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東亞細亞非自動地帶:消失中的號誌機與路牌(附光碟)
.
交通工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交通工程
作者:
陳惠國、邱裕鈞、朱致遠
分類:
工業•工程
/
交通•運輸
出版社:
五南文化
出版日期:2017/6/25
ISBN:9789571191973
書籍編號:kk0446224
頁數:576
定價:
620
元
優惠價:
9
折
5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交通工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交通工程 內容簡介: 交通工程為交通運輸領域之核心課程,其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跨學域之專業訓練,藉由設計、工程與管理手段,創造一個優質的交通系統。因此,無論是交通系統之規劃者、設計者、建造者,以及營運者均必須充分了解交通工程與設計之精神與內容。本書內容除了新增靜態車流模式、交通寧靜區,緩衝設施等觀念,以強調傳統交通工程與設計的專業知識之外,也納入新進發展的先進知識與技術,全方位的考量足以兼顧不同性質讀者的需要。 本書特色: •基本與進階知識:以傳統交通工程與設計的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含括交通調查、道路幾何設計、交通控制、停車管理、公路容量分析、以及交通影響評估。就大學高年級的同學而言,可參考第一、第二、以及第四篇之內容,奠定基本知識之基礎;研究所的同學則可增加閱讀第三、第五、以及第六篇之內容,全面性了解交通工程的內涵。 •國際化與本土化:以國外目前已成熟之研究理論為主要教學內容,但也顧及國內特殊之駕駛人、車輛與交通特性,因此相關交通法規、工程設計標準、以及交通參數值設定等,均以國內作業方式為基準。 •實務性素材與案例:大量採用設計圖形與案例圖片,以簡化不必要的文字說明,同時加深讀者的印象。對於從事實務工作之交通工程師有相當大的助益。 •國家考試:將近十六年來之公務人員與技師高考的所有考題詳加整理分類,附於每一章節的「問題探討」之後,讀者可與本文內容相互對照,以增加學習效果。
陳惠國、邱裕鈞、朱致遠 作者:陳惠國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土木工程博士 經歷 桃園縣副縣長 內政部營建署薦任科員 考試院高等考試都市計劃科 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交通管理學門 研究領域與專長 運輸規劃與網路、物流與供應鏈、結構方程式與統計分析、運輸經濟與績效評估、研究分析方法、R語言與大數據分析 作者:邱裕鈞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 經歷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系主任 逢甲大學運輸與科技管理學系副教授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工程司 研究領域與專長 公共運輸、交通工程、車流理論、運輸經濟 作者:朱致遠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學歷 美國西北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 經歷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分析師 開南大學運輸科技與運籌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研究領域與專長 交通工程、大眾運輸規劃與營運、行人模擬、物流管理、都市運輸規劃、運輸設施生命週期管理
第一章 緒論 1.1 交通工程的目標 1.2 交通工程師之倫理與責任 1.3 交通工程的重要內涵 1.4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篇 交通調查與特性分析 第二章 用路人特性分析 2.1 用路人行為 2.2 視力特性 2.3 感知反應時間 2.4 視距 2.5 側向偏移 2.6 步行速率 2.7 結論與建議 第三章 交通及車輛運作特性分析 3.1 車輛數量 3.2 車輛類型 3.3 加減速性能 3.4 結論與建議 第四章 交通調查與車流特性分析 4.1 交通特性變數 4.2 道路交通調查 4.3 車流特性分析 4.4 結論與建議 第五章 交通車流理論分析 5.1 靜態車流模式 5.2 巨觀動態車流模式 5.3 微觀動態車流模式 5.4 中觀動態車流模式 5.5 結論與建議 第六章 先進交通調查技術 6.1 固定式(侵入式)車輛偵測器 6.2 固定式(非侵入式)車輛偵測器 6.3 移動式車輛偵測技術 6.4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篇 道路幾何設計與交通管理設施 第七章 道路分類 7.1 公路 7.2 市區道路 7.3 易行性與可及性的關係 7.4 結論與建議 第八章 道路設計程序及準則 8.1 道路設計程序與內容 8.2 道路等級與設計速率 8.3 道路幾何構造分類 8.4 道路橫斷面設計 8.5 道路平面線形設計 8.6 超高設計 8.7 道路縱斷面設計 8.8 結論與建議 第九章 交通設施的功能定位與管理 9.1 交通管制設施 9.2 人行穿越設施 9.3 無障礙設施 9.4 交通島設計 9.5 道路照明設計 9.6 道路排水設計 9.7 橋梁設計 9.8 隧道設計 9.9 交通寧靜區 9.10 其他交通工程設施 9.11 結論與建議 第十章 交叉路口幾何設計與車道布設 10.1 道路交叉設計原則 10.2 道路平面交叉 10.3 道路與軌道系統之平面交叉 10.4 路口之立體交叉設計 10.5 結論與建議 第十一章 交流道規劃設計 11.1 交流道規劃原則 11.2 交流道之型式 11.3 交流道之間距 11.4 交流道車道平衡、車道縮減及分匯流輔助車道 11.5 匝道設計 11.6 交流道集散道路 11.7 匝道分匯流區 11.8 連續匝道鼻端間距離 11.9 結論與建議 第十二章 交通島布設原則 12.1 交通島規劃設計 12.2 交通島之緣石與護欄 12.3 碰撞緩衝設計 12.4 結論與建議 第十三章 易肇事地點分析及改善策略 13.1 道路交通事故定義與特性 13.2 易肇事地點判定 13.3 事故分析與預測 13.4 易肇事地點改善策略 13.5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篇 交通管制 第十四章 標線與標誌之規劃設計 14.1 交通管制簡介 14.2 標誌 14.3 標線 14.4 結論與建議 第十五章 交通號誌之規劃設計 15.1 交通號誌之定義及優缺點 15.2 名詞解釋 15.3 號誌分類 15.4 獨立式號誌設計方法 15.5 號誌化交叉路口服務水準劃分 15.6 時制設計範例 15.7 結論與建議 第十六章 機車、自行車及行人設施 16.1 機車設施 16.2 自行車道 16.3 人行道 16.4 結論與建議 第十七章 道路照明 17.1 名詞定義 17.2 規劃設計準則 17.3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篇 停車管理設施 第十八章 停車供需特性分析 18.1 停車相關名詞定義 18.2 停車供需的關係 18.3 停車特性分析 18.4 停車供需之調查作業 18.5 路邊與路外停車供給調查 18.6 路邊與路外停車需求調查 18.7 建物附設停車供需分析與調查 18.8 停車需求推估方法 18.9 結論與建議 第十九章 路邊停車管理 19.1 路邊停車之優缺點 19.2 路邊停車設置規範與原則 19.3 路邊停車規劃與設計 19.4 路邊停車管制 19.5 公車停靠站、客運停車彎設計 19.6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章 路外停車管理 20.1 路外停車特性 20.2 路外停車場之設置規範與原則 20.3 路外停車規劃與設計 20.4 路外停車管制 20.5 停車導引資訊系統 20.6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一章 停車管理策略 21.1 停車問題 21.2 運輸白皮書之停車管理策略 21.3 都市停車管理策略 21.4 民間投資興建與其他改善方案 21.5 結論與建議 第五篇 公路容量分析 第二十二章 公路容量與服務水準 22.1 公路容量手冊 22.2 公路容量及服務水準之概念 22.3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三章 公路容量影響因素特性 23.1 基本狀況 23.2 公路容量分析影響因素 23.3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四章 公路容量分析概念 24.1 運作分析基本概念 24.2 規劃與設計分析基本概念 24.3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五章 公路容量分析方法──以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為例 25.1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車流特性 25.2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容量分析方法 25.3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容量分析方法應用例題 25.4 結論與建議 第六篇 交通影響評估 第二十六章 交通影響評估 26.1 交通影響評估之基本內涵 26.2 交通影響評估之分析內容 26.3 交通影響評估之重要項目 26.4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七章 交通維持計畫 27.1 交通維持計畫之基本內涵 27.2 交通維持計畫之分析內容 27.3 交通維持計畫之送審門檻 27.4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八章 運輸系統管理 28.1 運輸系統管理之實施措施 28.2 運輸系統管理之實施現況 28.3 運輸系統管理之績效評估 28.4 結論與建議 索 引
船舶內部大解密!船體
彩色全圖解!鐵道迷的
福爾摩沙鐵道浪漫印象
勁戰六代改裝應用剖析
軌道交通前沿
現代運輸學
給新鮮人的第一本航空
海洋事務治理與科技應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的成
圖解輸送現象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