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疼痛修復科學:放鬆筋膜X微重訓,精準模式對症解痛,找回身體主控權
作者:
李曜舟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出版社:
悅知文化(精誠資訊)
出版日期:2022/10/17
ISBN:9789865102418
書籍編號:kk0557767
頁數:35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疼痛修復科學:放鬆筋膜X微重訓,精準模式對症解痛,找回身體主控權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為什麼「疼痛」總是好不了?/ 第一本重啟身體動作模式,放鬆肌肉與筋膜之書 ①先放鬆→②後啟動→③微重訓 調整動作模式的三大基石,建立全新動作習慣,改變錯誤肌肉記憶! 由國際認證動作控制物理治療師實證, 以最簡單的居家訓練法,教你緩解疼痛,放鬆筋膜、肌肉一次到位。 獻給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肌肉變贅肉的上班族、身體使用過度的運動者們。 Q1 運動前拉筋,真的可以預防受傷? 靜態拉筋會降低運動表現,動態拉筋才能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讓血管擴張、體溫升高、肌肉恢復彈性與張力。 Q2 膝蓋上下樓梯會痛,是因為年紀大了嗎? 「平日久坐+假日激烈運動」的運動型態,容易導致膝蓋問題:「鵝足肌腱炎」,膝蓋疼痛並非長者才會出現的困擾。 Q3 坐骨神經痛是因為長骨刺的關係嗎? 最常見的是「梨狀肌過度收縮」所造成,拉筋練習能有效改善,也可藉由髖關節與核心的穩定訓練,避免梨狀肌過太疲勞而緊繃。 Q4 腳趾緊繃,可能影響走路、跑步與跳躍? 腳趾頭(第一蹠趾關節)就像是整個身體的支點,幫助傳遞下肢力量,適時放鬆可減緩其他關節的壓力。 自我檢測|獨家設計在家就能做的簡單評估,只要進行三個測試: ① 深蹲②跨步③單腳旋轉,10分鐘找出動作上的盲點。 疼痛地圖|統整腰部、臀部、膝蓋、腳踝的激痛點,圖解疼痛的連動性。 如膝蓋問題,處理腳踝活動度或髖關節的控制,便有可能會好得更快。 強化訓練|近50個訓練,漸進式的全套運動,鍛鍊骨盆與穩定大腿關節→改善腰痠背痛;縮足運動重建足弓→改善膝蓋內扣骨盆歪斜等問題。 【專業推薦】 「阿舟老師運用『動作控制』的觀念,教讀者自我評估、微重訓,成為身體的福爾摩斯,改變造成慢性疼痛的壞習慣。」——王偉全醫師/超全能診所院長暨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理事長 「本書結合專業知識、醫學實證及實務經驗,將常見的疼痛問題有系統地呈現出來,提供最實用的保健觀念與運動方法。」——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__王子娟教授 「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簡易自我檢測表,阿舟老師帶我們踏出減痛第一步,拿回無痛身體的主導權!」——蔡孟婷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院長
李曜舟╱阿舟物理治療師 現任阿舟物理治療所所長。 熱愛各種戶外運動,包含攀岩、爬山、衝浪、重訓等。大學畢業後,立刻投入第一線協助病患擺脫疼痛。在醫院工作時發現,許多人因為一次性的受傷,從此成了醫院的常客。身體的緊繃、不適或各種不平衡遲遲沒有改善,儘管做了各種努力,但身體就是不聽話,有時甚至必須因此而犧牲自己的夢想。身體其實可以不用忍耐,希望能藉由知識的分享扭轉這個現象,幫助飽受身體不適的大家走過低潮,重新拿回身體的主導權!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高考合格物理治療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物理治療師 樹林仁愛醫院物理治療師 專業證照: 神經動能療法國際認證 Neurokinetic therapy Level 1 & 2 & 3 Certification 功能性動作篩檢國際認證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Level 1 & 2 Certification 精選動作篩檢國際認證 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 Level 1 & 2 Certification 紅繩國際認證 Redcord®Neurac® Level 1 Certification 動態神經穩定國際認證 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 Level 1 & 2 Certification 赤足訓練國際認證 Barefoot training Level 1 & 2 Certification 精繪解剖國際課程 Immaculate Dissection Seminar Level 1 & 2 & 3 Certification 內臟鬆動術國際認 Visceral Manipulation Level 1 & 2 & 3 Certification 神經鬆動術國際認證 L1 & 2 & 3& 4 Certification 動作控制國際認證 Kinetic Control: Optimising Movement health Certification L1 粉絲頁: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YouTube頻道: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 1 拋棄舊觀念,迎接全新疼痛觀點 1-1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沒有系統的身體」 1-2 為什麼疼痛總是好不了? •反覆受傷發炎,是因為你的身體已習慣? •好痛!扭傷、撞傷、受傷後該如何復原? 1-3 關節炎的迷思:年紀大就一定會發生嗎? •退化性關節炎真的是老年人的噩夢嗎? •想要老當益壯,阻力訓練讓你平衡感變好、健步如飛 1-4 拉筋真的可以預防受傷嗎? •為什麼靜態拉筋反而會讓運動表現變差? •現在開始動態動態拉筋和滾筒按摩 1-5 習慣性翹腳,讓你的脊椎、骨盆一去不復返 •翹腳造成骨盆後傾、胸腰椎歪斜又駝背! •骨盆已經歪了,換一邊翹腳有救嗎? 1-6 「筋膜」是身體的第二個骨架 •肩頸痠痛,是肌肉緊還是筋膜緊? •如何分辨到底是肌肉還是筋膜出問題? 1-7 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讓身體不再僵化! •正確的動作習慣,才能解決身體說不出的痛 CHAPTER2:自我檢查表 2-1 到底是什麼痛?疼痛的自我檢查表 •鈍痛、酸麻、僵硬,疼痛的性質點出問題在哪裡 •治療與矯正,就看疼痛出現在哪個區域 •過去的任何行為,都可能是疼痛的主因! 2-2 找到下肢的關鍵弱點:三個動作測試 •第一個動作測試:深蹲,每天都會用到的關鍵動作 •第二個動作測試:跨步,看穿你走路的動作模式 •第三個動作測試:單腳旋轉,考驗你的下半身 2-3 拯救下肢的中繼站:三個關節測試 •第一個關節測試:腳踝活動度,整個下肢的背後功臣 •第二個關節測試:髖關節活動度測試,膝蓋與腰部不適的根源 •第三個關節測試:骨盆時鐘,打好下肢的地基 CHAPTER3:膝蓋的疼痛地圖 3-1 膝蓋疼痛,其實不只是膝蓋的問題 3-2 膝蓋完全解析:從骨骼到動作姿勢運作 •身體關節的鋼筋:骨頭 •身體動作的馬達:肌肉 •讓膝蓋動作穩定的緩衝器:半月板 •膝蓋動作的穩定器:前、後十字韌帶 3-3 運動膝蓋下方就痛,難道不能再運動了嗎? •適當休息與拉筋,有效減輕膝蓋壓力 •找回不痛的膝蓋:跳躍者膝適用的伸展與訓練 •髖屈肌(腰大肌)伸展/股四頭肌伸展/腿後肌與小腿拉筋/股四頭肌離心收縮 3-4 膝蓋發出聲響,可能是髕骨外翻? •髕骨外翻?原來是膝蓋內外使力不平均? •肌肉無力,讓你的膝蓋往內扣 •髕股關節不要痛!解放髕骨外翻疼痛的伸展與訓練 •腳踝鬆動/靠牆版蚌殼式 •破解髕骨外翻的訓練迷思 3-5 「女性」的膝蓋比較容易受傷? •女性的人體第六感,竟是膝蓋疼痛的主因? •肌肉控制竟然也會男女大不同? •避免膝蓋疼痛,首先要放鬆過緊的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按摩 •小心膝蓋過度伸直,讓膝蓋壓力山大 •膕肌放鬆/骨盆:骨盆時鐘/膝蓋:膝蓋內外側控制/腳踝:腳踝本體訓練1/腳踝:腳踝本體訓練2/腳踝:腳踝本體訓練3 3-6 每次跑步膝蓋外側都會痛,該怎麼辦? •膝蓋外側痛的始作俑者髂脛束,其實是筋膜組織! •髂脛束症候群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拯救大腿外側髂脛束,放鬆與訓練缺一不可 •髂脛束放鬆/髂脛束伸展/內收肌按摩 •強化臀肌,登階運動讓髂脛束不再作怪 •難度1:登階/難度2:橫向下降/難度3:往前下階 3-7 久坐不運動,鵝足肌腱炎讓你上下樓都累 •得到鵝足肌腱炎的高危險群是? •鵝足肌腱炎自我檢測 •壓痛點測試/膕旁肌長度測試/阻力測試 •大腿不緊繃:鵝足肌腱的放鬆與伸展 •鵝足肌腱滾筒放鬆/鵝足肌腱拉筋/鵝足肌腱訓練 3-8 升級下半身的關鍵橋梁:膝蓋訓練 •重點強化:膝蓋的關節訓練 •股四頭肌定位收縮/全弧伸直/膕旁肌蜷曲/椅子深蹲/弓箭步 CHAPTER4:骨盆到大腿的疼痛地圖 4-1 腰痠背痛,是髖關節、骨盆與大腿出問題? •加強骨盆訓練,改善惱人的婦科困擾 4-2 骨盆與大腿的連結:從本質到動作姿勢剖析 •身體的地基:骨盆 •骨盆內動作:屁股歪歪的真相 •骨盆外動作:假翹臀要找這些肌肉負責 4-3 骨盆底部肌肉,才是穩定髖關節的關鍵 •骨盆底肌屬於深層核心,不讓內臟走位! •長期駝背或久坐,讓骨盆底肌沒彈性! •用雙手簡單舒緩骨盆底肌,降低緊繃感 •骨盆底肌訓練不只是孕婦的夥伴: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 •挑戰骨盆底肌訓練進階三變化 •進階變化1:坐姿前傾/進階變化2:跪姿訓練/進階變化3:90-90/進階變化4:90-90椅子版 4-4 髖關節一動大腿骨就響,聲音從哪來? •彈響髖症候群發生的三大原因 •改善外部彈響髖:大腿外側肌肉的放鬆與訓練 •臀肌伸展1/臀肌伸展2 •改善內部彈響髖:腰部深層肌肉的放鬆與訓練 •髂腰肌伸展/髂腰肌放鬆/髂腰肌訓練:90-90/髂腰肌訓練:90-90進階版/「吸入」練習1/「吸入」練習2 4-5 坐骨神經痛,可能是梨狀肌過度收縮!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臀部很痛,坐下更痛 •梨狀肌症候群自我檢測 •改善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的按摩與拉筋 •梨狀肌坐姿拉筋/梨狀肌躺姿拉筋1/梨狀肌躺姿拉筋2 •深臀症候群和梨狀肌症候群的差異 •蚌殼式訓練/單腳硬舉 •壓迫坐骨神經的真凶可能是? 4-6 原來翹臀是假的!骨盆前傾與後傾才是真的 •什麼是骨盆前傾和後傾? •關節位於正中心,才能發揮最佳效用 •你是不是歪歪的?骨盆歪斜自我檢測 •改善骨盆前傾:大腿與背部的肌肉放鬆 •大腿前側肌肉放鬆:股四頭肌/背部肌肉放鬆:豎脊肌放鬆 •改善骨盆後傾:大腿與腹部的肌肉放鬆 •腹部肌肉拉筋/腹部肌肉按摩 •控制好骨盆:初階與進階的訓練動作 •初階訓練:90-90/進階訓練:90-90/進階訓練:半跪姿/半跪姿進階變化:前腳踏步/半跪姿進階變化:增加重量/半跪姿進階變化:手臂轉動 4-7 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腰痠、臀無力怎麼辦? •站直、站挺全靠有力的臀部肌肉! •從肌肉走向把握訓練臀大肌的原則 •臀大肌訓練的五大最佳動作 •走路時的軀幹穩定器:臀中肌 •從肌肉走向把握訓練臀中肌的原則 •臀中肌訓練的五大最佳動作 CHAPTER5:開始扭轉疼痛的命運 5-1 萬丈高樓平地起,強化腳底就能擺脫疼痛 •腳踝卡卡,會導致膝蓋疼痛或足底筋膜炎 •減緩其他關節壓力,先從放鬆腳趾開始 •穩定腳踝的訓練動作:縮足運動 •坐姿縮足運動/站姿縮足運動 5-2 消除肌肉記憶:用「動作」矯正「動作」 •肌肉記憶:身體的動作,大腦會記住 •代償:肌肉無力,幫忙的關節與肌肉也會跟著遭殃 •建立全新動作習慣,改變錯誤肌肉記憶 5-3 找回健康身體:動作、呼吸、筋膜 •核心若不穩,全身都不適! •深層核心的控制,竟然是靠呼吸? •呼吸的主要引擎:橫膈膜 •橫膈膜放鬆 •別讓身體變鐵塊:腹部筋膜緊繃 •腹部按摩/減緩腰痛的方法:Draw-in 呼吸 •筋膜:潤滑油×彈簧×支架 •訓練筋膜的四大關鍵 •筋膜與肌肉的關係:踮腳尖與跳繩的差別 5-4 打造靈活的翹臀:重建骨盆與大腿的啟動訓練 •完整啟動下肢肌肉第一步:先放鬆 •完整啟動下肢肌肉第二步:後啟動 •90-90/蚌殼式/髖鉸鏈:硬舉 •完整啟動下肢肌肉第三步:微重訓 •半跪姿/半跪姿→往前站起/單腳硬舉 5-5重建強壯的膝蓋:膝蓋的強化訓練 •不同肌肉對膝蓋的影響:下樓梯與下斜坡的差別 •完整重建膝蓋第一步:先放鬆 •髕骨韌帶放鬆/膕肌放鬆/腳踝放鬆 •除了膝蓋,更要放鬆控制膝蓋動作的主要肌肉 •再也不害怕走下坡:脛前肌的放鬆與按摩 •站姿拉筋/坐姿脛前肌拉筋/跪姿脛前肌拉筋/脛前肌按摩 •完整重建膝蓋第二步:後啟動 •髖關節啟動/膝關節啟動/踝關節啟動 •完整重建膝蓋第三步:微重訓 •蜻蜓點水/單腳硬舉 5-6 整合全身動作:連結腿、膝蓋與腳踝 •雙腳硬舉 •單腳硬舉 •蜻蜓點水 •深蹲 •弓箭步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
大腦不疲勞:只要8週
碳水循環:一輩子都瘦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長
癌症完全緩解:從科學
圖解人體病理學:揭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