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用瑜伽療癒創傷:以身體的動靜,拯救無聲哭泣的心
Overcoming Trauma Through Yoga: Reclaiming Your Body
作者:
大衛・艾默森(David Emerson), 伊麗莎白・賀伯(Elizabeth Hopper)
譯者:
許芳菊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眾生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9/5/16
ISBN:9789865613969
書籍編號:kk0487523
頁數:296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用瑜伽療癒創傷:以身體的動靜,拯救無聲哭泣的心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用瑜伽療癒創傷:以身體的動靜,拯救無聲哭泣的心 內容簡介 透過每一次瑜伽式中的呼吸、旋轉、伸展與休息 真正放鬆、放下、自在,與向前 讓我們得以在生命的核心、在靈魂中獲得釋放 創傷研究先驅、《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 貝塞爾•范德寇醫生Bessel van der Kolk,MD引言推薦 不論是因為虐待、意外或是戰爭所引起的創傷,倖存者最後都可能受到極為深刻的傷害,他們被身體背叛,因為身體無法保護他們的安全,更造成他們的痛苦。要從創傷中完全康復,必須要與自己做出連結,包括與自己身體的連結。本書介紹了「創傷感知瑜伽」,超越了傳統只著重在心智的談話治療,能夠讓創傷倖存者透過正念、呼吸、溫和的瑜伽練習,與自己的身體培養出更正向的關係。書中提供了有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深刻描述,探索了創傷感知瑜伽的四大關鍵特質,並且提供創傷感知瑜伽一系列的練習,讓在家練習者、瑜伽老師和治療師,都可以善加利用。此外,也透過許多寶貴的案例故事,提出了將瑜伽引入治療以及如何建立創傷感知瑜伽課程的建議。 本書對於受過創傷的個人、瑜伽老師、臨床心理師,以及任何一位期待重新發現身體與生俱來智慧的人來說,都是不可獲缺的資源。
作者簡介 大衛・艾默森David Emerson 艾默森是一位合格的瑜伽老師,也是麻州布魯克林司法資源協會創傷中心瑜伽部門的主任。二○○三年,他和創傷中心創辦人兼醫療主任范德寇醫師,創建了創傷中心的瑜伽課程,其中包括了課程和老師培訓計畫。艾默森目前負責培訓老師,以及有興趣提供創傷感知瑜伽給病患的臨床心理師。 伊麗莎白・賀伯Elizabeth Hopper 賀伯博士是一位領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師,專長於創傷壓力,在過去十四年來,持續地協助創傷倖存者。她是司法資源學會創傷中心的心理師、主管和培訓部副主任;同時是REACH專案的負責人,這個專案為全美國各地人口販運的倖存者提供服務。她也提供有關於創傷倖存者創傷壓力和替代性介入措施的全國培訓與諮商。 譯者簡介 許芳菊 政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 親子天下總主筆。目前為自由作家、譯者。 長年在財經、健康、教育教養的領域裡報導探索,亦同時著迷於心理分析、宗教、神話與身心之間的關連。喜愛榮格、坎伯、一行禪師、達賴喇嘛與村上村樹。
目錄 推薦序 彼得・列文博士(Peter A. Levine,Ph.D.) 推薦序 史蒂芬・寇培(Stephen Cope)醫務社工 推薦序 蜜雪兒・皮爾札克-韋格那(Michelle Pietrzak-Wegner) 引言 貝塞爾・范德寇醫師(Bessel van der Kolk, M.D.) 1 拿回你的身體 2 創傷壓力 創傷壓力與創傷治療簡史 從歷史觀點看心理健康症狀 創傷事件與症狀之間的關聯 退伍軍人和創傷壓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診斷的擴大應用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現代治療模式 複雜型創傷與現有治療模式的侷限 更多新進療法 創傷治療的未來 創傷與生存反應 創傷的影響 以瑜伽做為創傷治療方式 3瑜伽 瑜伽的起源 瑜伽在西方 4創傷感知瑜伽 創傷感知瑜伽的需求 創傷感知瑜伽的關鍵主題 體驗當下 做出選擇 採取有效行動 創造節奏 5給倖存者 展開創傷感知瑜伽的練習 在家的練習 6給臨床心理師 將瑜伽策略融入診間的治療 將瑜伽介入措施與目標搭配 為當下創造出一個焦點 發展正念技巧 建立好奇心並培養對感覺的忍受度 改變和身體的關係 回歸中心 根植大地 建立情感調節技巧 呼吸練習和情感調節 練習選擇 整合經驗 加強信心 建立與他人的連結 因應瑜伽策略引進診間所帶來的挑戰 7給瑜伽老師 建立創傷感知瑜伽課程 語言 協助 教師素質 環境 練習 因應瑜伽教室裡的觸發反應 結論
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
大腦不疲勞:只要8週
碳水循環:一輩子都瘦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長
癌症完全緩解:從科學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肝臟淨化的飲食聖經
南少林易筋經:達摩祖
無藥人生:啟動自癒力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