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半農理想國:台灣新農先行者的進擊之路
作者:
賴青松, 楊文全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生活館-Taiwan Style/藏Treasure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22/11/25
ISBN:9789573298656
書籍編號:kk0560052
頁數:296
定價:
4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1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半農理想國:台灣新農先行者的進擊之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半農理想國:台灣新農先行者的進擊之路 內容簡介 ★台灣返鄉從農領頭羊20年實戰全紀錄:穀東俱樂部成立至今約二十年,本書第一手全程記錄兩位作者相繼從農,歷經困境、抉擇、調整的點滴過程。 ★反映農村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契機轉變:半農半X生活者的進入,促進台灣農村自工業化走向服務業化的進程發展,是歷史變局,亦是嶄新的可能。 ★勾勒網路時代斜槓農夫的理想國藍圖:田地媒合機制與新農育成平台等的提出,如何成為網路時代新農夫實踐夢想田園生活的選項與路徑。 ◢ 從穀東俱樂部啟程,走出台灣農村新路徑 ◣ 2000年,賴青松偕妻女回到宜蘭員山深溝村,一邊耕田種菜,一邊從事翻譯工作,踏出實踐理想人生的第一步。2004年,他結束日本岡山大學碩士課程,回到台灣,在宜蘭農村成立「穀東俱樂部」,就此展開「高調」的務農人生。 賴青松不但為自己尋得安身立命之道,也藉此實現了「讓都市人也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米」、「志願農民運動」等理念,並積極對外倡議。賴青松與穀東俱樂部掀起了台灣返鄉從農的時代浪潮,成為友善農業的先驅,並讓後繼者看到各種可能性。 ◢ 實踐半農半X,第一個新農育成平台誕生 ◣ 為永續經營,賴青松持續號召歸農人力,接觸農村潛在資源,並積極建立在地人際網絡。2012年政府啟動休耕田地活化政策,賴青松因此得以成為老農託付代管田地的對象。他將目光聚焦在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即半農半X生活者。 當時,從事農村規劃工作的楊文全,與深溝夥伴成立「倆佰甲」,匯聚一群小農共同參與第一年耕作計畫。倆佰甲就此成為新農育成平台、傳統老農地主與新農社群間的中介者,除了媒合代管農地,尋求空間房舍,更提供農耕技術的支援,滿足陪伴的需求。許多歸農者因此走進深溝村,開展出新產銷模式。 ◢ 打造開放社群,展現多元社會創新 ◣ 半農半X生活者大多懷抱強烈的性格與理念,因此深溝新農借助網路時代的開放社群概念,彼此之間不形成共識,不統整腳步,如此自由開放氛圍,尤其吸引更多新世代農夫。 他們大多具備個人專長,各自種田賣米,彼此間激發創意,造就深溝村百花齊放的新氣象。例如:展開農田裡的科學計畫、舉辦公車小旅行、成立廣播節目、開放農業實驗基地等。街區更陸續出現著名的小間書菜、貓小姐食堂、美虹廚房、一簞食素食餐廳,以及「月光莊•宜蘭」民宿等。 2019年,以盈利為基礎、孕育商業模式的「慢島生活公司」成立。慢島生活透過專案方式營運,新農育成平台則轉型成「慢島學堂」,結合田地實作與室內課程,接續協助新農踏出從農的第一步。 ◢ 為嚮往農村生活者闢一條路 ◣ 本書從穀東俱樂部,到倆佰甲,再到慢島生活,記述一路以來,以半農半X為主軸,貫穿二十年的深溝村新農社群生活演變脈絡。作為先行者,賴青松與楊文全不斷披荊斬棘,持續解決困境,點滴經驗累積,足以作為意欲實踐生活理想者的重要參考。 他們更示範了在農村服務業化時代,如何透過網路與平台,協助新農順利進入農村,實踐個人理念;進而打造出一個虛實整合的新農村社群,因應台灣農村世代交替的困境,迎向農村的復興。 名家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 林盛豐(監察委員) 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郭麗津(台東慢食節策展人、津和堂執行長) 陳育貞(臺大城鄉所兼任副教授、城鄉潮間帶創始人、原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會長)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劉克襄(作家) 闕河嘉(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羅文嘉(水牛書店社長)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賴青松與楊文全的《半農理想國》履踐二十年終能成形,關鍵在於善用分工建立網絡、深諳網路行銷、懂得商業模式的操作以及品牌論述能力、與購買者建立良好互動、政府資源的挹注等因素,同時解開了傳統農業的桎梏,塑造農業轉型的六級產業典例。——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 將台灣轉型為一個真正先進國家的關鍵,不在一線城市,而在以永續發展的價值觀經營二、三線城市與農村。我們要能提出擺脫城市思維的農村重建策略。賴青松與楊文全掌握到台灣農業轉型的各種契機,由穀東俱樂部與倆佰甲的早期實驗,逐漸深化,形成細膩的社區觀與國際觀。甚至擘劃出網路時代的農村大未來。——林盛豐(監察委員) 青松和文全等夥伴進入深溝,面對的是早已成文,但卻逐漸衰落的農村,於是他們摸索,學習進入農村,以倆佰甲等方式建立支持系統,呼朋引伴前來深溝駐紮,落地生根,鼓勵這些新住民發展自家專長,半農興村,在深溝建立「半農理想國」,這一批人活絡並延續了凋零中的農村。青松和文全他們,在深溝進行的是一場現代農村開庄。——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本書詳敘賴青松、楊文全如何在深溝提供農地、房舍、技術、陪伴等平台,吸引一群半農半X生活者進入農村,歷經穀東俱樂部、倆佰甲、慢島生活/慢島學堂的蛻變,下田種稻之外,還透過書店、餐飲、產品展售、鄉村導遊、報導廣播等方式,進行把人找進來,把米推出去的產業創新,塑造出城鄉交流的範例,也替台灣農村點出一盞明燈。——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這本書是所有關注台灣農村發展新出路的朋友們必讀的年度鉅作!以細膩的紀實敘述,從一位主角(賴青松)、一個地方(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二十年間各階段的人事物變遷,帶出一群人實踐後的新農村樣態。……筆者的章節布局,無形中幫助同樣在地方、農村工作的你我,找到突破困境、啟發創意的靈光。——郭麗津(台東慢食節策展人、津和堂執行長) 本書記錄了長達二十年農村願力崛起的歷程。作為台灣農村轉化鄉村的一個典型,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宜蘭陷入「農地種農舍」的風暴、台灣農村淪入地產競奪版圖,以及,三農政策面臨失靈的國土治理難題。這個結構性困局,是本書的起點,而作者給出的回應,正如米爾斯(C. Wright Mills)所言,是結合了個人的煩惱和社會議題,結合了個人小我生命與歷史大生命。——陳育貞(臺大城鄉所兼任副教授、城鄉潮間帶創始人、原臺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會長) 透過向青松學習的過程,慢慢地知道穀東俱樂部,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信任的互動,是推廣農業很好的方式。之後在台北舉辦農學市集,就是學習這種精神。相信透過這本書,會讓閱讀的人,獲得更多不同的思維。——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在我們驚覺農村凋零越發嚴重,農業誠為立國之本時,賴青松已率先走在這條道路的前頭,展現豐富的小農經驗。田間的耕作知識、栽培管理等等,經由肢體勞動服務和土地倫理實踐,竭力帶出的生活價值,絕非一般知識分子的紙上理論。 透過社區創生、地方共學等等社會運動,我們在各地遇見的農業困境,他不斷地從挫敗中修正,繼續尋求理想的實踐。如何成為一個合宜的新農,更有自己摸索的種種經驗,提供許多寶貴的精彩實例,拓展了難以想像的返鄉路。——劉克襄(作家) 兩人扮演著轉行新農的範例,同時擔任起有夢新農的義務指導員,如同隊友一般地協助新農面對移居後的挑戰。深溝村捲入了更多新農,來自國內外,把原先的專業嫁接到宜蘭農村,有了廣播電台、書店、保育教室、慢活學堂。我也乘此風潮帶台大的學生來見習。《半農理想國》會告訴你這段歷史的故事。——闕河嘉(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對嚮往農村田園生活的人,這些經驗分享,非常務實,可以減少因為過度浪漫而產生的衝擊與失落。對有心在鄉村落地生根,以農為生的人來說,這些過程紀錄,更是珍貴的第一手教材,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理想的田園生活,是許多人走過大半生,最後的心靈歸屬,但物質與心靈,如何尋求平衡,在這裡,賴青松與楊文全毫無保留分享了他們的成果與挫折。——羅文嘉(水牛書店社長)
作者簡介 賴青松 日本岡山大學環境法碩士。「青松米穀東俱樂部」發起人,「慢島生活公司」共同創辦人,「穗穗念」共同創辦人。 長期關注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間的平衡,2000年選擇到宜蘭展開半農半X的實驗生活。2004年發起穀東俱樂部,開啟志願農民進鄉的新時代。2013年,協助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成立。2019年,出任慢島生活公司負責人,開始以商業模式打開城鄉反向移民的通道。 楊文全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發起人。法鼓文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務農期間曾任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處長。 長期從事農村規劃工作,2013年為突破規劃上的瓶頸,開始在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務農,從事友善耕作的水稻栽種,企圖以農夫的視角在實作的場域中探索台灣農村在網路時代可能的發展契機。
目錄 推薦序 一窺台灣未來新農村/林盛豐 推薦語 古碧玲、張正揚、郭華仁、郭麗津、陳育貞、楊儒門、劉克襄、闕河嘉、羅文嘉 自序 從種稻,種人,到種村的奇幻之旅/賴青松 自序 來深溝村找到自己/楊文全 【序章 網路時代的農村大未來】 一、實踐田園夢的挑戰與機會 二、農村從工業化走向服務業化 三、「半農半X」與「半X半農」協力合作 四、農村復興:共享經濟與交換經濟的競合 五、打造新農育成平台 六、虛實整合的新型態農村 【第一章 新手農夫下田初體驗】 一、從台北城奔向後山宜蘭 二、湧泉圳溝間的美好生活 三、分享資訊作為一種社會運動 四、決意轉業從農的契機 五、前輩何金富的陪伴與技術指導 六、選擇友善耕作水稻是考驗 七、第一袋「青松米」半買半相送 小結:開啟實驗生活的可能 【第二章 穀東俱樂部掀起農業新風潮】 一、確保農夫穩定收入之必要 二、走向懷抱理想的小穀東路線 三、讓都市人也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米 四、共享農村生活 五、志願農民運動 六、正式轉進深溝村 七、成為一個賣米的農夫 小結:完成階段性的冒險創新 【第三章 尋找藏在縫隙裡的在地資源】 一、嘗試將半農者帶進田裡 二、形塑讓新農深入村落的介面 三、經營深溝村在地人際網絡 四、休耕農地活化政策成為轉折點 五、「倆佰甲」接下兩甲半水田 六、第一個新農育成平台的誕生 小結:新農進場門檻大幅降低 【第四章 倆佰甲的實驗農場】 一、半農半X生活者的湧現 二、不統整腳步的開放氛圍 三、社會創新百花齊放 四、共享街區 五、對地方既得利益的衝擊 六、小農越多,米越賣不出去? 小結:面對大眾消費族群的必要 【第五章 想像慢島生活圈】 一、打造慢島生活平台 二、逐步摸索商業模式 三、從倆佰甲到慢島學堂 四、半X半農生活者的啟發 五、邁向穀東俱樂部3.0 六、走進東亞慢島生活圈 總結:農村復興指日可待
「沒有人」的運動:黑
AI時代的超級老人:
一條命值多少?人命的
分身:與陰謀論者交鋒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
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
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
暗網惡帝:直擊全球最
世界要完蛋了,我卻還
流量國度:從人氣變現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