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夢想行者:15則活得精彩的人生閱歷
.
中國近代文學史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小說奇才:張恨水傳
作者:
袁進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名人傳記7
出版社:
業強(明田)
出版日期:1995/12/1
ISBN:9576830222
書籍編號:sb0058953
頁數:263
定價:
220
元
優惠價:
79
折
17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小說奇才:張恨水傳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總序
出版緣起 《中國文化名人傳記》是業強出版社的一項宏大計畫;它旨在打破時空限制,讓當代讀者直面中國文化群巒上的奧林匹斯諸神,在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們心靈交感和精神對話中,尋找和確定我們當代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取向。 人類在不斷反省中進步。當我們步入本世紀的最後十年,又一次面對世紀末的種種困擾之時,我們更需要靜心反思我們走過的路,尤其是這一百年來,我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一百年是歷史長河中極其短暫的一瞬間,但是,中西文化的撞擊和交融,新舊文化的蛻變與交替,使這個時代包容了中國文砲史上從未有過的豐富性。本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在這洶湧的文化變革中付出過特別沈重的代價,因此也最有權利要我們充分重視他們的實踐經驗,從他們為開創新文化蓽路藍縷的艱難歷程中,獲得走向未來的智慧和勇氣。也許,二十世紀的文化只是這座巍峨的奧林匹克最底層的部分,但是,路必須由最下面往上走。 文化名人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概念,它包含思想、哲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一切文史領域中曾經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們,無論是以高尚人格和創造性發明進入成功者的行列,還是以失敗的代價成為後來者前進道路上的一塊階石,只要是為中國文化的繼往開來認真付出過心血與才智,只要是曾經為尋求真理,捍衛真理而不屈鬥爭過,這樣的人,這樣的知識分子,都應該成為樹碑立傳的主人,因為他們的一生,是當代思想文化發展的最好見證。 這是一項意義,同時又很艱巨的工程。作為第一步,我們準備先出版現代文化名人傳記,進而再推向古代;在各種領域範圍中,將先出版文學家傳記,進而再推向文史各類。我們不想好高騖遠,只求腳踏實地,成功一種出版一種,以涓涓細流匯集起濤濤江河。 這套叢書系列將是海峽兩岸學人通力合作的結晶。大陸近年湧現出一批見解深刻,膽識俱全的中青年學者,他們在文革廢墟中成長,帶著對人生、社會和歷史的獨特理解去研究文史學科,尤其是研究現代文化和文學。他們從資料的搜集到觀念的更新,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本系列願意將他們辛勤耕耘的成果及時介紹給臺灣的讀者,以起到真正溝通兩岸學術思想,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序
序 鄭逸梅 我由胡道靜院士之介,得識袁進作家。日前承他親臨寒舍,見貺其大著《張恨水評傳》一書。首冠恨水照相多幀,對之似晤故人。我和恨水相交數十年,茲雖睽隔人天,而容儀謦欬,猶在眉睫之間。 袁進雖見見到恨水本人,但熟悉恨水的著述,並對恨水生平的言行,進行深切的研究,所作《評傳》,對恨水以及當時的歷史環境,作了客觀的分析。恨水是民國以來近代中國文學史中寫通俗小說的代表人物,對之公正的評價,是十分須的。 說來慚愧,我和恨水,以往不僅頻通音問,且同事一起,經過兩個寒暑。但談到恨水,祇能說出恨水是位小說家,其他的什麼,卻說不上,可見我的分析能力甚差。 袁進的《張恨水評傳》問世後,博得讀者的讚揚,因為讀者需要的是不帶偏見的真實,他餘勇可賈,又應臺灣出版界的邀約,再撰《小說奇才──張恨水傳》,以饗讀者,承不棄葑菲,委作一序,我固樂而為之,況我和恨水相處相敘,就把這些瑣屑,作為資料吧! 其時,上海小型報風起雲湧,而以《晶報》和《金鋼鑽報》為兩大代表。《金鋼鑽報》主辦人為施濟群,濟群擅文翰,和我相交有素,乃邀我主持筆政。恰巧這時恨水在北方,為了賣文的便利,攜其如夫人,與一孩子來滬,奈一時不易訪得住所,濟群以《金鋼鑽報》在天津路,鬧中取靜,濟群特闢一室,供恨水居息,恨水則可設硯寫作其中。我已不憶其年份,今檢得拙著《逸梅小品》一書,恨水當時為我撰一序文,有云:「廿二年春,予小居滬上,寓《金鋼鑽報》社後樓之一角,乃得與《鑽報》同人朝夕相共,而施濟群、陸澹盦、鄭逸梅三君,尤為友好。久之,予乃識其性格,大抵施則豪俊直爽,陸則倜儻不群,鄭則溫文爾雅,不但其人如是,而文亦恰如其人……。」據此,可知恨水的來滬,是在其時。 恨水廣交遊,日間常出酬酢,晚飯後,才坐定從事寫作。當時各刊物來約他寫長篇小說,有十篇之多,必須每天一一應付,奈這位如夫人睡眠較早,把孩子送入恨水懷抱,自管休息,於是恨水一手抱著孩子,一手執著筆桿,孩子哭時,又得逗著。如夫人另還吩囑,聽好里弄中有叫賣火腿粽子的,給我買好兩只,……恨水在全神貫注涉筆時,尚得四體兼施,十分辛苦。 嗣後,恨水一度主持《立報》副刊花果山,約我寫稿,他回北京後,尚經常和我通問。他能畫梅,曾繪一幅絳梅,且題了詩,郵寄給我,這些都是值得珍視的紀念品,惜於十年浩劫,被抄家殆盡,今所留存的,僅有他遺札一通,我納入《鄭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一書出版,作為鴻雪。 賢者識大,不賢識小,爰拉雜成此,聊以塞責,序文云云,則我豈敢。
*前言
提起張恨水,年長一點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 張恨水是中國小說史上罕見的「奇才」,他雖然沒有創作出轟動世界、垂法後世的不朽巨著,但是他在中國小說史上創造的一些記錄,至今還是很少有人打破。 張恨水畢生創作了一百多部中長篇小說,其字數總量超過二千萬字。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發表兩次,先在報刊上連載,然後再出版單行本。二十年代,他幾乎囊括了北京大報的連載小說;三十年代,他又包攬了當時中國南北報業中發行量最大的《申報》、《新聞報》的連載小說。在他的鼎盛時期,他可以同時創作七八部小說,應付當時報刊的約稿。他具有驚人的精力和非凡的寫作能力。 在電視之類的現代化傳播方式尚未問世之際,張恨水的小說便已深入到鄉村集鎮,受到農民的歡迎。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話劇、地方劇以及評彈曲藝等等,得到觀眾的讚賞。他的小說又能做到雅俗共賞,粗識之無的人愛讀,學者教授也愛看,史學大師陳寅恪、著名學者夏濟安、中國現代最有才華的女作家張愛玲,都是張恨水小說的忠實讀者。張恨水曾經被老舍稱為「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中國小說家生前就能獲得這樣的成功,取得如此巨大影響的,他還是第一個。 一般說來,通俗小說家的藝術生命都是短暫的,縱然紅極一時,往往不待死後,作品就已無人問津。只有如法國的大仲馬,英國的柯南道爾,美國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等為數不多的作家,才得以享受死後的聲譽。在這為數不多的作家之中,就有中國的張恨水。半個世紀以來,他的作品屢有再版,絡繹不絕,至今還不斷被人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有的作品如《啼笑因緣》已經改編了七八次。根據他作品改編的地方戲曲、評彈曲藝,至今仍作為傳統劇目上演,依然受到觀眾的歡迎。這對一位死去二十多年的通俗小說家,應當說是殊榮了。 張恨水之後的通俗小說家,或許能在某些方面超過張恨水,但要在所有的方面都打破張恨水創造的記錄,以筆者的孤陋寡聞,恐怕至今還沒有。 張恨水獲得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法國著名通俗小說家大仲馬媲美,但他們又產生於各自不同的文學傳統。大仲馬得到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主流的滋養,張恨水則是在中國現實主義文學主流中發展起來的。就通俗小說的創作激情和想像力而言,張恨水不及大仲馬,但就現實主義地展現當時社會心態變化而言,大仲馬又顯然不如張恨水。張恨水雖然僅有幾部小說有外文譯本,他還缺乏大仲馬那樣的國際聲譽。但海內外幾乎凡有華人社會的地方,都曾流傳過張恨水的小說,僅以張恨水小說的讀者數量而言,恐怕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未必比大仲馬遜色。 然而,知道張恨水大名的人雖多,了解他家世、生平、思想、創作的人又有多少呢?前年臺灣邀請大陸十位作家學者訪問臺灣,其中赫然就有張恨水,可是張恨水早已在一九六七年二月便已去世了。臺灣的民眾既然對張恨水有著濃厚的興趣,筆者便決定撰寫這本《小說奇才──張恨水傳》,向臺灣的讀者介紹張恨水的家世生平和他的思想創作,幫助大家了解張恨水。
■後記
張恨水是一位複雜的作家,他身上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他處在一系列複雜矛盾的交切點上,像他那樣深陷於新文學與舊文學、純文學與通俗文學、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現代化與民族傳統、嚴肅文學與娛樂文學、商業性與藝術性,以及那個複雜的時代與作家的自主意識等一系列複雜矛盾的漩渦中,在並世的中國現代作家中恐怕難以找到第二人。因此他有著一段獨特的經歷。限於篇幅,本書只能著重介紹傳主的生平,而不可能一一剖析這些矛盾。讀者若有興趣深究,可以參閱拙作《張恨水評傳》,自己作進一步的探索。 本書的錯誤及疏漏一定不少,請求讀者和專家指教。 鄭逸梅先生以九十七歲高齡為本書作序,臺灣業強出版社陳信元先生和大陸的陳思和、陳子善先生為筆者提供了向臺灣讀者介紹張恨水的機會,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曾經參考過張古國、魏守忠編的《張恨水研究資料》,張明明《回憶我的父親張恨水》,董康成、徐傳禮《閒話張恨水》,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袁進
■書前語
張恨水,本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潛山,1895年出生於江西。他是中國小說史上罕見的「奇才」,是寫通俗小說的代表人物。畢生創作了一百多部中長篇小說,其數字總計超過二千萬字。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話劇、地方劇以及評彈曲藝等等,得到觀眾的讚賞。他的小說雅俗共賞,粗識之無的人愛讀,學者教授也都成為他的忠實讀者。
■書後語
《中國文化名人傳記》是海峽兩岸學人通力合作的結晶:它旨在打破時空限制,讓當代讀者真面中國文化群巒上的奧林匹斯諸神,在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們心靈交感和精神對話中,尋找和確定我們當代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取向。 文化名人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概念,它包含思想、哲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一切文史領域中曾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我們準備先出版現代文化名人傳,進而再推向古代;在各種領域、範圍中,將先出版文學家傳記,進而再推向文史各類。
為台灣經濟奮鬥一生:
視而不見:【震驚全球
泥濘裡奔馳的青春:台
我是孫佳琪:不被定義
擁抱智慧,從敏捷到傑
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自君別後:陳大禹及其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