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和姊妹一起守護幸福:姊姊妹妹站起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一小時自癒奇蹟:五步驟生命中心療法,整合身體智慧,改寫生命故事
The One Hour Miracle: A 5Step Process to Guide Your SelfHealing: Change the Story Reauthor Your Life
作者:
安德魯.韓, 瓊.貝克特
譯者:
殷麗君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個人勵志成長
叢書系列:Holistic系列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5/10/1
ISBN:9789863574590
書籍編號:kk0600649
頁數:368
定價:
730
元
優惠價:
79
折
5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一小時自癒奇蹟:五步驟生命中心療法,整合身體智慧,改寫生命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一小時自癒奇蹟:五步驟生命中心療法,整合身體智慧,改寫生命故事 內容簡介 四分之一世紀,成千上萬人見證有效 五步驟,一小時,讓身、心、靈向所有維度敞開,感受嶄新的療癒奇蹟 長期病痛,四處求醫卻無法治癒? 身體怪怪不舒爽,但醫師說你沒病? 總有些困住的感受揮之不去,開心不起來? 關係挫敗、事事卡關,卻找不到化解之道? 本書介紹的「生命中心療法」(Life Centered Therapy),將為這些困境開啟療癒曙光。透過它,我們能找到痛苦的根本原因,將之轉移,並從中成長。 生命中心療法的創始人安德魯.韓是心理學博士,長年浸淫東方宗教、能量心理學和靈性心理學,並具備九型人格教學資格。他主張,無解的身心病痛源於藏在生命深處的創傷,身體是傷痛最直接的載體。當我們能夠洞悉、直視創傷,與其和解,生命故事便將改寫,病痛不藥而癒。 只要一小時,改變就能發生,適用於以下狀況: 身體──慢性疼痛,哮喘,過敏,上癮症; 心理──憂鬱,焦慮,PTSD,強迫症; 關係──難以維持、下意識破壞、社恐症; 靈性──孤立,絕望,惰性,找不到生命目的。 生命中心療法是一個幫助人們看見創傷敘事的工作架構,結合了正念和體感療法,以身體的直覺感受為基礎,可以自癒,也可以助人。在安德魯.韓眼裡,我們所意識到的自己不等於我們的整個生命;生命有它的道路,症狀提醒我們自問:我們是否依循靈魂的藍圖,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貌? 創傷困住了我們,使我們恐懼、無助,難以前行。生命中心療法則是神聖的容器,涵容並轉化了這些苦痛。它的架構清晰明瞭,方法簡單好上手,卻蘊含著深刻的靈性訊息,幫助我們親近自己的本源,從枷鎖中釋放,重獲自由。 有種自由,是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會沒事。──安德魯.韓、瓊.貝克特/本書作者 作者將複雜的創傷編織成生命中美麗的原型圖案,展示了如何從痛苦中找到意義;答案就在我們自身,我們的身體會記得一切。書中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深刻的智慧。本書所介紹的嶄新療法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值得所有不同治療取向的治療師,以及想要理解並療癒自身的人關注。——王曙芳,作家、能量心理學講師/實踐者 各界盛讚 《一小時自癒奇蹟》歷經二十年的醞釀,最終成就一本深具人性、溫柔細膩、描繪敏銳、深具啟發性的藝術傑作。韓和貝克特攜手創作的這本樸實低調的寶書,提供了精巧的智慧,既簡單又深奧,謙遜卻老練,不裝腔作勢而是默默引人注目,微妙但絕對引人入勝。 韓和貝克特以愛出發,將理論和實踐完美交織,為讀者精心織就一幅紋理豐富的掛毯,其核心是身體的智慧和身體固有的自癒能力——一種由內而外、自下而上的療癒。但這種寬廣、全面,緩解痛苦和轉暗為明的生命中心療法,其內裡也融合了各種元素,包括選擇、自由、存在主義、問責、可能性、體現、接受、正念、意識、覺知、見證、模式、調適、直覺、想像力、靈性、視覺、意圖、量子領域、肌肉測試和能量心理學等等。 在讀完這本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製作精美的傑作後,我意識到自己的治療方法有重新評估的必要!我是個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分析師,有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我一直深信,轉化與成長需要經年累月,不可能在短短幾個小時發生。但現在我不禁懷疑,也許一直以來自己是錯的!當你結束這本令人振奮、鼓舞人心、充滿希望的具體治療之旅時,也許也會發現自己相信奇蹟的存在!」——瑪莎・史塔克(Martha Stark, MD),哈佛醫學院教師,威廉・詹姆士學院精神分析研究中心共同創辦人/共同主任/教師,擁有九本著作,包括《無情的希望:拒絕哀傷》(Relentless Hope: The Refusal to Grieve)。 佛洛伊德挖掘無意識,改變了我們對心理現象的理解方式,《一小時自癒奇蹟》以同樣堅定不移的勇氣,決心引領拓展心理學的邊界。它倡導此領域的典範轉移,邀請讀者不要從驅動力、童年經驗或人際關係的角度,而是以更大的、形而上的框架來思考我們的痛苦,而在這個框架中,生命的整體性(理解為一個能量整體)先於分裂和分離。這種觀點的轉移,開啟了一條有別於西方理性的治療之路,因為它是透過一道時間的透鏡來看待創傷的起源,拒絕承認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有明確的區分。如此基進的方法,需要結合各種治療技巧,從肌肉測試、九型人格到較傳統的心理治療工具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種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敘事不是以字面上的真實性,而是以實際的功效來衡量。結果近乎奇蹟,但探索卻總是從最直接、深刻的地方開始:請身體分享它的智慧,並接受它可能帶給我們的一切。——帕布羅.穆奇尼克(Pablo Muchnik),愛默生學院萬寶路文學研究所哲學副教授 身為瑜伽老師,我們經常發現學生會遇到限制,尤其是在練習體位的時候。一般來說,學生會配合呼吸讓限制消散。雖然不執著非常有幫助,而且也與韓和貝克特書中的資訊相符,但根據他們的建議,限制並不是問題,而是重點。將我們所有的意識帶到與限制相關的不適感,並問它來分享什麼,治療的世界(因果業力也是)便成為可能。這個觀點為瑜伽的心理靈性、身心方面,帶來真正的貢獻。我們衷心贊同這本著作。——戴瑞絲.隆博(Desiree Rumbaugh)和安德魯.歐文(Andrew Rivin),認證瑜伽導師 本書揭示的是佛教心理學的精華。它首先解釋生命本苦的這個重要的佛教觀念,然後介紹了如何變得不執著,以終結痛苦。如果要我推薦一本結合靈性與心理學的著作,就是這本書了。 ——舒亞.達斯喇嘛(Surya Das),暢銷書《喚醒內在的佛陀》(Awakening the Buddha Within)作者 能為尋找為何痛苦的答案的人推薦這本書,是一種真正的快樂。當我們重新整合意識中分裂出的碎片,特別是身體所儲存的龐大、痛苦、帶有能量的記憶時,這些發現提供了一扇可能的治癒之窗。——瑪莉. T.西塞(Mary T. Sise, LSCWDCER),綜合能量心理學協會前任會長,《信念的能量》(The Energy of Belief)一書的合著者。 一個人的故事和痛苦,不僅僅是個人的歷史和背景。我們攜帶著各種經驗,駐留在我們的能量場中。生命中心療法創造了一個神聖的容器,在人們發現和釋放創傷印記以及收集智慧的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容納和引導。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聽起來或許陳腔濫調,但卻無比真實。我已經從事這項工作數十年,可以證明它的有效性。在對一個人的身體和靈魂的深層認識中所產生的生動故事,總是深深吸引我。說是想像的也好,說是神祕也好,其結果卻可能相當驚人。當一個人的痛苦無法解釋,或其他方法無法奏效時,這種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揭示通往自由的途徑。這是何等醍醐灌頂的一本書,書中的故事令人無法抗拒!非常期待各位能展卷細讀。——珍妮.弗利曼(Jenny Freeman, MFT, REAT),著有《以趣味的手段解決嚴重問題:兒童及其家庭的敘事療法》(Playful Approaches to Serious Problems: Narrative 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當我第一次見證生命中心療法時,這種方法的深度、優雅和尊重便令我為之驚艷,我立刻知道自己一定要學會它。現在,要學習變得更容易了,作者將這個方法闡述得既清晰又精辟。生命中心療法所奠基的假設及據此描述出的世界觀,本身就值回書價。它值得成為經典。——東尼.狄金森(Tony Dickinson),前香港政府衛生局助理秘書長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處理的是身、心、靈多層面的問題,這本睿智的書可以提供您整合與發展的工具。本書充滿實用的指導和練習,全都是從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中萃取而出的,這本書邀請你建立內在與外在的連結,屆時你將發現它會提供你堅實的幫助。——迪爾德莉・菲(Deirdre Fay, MSW),著有《安全具體化》(Becoming Safely Embodied)和《修復創傷的依附性瑜珈與冥想》(Attachment-Based Yoga & Meditation for Trauma Recovery) 讓人欲罷不能的一本書。起初我對他們的一些技巧抱持懷疑的態度,但韓和貝克特結合了正念和以身體為中心的心理治療,讓我深受吸引。他們在這項工作展現的同情心與信念,在一頁頁的文字中表露無遺。 本書既易懂又深刻,我會一次次地重溫,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我自身的痛苦和療癒旅程,同時開發更好的工具來支援他人。——茱蒂絲.歐勒森(Judith Oleson),波士頓大學神學院湯姆.波特(Tom Porter)宗教與衝突轉化計畫負責人 韓和貝克特找到了一種結合正念與身體直覺智慧的方法。他們展示了如何理解身體的感覺,並對它提出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你來分享什麼?』在作者確實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利用自己得到的回應來解鎖自我關愛、全新的清明感,以及一種深度治療的過程。——瑪莉安.山邁耶(Marian Sandmaier),《隱形親屬:在成年兄弟姐妹之間尋找連結》(Invisible Kin:The Search for Connection Among Adult Sisters and Brothers) 在實行生命中心療法超過十五年後,您即將讀到的是被包裹在理解生命的架構中的一個令人驚嘆的治療範式。作者將複雜的創傷編織成生命中美麗的原型圖案,展示了如何從痛苦中找到意義;答案就在我們自身,我們的身體會記得一切。書中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深刻的智慧。本書所介紹的嶄新療法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值得所有不同治療取向的治療師,以及想要理解並療癒自身的人關注。——王曙芳,作家、能量心理學講師/實踐者 正如《一小時自癒奇蹟》中所描述的,生命中心療法對於如何處理意識是十分縝密的,它深入問題的根源,而不僅僅是解決表面的問題。當我們從受害者轉換為觀察者時,一切都能治癒。——基姆.德拉莫(Kim D’Eramo, DO),暢銷書《身心工具包》(The MindBody Toolkit)作者 本書的文字如絲般流暢,像一本優秀的懸疑小說,不時激勵著讀者深入探索。幾年前,我個人從書中詳述的治療方式中獲益良多,正如書中許多案例所示,自我引導的探究帶來了情感上的治療轉變。透過這本書循序漸進的巧妙指導,這些工具現在可以為更廣泛的受眾所使用,促成更多的自我覺察和情緒健康。——佩格.班恩(Peg Baim, NP) 韓和貝克特根據數十年來與案主合作的經驗所創作出的這本作品,有助於培養富有同情心的內在觀察者,並增強我們對自身經驗的關懷探究能力,這些也是在各種傳統中被認為是重新連結我們原始完整性、活力和喜悅生命的關鍵。他們強調以安全善良的方式來見證和承擔痛苦,而不是將案主推向倒退或宣洩,這與當前的創傷學研究是一致的。——英格麗.赫爾維茲(Ingrid Hurwitz),創傷知情九型人格教師、演講者和高階教練 每個人都需要這本書所啟發的治療與轉化的希望之光。——凱倫.瓦特(Karen Wyatt, MD),《從臨終者身上學習生命的七堂課》(7 Lessons for Living from the Dying)作者 我曾是一名主流醫學博士。後來,在我兒子過世後,我發現了靈媒,以及他們如何向看不見的世界敞開自己,並提供以理性角度來看不合理,實則無可否認的資訊。我不清楚這兩個世界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直到我開始見證生命中心療法非凡的治療力量。我目睹一個患有可怕疾病的男孩獲得了希望,一個患有嚴重焦慮症的女人得以受改造,一個患有焦慮症和莫名胃病的中年人獲得了紓解——所有這些都是在一次的療程中發生的。《一小時自癒奇蹟》中的資訊確實能夠改變你的生命,並能夠改變整個治療典範,將可見及不可見世界結合起來進行療癒。——艾莉莎.梅德休斯(Elisa Medhus, MD)醫學博士,播客「通靈艾里克」(Channeling Erik)主持人 我在第一次接觸生命中心療法時,就知道它將改變身為心理治療師和催眠治療師的我的工作方式。但我不曉得這項工作會透過一次即興的療程,改變我的人生!我每年大約會看一百本書,其中有許多是心理學相關的書,我很少能找到一本讓我欲罷不能、不忍放下的書。韓和貝克特的新書充滿了有趣的理論和令人信服的案例研究,這些案例闡述了促成深刻、持久改變和治療的架構。他們提供了身體、情緒和精神上的治療方法,讓你可以在家裡自行進行,或是由信任的人來引導進行。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尤其如果你曾嘗試過各種其他療法,卻始終未找到想要和應得結果,本書特別值得一試。——伊莉莎白.博內特(Elizabeth Bonet, PhD, LMHC), 播客 「催眠我」(Hypnotize Me)主持人 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正在尋找新方法來解決日常難題的人。——雪倫.沙林(Sharon Saline, PsyD),臨床心理學家、演講者,著有《你的過動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事》(What Your ADHD Child Wishes You Know) 《一小時自癒奇蹟》精彩地介紹了我所知的最高層次的解決痛苦的方法。韓和貝克特是現代醫學的先驅,他們能夠看出,想像力是建立健康基礎的關鍵。與他們的合作讓我獲得了深刻的突破,因此我經常向自己的個案推薦生命中心療法。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需要這樣的一種治療版本,這個療法主張我們的本質是足夠強大的,可以突破所有感知的限制。韓和貝克特發現了這個版本的療法,並在這本書中慷慨地將其提供給全世界。——阿米莎.帕泰拉(Amisha Patel),生命之樹成功系列(The Tree of Life Success series)創辦人 你將看到的是能量治療的世界,韓和貝克特的工作走在治療創傷,同時也是治療疾病的最前端。我熱愛並支持他們的工作。——理查.弗魯克(Richard Flook),著有《我為何生病》(Why Am I Sick) 我熟悉生命中心療法已經有二十多年,這項工作確實是最先進的。這是一套在意識心靈與身體之間建立雙向溝通的系統,讓真正的治療以最自然、最深刻的方式發生。——大衛.厄爾凡(David Irvine, MD) 我要由衷地讚揚韓和貝克特,他們在積極追求終結所有痛苦的使命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治療轉變。我強烈推薦這本書!」——艾琳.溫伯格(Irene Weinberg),著有《他們在天堂裡供應貝果》(They Serve Bagels in Heaven),播客「哀傷與重生」(Grief and Rebirth)的主持人
作者簡介 安德魯.韓(Andrew Hahn) 心理學博士,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他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服務,並在國際上演講、教授培訓並領導治療小組。他是生命中心療法(LCT)的創始人,這是他在過去二十五年中開發並在臨床使用的一種治療方式。韓以優異成績獲得哈佛大學社會研究/心理學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並在哈尼曼大學(Hahnemann University)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萊斯利大學(Lesley University)和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擔任研究生諮詢課程的教師。 瓊.貝克特(Joan Beckett) 持照的心理健康諮詢師,在羅德島州北金斯敦擁有一家私人診所,她與韓博士一起主持生命中心療法研究所,並向國際學生教授以生命為中心的培訓課程。她擁有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化學工程理學士學位、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薩爾瓦雷吉納大學(Salve Regina University)身心整合諮詢碩士學位和心理健康高級研究生證書。她曾擔任輝瑞公司全球工程部門的財務總監。 審閱者簡介 王曙芳 早年喜愛音樂、劇場和電影;近二十年來醉心的是能量、療癒、冥想。英國市立大學藝術評論碩士。受教於多種能量心理療法的原創者,是多種療法的訓練師和執行師。2008年開始在台灣推廣能量心理學的理論和實作,著有:《音樂河》、《滑翔梯》、《原能量》、《認同創傷》、《別忘了飛》、《她從遠方來,他向山色去》等書。 譯者簡介 殷麗君 輔大法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味覺樂園》、《巴黎人的巴黎》、《隔壁墓園的男孩》、《少年邁爾斯的海》、《五歲時,我殺了自己》、《假性親密》等書。
目錄 |審閱者序|每個難題底下,都有著動人的故事等待被揭開/王曙芳 前言 導論 |第1章| 生命的進化與創世神話 創世神話 |第2章| 理解痛苦以及生命中心療法如何提供幫助 理論:痛苦的成因,以及療癒如何發揮作用 意涵:是什麼促成療癒,以及這種療法為何有效 應用:我們能如何療癒,這種療法又是如何 發揮作用 治療的結果和痛苦的停止 一個故事:痛苦的浪潮 |第3章| 關於生命中心療法為何以及如何發揮成效,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概述 I. 生命的理論:創傷與療癒脈絡下的身體與重新記得 II. 分獲取我們最深層的認知:身體握有鑰匙 III. 模式 IV. 對心理學領域、療癒及減輕痛苦的影響 |第4章| 你可以知道自己內在的真相:肌肉測試和四個層次的智慧 四個智慧層次 如何了解肌肉測試 將肌肉測試介紹給他人 |第5 章| 創傷與保護 重現創傷的憂鬱症 憂鬱作為一種保護的重現 |第6 章| 模式的特性和重要性 三種類型的模式 |第7 章| 單一中心模式:療癒我們的身、心、智 頭中心—相反的信念 心中心—害怕體驗感受 腹部中心—界限問題 |第8 章| 物質範圍的三中心模式:療癒性的神話故事 分離/多重分裂模式 案例:分享自己 力量受阻的模式 死亡意願的模式 破裂的界限模式 怨恨的模式 特殊應用:互相怨恨 疏忽的模式 受傷的模式 兩難處境的模式 結論 |第9 章| 非物質範圍的三中心模式:你看不見的東西能夠傷害你 超自然存在體 鬼魂 詛咒 強行附加的存在 外星人 結論 |第10 章| 當我們的自我保護,造成了問題 療癒保護者的問題 保護性身分認同的概觀 對偶關係的認同障礙範例 被障礙的認同:系統性關係 被障礙的認同:關聯性關係 陰影 |第11 章| 九型人格:是什麼在驅使我們 心型人 頭腦型人 腹部型人 心中心(九型人格第2, 3, 4 型) 頭中心(九型人格第5, 6, 7 型) 腹部中心(九型人格第8, 9, 1 型) 子類型 217 發現你的類型 |第12 章| 性格作為保護 一切的重點:自由 從哪裡開始 改變的前提 理論 各類型的益處 呼籲行動 核心恐懼與九型人格:概述 處理的四個層次 九種人格 補償 回歸本質的程序:為你的核心恐懼鬆綁 原型的認同 總結 |第13 章| 對療癒的所有可能性敞開心房:時間、維度和層次 對所有維度敞開 對所有能量層次敞開 |第14 章| 利用生命中心療法進行自我療癒 生命中心療法第一種實施方法 珍寶 五步驟概述 步驟一:尋找HPI,以及安全檢查 步驟二:檢查模式 步驟三:如何尋找故事和介入療法 步驟四: 平衡意圖上的障礙—尋找故事並進行介入措施 步驟五:結論—將療癒融入你的生活 簡單的五步驟療癒程序 步驟一:尋找HPI,以及安全檢查 步驟二:檢查模式 步驟三: 尋找故事的 相關資訊,並確定介入療法 步驟四:尋找故事並進行介入 步驟五: 結論—整合療癒工作,並將它帶回家 介入療法 |第15 章| 終點即是起點 |附 錄| 重大的喪失創傷 重大的暴力創傷 已死的部分 封鎖的模式 個體化的創傷 恐懼在人際關係中喪失自我 在人際關係中喪失自我:三角關係版本 引誘的模式 美好的模式 作者的話
綻放真我:突破痛苦,
走向北極:冒險的渴望
逆轉內耗:從現在起,
兩老牽手搭郵輪:樂齡
被心理操控的一生:你
你為什麼一直在害怕?
每天一小步,迎向理想
時間排毒:清理時間浪
你到底是誰?:從10
雖然 今天還是想太多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