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飲料與調酒概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巧克力:從土法煉製的馬雅冷飲幻化成甜蜜的愛情信物
作者:
作者:Sophie D. Coe、Michael D. Coe
譯者:
蔡珮瑜
分類:
料理•生活百科
/
飲食生活
出版社:
藍鯨
出版日期:2001/1/1
ISBN:9789577444684
書籍編號:bu0023814
頁數:324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巧克力:從土法煉製的馬雅冷飲幻化成甜蜜的愛情信物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序 我的亡妻Sophie Dobzhansky Coe一直想寫一本有關巧克力歷史的書,因為她一直對新大陸被西班牙人征服之前的飲食文化深感興趣。看過她所寫的《美國第一本食譜》(Americas First Cuisines,德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一書的讀者,一定曾注意到,她在其中3篇有關阿茲特克文化的章節中,多次提到巧克力。事實上,早在1988年,她就開始將研究重點擺在巧克力與可可樹上(可可樹是巧克力原料的來源),當時她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為〈馬雅文化的巧克力鍋與其發展史〉,並在牛津大學的飲食與烹飪座談會中發表。她曾在1992年再度來到同樣的場合時,再一次提到在中美洲文化裡巧克力調味料所扮演的角色。 早在1995年她就已在心裡構思好這本書,確立了這八個章節的大綱藍圖,也就是將巧克力從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前(透過考古學與語言學的研究,現在比較為人知曉),一路發展到現在的歷史,一一予以探討。沒錯,蘇菲是個喜歡追根究柢的人,而且她真的花了好幾百個小時在歐美各大圖書館中,尋找任何與巧克力有關的資料──以及花更長的研究時間在我自己的中美洲圖書館裡。對她而言,天堂的定義就是能夠在她最心愛的、位於羅馬的植物圖書館(Biblioteca Angelica)中作研究,能夠親手翻閱那些有400年歷史的書籍,尋找巧克力的相關資料。 蘇菲有一個非常紮實的學術背景:她是知名的俄裔美國遺傳學家提歐朵西斯•朵珊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的女兒,而且她擁有人類學的博士學位。因此,她將研究科學的精神帶到了她的學術領域中,並且堅信唯有確實的證據,才能證明一件事實的存在。有關食物的文字寫作與食物歷史的探討,後來終於也能成為一種學術研究,乃是因為牛津學術論壇已經為此設下極高的標準,以及受到重量級的大師,蘇菲非常崇敬的一位食譜作家——亞倫•大衛森(Alan Davidson)的影響。 我要在這裡補充的是,蘇菲本身也是一位烹飪高手,她不只擅長烹煮從她母親之處所學來的俄國料理,其他地方的傳統料理也難不倒她。在過去這麼多年以來,她所收集的食譜之多並不亞於圖書館裡的藏書,而現在這些食譜都已經全數捐給了麻州劍橋的瑞得克利夫大學蕭辛格圖書館(Schlesinger Liberary at Radcliffe College in Cambridge)。當蘇菲寫到其他民族的食物時,譬如阿茲特克這麼古老神祕的民族,她總是先從自己熟悉的事物下手。 到了1993年到1994年的冬天,因為受到被誤診的疾病所影響,她的研究與寫作腳步稍微慢了下來。在1995年3月,病情轉為明朗,她很不幸患上了癌症,醫生宣布她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懷著極大的勇氣,她依然繼續本書的寫作,甚至在進行至第三章時,她用口述的方式,請我代筆書寫,但是她只能完成前兩章的初稿。她後來已經很清楚自己可能無法完成這本書了。於是我許下諾言,將為她完成心願,唯一的條件是,她依然是本書的第一作者,因為所有的寫作資料都是來自於她的苦心蒐集與研究;而且本書完全是來自於她一人的發想,而不是我。 在蘇菲於5月去世之後,我開始埋頭工作,面對著她所留下來好幾千頁的資料與註解,我必須趕緊閱讀,熟悉主題,進入狀況。我總共花了6個月的時間,才有信心推出這本由她所發想建構,而由我整理完成的巧克力歷史。這本書的大部分都是在我位於麻州伯克夏山(Berkshire Hill)的農場,以及旅居羅馬時候所完成的。在羅馬的那段期間,我十分幸運地得到來自於我表兄爾尼斯托•維泰提伯爵(Count Ernesto Vitetti)與當地英國學校圖書館裡人員的大力幫忙。 我也非常感激Thames and Hudson出版公司,當我在完成這本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對我的寬容諒解與接待。另外,一些同僚也提供了我相當多重要的資訊與圖片;我要特別感謝阿里莎•里歐(Alicia Rios)、尼可拉斯•哈莫(Nicholas Hellmuth)、仙朵•寇迪(Chantal Coady)、賈斯汀•卡爾(Justin Kerr)、大衛•史都華(David Stuart)、米格爾•里昂─波堤拉(Miguel Leon-Portilla)、史提芬•休斯頓(Stephen Houston)、丹尼斯、泰洛克(Dennis Tedlock),以及約翰•賈斯頓(John Justeson)。亞倫•大衛森(Alan Davidson)一直是一位最忠實的好朋友,從寫作本書的一開始,蘇菲和我就決定將這本書獻給他。 最後,我要強調,幫蘇菲完成這本書並不是一種負擔或犧牲,而是一項充滿樂趣的任務。我記得在長島北岸長大的過程中,曾在當地的高中看過這麼一段碑文:「敢擔任教職的人,都不應該停止學習」。我從蘇菲身上學到了許多,即便在她去世之後,我必須獨力完成這本書的過程中,也是如此。雖然我始終無法複製她在上一本書中展露的逸趣橫生的筆觸與風格,但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欣賞到她飽含智慧與學術素養的另一面。 目錄 序 導論 第一章 有「諸神的美食」之稱的樹 第二章 可可的誕生:從奧爾梅克─馬雅(Olmec-Maya)的誕生談起 第三章 阿茲特克人:第五個太陽的子民 第四章 衝突與蛻變 第五章 巧克力征服了歐洲 第六章 可可供應地 第七章 巧克力在理性(或非理性)時代所扮演的角色 第八章 大眾化的巧克力 結語 回歸到原點
咖啡旅人美學筆記:
無肉之歡
蜜秘:從一隻蜜蜂走到
虹吸咖啡研究室:認識
米其林料理人的日常和
摘柿記
島嶼的餐桌:36種臺
我生命中的五感滋味:
你喝的水其實很有戲!
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