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微處理機/單晶片組合語言教學範本(附CD)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世界音樂之旅
作者:
Bruno Nettl、Timothy Romme 著林世凌、林子晴、陳如萍 譯
分類:
參考•考試•教科書
/
大專學院教科書
出版社:
五南文化
出版日期:2024/9/25
ISBN:9786263665378
書籍編號:kk0591909
頁數:624
定價:
720
元
優惠價:
95
折
6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世界音樂之旅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世界音樂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1.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系統性的學習模組。 2.由九位學者撰寫,描繪豐富音樂文化,也是在不同地區和民族國家間的橋梁。 3.邀請沒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學生與世界音樂互動,進而成為主動聆聽者。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民族都擁有自己的音樂。各式各樣音樂的樣貌、聲音、想法與概念,經常用來表達自我認同,並與社會內/外及超自然界溝通。許多民族音樂學者開始使用這些知識,協助解除紛爭、外來強勢移民者所造成的問題、研究音樂的療癒潛力,甚至用音樂來對抗貧窮和保護環境。 這是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也是音樂愛好者旅行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作者都是在個別區域主題上具有長期田野背景的民族音樂研究者,在「聆聽指南」部分,每一段音樂範例皆沒有艱澀難懂的記譜,而是依照時間軸引導讀者如何聆聽聲音所傳達的意義。每個章節都會討論音樂本身、音樂的聲響與風格、樂器、文化中的角色、音樂概念,以及音樂活動所展現的社會特色。 藉由一連串與音樂的相遇,帶領讀者認識當今世界的社會、政治、族群、宗教、種族、歷史、經濟等領域。 閱讀此書時無須具備音樂理論或和聲知識,仍能對音樂有概略性的理解,甚至可以讓我們看見音樂各種良善強大的力量。我們深切地希望本書的翻譯出版,能為愛樂者及邁向國際化的音樂教育增添一個新選擇。
作者簡介 Bruno Nettl 曾就讀於印第安納大學,自1964年以來一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伊朗(並在那 裡學習波斯西塔琴)、蒙大拿黑腳部落及南印度等地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Study of Ethnomnsicology;Blackfoot Musical Though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Heartland Excursions: Ethnomusicological Reflections on Scbools of Music;以及Nettl’s Elephant: On the History of Ethnomusicology。 Timothy Rommen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自2002年以來一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主要研究為加勒比地 區,研究包括民間和宗教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倫理學、離散、批判理論,以及民族音樂 史。著有“Funky Nassau”: Roots, Routes, and Representation in Bahamian Popular Music, 以及“Mek Some Noise”: Gospel Music and the Ethics of Style Trinidad。 Charles Capwell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印度孟加拉和加爾各答進行鮑爾斯人 (Bauls)田野研究(及學習sarod語),並在印尼研究穆斯林流行音樂。 著有Music of the Bauls of Bengal,撰寫許多關於南亞音樂文化的文章。 Isabel K.F ong 曾就讀於布朗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教授中文及其他東亞音樂。大量研究自身中國的本土 音樂種類,包括音樂戲劇、都市流行音樂、政治與音樂,以及中國文化中的音樂學術史。 近年來也致力於研究美國華人音樂文化。 Thomas Turino 曾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著有Moving Away from Silence; Nationalists;Cosmo-politans;Popular Music in Zimbabwe;以及Music as Social Life: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1992及1993年間居住在辛巴威,研究鄉村音樂及音樂民族主義。 他是非洲鼓樂團的專家,也是伊利諾伊州秘魯排笛樂團的創辦人。 Philp V. Bohleman 曾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1987年起就讀於芝加哥大學。曾在威斯康辛、芝加哥和匹茲堡的族群部落,以及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Land Where Two Streams Flow;The Study of Folk Musicin the Modern World; World Music: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Jewish Music and Modernity; Music, Nationalism, 以及the Making of the New Europe。他是芝加哥大學猶太歌舞團「新布達佩斯奧菲姆學會」的藝術總監。 Byron Dueck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現任英國空中大學音樂講師。 研究包括北美原住民音樂和舞蹈、喀麥隆流行音樂和英國爵士樂表演。著有Musical Intimacies and Indigenous Imaginaries;與Martin Clayton及Laura Leante合著Experience and Meaning in Music Performance;與Jason Toynbee 合著Migrating Music等書。 Richard Jankowsky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Tufts大學任教。研究包括中東和北非音樂、恍神與療癒,以及伊斯蘭教,著有Stambeli: Music, Trance, and Alterity in Tunisia; 並與他人合著The Continuum Encycopedia of PopularMusics of the World:Genr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Joshua D.Pilzer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音樂、生存、記憶、創傷經歷、邊緣化、社會化、性別暴力、公共文化、大眾媒體、社會實踐和身分認同。著有Hearts of Pine:Songs in the Lives of Three Korean Survivors of the Japanese "Comfort Women"。 Jim Sykes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聲音、人格、現代性、美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印度洋地區的災難政治學。目前正在書寫一本關於戰後斯里蘭卡音樂、佛教和歷史政治的書籍。 譯者簡介 林世凌 現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第六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林子晴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國立臺北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國立台北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績優獎。 陳如萍 現職: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嘉南藥理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嘉南藥理大學文化藝術中心主任
目錄 作者介紹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世界文化中的音樂研究/Timothy Rommen 曼恩表演藝術中心的音樂會 世界音樂的展現方式 研究音樂文化的模式 結語 第二章 南亞音樂/Jim Sykes 南亞介紹 北印度音樂傳統的發展 北印度音樂:理論與演奏 卡內提克古典音樂:南部傳統的發展 印度教音樂與舞蹈:廟宇、性別、種姓 寶萊塢 重要的音樂流派類與地區性風格:卡瓦力音樂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阿富汗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孟加拉的包爾人 重要流派與地方風格:斯里蘭卡 可口可樂電臺:搖滾、嘻哈和新民間音樂 南亞僑民 結語 第三章 中東及北非音樂/Richard Jankowsky 前言:蘇非教派的表演 區域概況 中東和北非音樂主題 組織方式 音樂、治療和影響 音樂與宗教 流行音樂、政治和其他 音樂與阿拉伯之春 結語 第四章 東亞音樂I:中國音樂/Isabel K. F. Wong 前言 北京 漢民族的音樂 二十世紀的新音樂方向 流行音樂的興起 少數民族的音樂 結語 第五章 東亞音樂II:韓國/Joshua D. Pilzer 在首爾看世界盃 歷史 通往傳統與民族文化的南韓之路 〈阿里郎〉與韓國現代化的煎熬 薩滿音樂:起源及當代傳統音樂 薩滿教的衍生流派:從儀式到經典 宮廷音樂和其他「雅樂」:音樂、國家和社會秩序 打擊樂傳統與當代樣貌 當代樂種 韓國音樂之外 北韓音樂 結語 第六章 東亞音樂III:日本/Isabel K.F. Wong 東京的邦樂表演 混合式的音樂會 歌舞伎鑑賞課 戲劇音樂 宗教傳統 音樂會與宮廷傳統 邦樂的整體概念和特色 結語 第七章 印尼音樂/Charles Capwell 芝加哥的爪哇音樂 爪哇甘美朗 爪哇甘美朗音樂的文化與歷史意義 峇厘島音樂 外國藝術家和遊客的影響 爪哇的四種流行音樂 多元中的一致性 結語 第八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Thomas Turino 辛巴威肖納人的拇指鋼琴表演 拇指鋼琴與非洲音樂的一般原則 非洲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音樂價值觀,實踐和社會風格 代表性樂器 二十世紀的流行音樂 結語 第九章 歐洲的音樂文化/Philip V. Bohlman 當代維也納生活中的音樂 歐洲音樂文化共同體 音樂概念 樂器 歐洲音樂生活中的歷史與社會結構 二十一世紀初的歐洲音樂 結語 第十章 拉丁美洲/Timothy Rommen 費城的路易斯.托維斯 殖民主義、種族和都市化 拉丁美洲音樂的主題 結語 第十一章 加勒比音樂/Timothy Rommen 貓島,2006年6月2日第九屆耙刮音樂節 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挑戰 加勒比音樂的主題 祖克舞曲 結語 第十二章 美洲原住民音樂/Bruno Nettl 北美印第安節 幾項古老的儀式傳統 美洲原住民文化與音樂世界 音樂概念 樂器 美洲原住民的音樂歷史 結語 第十三章 北美民族音樂/Byron Dueck 公共展演中的音樂、民族與政治 北美音樂中的一致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北美洲音樂的主題 精心安排的時間感 宗教儀式週期 音樂特殊性與歷史延續性 特諾班達和杜蘭根賽舞曲:其他移民的音樂風格 獨特性與一般性的音樂實踐 非裔美國人對北美音樂的貢獻 集體經驗與抵抗的表達 非裔美國音樂:從解放至今 北美音樂概念 結語 詞彙表 索引
人體解剖學(第二版)
圖解人體生理學:一看
郵輪旅遊概論─郵輪百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大陸
法律概論──現代社會
噪音與振動(第二版)
地理(第三版)
工作研究:方法、標準
臨床檢驗判讀(第三版
職業安全衛生(第四版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