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The Paradox of Order and Chaos: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 China
作者:
陳映芳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1/3/25
ISBN:9789863504368
書籍編號:kk0530607
頁數:424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95
折
61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內容簡介 『在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社會體制變動中,中國發生了諸如價值規範大轉折,數百萬職工下崗,數億農民流動,土地/城市大開發,社會急劇分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劇變,可是,總體而言,社會群體之間並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城市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人們的生活秩序看似也沒有崩潰⋯⋯所有這些,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本書對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急劇變遷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穩定」現象作出解釋。有別於一般宏觀經濟學或國家體制研究的分析路徑,這項研究致力於「重新發現社會」——從社會中心論出發,通過田野實證調查、制度分析和歷史社會學等方法,在社會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隱而未現的社會體制;同時將現實置於長歷史時段之中,洞察轉型社會中混沌與秩序間的辯證關係。在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核心的社會體制」、「過渡期政治」、「社會轉型元框架」、「邊界狀態」等重要概念,分析說明社會的深層結構是如何影響整體社會的運行,以及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動。
作者簡介 陳映芳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城市社會學、轉型社會研究、青年社會學、社會學的人學研究等。著有《城市中國的邏輯》、《「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圖像中的孩子》、《變中之痛》。主編有《徵地與郊區農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調查》、《都市大開發:空間生產的政治社會學》、《直面當代城市:問題及方法》等著作,以及《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等一系列城市調查實錄。所著論文曾被翻譯為日文、法文、英文、俄文、義大利文等。
目錄 第一部分 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一、中國的「社會穩定」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二、本研究的旨趣及方法 三、內容說明 第二章 社會轉型的理論 一、如何回應「轉型論」所面臨的質疑和挑戰 二、社會混沌與社會秩序的辯證關係 三、方法論探討:社會轉型的時空結構 四、反思是為了更深入的研究(代小語) 第二部分 家庭化:私域的回歸及國家徵用 第三章 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家庭化(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引言: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探討歷史變動的機制 一、知青返城運動中的「回家」敘事 二、特殊歷史時期的政策群:讓個人回歸家庭 三、如何理解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會轉折中的家庭化? 第四章 「家庭化」的邊界:家庭策略的能動性和條件性 引言 一、家庭策略的前提及條件性 二、家庭政策供給中的價值原則及政策結果 三、文化治理的內在困境:家庭倫理規範間的張力 四、結語 第五章 私域中的勞動和生活 引言 一、被置於私域中的勞動和流動 二、代工廠工人:私域中的勞動與生活 三、政府與社會力量的角色 四、結語 第三部分 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 第六章 身分等級制度的結構性延續:以社會保障制度為例 引言 一、社會主義中國的社會分層制度是一種什麼制度? 二、等級化的國民身分及再分配體制 三、市場化過程中「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 四、「平等、公正」價值目標壓力下的「改革」 五、簡短的討論 第七章 作為替代性制度的「社會流動」體制 引言 一、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度 二、身分市場與權利資格贖買 三、市民化與國民化 四、「開放─流動」作為替代性制度的合理化機制 五、簡短的討論:公民平等權延期兌現與社會轉型的過程結構 第八章 在民權與民生之間:「歷史遺留群體」 一、被歸入「歷史遺留問題」的那些群體 二、「被拋棄者」的價值危機和身分政治 三、「無價值者」的價值自證 四、結語 第四部分 法律外的共用規範 第九章 自生的道德秩序:流動群體的互助體系 引言 一、關於居住貧困群體的居住生活調查 二、「緣」與「類」:居住生活互助協作關係的實踐基礎 三、居住生活互助行為的道德性 四、結語 第十章 「違規」的空間 一、關於城市違規現象研究的理論範式討論 二、占據者的邏輯 三、違規空間如何嵌入城市社區 四、政府的應對 五、「違規」作為轉型社會中的法律文化和政治文化(代結語) 第十一章 都市劇場中的「市民」:現代文明法則的想像與實踐 引言:關於上海膠州路事件 一、如何解釋城市災害背景下的市民行動 二、災害事件中的市民認同及其社會聯結 三、市民、公民及政治文明:幾個問題的討論 四、結語:「基於規範的社會秩序」的市民實踐 第十二章 「過渡期政治」及其精英倫理 引言:「轉型陷阱」或「邊界狀態」? 一、轉型中國的「過渡期」 二、權力團體的過渡期政治 三、作為政治文化的「等待」 結論 一、社會體制與政治─社會穩定 二、社會轉型的框架意義 三、例外事件與邊界狀態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毛氏美國:親歷文革的
歐盟視角:二十一世紀
華年心緒從頭理:回憶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
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
關鍵十年:美國對抗中
戰爭的根源:兩種地緣
劉必榮教你國際觀:七
十個小國智慧:從領導
超限較量:俄烏戰爭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