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如果這樣學生態?!:學校沒教的10堂親子自然觀察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
作者:
潘美玲、湯琇婷
分類:
科學•自然
/
植物•園藝
叢書系列:探索系列
出版社:
經典雜誌
出版日期:2020/11/18
ISBN:9789869957724
書籍編號:kk0522716
頁數:264
定價:
1200
元
優惠價:
79
折
94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內容試聽下載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榮獲年度金鼎獎雜誌類最佳攝影獎作品 傳遞愛樹的感動、開展台灣森林新視界,一本值得您翻閱細讀的國民森林讀本!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王升陽、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 齊聲推薦! 多木成林,多林成森,人樹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連結與故事? 如果綠覆率=幸福率,那麼我們真是令人欽羨的大富戶。台灣國土面積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如果從帳面上來看,台灣人均擁有0.092公頃的森林,但這個陸域上最大的生態系,對大部分人來說卻是相對陌生。 受了竭澤而漁的大伐木時代創傷,國人亟欲保育自家山林,卻導致用木99%倚賴他國進口。如果有一天國外無法大量、平價地供應民生所需,台灣可有因應之道? 書中介紹關鍵林業職人:瀕臨消失的伐木人、賣命爬高為林木「接生」的攀樹採種人。也在盤點生態資源的同時,省思人與自然的進退舞步,看見深耕里山的「社區林業」、與護國神山PK的保安林、搭上最流行的「森林療癒」列車…… 《籽・木・林・森》從產業、土地倫理、環境風貌、生活文化說起……,帶著讀者一起珍愛台灣,見樹又見林! 各界推薦 這是一本值得細讀與珍藏的好書,也是專業人員重要的參考資料。也要特別提出來的是劉子正在這系列文章所拍攝的照片,都是藝術品等級的攝影佳作。我大力推薦這本由【人樹之間】專題結集的《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王升陽 《經典》雜誌持續關注林務局自二○一七年宣示「國產材元年」後相關施政與台灣林業經營現況與展望的系列報導,不但帶給讀者宏觀的思維及視野,更留下珍貴的紀錄。希望藉由本書的付梓,激起更多關心台灣林業發展讀者的共鳴,將國有森林多元服務價值衍生的惠益,永續分享給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這本書從種子、樹木、森林到人地關係完整報導,將讓您見樹又見林,看見人、樹的緊密關係。台灣的山林覆蓋率是排名全世界前四分之一強,是社會上非常重要的資產,也造就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與社會經濟緊密的關聯。《籽•木•林•森》採訪人物、場域多元豐富,足跡達海之涯、山之巔,投入熱情與心力,挖掘在各地穩定台灣環境生態的力量,是一本值得翻閱細讀的國民森林讀本。——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南區主持人陳美惠
作者簡介 潘美玲 現任《經典》文稿召集人,曾獲金鼎獎等一些獎項,對於採訪編輯有一股傻勁,喜歡學習,特愛翻閱世界這本大書,慶幸年輕時因旅遊記者的工作曾經行遍天下,如今在人文雜誌一待將近二十年,挖掘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舊聞」,找到「新知」觀點,從近視眼做到老花眼,無怨無悔。著有《中歐金三角》、《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劉子正 《經典》資深攝影。美國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作品【八八水災後】獲2010年首屆台海新聞攝影大賽「金浪獎」年度最佳照片獎,【問天:與自然共生】獲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專題新聞攝影獎。【兩岸流動】獲2014年卓越新聞獎平面類新聞攝影獎及「金浪獎」年度最佳照片獎。【真食餐桌】獲2016年金鼎獎雜誌類攝影獎、2017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平面新聞攝影獎。【人樹之間】入圍2019年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攝影獎、獲2020年金鼎獎雜誌類攝影獎。 謝佩穎 自由攝影工作者,《經典》特約攝影,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系。關注常民文化、性別及農業議題,創作以人像及專題攝影為主。 湯琇婷 曾任《經典》撰述,喜歡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顏松柏 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畢業,來自坪林在地茶農家庭,曾任《經典》攝影,關注環境、農業議題。
目錄 推薦序 傳遞愛樹的感動 王升陽 台灣森林的新視界 林華慶 釀出來的國民森林讀本 陳美惠 自序 我們與樹之間的距離 潘美玲 籽 一片森林的起點 種子的力量:復護山海 保全未來 撰文/潘美玲・攝影/謝佩穎 未來總動員:植物的諾亞方舟計畫 撰文/潘美玲・攝影/謝佩穎 台灣林人誌 攀樹採種人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木 非木不可 台灣自產材:島嶼森林的優與憂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台灣林人誌 伐木人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愛木者言:重回美好的木藝時代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竹林思想起:二十一世紀最環保材質 撰文/潘美玲・攝影/謝佩穎 林 從相伴到相絆 相伴相絆:護樹與開路的人間習題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宜樹宜家:人與自然的都市探戈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借來的大自然:都市綠美化的生態省思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攀樹修剪:更細緻的樹木養護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台灣林人誌 種樹的人 撰文/潘美玲・攝影/顏松柏 森 伐木之外 社區林業:生態與生計共存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台灣林人誌 深耕里山夢田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保安林:保國、安民、共生 撰文/湯琇婷・攝影/劉子正 伐木之外:森林的另類處方箋 撰文/潘美玲・攝影/劉子正
欲望植物園
妝花:世界植物插畫演
尋找北極森林線:融化
超越仿真的自然植物黏
花藝設計色彩搭配學(
盡芳菲:身邊的花草樹
親手打造私宅小庭園(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
台灣原生蘭生態觀察圖
最適合小空間的盆植玫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