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聯合文學雜誌328期
.
台灣風物第67卷3期
.
台灣風物第66卷第4
.
台灣風物第66卷第3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台灣風物第67卷第4期
作者:
詹素娟總編輯
分類:
雜誌•期刊
/
期刊
叢書系列:台灣風物
出版社:
台灣風物雜誌社
出版日期:2018/2/1
ISBN:9770496707004
書籍編號:kk0462523
頁數:220
定價:
180
元
優惠價:
79
折
14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台灣風物第67卷第4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台灣風物第67卷第4期 內容簡介 67卷4期 卷頭語 2017年來到歲末,67卷4期也完成推出,迄本刊的七十周年(2020)生日,可以開始倒數計時了。在國內期刊大多苦於支撐的當下,本刊儘管步履維艱,卻也一步一腳印,持續為臺灣文史工程的建設獻上少許心力。但為能健全體質、長久經營,本刊的組織歸屬與編輯事務,將在新的一年略做調整,屆時周知,祈請舊朋新友繼續賜稿,支持本刊的轉型。 這期的「珍貴圖片」,承資深臺灣文史工作者、著名收藏家高賢治先生賜稿,以珍貴圖像,輔以文字說明,討論如何〈從古地圖看臺灣名稱的由來〉。高先生認為,「臺灣」一稱的由來眾議紛紜,但應與「大灣」有關,但究竟是地名?部落名?還是族群名?具體出現約在何時等,古地圖是值得取徑的討論方向,可供讀者參考。 本期刊出四篇論著,第一篇是薛化元教授的〈國際法上二次大戰的結束與臺灣地位問題〉一文。作者指出,二次大戰的結束,傳統係以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玉音放送」作為時點;但從國際法的角度切入,戰爭結束需由勝敗雙方以條約簽訂作為處理。而關於臺灣的戰後地位,一般雖以二戰期間盟軍發表的「開羅宣言」(1943)與「波茨坦宣言」(1945)為準;但作者提醒我們,兩次宣言都不是國際法上的條約,不具備領土處分要件。臺灣在二戰後從日本領土劃出的最重要國際法依據是舊金山和約,臺北和約則是在舊金山和約架構下簽訂,並未處理臺灣主權的歸屬問題。這篇論文,就是重新耙梳二戰期間到1950年代與臺灣地位相關的文件,以釐清文件中顯示關於臺灣定位的主張,特別是國際法上的意義。 其次,是游淑如女士的專文〈戰後初期臺灣省級農田水利機構的接收與人事(1945-1950)〉。這篇文章係以1945-1950年間主管農田水利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耕地科、農田水利局與臺灣省水利局為例,探討機構實際掌管的事務與人事的安排。作者強調,由於日治時期未積極培養臺人技術官僚,戰後初期只好留用日籍人員,協助接收並搶修災害工程,直到農田水利局時期才遣送返日。至於在日治時期擔任較低職別的臺籍人員,戰後不僅延續比例明顯,職別也大為提昇。而外省籍成員由於大多具有豐富學識與經歷,遂日漸填充原以日人、臺人為主的水利機構,改變事業版圖,形成日後以外省籍成員、本省籍成員共同影響臺灣水利的發展。 在臺灣的民主化過程中,海外臺灣人扮演了相當積極的角色,以紐約為首的「臺灣之音」即發揮了相當關鍵的功能。這個特殊傳媒,是利用電話答錄機的留言功能,以達到傳遞消息的目標,不但催生了全美臺灣人的訊息圈,也激使大家積極聲援島內民主運動,直至1982年後,才被印刷媒體取代。何義麟教授的〈臺美人訊息圈之誕生──「臺灣之音」的效應及其史料價值之初步考察〉一文,在參考紐約「臺灣之音」資料,檢視舊金山灣區「臺灣之音」錄音稿後,發現兩地史料各具特色,還可互相參照;配合兩地播音負責人的口述訪談,可以初步確認海外臺灣人聯絡網的建立過程及其影響,給予「臺灣之音」更明確的歷史定位。 本刊曾在1990年出版林崇智、林樸、耿若琇共同撰著的《熱帶植物圖譜》一書,可惜該書的史料珍貴性,一直未得到學界的正面注目;鄭麗榕教授的〈林崇智的臺灣植物學研究────: 兼論板橋林家與臺灣研究〉一文,猶如在歷史灰燼中淘寶,重現林崇智的研究與該書的植物學意義。 林崇智(1897-1996)與叔父林柏壽(1895-1986)創立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長期贊助臺灣史學術交流平臺──如本刊、昔日定期舉辦的學術演講活動與叢書,是臺灣研究成長為專業學門的重要推手,這是學界較為熟悉的面向。除此之外,林先生早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接受植物學專業訓練,受到早田文藏等日本學者關於臺灣植物調查研究的影響。1945年以後,在臺灣省文獻會編纂臺灣方志中的植物志,整理日治時期的天然紀念物與國立公園調查,相當投入於植物學歷史。本文對林先生如何在家族文化活動中合作與傳承的討論,對本刊歷史的回眸,深具意義。 以上各文,篇篇具有獨特的定位,請讀者萬勿錯過。至於本期「史料評介」,則繼續刊出溫兆遠先生〈承先啟後的本土臺語聖詩──1922年版「大會聖詩」的出土與解題〉一文的下篇。
Watch Taiw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
《河流》身心靈療癒.
Watch Taiw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Watch Taiw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河流》身心靈療癒.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