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存在催眠治療
作者:
李維倫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2/7/20
ISBN:9789863572435
書籍編號:kk0553446
頁數:432
定價:
680
元
優惠價:
79
折
53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存在催眠治療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第一本從華人觀點研究寫作的存在催眠治療專著,學理案例兼顧 ★結合現象學、存在心理學與催眠的心理治療法,值得一讀 「對我來說,探究催眠就是探究意識存在,就是探究人類受苦與療癒的根本由來。」�o李維倫 在精神分析誕生之始,催眠現象就參與其中,但一直沒有適當的理論說明;另一方面,於學術與專業殿堂之外,如台灣的民間宗教療癒場域,各種意識轉化催眠技術亦不斷地獲得演繹,用於撫慰人們的痛苦。 《存在催眠治療》以台灣本土文化與療癒現象為基礎,結合存在現象學的理論視野與催眠治療的具體操作,並經歷現象觀察、理論建構、與具體實作而形成。本書首先指出人情倫理在華人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而心靈的受苦實是倫理的受苦。在此視野下,本書綜論存在催眠治療的發展歷程,闡述其理論大綱與治療機制,包括倫理照顧的心理治療架構、談話治療現場的雙重性結構、意識的三重構作理論,以及完整實作案例等。 存在催眠治療視意識狀態為存在狀態,其所依賴的意識理論也就是關於人之存在的一般性理論。以語意、圖像與體感等三種意識動作所構成的意識三重構作理論,是存在催眠治療所獨創。本書呈現了以圖像意識的鏡映運作與榮格心理治療對話;以氣的身體經驗映襯體感意識與空間;以甘德林的澄心法呼應體感意識的療癒運作;以禪境經驗的意識樣態來揭露語意意識的運作特徵,從而提供了意識三重構作理論的的完整勾畫。最後,本書的另一重點在於存在催眠治療與其他心理治療學派的對話,藉以顯示此一原創心理治療理論與其他學派的可溝通性。 從「中西有別」到「當下生活」的本土心理學知識發展的再啟蒙歷程,進而納入有情感質地的、滋味的、歷史的、地理的本土心理學,對學術社群多少已有醒悟。但就日常生活而言,「回到當下生活」並非易事,透過李維倫教授多年淬煉的《存在催眠治療》一書,無論是理論對話或案例引述,開放地邀請讀者踏上倫理療癒旅程,成為人文臨床身心實踐的同行者。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讀維倫教授新著,如師在側,如友在鄰;不「催」亦不「眠」,自在舒暢。 張沛超(臨床心理學家、哲學博士) 此書像是佛教中的禪宗,希望直指人心,卻又必須另闢蹊徑地以文字來論述,維倫試圖在「不立文字」和「不得不立文字」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其心可泣,讓人心動! 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兼生命教育學程主任)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作家 呂旭亞 | 榮格心理分析師 宋文里 |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汪文聖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 林耀盛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翁士恆 |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張沛超 | 心理治療學家、哲學博士 張凱理 |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曹中瑋 | 資深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副教授 黄素菲 | 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彭榮邦 |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 楊 蓓 | 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兼生命教育學程主任
李維倫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曾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催眠意識狀態。李維倫以心理治療學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學術興趣在於「心理生活的倫理調節」以及「受苦與療癒的意識變化歷程」兩方面。前者指的是人的經驗與行為奠基於其生活中的倫理處境,,因此倫理調節是心理受苦消解的核心;後者則是關於心理受苦與療癒過程中的意識變化現象,為心理治療的本質。這兩者構成了心理治療的文化面向以及深度心理面向。
各界讚譽推薦 推薦序一 | 貫徹本真的照顧理念與方式,讓意識重構/汪文聖 推薦序二 | 願「生生不息,繁榮昌盛」/黃素菲 推薦序三 | 意識邊境的漫步與探索:存在催眠治療的開枝與散葉/翁士恆 自序 第一部 源起 1.本土心理學運動中的存在現象學思考 第二部 形成 2.倫理療癒的提出與存在性雙重結構的照見 3.從「心性與倫理的複合式療法」到「柔適照顧」 4.從心理治療的倫理行動到存在催眠治療 5.案例:隱喻故事的催眠意識經驗 6.案例:沒有「催眠」的存在催眠治療 第三部 意識 7.幼兒鏡像階段與三重意識結構的形成 8.圖像意識的鏡映運作:與榮格心理治療的對話 9.體感意識與空間:氣的身體經驗 10.體感意識的療癒運作:甘德林的澄心法 11.語意意識的運作特徵:禪境經驗的意識樣態 12.存在催眠治療師的鍛鍊:行動、理論、存有論視野與意識運作樣態 第四部 對話 13.阿德勒學派的倫理療癒 14.「存在取向」與亞隆的存在心理治療 15.重探艾瑞克森催眠治療 跋 行進中的存在催眠治療
半導體簡史:超石器時
令人大開眼界的趣味魚
怪奇事物所:你知道嗎
鐵道的科學(暢銷修訂
令人大開眼界的貓頭鷹
齒顎不正:一個隱藏的
基礎建設全圖解:秒懂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典
機器中的惡魔:從薛丁
臺灣熱帶植物圖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