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50年代在美國加州的發現大量黃金儲量,隨之迅速興起了一股淘金熱。農夫亞默爾原本是跟著大家來淘金一圓發財夢,後來他發現這裡水資源稀少,賣水會比挖金更有機會賺錢,他立即轉移目標——賣水。他用挖金礦的鐵鍬挖井,他把水送到礦場,受到淘金者的歡迎,亞默爾從此很快便走上了靠賣水發財的致富之路。雜貨店老闆山姆‧布萊南蒐購美國西岸所有的平底鍋、十字鍬和鏟子,以厚利賣給渴望發財的淘金客,讓他成為西岸第一個百萬富翁。
無獨有偶,還有想挖石油卻失敗的希爾頓,他原本是想到德州挖石油,結果到了當地發現石油開採沒這麼簡單,加上晚來者已難有發展。可是當時想探油者還是如過江之鯽,探油小鎮的旅館供不應求,於是他轉而買下了旅館,用心經營並在服務上下手,結果因此產生另一個新事業。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想創業的衝動,誰也不想天生為別人打工。根據「青年創業現況調查」顯示,有高達8成6的青年人有創業意願,包含64.9%的人是「有興趣但還沒行動」、8.1%「已創業」、6.5%「曾創業但失敗」,另6.1%受訪者則表示已在「籌備中」;每個創業家都像美國夢的淘金客,然而真正靠淘金致富者卻很少,實際創業成功淘金的卻只占少數,更多的是許多創新構想在還沒開始落實就已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