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
.
修改過程
.
馬橋詞典
.
夜深人靜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馬橋詞典
作者:
韓少功
分類:
小說
/
地方小說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8/4
ISBN:9571323810
書籍編號:AK0009
頁數:0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目前缺書中
目前缺書中:暫時性存量不足,或需與供應商確認後才能訂購。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馬橋詞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本書以極其特殊的方式呈現一個故事--一個地方的故事。 作者韓少功,原就是位文學翻譯好手,然而他所寫的小說更是可觀;本書即以「詞典手法」敘述發生在「馬橋」這個地方小鎮裡的故事,此書一出,在大陸小說界便廣受好評。「馬橋」是早年屈原流放的地方,後來也成為作家、知青時代的勞動地點;本書藉著「詞典」的形式串聯了百餘詞彙,都是作者插隊六年間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從人文、地理,到歷史、民俗,相當豐富,且不失作為一本故事的可讀性。 「語言」所含的文化背景是相當豐富的,我們一般人所說的「普通話」其實只是撿了個最容易表達的語言,易於各式各樣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但其實有很多特殊的文化意境,還是當地話才能傳神的表達。【絲路書介】2000.02
●內容簡介
已有十年未寫小說的韓少功,一出手便振動人心。以詞典手法敘述發生在馬橋地方小鎮的故事情節,別開生面。在大陸《小說界》刊出,即廣受好評,成為專家學者探討的話題。馬橋是早年屈原的流放地,亦是作家知青時代的勞動場所。《馬橋詞典》共計百餘個詞彙,講述馬橋的淵源及連串的傳奇,包含人文、地理、歷史與民俗種種內容。最重要是作者插隊六年的見聞。是近年大陸長篇小說氾濫中,特殊的力作。 為一個村寨編輯出版一本詞典,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嘗試。如果我們承認,認識人類總是從具體的人或者具體的人群開始;如果我們明白,任何特定的人生總會有特定的語言表現,那麼這樣一本字典就不是沒有意義的。 「馬橋」是早年屈原的流放地,亦是作家韓少功知青時代的勞動場所。本書共計百餘個詞彙,講述馬橋的淵源及連串的傳奇,包含人文、地理、歷史與民俗種種內容。可謂近代大陸長篇小說氾濫中,最特殊的力作。 江 馬橋人的「江」,發音gang,泛指一切水道,包括小溝小溪,不限於浩浩蕩蕩的大水流。如同北方人的「海」,把湖泊池塘也包括在內,在南方人聽來有些不可思議。重視大小,似乎是後來人的事。 英語中的river(江)與stream(溪),就是以大小來分的。而近在海峽對面的法國,fleuve指入海的河流,riviere則表示內陸河或流入另一條河流的支流,與大小無涉。可見四海之內名理多異,不是一一對應的。 馬橋人後來也明白了大小,只是重視得似乎不太夠,僅在聲調上作一點區分。「江」發平聲時指大河,發入聲時則指小溝小溪,外人須聽得時間足夠的長了,才不會搞錯。我剛到馬橋時,就發生過這樣的誤會,按照當地人的指點,興匆匆尋江而去。走到那裡,才發現眼下嘩啦啦的江窄得可以一步飛越兩岸。裡面有一些幽暗的水草,有條忽而逝的水蛇,根本不合適洗澡和游泳。 入聲的江不是平聲的江。沿著入聲走了一陣,一下走進了水的喧嘩,一下走進水的寧靜,一下又重入喧嘩,身體也有忽散忽聚的感覺,不斷地失而復得。碰到一個放牛的老人,他說莫看這條江子小,以前的水很膩,燒得,可以拿來點油燈。 羅江 馬橋的水流入羅江,村子距江邊有小半天的步行路程。過渡有小划子,若船工不在,過河人自己把划子擺過去就是。若船工在,五分錢一個人,船工把划子靠到對岸了,穩穩地插住船頭篙,站在岸上一一收錢。點一張票子,就蘸一下口水。 攢下大一點的票子了,他就墊進一頂破舊的呢子帽,穩穩地戴在頭上。 過河錢無論冬夏都是一樣。其實,夏天的江面要寬得多,水要急得多。若遇到洪水時節,漫漫黃湯遮天蓋地而下,昏黃了一切倒影,同岸邊排擠一疊又一疊的穢物,還有一堆堆泡沫塞在水緩的淺彎,漚積出酸臭。但越是這個時候,岸邊的人倒越多,一心一意等待著從上游漂下來的死雞、死豬、破桌子或者舊木盆,還有散了排的竹木,打撈出來撿回家去,這叫發大水財。 當然,有時候也可能有一個女人或者娃崽,泡成了巨大的白色肉球,突然從波濤中滾出來,向你投射直愣愣的呆目,駭得人們驚叫著迷散。 也有一些膽大的娃崽,找來一根長長的竹篙,戳著白色的肉球,覺得好玩。 江邊的人也打魚,下吊網,或者下線勾。有一次我還沒有走到江邊,突然看見幾個走在前面的女人,尖叫著慌慌張張回頭就跑,好像發生了什麼事。再仔細看,她們的來處,男人無論老少,也不管剛才正在挑擔還是在放牛,剎那間全脫光了褲子,一順溜十幾顆光屁股朝河裡跳踉而去,大吼大叫。我這才想起,剛才悶悶地響了一聲,是炮聲。這就是說,河裡放炮了,炸魚了,他們聞聲而脫是去撈魚的。他們捨不得濕了自己的褲子,也不覺得這種不約而同的緊急行動會嚇著什麼人。 在馬橋的六年裡,我與羅江的關係並不多,只是偶爾步行去縣城時得在那裡過渡。說起過渡,五分錢常常成了大事。知青手裡的錢都不多,男的一旦聚成了團,也有一種當當日本鬼子橫行霸道的衝動,過渡總是想賴帳。有一個叫黑相公的,在這些事情上特別英雄,上岸以後拿出地下工作者捨己救人的作派,一個勁丟眼色,要我們都往前走,錢由他一個人來忖。他摸左邊的口袋,掏右邊的口袋,裝模作樣拖延夠了,看見我們都走遠,這才露出猙獰面孔,說他沒有錢,就是有錢也不給,老鱉,你要如何搞?然後拔腿就跑。他以為他是籃球運動員,擺渡的老倌子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不料老人不覺得快慢是個什麼問題,扛上一支長槳,雖然跑得慢,離我們越來越遠,但絕不停下步來,追了一里,追了兩里,追了三里,追了四里……直到我們一個個都東倒西歪了掛涎水了,小小的黑點還是遠遠地咬住我們。誰都相信,只要沒有殺了他,他今天不討回這三角多錢,即便揮舞長槳追到天邊,斷不會回頭的。他一點也沒有我們聰明,根本不打算算帳,不會覺得他丟下船,丟下河邊一大群待渡的客人,有什麼可惜。 我們無路可走,只有乖乖地湊了錢,由黑相公送上前去以絕後患。我遠遠看見老人居然給黑相公找還了零錢,嘴裡大張大合,大概是罵人,但逆著風一句也沒有送過來。 我再也沒有看見過這位老人。清查反革命運動開始的時候,我們的一支手槍成了重點追查的問題。槍是在城裡「文革」時搞到手的,打完了子彈,還捨不得丟,偷偷帶到鄉下。後來風聲一緊,怕招來窩藏武器的罪名,才由黑相公在過渡的時候丟到河裡,而且相約永遠守口如瓶。這件事是怎麼暴露的,我至今仍不清楚。我只是後悔當時太自作聰明,以為丟到河裡就乾淨了。我們沒料到上面不找到這支槍,根本不可能結案,相反,還懷疑我們把這支槍繼續窩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沒完沒了的審問和交代之後,好容易熬到了冬天,羅江的水退了,浮露出大片的沙灘,我們操著鈀頭,到丟槍的方位深挖細找,一心想挖出我們的清白。我們在河灘上足足挖了五天,挖出了越來越闊大的範圍,差不多在刺骨寒風中墾出了人民公社的萬頃良田,就是沒有聽到鈀頭下叮噹的金屬聲。 一支沉沉的槍,是不可能被水沖走的。沉在水底,也不可能什麼人把它撿走。奇怪的是,它到哪裡去了呢? 我只能懷疑,這條陌生的江不懷好意,為了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理由,一心要把我們送到監獄裡去。 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感覺到它的神祕,也才第一次認真地把它打量。它披掛著冬天第一場大雪,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像一道閃電把世界突然照亮,並且久久凝固下來。河灘上有一行淺淺足跡,使幾隻白色的水鳥不安地上下驚飛,不時滑入冰雪的背景裡讓人無法辨別,不時又從我想不到的地方鑽了出來,幾道白線劃過暗綠色的狹窄水面。我的眼睛開始在一道永久的閃電裡不由自主地流淚。 沒有什麼人過渡。擺渡的不是以前那個老倌子了,換成了一個年輕些的中年人,攏著袖子在岸邊蹲了一陣,就回去了。 我猛回頭,岸上還是空的。 後記 人是有語言能力的生物,但人說話其實很難。 1988年我移居中國的南方之南,最南端的海南島。我不會說海南話,而且覺得這種話很難學。有一天,我與朋友到菜市場買菜,見到不知名的魚,便向本地的賣主打聽。他說這是魚。我說我知道是魚,請問是什麼魚?他瞪大眼睛說,「海魚麼。」我笑了,我說我知道是海魚,請問是什、麼、海、魚?對方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顯得有些不耐煩:「大魚麼——.」 我和朋友事後想起這一段對話,忍不住大笑。 海南人有全國最大的海域,有數不盡數的漁村,歷史悠久的漁業。我後來才知道,他們關於魚的詞彙量應該說是最大的。真正的漁民,對幾百種魚以及魚的每個部位以及魚的各種狀態,都有特定的語詞,都有細致、準確的表達和描述,足可以編出一本厚厚的詞典。但這些絕大部分無法進入普通話。即使是收集詞條最多的《康熙字典》,四萬多漢字也離這個海島太遙遠,把這裡大量深切而豐富的感受排除在視野之外,排除在學士們御制的筆硯之外。當我同這裡的人說起普通話時,當我迫使他們使用他們不大熟悉的語言時,他們就只可能用「海魚」或「大魚」來含糊。 我差一點嘲笑他們,差一點以為他們可憐地的語言貧乏。我當然錯了。對於我來說,他們並不是我見到的他們,並不是我在談論的他們,他們嘲啾嘔啞嘰哩哇啦,很大程度上還隱匿在我無法進入的語言屏障之後,深藏在中文普通話無法照亮的暗夜裡。他們接受了這種暗夜。 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我多年來一直學習普通話。我明白這是必要的。是我被鄰居、同事、售貨員、警察、官員接受的必需,是我與電視、報紙溝通的必需,是我進入現代的必需。我在菜市場買魚的經歷,只是使我突然震驚:我已經普通話化了。這同時意味著,我記憶中的故鄉也普通話化了,正在一天天被異生的語言濾洗——它在這種濾洗之下,正在變成簡單的「大魚」和「海魚」,簡略而粗糙,正在譯語的沙漠裡一點點乾枯。 這並不是說故鄉不可談論。不,它還可以用普通話談論,也可以用越語、粵語、閩語、藏語、維語以及各種外國語來談論,但是用京胡拉出來的《命運交響曲》還是《命運交響曲》嗎?一只已經離開了土地的蘋果,一只已經被蒸熟了腌製了的蘋果,還算不算一只蘋果? 方言當然不是唯一的語言障礙,地域性也不是語言的唯一屬性。在地域性之外,語言起碼還有時代性的難度。幾天前,我與朋友交談,感慨交通和通訊手段的發達,使人類越來越強化了橫的聯繫,越來越加速了文化更新的進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基本上鏟除和融化文化的地域差別,倒是可能擴大和加劇時代差別。地球村的同代人吃著同樣的食品,穿著同樣的衣服,住著同樣的房子,流行著同樣的觀念,甚至說著同樣的語言,但到那個時候,50年代的人了解30年代的人,2020年出生的人了解2010年出生的人,有可能就像現在湖南人要了解海南文化,中國人要了解英國文化一樣困難。 事實上,這個過程已經開始。在同一種方言內,所謂「代溝」不僅表現在音樂、文學、服裝、從業、政治等等方面的觀念上,也開始表現在語言上——要一個老子完全聽懂兒子的詞語,常常得出一把老汗,已成為我們周圍常見的事實。「三結合」、「豆豉票」、「老插」、「成分」……一批詞彙迅速變成類似古語的東西,並沒有沉淀於古籍,沒有退出日常生活,仍然在某些特定的交際圈子裡流通,就像方言在老鄉圈子裡流通一樣。不是地域而是時代,不是空間而是時間,正在造就出各種新的語言群落。 這個問題還可以再往深裡說。即便人們超越了地域和時代的障礙,是否就可以找到一種共同的語言?有一個語言教授做過一次試驗,在課堂上說出一個詞,比方「革命」,讓學生們說出各自聽到這個詞時腦子裡一閃而過的形象。答案竟然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旗,有領袖,有風暴,有父親,有酒宴,有監獄,有政治課老師,有報紙,有菜市場,有手風琴……學生們用完全不同的個人生命體驗,對「革命」這個詞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下意識詮解。當然,他們一旦進入公共的交流,就不得不服從權威的規範,比方服從一本大詞典。這是個人對社會的妥協,是生命感受對文化傳統的妥協。但是誰能肯定,那些在妥協中悄悄遺漏了的一閃而過的形象,不會在意識的暗層裡積累成可以隨時爆發的語言纂改事件呢?誰能肯定,人們在尋找和運用一種廣義普通話的時候,在克服各種語言障礙以求心靈溝通的時候,新的歧音、歧形、歧義、歧規現象不正在層出不窮呢?一個非普通化或者逆普通化的過程不正在人們內心中同時推進呢?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所謂「共同的語言」,永遠是人類一個遙遠的目標。如果我們不希望交流成為一種互相抵銷,互相磨滅,我們就必須對交流保持警覺和抗拒,在妥協中守護自己某種頑強的表達——這正是一種良性交流的前提。這就意味著,人們在說話的時候,如果可能的話,每個人都需要一本自己特有的詞典。 詞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密密繁殖,頻頻蛻變,聚散無常,沉浮不定,有遷移和婚合,有疾病和遺傳,有性格和情感,有興旺有衰竭還有死亡。它們在特定的事實情境裡度過或長或短的生命。一段時間以來,我的筆記本裡就捕捉和囚禁了這樣一些詞。我反覆端詳和揣度,審訊和調查,力圖像一個偵探,發現隱藏在這些詞後面的故事,於是就有了這一本書。 這當然只是我個人的一部詞典,對於他人來說,不具有任何規範的意義。這只是語言學教授試驗課裡各種各樣的答案中的一種,人們一旦下課就可以把它忘記。
●目錄
馬橋詞典【條目首字筆畫索引】 一畫 一九四八年(續) 二畫 九袋 三畫 三毛 三月三 三秒 小哥(以及其他) 下(以及穿山鏡) 四畫 天安門 不和氣 不和氣(續) 月口 公地(以及母田) 公家 火燄 五畫 民主倉(囚犯的用法) 白話 台灣 六畫 打玄講 打車子 打起發 打醮 老表 夷邊 同鍋 朱牙土 企屍 七畫 你老人家(以及其他) 呀哇嘴巴 江 走鬼親 八畫 官路 肯 放轉生 放藤 放鍋 九畫 怪器 泡皮(以及其他) 科學 狠 軍頭蚊 背釘 紅娘子 紅花爹爹 馬橋弓 馬疤子(以及一九四八年) 馬疤子(續) 馬同意 十畫 哩咯啷 根 格 神 神仙府(以及爛桿子) 洪老闆 津巴佬 破腦(以及其他) 問書 豺猛子 十一畫 冤頭 甜 流逝 梔子花、茉莉花 開眼 十二畫 渠 掛欄 清明雨 茹飯(春天的用法) 貴生 發歌 散發 荊界瓜 現 結草箍 黑相公 黑相公(續) 黃茅瘴 黃皮 十三畫 嗯 楓鬼 暈船 碘酊 煞 話份 十五畫 漿(稀粥) 漢奸 滿天紅 模範(晴天的用法) 賤 萵瑋 十六畫 嘴煞(以及翻腳板的) 撞紅 憐相 醒 夢婆 罷園 道學 磨咒 龍 龍(續) 十七畫 懈 壓字 虧元 鄉氣 嬲 十八畫 顏茶 雙獅滾繡球 隔鍋兄弟 歸元(歸完) 二十畫 懶(男人的用法) 羅江 飄魂 寶氣 寶氣(續) 覺 覺覺佬 二十五畫 蠻子(以及羅家蠻)
●作者簡介
韓少功 1953年1月出生,湖北長沙人。現任中國大陸作家協會理事,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南師範學院客座教授。1968年初中畢業後曾下放湖南省汩羅縣務農,1974年調該縣文化館工作,1978年入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就讀,1992年後歷任《主人翁》雜誌編輯、副主編、《海南紀實》雜誌主編等職。從197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以來,創作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近兩百萬字,曾分別獲80和81年度中國大陸優秀短篇小說獎及一些刊物、出版社的小說獎、散文獎、理論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外文在境外發表和出版。著有《謀殺》、《聖戰與遊戲》、《馬橋詞典》等。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開本:25開 頁數:440
寂寞的十七歲(精裝版
瓶子裡的獅子
我的OK繃
越楚記(上):千年之
恐怖盛宴
一行波特萊爾
都會公園
庸人
大猩猩審判日:梅菲斯
瑪那:牧場之上,牛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