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們都離開了家:全球多元文化趨勢下韓國新移民的離散、追尋與認同
作者:
金賢美
譯者:
杜彥文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人文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9/12/20
ISBN:9789570532418
書籍編號:kk0502342
頁數:256
定價:
340
元
優惠價:
88
折
29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們都離開了家:全球多元文化趨勢下韓國新移民的離散、追尋與認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原文書名:우리는 모두 집을 떠난다 中文書名:我們都離開了家:全球多元文化趨勢下韓國新移民的離散、追尋與認同 內容簡介 聆聽離開家的人,述說他們的故事 新移民在陌生的國度即便艱苦也從未放棄夢想, 我們如何能不具同理心呢? 本書透過一位文化人類學者及平權倡議者, 生動刻劃出在韓國的各國移民之生命軌跡、離散家庭, 以及他們跟母國的跨境連結。 這是韓國移民者的溫情書寫,亦具體映現台灣, 一起跟世界向「多元文化的公民意識」邁進。 全球化的多變時代,你我都可能成為離開家的人, 謹記「移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問題」。 在跨國婚姻與商業活動司空見慣的全球化時代,有一群人離開了家,前往異國尋求更好的出路──越南婚姻移民、尼泊爾非法移工、朝鮮族移工、僱用許可制下的蒙古移工、緬甸難民移工──他們來到韓國這個高度資本化的國家尋求一線生機,進入被要求學韓語、融入韓國社會的婚姻體制;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做的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辛苦(Difficult)的3D產業,只希望讓故鄉的親人過上好日子,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卻得因此承受韓國人異樣的眼光,忍受政治、社會與文化上的忽視和歧視,淪為韓國社會底層沒有名字與臉孔的失語者。 本書作者金賢美教授投身移民研究、田野調查十餘年,親身採訪這些在韓國無法發聲的移民、不見天日的移工,逐一記錄下他們的故事。讓人不禁反思,在高聲疾呼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的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鋪天蓋地的強勢文化如何掩蓋了少數群體的聲音?是否聽見少數群體的心聲與訴求?由於婚姻或工作而離鄉背井來到陌生國家的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聆聽、理解與認同,而非片面、強硬的對待。從新移民到新住民,從單一同化到多元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趨勢下,但願更多人能聽到他們被掩蓋的聲音。 台灣開放婚姻移民定居,以及東南亞籍勞動工作者來台,已經長達三十年。我們必須傾聽移民的話語,共同打造有助於社會融合的「理解環境」,才有機會穿越性別、階級與國族的界線,讓離開家的人得到尊重與自由,實踐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專文推薦 張心潔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阿 潑 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唐南發 難民與移工服務人員•聯合國獨立顧問 夏曉鵑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張 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藍佩嘉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顧玉玲 社運工作者•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越南婚姻移民施芙英 來到韓國後,丈夫並未給她零用錢,她曾跟公婆一起出去買了幾件衣服,那是她唯一一次為自己花錢,有時她還會穿就讀中學的繼女沒在穿的衣服。婆婆會去市場買菜,而從手機到衛生棉都是丈夫買給她的,所以即便已經待在韓國兩年,她對物價仍沒有任何概念。 ──越南婚姻移民阮玉英 阮玉英的丈夫曾給了岳父母家五千美元蓋房子,但由於越南物價急劇上漲和原物料價格上升,這筆錢還不足以蓋好房子,但他們實在沒有餘力再匯錢回去了。她是家裡的長女,對於無法照顧弟妹還讓父母操心感到很抱歉,因而常常掉眼淚。 ──尼泊爾非法移工萊伊 萊伊認為總有一天自己會像其他人一樣,在無法告別的情況下被驅逐出境,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珍貴的物品整理好,收藏在一個小背袋裡,到了那一天再請別人幫忙寄回家──這個背袋代表他已經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朝鮮族移工金紹山 金紹山曾是一名教師、銀行幹部和詩人,因為不想「老後造成孩子的負擔」而來到了韓國。透過介紹,他做過許多日薪制的工作,包括剝鰻魚皮、打掃游泳池、清掃桑拿房等,他說待了十個月後,自己已經淪落到韓國社會最邊緣的位置。 ──蒙古僱用許可制移工孟克祖 孟克祖在通過韓國語能力考試之後,來到當地的行前教育機構受訓,負責的韓國教師警告他們喝酒要節制,因為「蒙古人死於職災的比率,還比不上酒後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的比率」。教師們經常把蒙古人形容為非理性且無法控制的,且宣稱能夠到韓國是他們的榮幸。 ──緬甸難民海蒂 從緬甸逃往印度、再從印度逃往韓國的過程中,海蒂和父母完全失去聯繫,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她。她曾期待韓國牧師提供一個「庇護所」,卻因為莫名的理由經常遭到牧師鞭打,還被威脅要把她送回印度。
作者簡介 金賢美(김현미) 首爾大學英語教育系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關心的議題為「伴隨全球化而來的人類、資本以及文化的移動 」。2003年開始致力於韓國國內新住民的研究,十多年來研究了韓國的外籍配偶、經濟性移民、朝鮮族同胞、無證移工、難民等,多元化韓國社會裡的少數者生活與經驗。 傾向於以文化研究者的身分介入移民生活的實踐性研究方法,偶爾也會給予政府政策上的建言,目前擔任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外國人人權專門諮詢委員,同時也是移住女性人權會的會員。 其他著書有《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翻譯:跨越性別、人種、階級的界線》(2005),合著有《親密的敵人:新自由主義如何成為日常》(2010)、《我們都是陌生人:為了共存的多元文化》(2013)等。(以上書名均為暫譯) 譯者簡介 杜彥文 政治大學韓文系學士班畢業。韓國延世大學韓國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同研究所博士班候選人。研究所攻讀韓國現代社會文化,研究韓國社會裡的移民。曾擔任首爾市外國人市民代表、政治大學韓文系輔系講師、內容力公司韓文版權專員。現為內容力公司特約譯者,翻譯作品有《祥子的微笑》,並曾寫作出版旅遊書《快點來江原道》。
目錄 推 薦 序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 中文版序 跨越民族國家,建立新的連結 前 言 聆聽離開家的人述說他們的故事 第一章 移住的現況與背景 為何會遷移?這些移民是哪些人? 移民的國度──韓國 產業結構的重組與經濟移民 社會再生產的危機與解決方法 問題與回答 韓國的形象與移民的現實 了解他人的生活 第二章 韓國新移民的生活與工作 匯錢與愛情──越南婚姻移民女性的成家 韓國生活說明書 為何選擇國際婚姻? 觀光型相親 同床異夢的家庭 匯錢與愛情 反向移民──克服生存危機的跨國對策 被推遲的夢想與全球化家庭建立的交界 「非法人士」的誠實人生──無證移工萊伊的故事 盛裝在背袋裡的二十二年韓國生活 夢想成為歌手的青年成為「非法人士」 遠距離戀愛與國際家庭 「非法」的代價 「成功」的移住勞工與「失敗」的移住勞工 無證移工的聚集場所 我的家在哪裡──朝鮮族同胞的故鄉與他鄉生活 我們很近卻不被看見 分散與聚集,開拓者的精神 向下的標準化生活 韓國──削自己的肉賺錢的地方 「成功」與「不良」的習慣 電影《黃海追緝》與詐騙電話 我的家在哪裡? 太過韓國化的僱用制度──僱用許可制移住勞工 被選上的人──「好運」的孟克祖 太過先進的制度 多元文化環境中不斷進步的職場 雙重的受害者──女性移工 移住勞工能否在此定居? 從緩刑期的生活朝向穩定的生活──冕馬難民的故事 亡命者──被驅逐的一群人 緩刑期生活的痛苦 逃離冕馬 政治難民譚民宇與冕馬共同體 少數族群難民海蒂所得到的自由 從緩刑期的生活朝向穩定的生活 難民爭論──政治性排擠與未來的民主主義 從孩童的角度觀看──移民孩童/青少年的成長 兩次生日派對 沒有身分的孩童 分歧的希望與期待 身為韓國人擁有夢想,身為少數者懷抱希望 第三章 超越民族國家,邁向市民權 什麼是多元文化主義? 他就跟你一樣 開放的多元文化主義 婚姻的國度──韓國多元文化理論的同化意識型態 從底層開始的多元文化主義 相互影響與社會融合 移民的權利為何也是「我們」的問題? 是誰在利用移民問題? 歐洲的要塞化策略與政治退步 反移民政策與「善意旁觀」的矛盾 移民如何成為被管理的對象 移民的權利為何也是「我們」的問題? 我們都離開了家 參考資料
.從孩子出發的大人練
台灣史上最大罷免:深
為愛而罷:公民做主,
大罷免大啟蒙套組(《
120+萬封給臺灣的
正常由誰定義?:撕下
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
大凍卵時代:一場關於
善意與信任:世界上最
我碎裂的父親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