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給你的寂寞,得到幸福(附防水書衣)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想聽你說-女男對話大和解
作者:
山繆爾•薛姆、珍妮•史瑞
分類:
家庭•親子•人際
/
兩性之間
出版社:
胡桃木
出版日期:2000/11/1
ISBN:9578320248
書籍編號:kk0023603
頁數:0
定價:
2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0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想聽你說-女男對話大和解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為什麼妳們女生要手牽手一起去上廁所?」 「為什麼我男朋友說要先有性才能有愛?」 「為什麼我太太老是要問我為什麼?」 透過絕妙的兩性對話,本書讓人重新認識異性也進一步透析自己,破解兩性間的溝通問題。請看小學老師如何化解男女生們在課堂上碰到的困擾;感情觸礁的佳偶如何面對床上的僵局;夫妻間如何表達:「我想聽你說」等內心話,而總是迴避的一方如何拾回信心、勇敢回應,呵護美好的兩性關係。
序
「我們得談談。」這句話通常是女人對男人說的。 對女人來說,這五個字代表著渴望聯繫、渴望一場深入、令人滿意的溝通。言下之意還有:「讓我們一起研究看看,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然而對男人講這句話是很冒險的。有些男人甚至認為,他們最怕聽到這句話。這幾個字會觸動所謂「男人的恐懼」。一位男士就表示一聽到這幾個字,他就想逃! 另一個則說:「對我來說,這句話擺明了:下一步就是離婚。」 男人和女人從孩提時期開始,就對「談話」有不同的看法。國中一年級的孩子對於談話一詞就已經充滿了疑惑-男生會問:「有男、有女的地方,大半都是女生在講話。我們根本不必發言。」女生則不解:「奇怪,為什麼男生都不先說話?」如何在對話中運用「性別差異」改善男女關係?這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談話」本身不代表全部。相同的一句話,可能讓男女相互吸引,也可能造成彼此反感,端視當時兩人的關係狀態,以及言語在對話中的應用狀況而定。 談話可以成為溝通的工具,但溝通的結果卻不一定帶來良好的互動。而良好的「溝通者」,也不一定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積極鼓勵相互成長的兩性關係「參與者」。很多人或許曾體驗過「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沒錯,「靜默」有時會讓雙方心有靈犀一點通,但有時卻是一堵無法跨越的牆。 我們夫婦很榮幸在過去十年中,分享了許多人的心理成長過程。一九八六年起,我們舉辦了許多次兩性對話工作坊-之所以定為「兩性對話」,是因為透過談話,男女雙方可以學到如何計對特定目的和對方建立聯繫。對話不是要把男人變得像女人,而是要幫助兩性運用性別差異來創造良好聯繫,進而促進個人和夫妻關係的成長。 兩性關係的影響範圍,絕不只於家庭,無論是學校、公司、醫院、法院以及公務單位,都脫不了關係。我們希望把兩性對話的心得,推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帶領這些學員進行對話,讓我們夫婦也學到很多。身為精神醫師和臨床心理學家、一個六歲小孩的父母,我們自己在三十多年的對話中所面對的兩性差異,和學員也很相似。我們兩人總是一起主持對話工作坊,因為我們認為僅由自己或對方主持這樣的工作坊,是無法把這件事做好的。 本書將與會者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希望幫助讀者更了解兩性關係、了解「對話」可能發揮的療傷能力。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男女之間好不容易建立的聯繫,有時無可避免會發生中斷。有心一同成長的伴侶,會學習走過聯繫中斷的僵局,建立更好的情感聯繫。無心戀棧的夫妻,只會任僵局惡化到無法收拾。 透過本書我們期盼告訴讀者,是哪些因素導致這樣的差異?怎麼做才能維護健康的兩性聯繫?「運用差異以達成正面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觀念為什麼又會在兩性關係轉型的時刻,具有重大的意義?性別差異讓男人與女人不同,但如果能用對話的架構正視差異,卻可能造就良好的聯繫。茱迪斯•喬登寫過:「了解自己與對方的差異點,對關係的成長而言是很重要的……當我努力配合、試圖了解你的經驗時,我會隨著新的發現而成長。」 要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關鍵在於多樣化的聯繫。男女雙方必須培養「我們」的共識,認同了「我們」以後,才有可能接受彼此的經驗、了解對方、相互尊重。當兩個人因「我們」而緊密聯繫時,「差異」就不再是負分,反而會為彼此加分,雙方將逐漸拋棄成見與抱怨,望卻憤怒和罪惡感,轉而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責任感。我們稱這樣的過程為建立「共銅性」,也就是將心比心。 我們任教於衛斯理學院的史東中心。過去二十年,中心提出以新的典範「關係模式」或「聯繫模式」,重新看待兩性關係。模式的要點如下: 1健全心理的成長,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而不在於個體的獨立。個人心理是否健康,與人際聯繫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而聯繫的品質,則取決於個人是否有能力和機會,參與相互扶持的成長關係。 2、除了「我」和「你」,人類經驗中還有第三個叫做「我們」的元素。所謂的「我們」是一種聯繫或關係,有其潛力與特質。 3、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是由「個人與外界的聯繫狀況」以及「個人從聯繫中獲得的意義」所塑造。影響聯繫的力量,分別是個人、家庭以及文化力量。 4、男性與女性的關係發展模式和路徑不同。所譯「女人有責任維護關係,並關照身旁其他人的成長」,這樣的想法成為一股看不見的壓力,扭曲了女孩和男孩在主導文化中對顧「關係」的想法。 「以積極的態度運用性別差異」的想法,和一般人的性別觀點有相當大的出入。過去幾年心理暢銷書提供的主要訊息是:男人和女人若要建立美滿的生活,就得承認由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先天差異,這暗示所有的人都要接受男女之間的障礙。 十九世紀初,有些作家甚至認為性別差異不太明顯。他們解決男人關係困難的方法是讓性變得更大男人,他們認為問題在於男人的「身份」,男人一旦表現出軟弱,就會被視為女性化,因此男人必須成為戰士,不顧一切的影響關係。 那麼男女的共同需要和慾望呢?黛伯拉•坦能於一九九○年的著作《你就是不懂》中指出,男女在思想、行動和溝通方式上先天就有差異,即使是相同的字句也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幾年後約翰•葛瑞在他的超級暢銷書《男女大不同》中,以大家都很熟悉且幽默的手法,描繪了男女迥然不同的世界:男女的差距實在太大,大到可能是從不同的星球上冒出來的。對許多人來說,這兩位作家的概念讓他們稍微鬆了口氣。有位女士表示:「許多夜晚,我先生坐在沙發裡自顧自的切換電視頻道,我則看自己的書。我總是想,為什麼他不跟我談談心。以前我一直覺得是自己的緣故,但現在我知道問題並不在我身上,問題是因為他是男人。」 葛瑞將五○ 對夫妻的刻板印象換了個樣子,再重新搬上檯面:父親是握有大權的「父親」,而母親是單獨處理關係的「母親」。男人天生需要「出走到他們的洞穴中」,女人則「回到她們的井底世界」。父親需要孤獨,母親則需要沮喪。當「父親」從孤獨中回來時,葛瑞說他需要他人的崇敬,而從沮喪中振作的「母親」則需要花朵和尊敬。在這兒,要建立人類更深入的聯繫是沒什麼希望的,因為處理差異的方式少了創意,一切根本就無從改善。 我反對這種悲觀的看法。我們所呈現的畫面將完全不同於坐在電視機前的深默男人與我們的畫面中,孤立被真實的關係取代,良好的「關 係」將促使夫妻兩人共同成長。我們畫面中的女人和她的另一半會努力呵護「我們 」。當他不斷地更換電視頻道時,她可以轉向他說:「這是『我們』的危機時刻,我覺得很孤單,『我們』現在在哪兒呢?」 而男人被提醒了房間內有「我們」後回答:「我知道了,這樣吧,先讓我看完這個節目,然後我們出去走走,如何?」 這是小小的動作,但卻能讓滑向死路的關係頓時煞車。我們夫婦與近二萬名學員一起研究之後,知道可以從不同的聲音對話中,找到簡單的方法來建立良好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當紅的儘家和暢銷書很少提到「性別」所賦予的權力差異以及它對「關係」的影響。其實,現今的社會與文化充斥著暴力和虐待,當中很多是由男性主導,對付女性和小孩的。人類好幾千年來的男女關係,就蘊涵在對我們影響深遠的權力系統中。當關係的舊系統瓦解,新的願景將因應而生。 愛斯樂於一九八七年的《 酒杯與刀刃》一書寫下了她對關係新形式的看法-超越坐擁權力於一身的「統治者」模式,昇華到新「合夥」模式,男人和女人都要擺脫自我不足、病態或責備的感覺,都必須參與這種關係的文化轉型。 世紀交替的時候,美國很努力想落實平等,雖然你我不同,但卻是平等的。我們感覺到這樣的努力,以它為基礎,將共同性納入新的夥伴 關係。在共同的關係中,權力鬥爭可以轉化為權力分享,或者成為「我們」的力量。 共同的「我們」是個新概念。比較五○年代和兩千年的「我們」,舊的特色是男性主道、「萬事通父親」、性別角色和責任有非常明顯的分別。共同的「我們」在兩千年時從對話中的兩個(或更多的)聲音中出現,以中斷聯繫為基礎,創造出新的聯繫;它不是朝向共同的真實性、同理心來發展壯大,就是失去平衡、直接向下衝進孤立中。角色和責任區分的依據為男女和「我們」的相互影響,儘管已有跡象顯示這個新的「千禧年的我們」已經出現,但是它的創造力和能量尚未完全釋放。 史登等人認為嬰兒有與人聯繫的原始慾望。男孩和女孩原來都在這種重視聯繫的關係中成長,直到發展的路徑分叉。隨後,女孩會繼續在原來的道路上前進,而男孩則走向另一條道路-強調孤獨與自主,以便成為真正的男人。我們的研究顯示,無論是男人或女人,都有將心比心的無窮潛力,這正是契機所在。 那麼刻板印象呢?我們嘴裡的男人、女人指的是群體差異。其實沒有一個人完全符合這些描述,有時,一項典型的「男性」特質可能是某位女士的個人特色。那麼為什麼要談「群體性別差異」呢?因為不論個人的人格特色是什麼,文化都對他或她有很大的影響。只有仔細檢視這些文化影響下的「性別差異」,才能扭轉刻板印象。 至於男女之間無時無刻不存在的關係僵局呢?早在男孩和女孩成長過程分道揚鑣的路上埋下了種子,在制度、思想和關係所塑造的父權文化中茁壯。我們在兩性對話與研究中,以「聯繫模式」挑戰這些性別僵局,治療男女之間的孤獨與分離狀態。我們提供機會讓異性一起探索、擁抱他們的差異,了解差異所產生的影響,並從中成長。(相信書中建立聯繫的想法和步驟也適用於同性伴侶) 我們提供課程、方法及範例,讓男人與女人能夠面對差異、達成療傷止痛的功效。其中一項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他們互問:「『我們』現在在哪兒,它需要什麼呢?」我們告訴夫妻學員,應該怎樣維繫他們的「我們」,以走過聯繫中所的難過時刻-疑惑、孤獨、憤怒、惡毒、冷酷、自以為是以及深痛的控訴。 您在閱讀本書時,將聽到真實的對話,目睹世間男女陷入關係膠著的傷痛、感嘆熱戀時的承諾不再-如果這樣的傷痛無法痊癒,痛苦將擴散至他們的家人、社區及未來的世代。當然您也會看到他們終於彼此諒解、相愛、歡笑、解脫的時競。 渴望建立良好聯繫的力量能跨越錯誤的性別界限。此外,您可能不只是參與你和另一半之間的「我們」,還參與了屬於家庭、社區和全人類的「我們」。 納哇侯印第安人有句話:我們意見不合時,可能是因為都看得不夠遠。住在山兩面的人,對於土地的看法總是不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山頂見面。 幾年來我們了解到,我們談的不只是夫妻或男女問題,而是看世界的新方式:從「二選一」轉向「兩者並存」、從「自己/他人」轉向「我們」。一旦轉向了「我們」,世界就會徹底改變。
目錄
作者自序 兩性對話三十年 女男大有不同 我們怎會變成這樣? 女人渴望 男人怕怕 如何將心比心 夫妻攜手成長 床上的僵局 男生女生一起來
作者簡介
任教於哈佛大學醫學院與衛斯理學院史東諮詢輔導中心的山繆爾•薛姆與珍妮•史瑞夫婦,長期研究兩性關係、共同主持兩性對話工作坊,透過個別諮詢、夫妻治療與團體對話,協助男女朋友和夫妻破解兩性僵局,重新經營彼此的關係。近年來,兩位作者積極把「兩性聯繫模式」運用到幼稚園、小學、中學的性別教育上,獲得廣大迴響。
壞男人的紅藥丸法則2
女力世代套書:妳想活
看懂男人心,妳就不再
戀愛不盲目:單身女子
現在這樣的我,愛著現
一起高潮:從無性關係
不做星光,也能成為一
男人的祕密只跟心理師
成為對的人,比找到對
分手的99個理由: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