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如果這樣學生態?!:學校沒教的10堂親子自然觀察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台灣山林百年紀
作者:
李根政
分類:
科學•自然
/
植物•園藝
叢書系列:里山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12/26
ISBN:9789863984009
書籍編號:kk0480113
頁數:336
定價:
490
元
優惠價:
79
折
38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台灣山林百年紀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台灣山林百年紀 內容簡介 李根政在三十歲以前,沉迷於藝術創作,總是喜歡描繪樹木與田野,然而後來卻覺得自己筆下的色彩、紋理都無比的蒼白和貧乏,那時他便明白,即使窮盡一生也無法形容大自然的美妙於億萬分之一。而眼睜睜看著自己描繪的對象消失,讓他內心萌動著,是要持續這樣畫著遺照是不行的,必須要為大自然做點什麼。 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本書記錄了自1912年以來台灣森林變遷的歷史,鉅細靡遺的論述不同時代的執政者分別採取什麼樣的林務政策,而這些政策又是如何影響到當時的森林,甚至是影響到我們現在的居住環境。對大多數住在大都會的人來說,山林中的樹木,是在觀察範圍以外的。但是透過這一本書,讓讀者不必進入圖書館,就可以從詳細的數字以及作者拍攝下來的相片中,淺顯易懂的接觸到台灣的森林史。 山林沒有簡單的答案,作者希望藉由這本書,可以開啟台灣關於山林議題新一波的討論。希望能夠讓讀者,聽到山林的聲音。 名人推薦 田秋堇 監察委員 李寶蓮 《女農討山誌》作者 柯金源 紀綠片工作者 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楊國禎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 陳清圳 雲林縣華南實驗小學、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 劉炯錫 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TFCDA)創會理事長 歐蜜 . 偉浪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秘書長 戴興盛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李根政 1968年出生成於金門,1993年移居高雄,二十幾年來以南方為基地,致力於環境運動、厚植公民社會、捍衛民主體制。喜歡和一群人努力改變社會,愛寫書法,逛傳統市場,和老婆散步議論身旁樹木植物。 現職: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學歷: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新竹師範學院美勞系畢業。 經歷: 2015-2016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共同召集人,不分區立委參選人。 2014 「330民主黑潮五十萬人占領凱道活動」總策劃與主持人。 2013-2016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 2008 公共電視台「有話好話.南部開講」節目主持人。 2007 辭去教職,創辦地球公民協會(2010轉型為基金會),擔任執行長至今。 2005-2007 擔任環保署第6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2003-2004 協助籌設台灣生態學會,擔任首任祕書長。 2000-2002 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召集人。 1998-2007 創立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投入保護森林、水資源、反石化污染等環境運動。 1993 開始以義工身分參與柴山保護運動等南方環境運動。 1988-2007 國小教師17年。 得獎榮譽: 2008 中央通訊社10大潛力人物,「社運環保」類得獎人。 2008 新竹師範學院傑出校友獎;金門金寧中小學傑出校友;金門古寧國小傑出校友。 2004 天下雜誌陽光世代「共生世界守護者」代表人物。 藝術創作紀錄: 2016 生祥樂隊「圍庄」、「動身」雙專輯封面及樂曲標題書法。 2015 生祥樂隊「我庄」專輯封面及樂曲標題書法字;地球公民基金會「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封面及篇章書法字。 1999 趨山走海八人素描聯展(金門),隨後,因從事環境運動停止創作。 1997 新竹師院邀請傑出校友回校個展。 1993 新竹市文化中心三人水墨聯展。 1992 金門社教館「花崗岩島的春天」水彩個展。 1991 新竹市文化中心典藏書法作品──楓橋夜泊。 1991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水彩個展。 1988 竹師畢業美展國畫第1名、水彩第2名。 1986 人選全省美展、光華寫生比賽大專組第2名。 1986 入選省展、高市美展優選。
目錄 圖與文 聽見山林的聲音 推薦序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母親 Omi Wilang (歐蜜•偉浪) 推薦序 繼《看見台灣》後,讓國人省思未來的路 楊國禎 前言 致謝與篇章說明 第一部:大伐木時代與森林保護運動(1912-2003)第一章、我所知道的大伐木時代 日治時代,開啟伐木事業(1912-1945) 國民政府,耗竭式的森林砍伐(1945-1991) 林相變更,原始闊葉林淪為紙漿(1965-1989) 大伐木時代,究竟砍了多少樹 森林保護運動的初聲(1987-1991) 小檔案:檜木、台灣杉 第二章、搶救棲蘭檜木林──雪山山脈殘餘的官營伐木 退輔會森林開發處──政府特許的伐木事業 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 失焦的對話:保育和林業 催生棲蘭(馬告)檜木國家公園 原住民與山林保育 社會運動與改革之窗 插曲:民進黨政府鬆綁天然林禁伐令 搶救檜木林與我 小檔案: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範圍 第二部:造林,以國土保安之名的森林毀壞(2002-2012) 第三章、錯誤造林政策,毀林三萬多公頃 反全民造林運動 全民造林背景與作法 各方說法 屏東滿洲造林現場 全民造林,毀了多少森林 插曲:用樹根牢牢抓住台灣土地 第四章、馬政府種樹減碳之騙局 京都議定書:空白的土地造林才能減碳 花蓮瑞穗林道伐木造林 苗栗山林的呼喚 超過200億元的獎勵造林,留下的是什麼 第五章、伐木養菇──我們吃掉多少森林 台灣養菇產業鏈 伐木──取得養菇材料 伐木過程與伐木跡地 碎木工廠 太空包製造 栽培與管理 一年2300公頃森林消失的代價 伐木的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解決之道 小檔案:法定的山坡地是什麼 第六章、限制伐木補償 全國首創:屏東縣政府限制伐木政策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 第三部:經濟林的再定位 第七章、日本殖民遺物──黑心柳杉的故事 台灣引進柳杉的歷史 柳杉得了黑心病 百年失敗 8,000萬柳杉造林,何去何從 第八章、熱帶雨林帶給台灣的訊號 達邦樹.無聲的吶喊The Silent Scream of Tapang Tree 台灣木材消費與自給率 非法木材的管制 企業和消費者的行動 第九章、國產木材的前景 FSC經濟林──台灣林業的重新定位與轉型 台灣第一家FSC:正昌林業 屏東永在林業 8萬林農?台灣還有林產業嗎 小檔案:國際森林認證(FSC) 第十章、莫拉克風災與公共工程 誰是山林破壞者 山崩、土石流的歷史因素 人定勝天的公共建設 治山防災是永續錢坑 從常態預算,變成天文數字的特別預算 原住民遷村的傳統智慧 減少不必要的工程,才是山林復育 第四部:重生──山林復育之夢 第十一章、生態學家和獵人的森林 魯凱族:達巴里蘭的保育區 天乙山的山林大夢 獵人.生態學家.農人的森林 第十二章、嘉義中埔──檳榔園變森林 曹榮旭──讓森林自己長回來 戴良彬──科技人向自然學習 ,中埔東興村的森林復育 扭轉政府獎勵的方向 小檔案: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 第十三章、鎮西堡 ,與森林共存的原住民部落 檜木神靈 部落的光和影 與森林共存的農業 部落、社區參與山林的治理 第十四章、台灣是森林小國?第4次森林調查解讀 台灣有多少森林 人均森林面積 有林、私有林占比 闊葉樹、針葉樹等各種森林的比例 生產木材的人工林有多少 森林違規使用變農田有多少 關鍵評論 第十五章、山林的未來、公民的力量 國土計劃能否建立新秩序 保育體制──林務局與國家公園的定位 山坡地的明智利用 健全民主體制、守護山林
欲望植物園
妝花:世界植物插畫演
自然農【第1次栽培全
和路邊的花草做朋友:
KEIRA FLEU
鹿角蕨日記簿:栽培與
尋找北極森林線:融化
超越仿真的自然植物黏
花藝設計色彩搭配學(
盡芳菲:身邊的花草樹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