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感覺舒服、還能照你意思行動的心理暗示術,一本最容易實行的好感驅動手冊。
事情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做,你又何必惹人厭?
老闆客戶朋友情人 The Guide to mastering mental suggestions
最盼望你看的書 第3彈! that no one ever said
本書適合想從惹人厭轉為得人緣的各式人種
拒絕正面交鋒; 突破無形防線;
博得人心好感; 有效達成目的;
用最低調的主導贏得你的事事順利!
繼排行榜暢銷書《懂的人都不說的社交心理詭計》、
《懂的人都不說破的攻心冷讀術》之後又一鉅作。
換個說法和做法,立刻讓對方服服貼貼。
心理暗示術分兩種:一種對外(即是對他人暗示),一種對內(即是對自己暗示)。
重點在於:使對方能更輕易地接受你的意見,
願意照你的意思行動,他非但不會察覺暗示帶給他的心理改變,
還能在達到你的目的的同時,對你產生好感。
▲「你是否曾因為電視廣告而購買商品?」
生活中有許多暗示都能達到特定人士的目的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
例如,電視廣告對於大眾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是非常強大的。
在無意識盯著電視的時候,廣告資訊便已經進入人們的潛意識。
這些資訊經常反覆重播,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停留下來。
當我們去購物時,自然意識就會收到潛意識中這些廣告資訊的影響,
在當下左右我們的購買決定。
例如,假設你經常看到某種牌子的巧克力廣告,
也許是明治(Meiji),也許是德芙(Dove),
久而久之,當你偶爾嘴饞想買巧克力的時候,
便有相當大的機率會選擇你看到「熟悉」的巧克力牌子。
▲暗示者需要「信徒」 ex:負面的自我暗示
在現實生活上那些相對起來較沒有主見的人,
或者遭受過精神打擊的人,都特別容易成為接受「負面暗示」的人,
他們容易相信各種迷信。
而那些散播迷信的造謠者,
多半都是深諳人性弱點的騙子。
記得嗎?二0一一年時,
台灣曾陷入了一股五一一大地震的預言恐慌裡。
事件是源於一位住在南投埔里鎮的「王老師」(本名王超弘)
的人士表示,他根據易經推算之後,
預言在二0一一年五月十一日的
台灣時間早上十點四十二分三十七秒時,
台灣會發生十四級的大地震。
他為了提供避難地點,向南投某地主承租土地,
搭設近兩百多間的貨櫃屋,並存放物資,包括有三年份的米糧
。他的預言內容是,台灣會由北回歸線分裂成兩半,
一百七十公尺高的海嘯會襲擊台灣,
而台北一0一會被地震斷成三截等等。
當此預言被媒體大幅報導之後,造成一些民眾恐慌,
政府部門也適時出面澄清,但是還是發生了一則自殺事故,
一位七十多歲的男性因過度擔憂,選擇跳樓自殺。
然而,到了五一一當天,預言卻不攻自破。
造謠者需要「信徒」相信,這是一種共生的團體。
負面自我暗示者就必須經常注意自己是否已落入他
人不當的心理暗示裡。
▲權威暗示,讓人更容易信服
原理分析
權威暗示有其理由,一是人們都需要安全感,
即是我們總會認為權威人物往往就代表著「正確」,
服從他們會讓自己有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機率;
其次是人們都有期待被讚許的心理,
即人們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通常「與社會規範一致」,
如果按照權威人物的標準去做,就會得到讚許或獎勵。
著名的航海家麥哲倫(Fernando de Magallanes),
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完成了環地球一周的壯舉,
而麥哲倫環地球一周所需的經費是由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所提供的。
環航地球所需的經費是驚人的,
那麼麥哲倫是如何說服西班牙國王的呢?
他並不是單槍匹馬去說服國王的,
而是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路易.帕雷伊洛。
當時,由於受哥倫布航海成功的影響,
很多騙子都覺得有油可揩,於是就打著航海的幌子贏得皇室的信任,
騙取金錢。因此國王對於一般所謂的航海家都抱持著懷疑態度。
但是和麥哲倫同去的路易.帕雷伊洛卻久負盛名,
是公認的地理學界的權威,國王不但尊重他並且非常信任他。
路易.帕雷伊洛向國王歷數了麥哲倫環地球航行的必要性和各種好處,終於讓國王心悅誠服地點頭了麥哲倫的航海計畫。
因為相信地理學家路易,國王才相信了麥哲倫,
這就是權威效應的暗示作用。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也常常會陷入對權威的迷信當中。
反過來思考,
我們當然也可以利用權威暗示效應來加深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或印象。
*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權威暗示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的地位高、具有威信、受人敬重,
那這個人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就很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視,
讓別人都能相信其正確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微言輕,
人貴言重」的道理。
在現實中,利用權威暗示的例子很多,
例如:拍廣告時請知名人物替某種產品代言,
在辯論談判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
在人際來往中,利用權威暗示,
就能夠達到引導或者改變對方的態度與行為的目的。
資訊爆炸的現代,一個平凡小人物經過新聞媒體的炒作,
也能變得身價倍增,經常出現的網路上的一夜爆紅人物
也印證了這種暗示效應。
▲暴露缺點暗示,讓你更親切可近
原理分析
暴露出缺點是能緩和彼此氣氛的一種好方法,
只要你願意適當地顯露出自己的「笨拙」之處,
就能引發對方對你產生好感與同情。
這是因為當對方對你產生同情之時,
多半自身也會產生一種「優越感」,
同情心說起來,就是一種「因為我比你好,
所以我願意幫助你」的心情,此招特別適合吃軟不吃硬的人。
*自我暴露並不是將所有的隱私全都說給別人聽,
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來說,自我暴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人的飲食習慣、愛好等興趣方面的個人資訊。
‧個人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時事的一些看法。
‧自我評價以及日常人際關係的狀況。
‧個人隱私,私密性較強的個人資訊,
如不切實際的想法或不願讓人知道的往事等。
在適當的範圍內自我暴露的確能夠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
但是也要注意,在他人面前的自我暴露都是有差別待遇的,
即使是在非常親密的人面前也不能完全暴露自己。
★異同比較
《懂的人都不說的社交心理詭計》、
《懂的人都不說破的攻心冷讀術》與
《懂的人就能隨意操縱的心理暗示術》。
《懂的人都不說的社交心理詭計》
同: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有好感、順利成事。
異:教你攻略各種社交狀況(如與上司、同事、
客戶、情人)要特別注意的重點心態,
以及提醒人際關係間的地雷禁忌。
《懂的人都不說破的攻心冷讀術》
同: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有好感、順利成事。
異:以觀察和引導來瞭解他人,
教你如何看對方的習慣動作、眼神、穿著、
打招呼的方式等等來解讀出對方的性格,
進而改變與其相處的方式,讓對方覺得跟你相處起來很愉快。
《懂的人就能隨意操縱的心理暗示術》
同: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有好感、順利成事。
異:對方不會察覺暗示所帶來的改變,
只會無意識地接受你的主張,明明是你在主導,
但對方卻以為是照自己的意思行動。
特色: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啟齒的事情,
有時礙於情面,又不得不說、不得不做。
但是如果你太直接了當地說穿,就不僅會讓對方對你的印象變差,
同樣也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其實,在人際關係當中,
面對這種尷尬情況時,如果我們可以改以採取委婉且含蓄的表達,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又何必選擇惹人厭的方式呢?
本書將詳盡地教會你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快速拉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以獲得對方的信任與幫助;
教你正確的「自我暗示」激勵自己、增加自信心;
教你如何在社交中利用心理暗示,巧妙拒絕別人而不惹人厭;
教你利用心理暗示和敵人打交道,以說服對方點頭;
教你利用心理暗示,在職場中遊刃有餘。
這是讓人有好感覺、還能照你的意思行動,
並能有效達成你的目的的心理暗示術,
同時也是一本最容易實行的好感驅動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