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北京逃生記:美國博士做牢頭的故事
.
陳千武精選詩集
.
活著回來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作者:
陳千武
分類:
小說
/
傳記小說
叢書系列:TO系列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3/4/28
ISBN:9786267317013
書籍編號:kk0566861
頁數:43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內容簡介 ◎台灣文學重要的戰爭文學經典重現! 絕無僅有的台灣人被志願成為日本兵的第一手故事, 是被殖民者成為殖民者的武力再去殖民他人的懺情錄。 ◎在《獵女犯》之外陳千武也發表數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的小說,可視為《獵女犯》主題的相關創作。本書附錄收入這幾篇作品,讓讀者可以同時閱讀陳千武先生關於這主題的所有小說創作。 你不是福佬人,你是日本鬼。 如果你真的是福佬人,那為什麼要當他們的兵? 能不能救我,放我回家? 一九四二年,二十歲的陳千武「被志願」入伍受訓,成為日軍侵略東南亞的部隊。 《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是陳千武親身經歷南洋戰場後所寫下來的故事。本書以多篇小說架構,從主角台灣青年林逸平「被志願」入伍成為日本陸軍,被派往東南亞參戰寫起,各篇的主題述及了日籍士兵與台灣志願兵的不平等待遇、面對美澳聯軍空襲、南洋當地人被多次殖民的處境、軍隊裡同性互相撫慰的狀況、被派去為日軍運送與「狩獵」慰安婦、為日軍管理與徵收當地部落的農糧生產,直到戰爭結束日軍投降於英荷聯軍,但又同時暗中幫助蘇卡諾領導的印尼獨立軍。台灣士兵們爭取脫離日軍變成自主的同鄉會,等到隔年的一九四六年七月才得以返回台灣。 同名的獲獎作〈獵女犯〉描述了主角林逸平兵長受命押送一群被日軍強徵的當地女子到慰安所受訓,途中聽到女子群中一人講了福佬話,便與之交談,知道她是福建移民後代。該女子賴莎琳對會講相同語言的同胞卻成為日軍感到不解與不滿。女子們受訓完後,慰安所正式運作,日軍要求士兵都要去光顧。林逸平去找了賴莎琳,賴莎琳指責他跟其他人一樣是來「狩獵」的。但他表明因軍令不得不來,但只是來看看她而已,並無非分之想。故事最後反倒是賴莎琳要求林逸平「狩獵」她,讓他陷入迷惘。 文學價值之外,《獵女犯》也具有時代意義,更是難得一見的有關台灣人到南洋當兵的第一手書寫。當年被強徵從軍的人到了戰後都變成失語世代,語言轉換困難,更別說寫作,很多事情都難以記錄下來。陳千武以其毅力,在戰後努力學習華文,建立自己特有的語言風格,創作眾多詩作與小說,《獵女犯》終於以獨特的靈思和語言呈現在大家面前。 以往我們總覺得台灣人長年沒辦法當家作主,命運是悲哀的,但陳千武的作為與作品卻展現了,即使在殖民時代台灣人也有其主體思考的一面。《獵女犯》充滿了對時代的評價與對人性的信念,文學的心靈面對政治力量的壓迫與戰事的衝擊,從中生長出穿透國界的人道關懷與自我省思。 除了《獵女犯》的序文和十六篇小說(包括代後記)之外,陳千武也曾發表多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的小說,可視為《獵女犯》主題的相關創作。本書於附錄收入這幾篇作品,讓讀者可以在《獵女犯》這本經典之外,也一覽陳千武關於這主題的所有小說創作。 推薦人 向陽(詩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朱宥勳(作家) 吳櫻(前台中教育大學實驗小學校長、陳千武傳記作者) 李敏勇(詩人) 杜國清(詩人、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名譽退休教授) 林孟寰(劇場編導、台灣陳千武文學協會理事長) 封德屏(《文訊》總編輯) 洪明道(作家) 紀大偉(作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孫梓評(作家) 張亦絢(作家) 盛浩偉(作家) 陳允元(詩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黃崇凱(作家) 楊双子(小說家) 楊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劉文(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鄭邦鎮(國立台灣文學館前館長) 鄭烱明(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的戰爭文學十分少見,而作家親赴戰場而寫的戰爭小說,據了解,陳千武是第一人。詩人之筆創作的戰爭小說,除了戰場叢林求生,人性面臨嚴苛考驗,遙遠難以想像的故事張力之外,詩人充滿畫面感的意象及生命的深思內省,非常迷人。⋯⋯《獵女犯》的各篇章雖皆具備獨立的要素和構成,但相互間大多有共通背景,有延伸發展可資連結起來的部分。各篇的主題和内容,從慘烈的戰爭描寫,種族間的愛憎情感、連帶與疏離,人性深層微妙變化的捕捉,異國生活和景觀的刻劃,到亂世中生死、愛情的主題等,極其多彩繁複,在台灣文學史,是難得一見的戰爭文學傑作。——吳櫻,〈以時間,剪貼自己的影子〉 《獵女犯》的珍貴之處,並不只在於記錄了歷史,更在陳千武以其敏銳、精微的感性,捕捉了戰時台灣人從未被正視的心靈狀態。⋯⋯在歷史上,台灣人並不是可以出兵侵略他國的強權;甚至像林兵長這樣的台灣人,還必須被殖民者「強迫志願」,來打一場自己根本不想打的戰爭。然而陳千武並沒有自居受害者,而輕放了台灣人可能的戰爭責任。透過林兵長的處境,〈獵女犯〉通篇都在自我拷問:是嗎?我們真的沒有責任嗎?就算這不是一場自願的戰爭,消極配合的人,真的可以說一切都與我無關嗎?由此,小說最後的意象「無能的獵女犯」,就呈現了既矛盾又複雜的反省。「無能」也者,說的是台灣人在戰爭中身不由己;然而林兵長最終也承認了,他仍是「獵女犯」,並不是毫無嫌疑的。此中深度,幾乎可以說是台灣文學史上僅見的。——朱宥勳,〈一部小說可以負載的靈思〉 小說中穿著軍裝的林兵長,並非英雄般的存在,而是帶著生而為「人」的軟弱,恐懼,良善,悲傷,醜惡,慾望,殘虐,認同的混亂與矛盾,無奈,愛,柔軟,苦痛,輾轉於島與島之間,潛伏在南洋的密林裡。他寫下林兵長這個角色時,也許也反覆地想著:我也是這樣的人嗎?我有沒有比他更正直,更良善?所以他需要漫長的時間,以及更多迴旋的餘裕,稍稍離開自己,也更加客觀地面對自己,從個人的傷口、台灣人集體精神的裂縫,重新探視這段艱難的過去。在各種層面上,他都必須很勉強自己。無論在語言上,或是在精神上。 因為唯有重新接回被忘卻在南洋的自己,他才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回到自己的故鄉,用餘生完整地活著,再完整地死去。——陳允元,〈成為完整的人〉
作者簡介 陳千武(1922∼2012) 本名陳武雄,另一筆名桓夫,生於台灣南投縣名間鄉(日治時期為台中州)的詩人、小說家,為笠詩社發起人。曾任台灣筆會會長、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 一九三五年考入台中一中(五年制)。五年級時因反對皇民化運動下改日本姓名政策,操行成績被打丁等,不得升學,於是進入台灣製麻會社擔任監工。一九四二年被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被派往東南亞,到過新加坡、帝汶、爪哇,日本投降後,於一九四六年七月回到台灣。 戰後自習華文,於一九五八年開始華文創作。一九六四年六月,陳千武與白萩、杜國清、趙天儀、林亨泰、詹冰、錦連等人創辦成立笠詩社,主編《笠詩刊》。 陳千武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台灣文藝作家協會文化獎、洪醒夫小說獎、國家文藝獎第一屆翻譯成就獎、日本翻譯家協會翻譯特別功勞賞、大墩文學貢獻獎、台灣文藝作家協會亞洲詩人文學功勞獎、資深台灣文學家成就獎,以及(新制)國家文藝獎。 出版作品有:日文詩集《彷徨的草笛》、《花的詩集》、《若櫻》;華文詩集《密林詩抄》、《不眠的眼》、《媽祖的纏足》、《美麗島詩集》等;小說集:《獵女犯》、《情虜》;譯作:《日本現代詩選》、《星星的王子》、《現代詩的探求》、《憂鬱的詩人》、《林修二集》、《我的路:何德來詩歌集》、《張文環全集》等。
目錄 新版序 我的父親.陳千武──那些相互重疊的人生時刻(陳明尹) 新版序 以時間,剪貼自己的影子──寫於陳千武戰爭小說《獵女犯》新版(吳櫻) 新版序 成為完整的人(陳允元) 新版序 一部小說可以負載的靈思:讀陳千武《獵女犯》(朱宥勳) 文學少年時(代序) 旗語 輸送船 死的預測 戰地新兵 霧 獵女犯 迷惘的季節 求生的慾望 洩憤 夜街的誘惑 異地鄉情 蠻橫與容忍 默契 女軍囑 遺像 縮圖(代後記) 我的兵歷表 附錄: 卡滅校長 京子的愛 丈夫的權利 跨越岔道 罔市含羞草
(插圖本)阿Q正傳
看不見的國境線(上)
看不見的國境線(下)
太平洋廣場號返鄉記
劉峯松
港都洋裁師:藏在日治
大武山下繽紛世界:小
大武山下
空笑夢
魚夢魚:阿料的魚故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