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飲料與調酒概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吃,為什麼重要?從餐廳、食譜到美食、品味,人與飲食的對話
作者:
亞當.高普尼克
譯者:
廖婉如
分類:
料理•生活百科
/
飲食生活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出版社:
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8/6
ISBN:9789866319822
書籍編號:kk0356839
頁數:400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吃,為什麼重要?從餐廳、食譜到美食、品味,人與飲食的對話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吃,為什麼重要?從餐廳、食譜到美食、品味,人與飲食的對話 手上拿的是星巴克還是超商咖啡,為什麼重要? 紅酒好不好喝究竟是酒標暗示的?還是舌頭告訴你的? 蜜糖土司融化在嘴裡,還可以把你哄進什麼樣的幻覺裡? 『愛吃」和「懂吃」只有一線之隔: 你是什麼樣的人,端看你對飲食的看法 紐約客專欄作家、才氣縱橫的風格生活評論家Adam Gopnik 遊走美食、品味與文化,帶你什麼都嚐一嚐! 曾幾何時,我們如此在乎「吃」這件事?為了拍照分享,為了附庸風雅;從一定要見識的名廚,到一定要朝聖的餐廳,最終只想得到那一口仿如置身天堂的味覺,但我們是否因此更接近用餐的真正意義?吃,究竟為什麼重要? 紐約客雜誌專欄作家亞當.高普尼號稱世界最頂級食客,他對吃的幽默詮釋,將讓你垂涎三尺又會心一笑,宛如一席飽足的盛宴!從餐廳如何燉煮出吃的文化聊起,接續一道道雜炊而出的潮流品味與爭議,乃至於由食材、香料拌炒而成的廚事趣聞──在飲食文化蓬勃的當代總結你我生活的全貌,最後將飲食的焦點轉回「人」的層次。 「食物被吞進肚裡,也留在我們心裡。」本書對我們的口腹之慾提出一個嶄新的探問──我們為何而吃?當吃變得更時尚,當食物被品味隱喻,與人的關係也漸行漸遠。在我們虔誠崇拜美食的同時,作者讓我們想起一個悠久的真理──「吃」,構成了人與人的關係,也構成了我們自身的定義。 餐廳之必要── 餐廳的存在是為了拐女人上床;食譜的存在是為了把男人拐回家。 餐廳的美妙在於勞動的跡象一概被抹去,因而讓人感覺一種幸福,從此一再尋覓。 食欲,人類動物性的一面,因為餐廳變得精緻和文明。我們接納欲望,並把它馴化為品味。 餐廳是偷窺和營造神祕的地方,提醒我們,在自己之外還有不一樣的生活及欲望存在。 品味之必要── 讓自己變得有品味的最佳方法,就是模仿在社會上比你優越的人的好品味。 品味意謂把飲食升格為人文活動:我們從舌尖上感受到的,比不上我們腦袋裡相信的。 所有的品味都是後天養成的。「精心養成」的味覺被化為菜單上的一個選擇。 炫耀性消費必須是「展現奢華的同時,帶著簡樸的偽裝」。重點不在消費,而在炫耀。 品位攸關地位和象徵:我們沒法用「吃得多」來凸顯自已,只能用「吃得好」來凸顯自己。 餐酒之必要── 處在痛苦之中的人必定會把心思轉向餐桌,我們付錢來實現幻想。 當吃突然和罪惡脫鉤後,「奢華」忽然看起來像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以甜點來結束餐點的演化根據,據說起源於我們的人猿祖先;他們飯後也會來一根香蕉。 紅酒給我們一個讓酒精帶來快樂的理由:品酒把這個需求文明化了。 如果你也好奇以下的事……別錯過這本書── 吃魚還是吃雞?吃紅肉還是不吃?吃素真的夠高檔嗎? 要吃在地料理好?還是分子料理好? 為什麼排隊的餐廳比較好吃?為什麼要花一百多元買一杯咖啡? 我們渴望甜點是因為基因,還是想向有錢人靠攏? 少了評比和辭藻,我們還能「品酒」嗎?
亞當.高普尼克 自一九八六年起為《紐約客》撰寫文章,他為雜誌所寫的文章曾獲得國家雜誌獎的雜論及批評項目,也曾經獲得喬治•波克獎(George Porker Award)的雜誌報導項目。本書為專欄文章的延伸和集結,內容包含歷史文化面的探討加上個人經驗及評論。他定期在加拿大廣播公司主持節目,也撰寫前兩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關於美國文化的文章。一九九五至二○○○年期間,高普尼克住在巴黎,當地的《世界報》介紹他是「才氣縱橫的伏爾泰風格法國生活評論家」。著作有《巴黎到月球》(馬可孛羅出版)。目前他和太太瑪莎及兩個小孩路克及奧莉薇雅住在紐約。
推薦序:吃,是種與想像有關的文化/張國立 開胃小點:食物問題 第一部 入席 1. 誰發明餐廳? 2. 食譜是什麼? 3.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鯷魚、培根、羔羊 第二部 點菜 4 品味是怎麼來的? 5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羔羊肉、番紅花、肉桂 6 葷或素? 7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雞、布丁、狗 8 近或遠? 9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鹽、豬肉、芥末 第三部 餐桌上的談話 10 酒後吐真言 11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馬鈴薯、牛排、空氣 12 我們在書寫食物時到底寫的是什麼? 13 當我們想像食物時我們在想像什麼? 14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米、牛奶、糖 第四部 離開餐桌 15 又回到巴黎 16 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奈爾:鮭魚、青花菜、悔悟 17 尾聲 18 最後一封電郵致伊莉莎白.潘尼爾 回家路上的閱讀
咖啡旅人美學筆記:
無肉之歡
蜜秘:從一隻蜜蜂走到
虹吸咖啡研究室:認識
米其林料理人的日常和
摘柿記
島嶼的餐桌:36種臺
我生命中的五感滋味:
你喝的水其實很有戲!
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