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
作者:
韓樂憫, 龔惠嫻, 胡獻皿, 孔德維, 尹子軒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香港文庫
出版社:
一八四一出版
出版日期:2023/2/1
ISBN:9786269595686
書籍編號:kk0562978
頁數:272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 內容簡介 與你擦肩而過的人信仰著些甚麼? 異端、邪說、妖言惑眾——是誰下的定義? 穿梭在香港這座石屎叢林中, 與12位少數宗教人士來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 自2020年始,Diversity in Hong Kong這個由一群香港學者牽頭發起的多元文化研究計劃開始了一個項目,關注香港的少數宗教,並聯絡到12位信仰著不同宗教的信眾。「在何種香港的處境下促使您信仰了這一宗教?」、「信仰了這一宗教後,又認識了香港的何種面貌?」,在不強調知性分析、不深入解釋教義的情況下,《街坊眾神》嘗試帶領讀者進入「香港街坊」的異質生活。 印度教、道教、東正教會、泰國佛教、中國佛教、日本真言宗、伊斯蘭教、天主教聖方濟小兄弟會、錫克教、基督教後期聖徒會、巴哈伊教與「正念」,儘管受訪者信仰各異,他們在香港中也不算是特別的人物。我們不能看到他們在生命中某一時刻推動了香港整體社會作出歷史性變遷;但述說他們在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出入,有如在油畫中刻畫光影變化,當中包含了對時間和空間想像的改變,也反映了思想與價值的更新。 本書命名為《街坊眾神》,是希望從香港社會底層出發,以公共輿論的角度梳理香港複雜而多層次的歷史。香港存在著種種來源不同的宗教信仰,卻未有出現教派之間的勢不兩立,其實是十九世紀以來的重大奇蹟。 本書特色 不正當、不道德、異端邪說——是誰下的定義? 以街坊圍爐八卦,以小眾倒影大眾 突破框限,走進十二位「奇人異士」的炫目日常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 孔德維博士 關瑞文教授 賴品超教授 譚家齊教授 羅樂然教授 「本書為讀者介紹的是一個名為『香港』的交流空間,即使參與交流的群體各自有不同的價值觀,他們卻彷彿構成了共同信納的輿論。」——孔德維博士專文導讀 本書所載的採訪、故事,和作者們所用的田野調查方法,正好示範了對「日常宗教」的重視,還原宗教的實踐面貌,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關瑞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副院長) 這本小書除了有助讀者了解香港的一些掌故與現況,更可提升讀者的興趣及洞察力,讓讀者自行發掘身旁的街坊眾神的故事。(賴品超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宗教研究)) 為大眾寫史的好處,是因為我們不常為立法的問題或企業併購的問題而煩惱,所以街坊對生活瑣事的切身經驗,可能是更有用的歷史知識。但願這部《街坊眾神》,能給我們有血有肉的啟示。(譚家齊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韓樂憫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哲學碩士。 “DIVERSITY IN HONG KONG”研究計劃項目成員。 從小已是宗教愛好者,喜歡探索靈性奧秘,喜歡認識不同宗教的習俗並了解宗教對個人的影響。 龔惠嫻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博士。 “DIVERSITY IN HONG KONG”研究計劃項目協調人。 曾參與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伙伴合作項目,並製作名為「你不知道的香港小眾宗教故事」及「熟悉的家 陌生的街」的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CIBS)節目。對文化、宗教、歷史有濃厚興趣。 胡獻皿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生。 易學普及平台「講八卦」的創辦人。研究領域包括跨文本詮釋學、索隱易學、《易經》翻譯與再寫等。 孔德維 一八四一出版社總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DIVERSITY IN HONG KONG”研究計劃項目召集人。曾編著書目包括《香港教育3.0:更新、變革與轉型》、《為甚麼我在包容基督徒?──十九世紀中葉儒者的宗教寬容》。 尹子軒 “DIVERSITY IN HONG KONG”研究計劃項目成員。 香港《The Glocal全球政經評論》合夥人兼副總編輯,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歐洲政治碩士,文章散見於各新聞媒體,香港電臺節目《國際政經點.線.面》主持人及製作人。
目錄 導論:在街坊之中訪問眾神,從下而上梳理的香港歷史孔德維 推薦序:還原宗教的實踐面貌關瑞文 推薦序:比想像中更多元的香港宗教賴品超 推薦序:先除「迷信」再讀史譚家齊 遇見奎師那:與ISKCON的邂逅與沉浸 眾神皆喜:神功師傅的多元宗教觀 從衝突中尋找合一:希臘正教徒在港成長故事 港裡尋根:港泰混血兒的信仰省思 鬧市中尋淨土:法忍法師的學佛弘法之旅 從高野山到獅子山:港人真言宗住持的苦行密法 戴上頭巾:華人穆斯林的自述 遠離繁都:天主教修士的奉獻生活 包頭阿Sir:錫克教徒的香港故事 為其正名: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徒的信仰生活 擁抱大同世界:揭開巴哈伊的神秘面紗 靈性與事業結合:禪修者的創業之路 後記韓樂憫
謝長廷:台灣與日本「
另類家長:劍橋學子
「學人」搞社創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
歐洲鬼地方:戰後德國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
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
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