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的30種智能提升術:0~3歲幼兒早期智能啟蒙全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髒養:美國頂尖科學家談細菌對寶寶免疫力的益處,從孕前起的105個育兒Q&A
Dirt Is Good:The Advantage of Germs for Your Child’s Developing Immune System
作者:
傑克•紀伯特、羅布•奈特、珊卓拉•布萊克斯里
譯者:
白承樺
分類:
醫療•保健
/
懷孕育兒
叢書系列:綠蠹魚Read It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18/10/27
ISBN:9789573283805
書籍編號:kk0475660
頁數:304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髒養:美國頂尖科學家談細菌對寶寶免疫力的益處,從孕前起的105個育兒Q&A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髒養:美國頂尖科學家談細菌對寶寶免疫力的益處,從孕前起的105個育兒Q&A 內容簡介 收起你的抗菌小道具, 因為你可能在無形中,阻礙了孩子免疫系統的發展! 「過敏,是過度清潔造成的嗎?」 「可不可以養狗、貓或其他寵物?」 「掉在地上的東西可以撿起來吃嗎」 「細菌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力嗎?」 「自閉症與腸道細菌有關係嗎?」 「我可以在哺乳期間服用抗生素嗎?」 「益生菌優格可以治療尿布疹嗎?」 「寶寶出生前後,我感到很沮喪,跟細菌有關嗎?」 「我的孩子可以吃泥土嗎?」 作者每週都收到來自全世界父母的提問,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網路上充滿了細菌的風險與好處的各種訊息,但多數人常把細菌和病菌(或病毒)混淆。事實上,在我們體內這群微小、肉眼看不見的友善微生物(包含細菌),能幫助我們消化食物、製造維他命、預防疾病,以及雕塑我們的器官、調和我們的免疫系統,甚至能形塑我們的行為,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甚鉅。當我們認定細菌是有害的,並以各種手段消滅牠們時,各項慢性疾病如:肥胖症、氣喘、過敏、糖尿病、乳糜瀉(celiac)、腸躁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將有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一樣,向人類反撲而來。 ★我們的老祖宗說:「骯髒吃,骯髒大!」 我們的身體是從一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演化而來的。這些微生物圍繞在我們身體的裡面和表面,少了牠們,我們將無法存活。而牠們所負責的任務中最關鍵的一項,就是發展我們的免疫系統。 根據「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當孩子幼年時,若缺少與多樣微生物接觸的機會,將抑制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進而增加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孩子與農場動物和多種類的植物接觸,可以降低特異體質過敏症的風險,減少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氣喘和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這就是為什麼泥土或髒汙這麼好的原因。 孩子接觸無害的細菌時,細菌不但不會殖民人體,還會用複雜的特性訓練他們的免疫系統。但是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破壞了這美好的願景。過度清潔的生活習慣與環境,或是服用過多的抗生素,使那些負責照料免疫系統的微生物蕩然無存。 ★盡早讓孩子接觸豐富多元的微生物,讓孩子從出生起,就擁有健全的免疫系統 《髒養》以科學家的專業角度,深入淺出的問答方式,介紹微生物和人類免疫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破解多數人對「細菌」的刻板印象,回答父母育兒時期的種種疑慮,建立更全面的科學育兒知識。這些來自大量數據與研究成果的科學證據,不僅可以回答細菌與健康的相關問題,同時還能為全世界的醫生和臨床醫療人員所依賴的研究論文奠定基礎。 本書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微生物對孩子健康發展的影響,提出最好的科學建議。什麼樣的程序、藥物、食物、環境暴露和日常作息,能幫助或是傷害生命初期的幼兒?怎麼保護他們?何者有效、何者無效?該如何判斷孩子走在正確或錯誤的發展軌道上?相信在讀完這本書後,將為你帶來耳目一新的收穫。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以「微生物免疫學」觀點,探討孕期至孩童成長的實用性健康專書。 以問與答方式呈現,適合忙碌的父母、幼教工作者及醫療護理人員閱讀。 本書著重於人類免疫系統和微生物的交互關係,從懷孕前到孩子成長階段共分為十四章,好比一部家庭衛教百科,讀者可以對應孩子發展的階段,有效率地查詢。內容包括: 懷孕/生產/母乳哺育/抗生素/益生菌/兒童日常飲食/兒童腸道/憂鬱症/疫苗/環境/健康條件/檢測。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林思宏│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 陳木榮│柚子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理科太太│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NERD Skincare創辦人 楊倍昌│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這是一本由兩位美國微生物權威研究人員合著,寫給家長、醫療保健專業人士,以及任何對最新微生物研究感興趣的人的科學指南。內容涵蓋相當深入的訊息,引人入勝又有趣。」──泰德•安東Ted Anton,德保羅大學英語系教授,Planet of Microbes: The Perils and Potential of Earth’s Essential Life Forms作者
作者簡介 傑克•紀伯特博士JACK GILBERT, Ph.D. 美國芝加哥大學外科教授、微生物研究所所長。 羅布•奈特博士ROB KNIGHT, Ph.D.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兒科教授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授。擔任微生物群系創新中心主持人、地球微生物群系計畫與美國腸道計畫共同主持人。 珊卓拉•布萊克斯里SANDRA BLAKESLEE 擔任《紐約時報》醫藥記者45年以上,贏得許多新聞獎。 譯者簡介 白承樺 荷蘭奈梅亨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科學碩士,德國薩爾大學實驗神經心理學/哲學博士。研究範疇為心理語言學、學習與記憶。以神經成像等實驗方法,探索大腦與人類行為的關係。同時關心公共衛生、環境及科學倫理、人類文化等人文議題。現為自由譯者,專事科學審譯、編撰等文字工作。 聯絡方式:bai.chenghua.phd@gmail.com
目錄 推薦文 與細菌和平相處,才能「骯髒吃,骯髒大」──陳木榮(柚子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引言 第一章:微生物群系 第二章:人類微生物群系 第三章:懷孕 Q1:我的微生物群系是否會影響受孕?細菌是否與不孕有關? Q2:伴侶的微生物群系,會影響我的胎兒嗎? Q3:我該在懷孕前看牙醫嗎? Q4:孕期間食用基改食品是否安全? Q5:嘴饞是微生物的錯嗎?為什麼晚上特別想吃醃菜和冰淇淋? Q6:我在懷孕時變胖,跟微生物有關係? Q7:微生物與妊娠糖尿病是否相關? Q8:運動能否影響我的微生物群系?運動對懷孕有幫助嗎? Q9:微生物是否會造成早產? Q10: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穿過我的胎盤? Q11:懷孕期間使用抗生素會影響我的嬰兒嗎? Q12:懷孕時可以服用抗憂鬱藥嗎?我可以在哺乳期間服用嗎? 第四章:生產 Q13:我應該在家裡還是在醫院分娩? Q14:聽說剖腹產對寶寶不好,為什麼? Q15:胎兒皮脂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Q16:微生物群系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有關嗎? Q17:出生順序會影響微生物群系嗎? Q18:男孩和女孩是否會依據出生時遇到的微生物,而有不同的微生物群系? Q19:來自爸爸媽媽的微生物有什麼不同? 第五章:母乳哺育 Q20:餵母乳很重要嗎? Q21:是什麼讓母乳如此特別? Q22:如果我不能親餵母乳呢? Q23:配方奶安全嗎? Q24:乳母或人乳銀行的奶是否安全? Q25:膳食補充劑會隨母乳產出嗎? Q26:抗生素是否會隨我的乳汁排出?這將會如何影響寶寶的微生物群系? Q27:什麼原因導致嬰兒腸絞痛?是微生物的錯嗎? 第六章:抗生素 Q28:如果寶寶出生時碰到胎糞,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嗎? Q29:可以在陰道分娩時拒絕使用抗生素嗎? Q30:新生兒是否應該使用抗生素眼藥水? Q31:抗生素對我和寶寶的腸道有什麼作用? Q32:新生兒出生後六個月內所使用的抗生素,是否會導致肥胖? 第七章:益生菌 Q33:益生菌對什麼有益? Q34:哪種益生菌對我的孩子最好? Q35:孩子腹瀉時,我應該給他益生菌嗎? Q36:如果我的孩子服用了抗生素,是否也應該服用益生菌? Q37:益生菌優格可以治療尿布疹嗎? Q38:什麼是益生元?它們有什麼功效? 第八章:兒童日常飲食 Q39:寶寶的便便顏色很奇怪。這與微生物群系的變化或飲食習慣有關嗎? Q40:在將食物放入寶寶嘴裡之前,應該先咀嚼過嗎? Q41:我該給孩子膳食補充劑嗎?例如兒童維他命咀嚼錠? Q42:什麼樣的固體食物最適合一歲以下的嬰兒? Q43:微生物群系是如何影響孩子的食物過敏呢? Q44:我的孩子可以吃素嗎?純素呢? Q45:小孩版的原始人飲食法是?這種飲食方式對他的微生物群系有好處嗎? Q46:怎麼吃對孩子的微生物群系最好呢?我能引誘挑食的孩子喜歡這些食物嗎? Q47:糖是如何影響孩子的微生物群系? Q48:可以透過改變微生物群系來控制孩子的體重嗎? Q49:基改生物、殺蟲劑和除草劑殘留物,糖精或內分泌干擾物如雙酚A等,會影響孩子的微生物群系嗎? 第九章:兒童腸道 Q50:寶寶的腸道長什麼樣子? Q51:腸道微生物如何形塑孩子的免疫系統? Q52:微生物與孩子的腹瀉、便祕有關嗎? Q53: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滲透性腸道?我可以修復它嗎? Q54:世界各地的嬰幼兒的微生物群系有何不同? 第十章:憂鬱症 Q55:寶寶出生前後,我感到很沮喪。跟微生物有關嗎? Q56:該如何避免產前或產後憂鬱症找上我? Q57:倘若我很憂鬱,會影響到寶寶的微生物群系嗎? Q58:我的家人有憂鬱症,能否透過控制孩子的微生物群系,避免他得到憂鬱症? Q59:微生物群系與孩子的學習困難有關嗎? 第十一章:疫苗 Q60:嬰兒接種疫苗是否安全? Q61:是否有一個最適合孩子的「疫苗施打時程表」?在選擇施打的疫苗時,我是否該考慮他們的微生物群系? Q62:在接種疫苗的前後,要給孩子吃益生菌嗎? Q63:我的孩子是否該接種流感疫苗? 第十二章:環境 Q64:我不該害怕細菌嗎? Q65:尿布上的細菌會傷害我的寶寶嗎? Q66:我該如何協助孩子建立一個健康的免疫系統與抵抗疾病的微生物群系呢?抵抗感染或慢性疾病做法有什麼不同? Q67:我應該帶孩子去農場嗎? Q68:我該養狗嗎? Q69:醫院有多危險?如果孩子需要開刀,我該擔心院內感染嗎? Q70:吃泥土對我的孩子真的好嗎? Q71:我把家裡打掃得太乾淨嗎?還是太髒?我多久該清理浴室一次? Q72:我該要求孩子經常洗手嗎?多久一次呢? Q73:我應該使用抗菌肥皂或洗手液? Q74:如何選擇抗黴除疹霜、抗菌濕紙巾等嬰兒用品? Q75:我的孩子摸到大便沒有關係嗎? Q76:嬰兒多大時可以開始接觸外人? Q77:孩子會不會從學校帶回有害的微生物?我需要擔心外籍孩童嗎? Q78:我有沒有把不好的微生物從工作場所帶回家? Q79:我應該要擔心寶寶撿地上的東西吃嗎? Q80:我該消毒寶寶的安撫奶嘴嗎?我該舔它嗎? Q81:我聽說紐約市地鐵裡有瘟疫和炭疽菌的微生物。帶我的小孩去坐地鐵安全嗎? Q82:我的孩子應該參加聖餐禮嗎? Q83:我應該用洗碗機還是用手洗碗?怎樣做對微生物的健康最好? Q84:孩子該多久洗一次澡? Q85:我應該讓孩子喝公共飲水機的水嗎?應該給他們自來水或瓶裝水? Q86:我的孩子摸了一條蛇。蛇是否會攜帶危險的細菌? Q87:旅行對孩子的微生物群系有什麼作用? Q88:我聽說芬蘭和瑞典的父母讓嬰幼兒在戶外睡覺。這是否能促進微生物群系的健康?我應該打開窗戶嗎? 第十三章:健康條件 Q88:我的孩子長了奇怪的疹子,跟微生物群系有關嗎? Q90:為什麼在我孩子的喉嚨(鼻子等)裡有致病細菌,但他卻沒有任何病徵呢? Q91:我曾讀到微生物會導致肥胖。這是真的嗎? Q92:我聽說兒子的氣喘是由於過少接觸微生物。這是真的嗎?我能做什麼呢? Q93:微生物群系如何影響孩子的自閉症? Q94:口腔微生物群系可否預示孩子有蛀牙的危險? Q95:要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有乳糜瀉或麩質不耐症?這與微生物群系有關嗎? Q96:我的孩子有糖尿病。這與微生物群系有關嗎? Q97:我該如何面對經常性耳炎?到底要怎樣做才能打破這個循環? Q98:醫生有辦法在診間裡,直接測出感染是因為細菌還是病毒嗎? Q99:什麼是糞便移植?它可以協助治療孩子的健康問題嗎? 第十四章: 檢測 Q100:讓孩子做糞便篩檢有風險嗎? Q101:我該在受孕前去檢測我的微生物群系嗎? Q102:如果我決定要讓孩子的微生群系受測,該怎麼做呢? Q103: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追蹤孩子微生物群系的變化嗎? Q104:我該如何使用這些訊息? Q105:我要怎麼知道檢驗結果是否可靠? 結論: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致謝 參考文獻
這樣做,寶寶輕鬆睡過
幸孕而生:試管嬰兒全
兒童艾灸完全圖解:速
夢幻香水•精油調香課
10秒矯正姿勢練習操
減法教養:青少年家長
育兒「慢養」法則,自
失去山林的孩子【修復
0-6歲兒童成長手冊
破解幼兒「敏感期」,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