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
.
心(精裝典藏版):十
.
幽冥(精裝典藏版):
.
怪談(小泉八雲靈異故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
作者:
小泉八雲
分類:
文學
/
文學綜論
叢書系列:遠足日本
出版社:
遠足
出版日期:2013/5/30
ISBN:9789865967901
書籍編號:kk0352652
頁數:0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從文學理論、旅行文學、民俗學記錄等多重角度切入 交雜自然描寫、記錄民俗傳說、追悼日本傳統物事等內容 明治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化觀察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Glimpses of Unfamilar Japan)繁體中文譯本首度登場 小泉八雲是(明治時代)當時最能理解日本的外國人—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 派屈克.拉夫卡迪奧.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 一八五○年出生於希臘愛奧尼亞群島, 父親為英國愛爾蘭人,當時駐軍在希臘,母親則為希臘人。 或許這個名字對中文讀者有些許陌生,但赫恩在四十歲那年, 也就是一八九○年(明治二十三),踏上日本這塊土地,與日本女性結婚, 並在一八九六年歸化日本,改名小泉八雲。 我相信比起赫恩這兩個字,小泉八雲與《怪談》這兩個辭彙, 讀者或許曾經耳聞,甚至閱讀過《怪談》這本作品吧? 赫恩的日本姓氏小泉,來自於夫人小泉節,八雲兩字則出於《古事記》中日本最古老的和歌, 此詩歌詠日本眾神聚集之都,亦是許多神話的源泉—名喚「出雲」,即現在島根縣東部地區。 由於父母離異,加上父親後來派駐印度,赫恩從小便過著遷居各地的生活: 從希臘到愛爾蘭、英格蘭,再移民到美國,辛辛那提、紐奧良,接著是西印度群島。 他對文學的夢想確立於美國時期,在紐奧良大量閱讀東洋文化以及古代藝術文獻, 累積相關知識,之後的西印度群島生活則讓他的民俗學素養獲得實際成長的土壤。 經過了這些歷練,赫恩來到了日本橫濱,踏上神秘的東方土地。 然而,橫濱不過是他往後能夠留下日本文化詳實記錄的一個起點。 赫恩抵達日本後,靠著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 等相關人士的斡旋得以遠赴眾神的國度—出雲任教, 一年多後轉往熊本繼續教師工作。離開熊本以後,赫恩來到外國人聚集之地神戶, 撰寫報紙社論,之後同樣靠著張伯倫以及當時帝國大學校長外山正一的努力,赫恩回到關東地方, 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獲邀講授英國文學。 這時候的赫恩,經歷了記者、教師、批評家,結晶成為英國文學學者。 不過赫恩在東大的課程中,講述的內容除了英國文學, 也兼及美、法兩國文學,或許以比較文學研究稱之較為恰當。 不過,由於赫恩校內最大的支持者外山正一逝世, 加上被帝大其他教師孤立,因而遭致解聘。 儘管愛戴赫恩的學生隨即發起留任運動, 迫使新任校長井上哲次郎與赫恩重新交涉,但赫恩依然拒絕了校方所提出的惡劣妥協條件。 離開帝國大學的隔年獲得早稻田大學的邀請,再執教鞭, 不過實際在早大的授課只有三十多天,便因心臟病去世,埋骨於東京雜司谷墓地, 這一年,赫恩五十四歲。 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認為,赫恩是當時最能理解日本的外國人, 本書第五章〈日本人的微笑〉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為日本人展現了日本人自己不曾意識的情緒特質有其研究的必要。 時至今日,〈日本人的微笑〉仍是多數日本人閱讀並深有所感的傑作, 而它出自於一個外國人之手,象徵赫恩留下的遺產價值是多麼巨大。 赫恩的作品擁有多種面向,文學理論、旅行文學、民俗學記錄等等, 而他與日本有關的著作,根據學者森亮教授的看法, 最重要的是《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兩冊以及《心》、《怪談》。 而赫恩的的作品的日文翻譯儘管在他死後才問世, 但並非間隔了一段漫長的時間。一九二○年代就有赫恩的學生所注解的英日對譯版本《小泉八雲文集》, 《小泉八雲全集》也在二○年代後半由第一書房出版,共十八冊,自此之後各種譯本、選集不斷問世, 最新的是九○年代講談社學術文庫的《小泉八雲名作選集》, 由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川祐弘先生編輯,系列共有六本。 根據重譯以及各種編選版本的出版數量來看, 日本人對赫恩/八雲的閱讀、研究至今從未間斷。 明治日本的不為人知 一八九四年九月,《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一書由Houghton Mifflin出版社在紐約以及波士頓發行, 是赫恩來日後約四年半的時間所交出的第一部日本研究專書, 收錄的作品數量(二十七篇)與整體頁數(七百頁)均相當驚人, 出版後深獲美國讀者好評,三個多月即增刷三次。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從〈踏上東洋土地的那天〉開始, 結束於本書所收錄的〈出雲,再見!〉一篇, 除了前三章的場景不在出雲以外, 其餘二十四篇全是描述出雲以及周邊地方的風土民情, 我們可以說,松江中學的教職,提供赫恩了一個認識日本的特殊可能, 這個日本正處於明治維新後積極西化與傳統之間掙扎。 赫恩因生涯最後的教職而認識的知交好友, 也是日本近代文學小說論之父的坪內逍遙對此書的評價如下: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是他在日本的著作中最早的一本, 但正因是描述最初的感受,而有種特別的氛圍。 一旦讀過這位出雲中學教師的日記,不論是什麼樣的人, 都會對他產生敬愛之情。你可以看見他的人格是多麼溫厚謙和, 對心靈的直覺是多麼優秀,觀察事物的能力又是多麼出類拔萃。 這是坪內逍遙幫田部隆次《小泉八雲》一書所撰寫的序, 後來收錄在第一書房版《小泉八雲全集.別冊》中, 坪內逍遙具體點出了赫恩之所以能寫出動人文化觀察的關鍵。 性格、感受力,加上以理性為基礎的觀察力,在這本交雜自然描寫、 記錄民俗傳說、追悼日本傳統物事的大作之中,展露無遺。 赫恩於年幼時代曾習法語,到西印度群島後不久後習慣克李奧語(Creole), 還學了點西班牙語。赫恩抵達日本時,原本也打算學習日語, 卻發現日語出乎意料地困難,而放棄有系統的學習方式,不過, 赫恩在寫作時,還是盡可能使用拼音表記日本的獨特事物, 針對歐美讀者無法了解的文化差異也會在注釋中詳細解釋。 毫無疑問地, 《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做為一則文化比較論, 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它跳脫了當時外國人對東方的茶餘飯後雜談以興趣本位為主的輕浮, 而且與《怪談》一書,在性質上有所差異。 譯者從第二冊的十二篇中,選出六篇作品全譯, 再加上當時只在雜誌〈大西洋評論〉(Atlantic Monthly)上發表, 並未收錄於專書的〈再訪出雲〉一篇,試圖展示一條清晰的時間軸, 主線乃從赫恩抵達松江,赴任教職的那天開始,到為了轉任熊本第五高中而離開松江, 再補上五年後赫恩重回出雲一地的所見所感,儘管形式上是本「選集」, 但仍希望能呈現「歐美的外來者/赫恩」與「東洋日本神話之地/出雲」的深層交流, 並提供中文讀者一個橫跨明治時代日本教育、民俗、土地、傳說的綜合面貌, 在這些豐富的種種面向中,存在著讓我們反思二十一世界現況的可能性。 本書第一章〈英語教師日記選粹〉無疑就是一個具有各種閱讀可能, 由二十四個小章節所組成的龐然大物。 日記談及松江一地的風俗民情、日本學生的學習環境、比較東西教育方針的不同等等。 我們可以在日記看到,赫恩即使是在教師的休息時間, 處於眾人無聲的沉默之中,依然能夠敏銳察覺人與人之間的共通情緒, 觀察並體會日本人的內心世界,感受性之強烈,相當驚人。 由於此篇內容廣泛,篇幅亦長,導致收錄本篇完整譯文的出版品實為少數。 舉例來說,角川文庫版《新編日本的面容》便只有選譯三分之一左右的內容, 此可視為譯者池田雅之教授的割捨,畢竟此書只是兩冊厚重書籍的精華; 大陸百花文藝出版社的簡體譯本 《小泉八雲散文集》所收錄的〈一個英語教師的日記摘抄〉則是不及原文的四分之一, 選譯的內容過於肆意,令人無法苟同。 張伯倫稱讚此篇有著「簡樸的敘事,加上極為自然卻又讓人意外的破局, 我認為它擁有著令人驚嘆的藝術性」,這藝術性, 終究必須透過一個整體才能有所具體的理解。 在注釋部分,講談社版《明治日本的面容》收錄平川教授關於此章的詳細注解, 這些註解代表著赫恩研究近來的相關成果,譯者在翻譯過程除了參考其內容以外, 並以學術引用的角度,同時將寶貴的資料介紹給中文讀者。 或許讀者會驚訝第一章注釋的數量與他章的差異, 但這一章就像是額外的一則導論, 等本書讀者進入赫恩以及注釋引導出來的世界觀以後, 譯者相信,文本詮釋的自由能夠重新回到讀者手上。 另一方面,〈英語教師日記選粹〉雖名為日記, 但赫恩並非單純地詳實記述己身所見所聞,而是經過耐人尋味的「加工」, 也就是虛構,部分在本文注解中提及的,此處便不再贅述。 赫恩的虛構最為人知的部分,乃是本篇日記以學生橫木富三郎的死亡與追悼會為結尾, 敘述相當細膩而且動人,為赫恩在松江的教育工作畫上了完美的休止符。 不過橫木死於一九八一年(明治二十四),法會於十二月十七日舉行, 事實上赫恩在十一月十五日即已離開松江,前往熊本;追悼會詳細的情況, 是由小豆澤(藤崎)八三郎以英文書信向赫恩報告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 真正的日記不過是〈英語教師日記選粹〉的材料,這些原石還需要點時間, 加上赫恩的一番手腳,才成為的一名外國人教師的書寫結晶。
小泉八雲 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作家,其學識之淵博,涉獵典籍之廣,當世幾無出其右者。 且復精通英、法、希、拉丁、及西班牙、希伯來等語,故翻譯介紹之作亦多。 在促進東西文化交流與相互瞭解上,可說是近百年來最有貢獻的人之一。 於一八五0年出生於希臘愛奧尼亞群島中之留開底奧島(Leucadia),父為愛爾蘭人, 母為希臘人,幼時父母即告仳離,輾轉在愛爾蘭、英國、法國受教育。 一八六九年赴美,僅靠作零工及為報紙寫文章為生。 一八九0年赴日,娶日婦,入日籍,改名小泉八雲,初在一家女子學院任教, 後為東京帝大所羅致,開英國文學講座。 一九0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因為工作過度及受排擠,憂憤而死於東京寓中。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憶鵞湖
厭世古文偵探:學測試
擁抱逝水年華:普魯斯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
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以
文學大師寫作大補帖:
文物與建築的交響(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