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別再說你不聰明:東大教授教你64堂大腦聰明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們都有病:逃避,有什麼關係?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
作者:
我們都有病;謝采倪
分類:
醫療•保健
/
總論
叢書系列:學習館
出版社:
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0/3/5
ISBN:9789865405571
書籍編號:kk0506725
頁數:224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們都有病:逃避,有什麼關係?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我們都有病:逃避,有什麼關係?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 內容簡介 「我有病,我驕傲」、「我沒病,挺有病」 我們是台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 「生病後的人生,可能會讓你感到痛, 但也可能讓你看到從沒預料到的風景。」 本書收錄48篇關於疾病的故事, 集結癌症、精神疾患、罕病、照顧者與醫病人員的真實分享。 22歲、26歲、32歲,是她們罹癌的年紀, 將畢業、工作衝刺期、剛新婚,人生正開始卻被迫停下腳步。 卻也因此重新思考了「我的人生就是用生命和時間去換錢而已嗎?」 <我們都有病>由三位年輕癌友共同創辦的病友社群。 致力用設計和知識的力量,打造病友友善的社會。 「不提倡正向樂觀的心靈雞湯,只聊真實又有病的人生」 用幽默的態度,讓生病這件事變得不再這麼可怕, 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到與疾病和平共處的方式。 「要不是得了淋巴癌,我都不知道原來自己那麼有才華。」 謝采倪, UIUX設計師、大學時得德國紅點設計獎、 但現在卻多了淋巴癌患者、饒舌歌手,以及創業家的身分。 因病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現在的我,一點也不在意和淋巴癌共處一輩子。 乳癌:32歲/電台主持人/新婚 「他們認為生病了,會有這些症狀是應該的」 生病就該受懲罰,接受生活不適的心態,讓米娜無法接受。 他認為即便生病,還是應該要把生活品質放在第一位。 社團裡,或許因為都是年輕女生大家聊得很開, 許多版上的姊妹都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 讓乳癌不再是一件那麼可怕的事。 骨癌:22歲/畢業大四生/即將從實習轉正職 治療初期會這麼恐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資訊妖魔化。 網路媒體為了點擊率,習慣下重口味的標題「保命不保腿,保腿不保命。」 但這些字眼,卻容易讓病友對癌症更恐懼,進而放棄治療。 「難道,疾病資訊沒有更溫柔的方式嗎?」 胰臟癌末期:34歲/竹科工程師/即將升遷派駐美國 胰臟癌因初期沒有症狀,往往檢查出來都是末期, 致死率極高,令患者放棄治療的動力。 但Kevin的身體狀況幾乎跟一般人一樣, 「我希望可以藉由自己的故事鼓勵其他胰臟癌友。」 乳癌:室內設計師/長期超時工作 「因罹癌,反而找回自己遺忘許久的笑容。」 凱西,標準工作狂。曾是室內設計師,後來轉作行銷。 原本的生活每天至少工作12小時,幾乎全年無休。 在養病時,因為多了許多時間,反而完成了許多人生清單 「我都忘了自己曾經是那麼愛笑的人。」 憂鬱症:心理系畢業/準備報考心理諮商所 「憂鬱症只是心理過敏而已」 得憂鬱症既不是抗壓性低,也不是心理素質差, 這就像你的體質對花粉過敏一樣,剛好對憂鬱過敏而已。 思覺失調症:17歲/高二生 5歲時就有幻聽,10歲就有幻覺。 Shane一直以為自己有陰陽眼。 雖然會聽到或看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 但不至於影響生活,在學業或社團都有出色的表現。 直到出現併發綜合型憂鬱症。 聲帶萎縮症:26歲/創作歌手 幸好併發一年間,嘗試許多療程慢慢聲音。 人豪決定開始做件一直想完成的事:創作專輯 「以前都會擔心作專輯沒人聽、花太多錢, 現在我發現這些都沒有比『再也不能唱歌』可怕。」 拋開束縛後,他將「活在當下」設為這張專輯的核心。 【專文推薦】 百靈佳殷格翰臺灣總經理/邱建誌 社團法人台灣聯合抗癌協會理事長/張永聲 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 永齡健康基金會公益大使/曾馨瑩 【自序】「我有病,我驕傲」、「我沒病,挺有病」 2017年,一位年僅20出頭的女孩,確診罹患了癌症,從此由一位在社會打拚的年輕人,變成需要長期臥病在床的癌症患者。 人生被迫按下暫停,女孩數度認為罹癌的自己,是沒有社會產值的廢物──她害怕無法痊癒,也害怕未來無法工作,因此走入憂鬱的死胡同。但和親友分享這些情緒,也無人能同理她的心情,大多都要她樂觀、別想太多。事實上,重大疾病的病友在確診之後,因為對未來感到迷惘害怕,在日後併發精神疾患的,不在少數。 養病期間,女孩也曾遭受社會的不友善:像是網路的資訊妖魔化、在病床上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身體不適坐博愛座卻被驅趕等等。這個社會,似乎對「年輕病友」的困境,還缺乏認識和一份同理心。 有感於此,三位年輕癌友,在2018年4月,共同成立臺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致力於用知識來打造病友友善社會。 成立以來,我們已主辦超過20場病友友善活動,包括知識講座、病友交流小聚、倡議醫病議題的論壇和音樂會等等。2019年,更是將48篇病友故事專訪集結成冊,變成您們手上的這本書。 這本書,不是呼籲大家一定要堅強樂觀地面對疾病。而是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到,與疾病和平共處的靈感或是態度。希望你們喜歡這本書,也希望這些故事,能為你們帶來力量和勇氣:)
作者簡介 我們都有病 成立於2018年4月,由三位年輕癌友共同創辦,為不分病別的台灣年輕病友社群——致力於用設計和知識的力量,打造病友友善社會。 成立以來,已主辦超過20場病友友善活動:包括知識講座、病友交流小聚、倡議醫病議題的論壇和音樂會等等。每週也定期發佈一篇病友故事,在社群平臺上。 我們都有病,不灌提倡正向樂觀的心靈雞湯,只聊聊我們真實又有病的人生。
目錄 目次 【推薦序】病力崛起!分享是最同理的支持力量/邱建誌 【推薦序】愛與幫助,往往是戰勝病魔最大的力量/張永聲 【推薦序】讓所有人都沒有遺憾/江坤俊 【推薦序】讓年輕人的善實力,持續發展影響力/顏博文 【推薦序】增加我們對疾病的認識與同理心/曾馨瑩 【自序】「我有病,我驕傲」、「我沒病,挺有病」 特別篇:故事集發起人的故事 紫薇怕打針/淋巴癌Ani 即便鋼筋鐵骨,也要全力以赴/骨肉癌Ruru 花漾女孩GO GO GO/乳癌 米娜 幕後的藏鏡人/癌症陪伴者 Eric 街頭故事/癌症陪伴者 李白 病友視角:癌症 追求夢想的過程,你願意付出多少/眼癌 Joseph 不要把自己當成病人/淋巴癌 Melissa 沒有晴天霹靂,哪來的鋼鐵勇氣/乳癌 鋼鐵晴 想做的事,現在就去做/乳癌 凱西 愛是對家人說身後事/乳癌 小倩 我是一位少奶奶/乳癌 銨銨 成為能對世界做出一點改變的人/胰臟癌 Kevin 跑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骨癌 白白 不用急,慢慢來/骨肉癌 阿布 學會說再見/肝癌 Kate 不消極,先認真,後隨緣,不隨便/血癌 阿文 不再需要藉口拖延的夢想/血癌 飛翔 何不開心一點/子宮頸癌 慧翎導演 不求痊癒但求與癌和平共存/胃癌 小巫 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與快樂/卵巢癌 Pinko 值得驕傲的孩子/卵巢癌 Jiashan 苦中作樂,意外發現的樂趣/卵巢癌 姐子 當玫瑰綻放/大腸癌 毛毛 病友視角:精神疾患 走跳少年看人生/臨床心理師 Bibo 先認清問題,然後擬定解決策略/恐慌症 培志 Tomorrow is not guarantee/躁鬱症 凱程 陪伴就是最美好的同理/憂鬱症 蔡賀琪 只是心理「過敏」了/憂鬱症 孟蓉 大家給我很多愛/思覺失調症患者 Shane 心中一直有個缺口/躁鬱症 方億玲 病友視角:其他疾別 恐懼是因為不了解/愛滋病 安妮媽咪 說服別人時,也是在說服自己/愛滋病 Yuki 每個人都有面對自我生命的力量/心理諮商師 韻如 即便生病了,還是能睡個好覺/不寧腿 庭宇 假想觀眾/聲帶萎縮症 人豪 成為一個有病友身分的醫生/紅斑性狼瘡 Jamie 一個令人期待的新腳本/亞斯伯格症 景隆 幫助別人也療癒自己/過動症 育如 不友善來自不理解/妥瑞氏症 威宇 照顧/陪伴者/醫病人員視角 同理心,永遠不嫌遲/妥瑞症弟弟陪伴者 亭均 從隱藏到練習坦然/思覺失調症陪伴者 Renee 化照顧者的經驗為夢想的種子/失智症爺爺照顧者 小花 死之前,你喜歡自己嗎/失智、癌症陪伴者 盧建彰 不得已的鬥士/媒體記者 吳承紘 同理心,從自己開始做起/醫師 吳博貴 儀器無可取代的醫病溫度/物理治療師 晴云 適時給予多一句解釋/中醫師 陳冠宇 將影響力用到對的地方/乳癌醫生 江坤俊
榮耀變革:臺中榮總1
親愛的長輩變得難相處
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
心,與心臟的人類史: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聖
陪家人走過憂鬱:給憂
陪你看馬 自律神經的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