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病毒載量:COVID-19時代的人類學研究
Viral Loads: Anthropologies of urgency in the time of COVID19
作者:
編者: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 南希.J.布爾克(Nancy J. Burke), 阿約.瓦爾貝格(Ayo Wahlberg)
譯者:
黃一心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2/2
ISBN:9789863507963
書籍編號:kk0578980
頁數:598
定價:
760
元
優惠價:
95
折
72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病毒載量:COVID-19時代的人類學研究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病毒載量:COVID-19時代的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大流行正當發生之際 生命遭逢鉅大危難 卻刻不容緩的紀錄 COVID-19疫情始於2019年,2020年肆虐全球,造成民眾的健康、生活、經濟以至文化、習俗等層面深遠的影響。我們有必要了解和總結此疫情在全球各地的流行狀況、防治經驗,尤其是不足之處。要總結這些經驗除了從了解世界各地流行情況開始,也需要從各個學科視角進行觀察、研究。 本書是國際著名人類學家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教授等,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的資助下,於COVID-19疫情期間,組織世界各國45位醫學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所進行的全球性調查研究報告。全書的內容不是枯燥乏味的感染率、死亡率等統計數字,而是應用人類學理論和概念,將大流行定位在一個緊密相連卻極其不平等的世界中,反映出傳染疾病疫情壓在民眾,特別是貧窮者、弱勢群體肩上的「重擔」,以及其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 ※本書紙本版採限量印製,電子版免費開放下載※ 學者推薦 大疫甫起,全球各地醫療人類學家的眼光,便聚焦於國家權力與責任、排他性與不平等、醫療重擔與疫病啟示等。他們不曾忘卻以比較視野關注福祉和對例外狀態的監督反思。本書不僅是及時的研究,更是深刻的歷史書寫。──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病毒載量》一書清楚地揭露出COVID-19大流行中人類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和社會經濟不平等,也凸顯社會結構的脆弱性是病毒擴散的最佳溫床,本書對COVID-19在全球造成的社會文化影響提供細緻的說明,也提供了一個探討社會不平等的寶貴視角。──陳端容,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由全球45位醫學人類學家合著的《病毒載量》,讓我想起一生致力弭平健康不平等的保羅法默(Paul Farmer)醫師曾說,「後疫情時代的世界需要更多人道」,正是此書精髓。──吳佳璇,歷經SARS和COVID19醫療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 《病毒載量》一書展現出人類學為了捕捉全球正發生的悲劇,在描述、分析和理論方面的能力。本書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學家,他們利用自己深厚的知識來追蹤COVID-19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影響。作者們藉由描述病毒威力展現出惻隱之心,探究並凸顯社會與結構上的脆弱性,同時提出熱切的重要論述,以應對持續威脅我們生存的地方和全球的潛在不平等。──Melissa Parker,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病毒載量》一書中,主編與作者們深入的分析COVID-19大流行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暴露了人們在種族、社會經濟和全球上不均衡的生活方式;對此,它要求我們擴展從人類學和跨學科架構中發展出來的討論。這部廣泛而慎縝密的作品如其核心,是一部學院式的書,對現在的人類和未來都會有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當作者們梳理人類已企圖造成的全球混亂時,主張迫切需要解決不平等、嚴重分層、經濟脫節,被迫的人口遷徙和政治冷漠這類潛在的社會、政治和生態層面的問題,否則,我們註定要面臨更多次類似大流行的災難。從亞馬遜河流域到索諾蘭沙漠,從普利托里亞到孟買,這故事極其悲慘,諷刺的是,它卻帶來希望。這是一部必須仔細且用心閱讀的有關行動和反思的大作。忽略不看本書就是讓現狀成為未來的延續。——Carlos G. Vélez-Ibáñez,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主編簡介 勒諾爾.曼德森(Lenore Manderson) 南非金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公共衛生和醫學人類學特聘教授 南希.J.布爾克(Nancy J. Burke) 美國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公共衛生和人類學教授 阿約.瓦爾貝格(Ayo Wahlberg)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譯者簡介 黃一心 中國江蘇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員。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曾師從本書編者曼德森教授。 本書作者(依文章序) Ayo Wahlberg、Nancy J. Burke、Lenore Manderson、Susan Levine、Elisa J. Sobo、Elżbieta Drążkiewicz、Hanna Garth、Jennie Gamlin、Sahra Gibbon、Melania Calestani、Aditya Bharadwaj、Cristina A. Pop、Oğuz Alyanak、Ato Kwamena Onoma、Surekha Garimella、Shrutika Murthy、Lana Whittaker、Rachel Tolhurst、Linda Rae Bennett、Setiyani Marta Dewi、Claudia Fonseca、Soraya Fleischer、Abril Saldaña-Tejeda、SabinaFaiz Rashid、Selima Kabir、Kim Ozano、Sally Theobald、Bachera Aktar、Aisha Siddika、Ellen Block、Cecilia Vindrola-Padros、Sof ie Rosenlund Lau、Marie Kofod Svensson、Natasja Kingod、Earvin Charles Cabalquinto、Tanja Ahlin、Haripriya Narasimhan、Mahati Chittem、Pooja Purang、Tsipy Ivry、Sarah Segal-Katz、Rebecca Marsland、Gideon Lasco、Chiara Bodini、Ivo Quaranta
目錄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病毒載量》中文版發行說明/張俊哲 推薦序:全球大疫時代下的臺灣/張上淳 作者簡介 1. 導言:分層宜居性和大流行病的影響/Ayo Wahlberg, Nancy J. Burke and Lenore Manderson 第一部分 國家的權力 2. COVID-19時代的醫療和護理:古巴的監測、創造力和社會主義/Nancy J. Burke 3. 流行病軍事化:南非的封鎖控制/Lenore Manderson and Susan Levine 4. 權利、責任與啟示:COVID-19陰謀論與國家/Elisa J. Sobo and Elżbieta Drążkiewicz 第二部分 排斥和指責 5. 2020年洛杉磯抗爭:COVID-19疫情下為生命而戰的黑人/Hanna Garth 6. 英國COVID-19的生物政治:種族主義、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後世性/Jennie Gamlin, Sahra Gibbon and Melania Calestani 7. 裹屍布竊賊:對冠狀病毒和病毒傳播的偏見/Aditya Bharadwaj 8. 史無前例的時代?COVID-19大流行期間羅馬尼亞的羅姆人與種族歧視/Cristina A. Pop 9.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土耳其宗教事務局(Diyanet)和政治伊斯蘭/Oğuz Alyanak 10. 攜帶病毒的公民:COVID-19大流行期間塞內加爾邊界內的代罪羔羊/Ato Kwamena Onoma 第三部分 不平等的負擔 11. 印度「拾荒者」在COVID-19大流行防控政策下的應對和呈現出來的現實/Surekha Garimella, Shrutika Murthy, Lana Whittakerand Rachel Tolhurst 12. 擴大效應:印尼COVID-19大流行對性、生殖健康與權利的衝擊/Linda Rae Bennett and Setiyani Marta Dewi 13. COVID-19 大流行內與外的脆弱性:巴西疫情中的殘疾者/Claudia Fonseca and Soraya Fleischer 14. 「你正危害到我的健康」:墨西哥在COVID-19下基因、飲食和生物倫理的關係/Abril Saldaña-Tejeda 15. 孟加拉達卡市貧民窟的貧乏和韌性/Sabina Faiz Rashid, Selima Kabir, Kim Ozano, Sally Theobald, Bachera Aktar and Aisha Siddika 第四部分 醫療護理的範圍 16. 將就湊合:COVID-19與英國和美國醫護的即興發揮/Ellen Block and Cecilia Vindrola-Padros 17. 懸而未決的醫護場景:COVID-19與福祉國家丹麥「穩定疾病」的重新敘述/Sofie Rosenlund Lau, Marie Kofod Svensson, Natasja Kingod and Ayo Wahlberg 18. 可及與不可及的醫療護理:醫療護理的想像與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連結性/Earvin Charles Cabalquinto and Tanja Ahlin 19. WhatsApp普及國家中的大疫時代:COVID-19期間印度的性別意識形態/Haripriya Narasimhan, Mahati Chittem and Pooja Purang 20. 純潔的危險:處於以色列宗教和公共衛生的間隙/Tsipy Ivry and Sarah Segal-Katz 第五部分 未來的經驗教訓 21. 消解大流行:坦尚尼亞的分離與對傳染病的邏輯/Rebecca Marsland 22. 動盪時期的共同生活:COVID-19在菲律賓/Gideon Lasco 23. COVID-19在義大利:一個為未來準備的新醫療保健文化/Chiara Bodini and Ivo Quaranta 譯後記 索引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
你好,我是書店員:今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