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
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
.
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
.
佛法之源:阿含經的源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印度佛教的採討
作者:
林崇安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叢書系列:佛法概論2020
出版社:
慧炬
出版日期:1995/6/1
ISBN:9575180828
書籍編號:bk0035469
頁數:378
定價:
200
元
優惠價:
85
折
17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印度佛教的採討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 序 作者 序 印度佛教的特色,在於先以理性抉擇正見,而後以瑜伽現證無我。釋尊幼年的思索生老死,到中年於菩提樹下的證悟,便是依據這個原則。釋尊的轉法輪也是使眾生經由聞、思,產生正見,而後以止觀雙運之「修所成慧」,現觀空性,超越了一切的言語戲論。在教證並行中,由理性的分析,進入直覺的超越,是使佛法不墜的準則。有關印度佛教的探討,除了要掌握這一要點之外,對於佛教的三藏結集、部派分立及思想演變也應有所瞭解,本書便以這些為主題。 本書共分八章。第壹章探討釋迦牟尼所轉法輪的內容。第貳章、第參章及第肆章詳細探討聲聞經藏及律藏的結集過程,以及部派佛教的分立情形,並兼及大乘佛教的源流,此中指出「說一切有部」並不屬於上座部系,並強調大乘的方廣經主要源自佛說或佛所印可。 第伍章探討印度佛教各派對「無我」及「我」的不同看法,此中,依次從釋尊教化時期、部派結集時期、中觀前弘時期、唯識攝化時期及中觀後弘時期來分析整個思想的演變;第陸章接著探討密宗在這些時期的傳承與發展。第柒章討探小乘部派及大乘唯識宗、中觀宗以及如來藏的根本思想,此中,對一切法的分類及中道的見解詳抉擇,此屬於「見」方面的重點。第捌章探討小乘部派及大乘唯識宗、中觀宗及密宗的修行與證果,此中,特別標出「心性本淨」,此屬於「修、行、果」三方面的基石。 書末附有「佛滅紀元說明」及「印度佛教大事年表」以供參考。最後: 願諸有情 明心見性 闡演無我 嚴淨娑婆 ■ 目錄 自序 第壹章 釋迦牟尼佛的轉法輪 第貳章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 第參章 阿含經的集成與大乘經的源流 第肆章 律藏的集成 第伍章 印度佛教思想的演變 第陸章 印度佛教密宗的傳承與發展 第柒章 印度佛教的宗派思想 第捌章 印度佛教的修行與證果 附錄 佛滅紀元說明 印度佛教大事年表 ■ 林崇安 林崇安先生,一九四七年生,臺灣省臺中縣人,美國萊斯大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佛學方面的著作有《佛教教理的探討》、《佛教因明的探討》、《西藏佛教的探討》、《印度佛教的探討》、《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論》、《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藏文拼音教材:配合佛學術語練習》等專書,以及<西藏佛教的大手印思想>、<漢藏的佛性論>等論文,並譯註《妙吉祥真實名廣釋》等原典。主張依據經論,由聞、思、修深入大小顯密佛法。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邀您同坐 Pleas
穿越知識邊界:李虹慧
.蔡志忠漫畫大珠慧海
廣論止觀初探 第四卷
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
怎麼聽
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
看見改變的力量
行三好 淨三業:擁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