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最權威的大陸淘金手冊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
Capitalism 4.0:The Birth of a New Economy in the aftermath of crisis
作者:
阿納托萊•卡列茨基
譯者:
胡曉姣、楊欣、賈西貝
分類:
財經投資
/
經濟
叢書系列:企畫叢書
出版社:
臉譜
出版日期:2012/4/17
ISBN:9789862351673
書籍編號:kk0315274
頁數:400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大轉型,邁向資本主義4.0:兩百年的角力誰將再起?下一個三十年是什麼面貌? 喬治•索羅斯讚言:「此書在手,全球經濟的未來必將了然於胸。」 金融時報譽為「全英頂尖之財經記者」帶給人們嶄新見解、不同觀點。 入圍2011英國非小說類文學獎的一本佳作,想了解資本主義的人不可錯過! ◎關於未來,我們有不少疑惑、好多擔憂…… →美元、歐元會不會消失?對全球又有什麼影響? →繼希臘之後,還有什麼國家可能破產?台灣有沒有危機? →我們這一代積欠的國債會壓垮下一代的子孫們嗎? →金融管制不只是管市場失靈,那還要管什麼?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是好是壞? →醫療健保制度應該改革?怎麼改? →政府應該減少支出、增加稅收?或增加支出、減少稅收? →中國的成長模式會持續下去嗎?未來是大中國的世界嗎? …… 這兩年,每天翻開報紙財經版,都像在坐雲霄飛車,心情一高一低地起伏。 大家都希望政府出來做點什麼,卻又擔心政府的作為會不會讓情況更糟。 甚至有人將矛頭直指經濟世界的主流意識型態——資本主義。 難道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嗎?推倒資本主義是否就能解決問題? ◎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毀滅。」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秩序亂成一團,人人都對未來都有不同解讀,甚至有人以為馬克思的預言即將成真,資本主義就要面臨危急存亡之際。 如今,英國《泰晤士報》副主編卡列茨基跳出來大膽預言: 「資本主義不死!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4.0的時代!」 他何以如此斷言?資本主義又何來4.0之說? 本書將帶領我們回顧資本主義演進史,了解過去才能展望未來! 1. 資本主義1.0~1.3時代 從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可謂第一代資本主義的開端,一直持續到一九三二年的經濟大蕭條爆發為止。這個時期的經濟思想分成兩大派,一派主張將市場和政府截然分開,不到萬不得已,政府不得干預企業活動;另一派則是諸如共產主義等的悲觀思潮,認為自由市場會造成貧窮、不公等現象,最終將導致資本主義的全面解體。 2. 資本主義2.0~2.3時代 為擺脫經濟大蕭條,羅斯福依據凱因斯理論,推出了「新政」措施。這個時期的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轉而相信市場力量經常是錯誤的,必須以適度的政府干預來矯正自由市場的運作失敗。他們成功締造了戰後的「黃金時代」,直到七○年代的石油危機,全球發生嚴重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才結束了第二代資本主義。 3. 資本主義3.0~3.3時代 這個時期始於「貨幣主義」的興起。與前一代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人們反過頭來堅信市場具有內在自動穩定機制,經濟波動往往源自於政府的錯誤干預和低下效率。此階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總統雷根,他曾說過:「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而他的自由放任政策也的確開創了美國在之後二十年的「大穩健」時代。 然而,一切榮景在二○○七年開始碎裂…… ◎資本主義的下一步 = 4.0? 一場由次級房貸引發的流動性危機,帶來的是持續達三年之久的金融海嘯。直到今日,全球經濟仍未見復甦。資本主義的下一步將何去何從呢? 卡列茨基透過歷史來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從來不是一個遵循固定規則的靜態體系;反之,資本主義是一種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演化的適應性體系。因此,不必擔心它會崩解。事實上,我們正處在全球大轉型的轉角,下一步要面臨的就是資本主義4.0時代;然而,資本主義4.0有什麼特點呢? 【經濟面】 1. 政府赤字必須被控制,不可為了刺激成長而無限擴張; 2. 雖然小國會破產,但美國和英國永遠不可能破產; 3. 我們這一代借的錢,不會造成下一代的負擔……等 【政治面】 1. 更大的政府,同時也是更小的政府; 2. 減少支出、增加稅收,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3. 醫療改革需要更大的政府,也需要更大的市場……等 【金融面】 1. 政府幾乎必須出手援助所有問題銀行; 2. 逐日盯市會計準則一定要廢除; 3. 信評機構無法做好信用評等工作……等 ◎ 政府VS.市場,是零和競爭?是脣齒相依? 總合的說,先前三個世代的資本主義演進有一場很重要的角力戰,即政治VS. 經濟、政府VS. 市場;從兩者互不相干,到政府凌駕市場,再到市場宰治世界。在過程中,我們彷彿察覺了政府的能與不能,也見識到市場的正面像天使、背面變惡魔的雙面矛盾。在這一次大轉型中,政府和市場不再只是單純的競逐,它們也必須建立一種休戚與共的關係,而這將取決於我們如何形成下一波新思維。 此外,在我們繼續與歐美各國貿易往來的同時,那裡到底還潛藏著哪些危機?臺灣要想恢復經濟力道,是該傾向大政府或大市場?躍升世界強權的中國真能持續現在的成長步伐嗎?其有別於民主政體和市場導向的發展模式將會面臨什麼挑戰? 一場政府VS.市場、東方VS.西方、發達經濟體VS.開發中經濟體的大混戰已然開打,我們難以置身事外,想了解全球轉型的大未來?且看卡萊茨基怎麼說! 推薦序 該如何管理全球經濟的下一階段?本書提供了開創性的洞見。」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前英國首相 「在最近一場會議中,憂心忡忡的銀行家們問我,政界對於大企業的敵意是否意謂著一次顯著的『權力轉移』即將發生……如果當時我讀過本書,就能給出更好的答案了。」 ——霍華•戴維斯(Howard Davies),前倫敦政經學院校長 「幾乎沒有人試圖以一個更富希望的新經濟學進程來討論未來的可能。其中一位……是令人尊敬的英國財經記者卡萊茨基。在本書中,他提出了一套周延但溫和的建議;這些想法大多都立基於,他深信資本主義作為一個適應性機制所具備的創造力。卡萊茨基的建議通常都不無道理。」 ——傑夫•麥德瑞克(Jeff Madrick),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暨學者 「卡列茨基有時候彷彿經濟學界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他將當代大多數的經濟學智慧都平展開來……以聰穎、清晰和最重要的---自信,他達到了專家學者們未曾抵達的境地。你知道你面對的是一名大師。」 ——彼得•普瑞頓(Peter Preston),英國資深記者 「卡萊茨基以其特殊的才華發光著,他開墾了一塊肥沃的田地,讓人們得以思考政治經濟的未來。對於傳統經濟學,他毫不客氣地提出刻薄批評。」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阿納托萊•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 現居倫敦,《泰晤士報》自由撰稿人,曾先後任該報編輯及副主編等職。卡列茨基最初為《經濟學人》撰寫一些商業和金融方面的文章,由此開始了新聞寫作生涯。他曾經為《金融時報》工作過十二年,先後擔任該報紐約分社的主管、駐華盛頓地區特派記者、國際經濟編輯以及駐莫斯科特派記者等職。卡列茨基後與他人合夥建立了Gavekal投資咨詢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他本人同時也是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
序 言 第一部分 資本主義及其演變進程 第一章 政府和市場,誰是對的 第二章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 第三章 資本主義的四個時代 第二部分 箭與環: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奇蹟年:那些改變世界的力量 第五章 全球四大發展趨勢 第六章 大穩健:全球化的新變化 第七章 房地產:金融發展趨勢 第八章 金融之環 第九章 永遠的興衰 第三部分 市場神話的破滅 第十章 金融危機的真正元兇 第十一章 市場也不是萬能的 第十二章 向新經濟學進軍 第四部分 偉大的轉變 第十三章 自我調整混合經濟 第十四章 借債還債:無休止的瘋狂 第十五章 加息、通貨膨脹、美元崩潰 第五部分 世界大趨勢:資本主義4.0時代 第十六章 4.0時代的經濟趨勢 第十七章 4.0時代的政治趨勢 第十八章 4.0時代的金融趨勢 第十九章 一個4.0的世界 後記 致謝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
你不是月光,是被割光
半導體大時代:從技術
.財富掠奪者:私募股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商業爭霸:美國能夠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缺
當貨幣不再中立:從霸
經濟預測革命:從混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