暨讀者賞受賞作品 ★靠近世界的第一步:環境錄音的全實踐,技術與心意的雙線並進,本書介紹基於多種觀點、方法作成的各式環境錄音作品,揭開生活周遭的未知聽覺世界的神祕面紗,製成一份專屬聲音地圖 ★特別收錄珍貴採集音源,文字與聲音的同步閱讀! 聲音的形狀∣從聲音「再次」遇見且為本已擁有的世界。環境錄音與聲音產生地的歷史、生態環境與錄音者的視角等背景息息相關,本書從當代視角全面概述環境錄音的歷史、理論和實踐,這是涵蓋錄音、聆聽、學術和哲學等主題的入門書,以特殊觀點重新錨定人類所處的位置。而作為錄音作品,聆聽主體可結合多種情感與體驗,描繪各自不同的風景、意象或故事,每每回放,快速捏塑出記憶的形狀。聲音超越立體。環境錄音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聆聽不僅經由耳朵,甚至能被整個身體所感受。我們所處的並非由人耳聽得到的周遭「聲音」構成的世界,反而是依賴身體或物體感受(或無法感受)「振動」、「波動」構成的世界。環境錄音是一種透過麥克風觀察與紀錄一個場域、空間聲響的行為。本書以案例講解從自然音、環境音到音樂等各種錄音對象的錄音方式,並談及錄音器材與錄音方式等技術層面,並不重視以「忠實」、「正確」錄製「高音質」特定聲音或音樂的相關方法或秘訣。什麼是「好」的錄音,什麼是「壞」的錄音,並不只取決於「音質」、「忠實性」與「再現性」等觀點。環境錄音更像重新審視好壞基準本身的界線,具有一種作為經驗性、回歸性思考關於聲音與音樂、聆聽行為、身體、場域、風景等各種要素的實踐性意義。
作者簡介 柳澤英輔∣出生於東京都。京都大學大學院亞非區域研究所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博士(區域研究)。曾任同志社大學文化情報學系助教,現任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對象為越南中部地方銅鑼演奏的聲音文化。著有《銅鑼響遍越南的大地》(二○一九年,第三十七屆田邉尚雄賞得主;書評與專訪刊登於《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MUSIC MAGAZINE 》等平面媒體),譯著有大衛.格魯伯斯《唱片壞了風景》(David Grubbs, Records Ruin the Landscape: John Cage, the Sixties, and the Sound Recordings ,共同譯者:若尾裕,Filmart 社,二○一五年)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何謂環境錄音 本書觀點 我與環境錄音的相遇 錄音作為表現行為 什麼是環境錄音 場域的固有性 環境錄音的目的 環境錄音的歷史 專欄Ⅰ 麥克風與立體錄音方式① 第二章 採錄環境的聲音 克里斯・華特生 關於「環境」 觀察與紀錄 採錄水的聲音 採錄洞窟裡的聲音 採錄空間內部的共鳴 法蘭西斯科・羅培斯 把風變換成聲音的樂器 風弦琴的錄音 專欄Ⅱ 麥克風與立體錄音方式② 第三章 採錄音樂的聲音 越南的銅鑼文化 採錄巴拿族的「音樂」 「音樂」的環境錄音 對演奏者的顧慮 攝影與錄音的不同 網球外套樂團〈Baibaba Bimba〉 專欄Ⅲ 錄音機與麥克風擺設① 第四章 採錄聽不到的聲響 採錄固體的振動 角田俊也 採錄植物的聲響 水下聲響的世界 水下麥克風 水下聲響的錄音作品 採錄超音波 作品評論 超高頻錄音與超音效應69 專欄Ⅳ 錄音機與麥克風的設置② 第五章 聲音的實地考察 人類學性質的環境錄音作品 《海鳴之鄰》 多瑙河的聲音地圖 角田俊也《Somashikiba》 安格斯・卡賴爾《Air Pressure》 極端的「環境」 專欄Ⅴ 給環境錄音入門者的小提示 第六章 錄音的編修與作品化 作品創作流程 編修作業(音源確認與整理) 編修作業(音源的修整) 個人隱私與著作權問題 共享 聲音地圖 工作坊 展現錄音脈絡的方式 附錄一:「關於環境錄音」座談──柳沢英輔 × 佐々木敦 × 角田俊也 附錄二:專輯與專書推薦
顯微鏡下的生命探索,
我們,海裡見:深藍之
火新世:人類如何鑄成
植物的世界,走進爭奇
讀一個天氣的故事:從
複雜之美:連結、意識
(漫畫+圖解)大腦是
達爾文陷阱:人類該如
順著大腦來生活:從起
食光者:讀懂植物,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