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工作不卡,人生不苦的31個生存心法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即興創意
作者:
作者:高約翰;
譯者:
楊幼蘭
分類:
行銷企管
/
企管•資訊科技
叢書系列: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6/17
ISBN:
書籍編號:DH0063
定價:
200
元
優惠價:
8
折
16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即興創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主持講座,長期為企業高階主管開設研討會,十六年來不斷強調一個主題:企業最重大的資產在於員工的創意心靈。在變動不羈的時代,企業或個人必須依賴開創性的創意方得存活,進而才能致富。 企業領導人必須學會組織與管理員工的創意,學會鼓勵創意、蒐集概念、規畫創意方式,掃除阻礙創意發行的障礙,並給予員工機會實現創意,才能得到員工的忠誠度,也才可能在新創意中得到利益。 本書已賣出十餘國版本,並名列《商業週刊》的暢銷書排行榜。
■ 作者簡介
高約翰(John Kao) 曾於哈佛大學商學院與史丹福大學教授商業創意和企業經營術。受過商業及精神病學訓練的他,是生物科技、電影長片,以及電腦影像公司的創辦人。此外,他不但是多家公司的講師與顧問,同時也是全球商業網路 (Global Business Network) 的成員,以及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資深顧問。而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波士頓與紐約兩頭跑。讀者若想知道更多有關創意概念、工具,還有方法論的資訊,可以上網查詢即興創意奏,網站的位址是:http://www.jamming.com/ 高約翰的其他著作尚有: 《經營創造力》 (Managing Creativity) 《企業》(The Entrepreneur) 《企業組織》 (The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企業經營術、創造力與組織》 (Entrepreneurship, Creativity, and Organization)。
■ 譯者簡介
楊幼蘭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現為中央日報國際版主編。譯作有:《網路英雄》、《鉛筆》、《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逆領導思考》等。
■ 作者序
創造力的優勢 十二年前,當我說要在哈佛商學院開一門課,專門教授創意的藝術與定律時,有位富有盛名的同仁覺得很好笑。他告訴我,這已是老生常談,任何MBA學生和公司主管都不會感興趣的。 不過,事情已經有了轉變,現在沒人再覺得好笑了。我在一九八三年開的這門選修課,前後吸引了大約兩千位MBA研二生,而我那專講創意的主管研討會,也使諸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AT & T)、莫克藥廠 (Merck & Company) ,以及美林證券 (Merrill Lynch & Company) 等公司的高級主管都慕名而來。無論是商學院學生,或是資深主管,都不僅是對創造力感興趣而已,他們簡直是為它癡迷,但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對管理人來說,培養創意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修課,而已成了不可或缺的必修課之一。 在今天的新經濟體制中,不管是營利或非營利機構,唯有靠才智之士的創意,才真能讓組織顯得與眾不同,無論它是軟體用品公司、鏽皮帶再製店、藝術基金會、曼哈頓的郵遞服務公司、市政府,或是底特律的卡車製造商,在在都是如此。不過,若只有創意,而缺乏特定的流程,將新點子轉化為寶貴的產品或服務,那麼不管這創意有多新鮮,都是一文不值。 我知道:在許多生意人的字典裡,所謂的「創意」,就跟「美好」一樣,同屬柔軟而多愁善感的語彙。但是,這些人最好修正他們的字典。事實上,幾乎每位富有創意的人都可以證實,發揮創造力是十分艱辛的工作。偉大的運動作家瑞德.史密斯 (Red Smith) 曾說:「當然啦,寫作是很容易,你只要坐在打字機前,盡量抒發情感就可以了。」若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經營創造力,比寫作要難多了,因為這跟找個穩當的好地方,然後開始混日子完全扯不上關係。經營創造力可就難多了,它所意謂的,是找個適當的地方,讓大家既能競爭,又能合作--即使他們並不是很想這麼做;它所意謂的,是「竊據」一向有限的資源;它所意謂的,是控制無法控制,或難以預測的流程。對許多人來說,創造是個血腥的運動。 這對你而言依舊太柔性了嗎?想想:幾乎每一天,創意都受到最嚴格,也最不含糊的評鑑,而這衡量的標準就是--錢。例如,當初娛樂業三巨頭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大衛葛芬 (David Geffen)和傑佛瑞凱森柏(Jeffrey Katzenberg)成立「夢幻工作室 (DreamWorks SKG) 」時,他們宣布,將以九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新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即使你不是個財務鬼才,也能推算得出:這三位創辦人認為,他們所投資的新事業價值二十七億美元;換句話說,他們把自己的權益資本額定為十八億美元。當然,這對一個租用辦公室、影印機,並幾乎沒有傳統有形資產的新公司而言,是個很不錯的開始。 所以,創造力在溢價上究竟有什麼重要性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你在「公認的會計原理」下,無法尋出太多的端倪。但縱使如此,創造力仍是十分寶貴的。當然,有很多人指望媒體和高科技公司,能為他們的創造力訂出具體的價格。可是,即使在銷售如襪子、鍋爐、文具的企業裡,或是提供修水管、訓練狗、會計、後援,或是診斷等服務的公司中,聰明的投資者也應該要知道創意的具體價值。畢竟,任何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成功,都取決於其中的創意。 請注意那些對創意的重要性瞭然於胸的人說些什麼: •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公司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簡稱3M) 執行董事黎恩.勞伊爾 (Leon Royer) 斷言:「你若不學會爭取並培養 (創意菁英) ,就會被生吞活剝。」 •戴納公司 (Dana Corporation) 執行總裁紹斯伍.莫克特 (Southwood J. Morcott) 深知,「增加眼前利潤的唯一途徑,就是改良產品」。而要如何做到這點呢?「透過公司的創意激發計畫,我們期望員工每個月都能想出兩個新點子。同時,我們也期望,管理階層能實現其中八成的構想。我們相信『集思廣益』」。 •奇異公司執行總裁傑克.威爾契 (Jack Welch) 說:「我的工作就是傾聽、尋找、構思,並散播創意,同時讓員工去接觸好點子和角色模範……當自信的人看到好點子,就會喜歡它。」 •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公司 (Century 21 Real Estate Corporation) 的聯合創辦人馬許.費雪 (Marsh Fisher) 說:「今天任何公司真正的力量來源,便是創意,其他都不過是些例行作業……創意是一切有價值事物的DNA。」 •克萊斯勒公司執行總裁鮑伯.陸茲 (Bob Lutz) 在談到霓虹 (Neon) 這款獲得驚人成功的車型時說:「長久以來,大家總是說,美國人無法創新。如今在底特律,到處都有了轉變,而克萊斯勒更是如此。」 •惠浦電腦公司企業工程前總監馬弗•派特森 (Marv Patterson) 說,對惠浦而言,創意流程的第一步,便是「雇用菁英中的菁英」。這就是惠浦讓公司環境保持「創意不絕,智力動能十足」的方法。 •狄洛依特與塔奇 (Deloitt & Touche) 的製造顧問麥可•法德特 (Michael Fradette) 斷言:「要想在反通貨膨脹的時代裡賺錢,全公司上下就得發揮真正的創新力與創造力。」 •英特爾公司資深副總裁保羅•歐特利尼 (Paul Otellini) 認為,「英代爾的歷史,就是以新產品淘汰舊產品」。 •露得清公司 (Neutrogena Corporation) 執行總裁勞依德.柯特森 (Lloyd Cotsen) 指出,執行總裁的工作本質,就是經營創意。 •全球商業網路的總裁魏金森認為,在未來的十年裡,臨場發揮的能力,將成為關鍵的商業技巧。 我很清楚,自己方才所說的一切,已引發了無數的疑問。好啊,你說,創造力「主宰一切」、創造力是「不可或缺的」,還有創造力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我要怎樣才能為公司,或為自己求得這些「仙丹妙藥」呢?我要如何才能實現願望? 無論如何,在我的課程裡,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實際的解答。我讓管理人和未來的管理人確切地瞭解,要怎樣去促使員工思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並組織他們的流程,以發揮創造力的優勢;同時,也讓管理人明白,要如何給員工運用才幹的機會,以確保他們的忠誠度。而這些管理技巧,可適用於各行各業的每一個層面。 在本書中,由於不必受課程的限制,我將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就管理人該如何經營他們的公司、部門與小組,還有讓最前線的員工發揮創意,跟增加整個企業的利潤間有什麼關係等,提出嶄新的觀點。 我把創造力定義為:激發、形成創意,並將它轉化為實際價值的整個過程。它所涵蓋的,是大家通常所謂的創新與企業經營。在我們的字典裡,它所意味的,不僅是孕育新點子的藝術,同時也是將這些創意發展,並塑造成具體價值的原理。 在即興創意奏中,我探究了創造行為的本質與起源。或許,它最初是由一些假設性的問題開始的,如「假使我們能製造出一種可以清除體內細菌,以及動脈硬化血脂肪的小機器人,結果會怎樣?」或是「要是我們可以設計出一種指揮系統,以確保在尖峰時段,主要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仍能保持順暢,結果會怎樣?」或是「假如我們能為冬青找出一種沒有副作用的除蟲肥料,結果會怎樣?」或「要是我們能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創造出一個能連繫全球企業、政治,以及文化領袖的電子社區,最後會怎樣?」此外,我並探究,那些最成功的組織是如何營造它們的環境,以激發這類問題,並促使創意源源不絕的;我所探討的,其實是他們如何扭轉傳統的管理心態,進而歡迎並運用創意。同時,我也探討了資訊科技這個在創意交響樂團裡最重要的新樂器,如何能迅速提高全公司上下的合作效率。 建立在創意上的未來是光明的,而即興創意奏便為那些企圖成為未來一部分的管理人提供了一個指引。它為運用公司的創意資源,提供了有系統的流程,而這對未來的創意管理人來說,正是第一步;同時,這對不斷累積創意資源而言,也是個好方法。這些創意企業的故事所顯示的,是其他組織不僅為了生存,同時也為了不斷更新而成就的一切。即興創意奏循序漸進,引導我們一步步地開發本身的創意、加強自己激發他人創意的能力,同時將組織轉化為培養創意的溫床。總之,在即興創意奏中,我讓主管與經理人看到,管理創意,勢必得跟管理數字和有形資產一樣精確。 本書的書名,全拜我身兼爵士鋼琴家之賜。當我和其他樂手聚在一起即興演奏時,總會以一個主題作起頭,接著開始變花樣,並讓每個人都能「借題發揮」。轉眼間,整個音樂突然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而我們也全都隨之振奮飛揚。這並非漫無章法的自我放縱,或是組織性的混亂失序。那音樂所遵循的,是巧妙的規則,以及一套能引導,並挑戰我們想像力的章法。在藝術的宇宙裡,它是靈感的爆發。無論我們的想像力飛得多高多遠,最後總能回到現實,並演奏出一些前所未聞的嶄新樂曲。那,就是即興演奏。在這樣似是而非的矛盾中,正富含著經營創意的技巧。它不僅是門藝術,也是個定律。此外,管理人勢必得不控制地控制,不監督地監督,結果我們會發現,這並不像表面上聽來那麼荒謬。管理人無法強求創意,就如同他們不能命令花開一樣。 創意宛如爵士樂般,有它自己的語彙和規則。相同的,就跟在爵士樂裡一樣,它的矛盾製造了緊張--它既需要自由的表現,也需要自律;需要擁擠,也需要獨處;需要接納,也需要抗爭;需要隨意取材的天賦,也需要方向。此外,創意就跟爵士樂般,是個過程,而不是一件東西;因此,你可以觀察、分析、理解、複製、教導,甚至經營它。 爵士樂是一時興起,或是有感而發所產生的。如果這突發的念頭依舊吸引我們,那麼大家就會繼續動腦筋,既做推論,也進行比較;既接受矛盾,也享受變化。在不斷的發展下,我們的情緒愈來愈投入。就在不知不覺間,這個突發的念頭已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創意;爵士樂的即興重覆小節,也成了完整的樂曲,或至少是即將完成的樂曲。這時候,我們追蹤、評估,並引導它,同時也進一步地改善整個流程。 這一切都很冒險,但卻也是無可避免的。當爵士薩克斯風手獨奏時,他並不曉得自己會吹奏出什麼樣的樂曲,自然更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或是演奏會持續多久。音樂旋律、其他樂手、演奏現場,甚至是聽眾,都會左右他的情緒。這就是即興演奏的本質,而任何不願冒這種險的企業,當然也不會渴望進入這瞬息萬變,並充滿挑戰的世界。那些逃避創意風險的公司,可能會被那些不僅擁有較佳產品與服務,同時也擁有較佳流程,並較能掌握新機會的競爭對手比下去。而無論在音樂,或是商業上,避免故步自封,以及因循茍且,正是即興演出最令人振奮的地方。 這選擇是毫無妥協餘地的,你若不創造,就只有失敗。
【目錄】
導讀:李仁芳教授(政大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序 創造力的優勢 第一章 創意新時代 第二章 審核創意 第三章 創造力的經營與即興演出 第四章 明心見性 第五章 為創意理出空間 第六章 釐清信仰 第七章 精心製造挑戰 第八章 創意不絕的組織 第九章 電腦即興創作 第十章 後工業工廠 跋:創意工具箱
責任型思維,從態度到
管理學(Jones/
利他一心
Fundamenta
資通安全法合規研究與
Fundamenta
作業管理(Jacob
星展銀行數位轉型實踐
管制圖與製程管制(十
實現對永續報導之有效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