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廢棄社會:過剩消費、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液態現代性
Liquid Modernity
作者:
齊格蒙.包曼
譯者:
陳雅馨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DISCOURSE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6
ISBN:9789864775767
書籍編號:kk0478317
頁數:352
定價:
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液態現代性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液態現代性 內容簡介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 在宛如流水般不斷變動的城市裡,我們四處游移,不知何去何從…… 從現代到後現代 為兩個世紀把脈的思想家 當代社會學大師包曼 剖析後現代社會經典之作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黃厚銘 專文導讀 本書為社會學大師齊格蒙.包曼的代表作,是其晚年思想的核心源頭,更是後現代研究中自成一家之言的經典。他運用「固態/液態」的概念,取代既有的「現代/後現代」區分,並從五個基本概念著手:解放、個體性、時間/空間、工作,共同體,試圖理解並診斷當代的社會文化。 包曼認為,當今社會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液態」。以前強調固態靜止的空間占據,現在是流動輕盈的時間至上;舊有資本主義的大工廠式、持久耐用的商品被屏棄,現在創造利潤的是輕薄短小、可高速流動傾銷更替的商品。游牧式菁英掌控了固定人群,掌握移動方式取代據地為王,成為新的權力工具。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化社會,個體從長久穩定的共同體中解放,社會地位不斷流動,多重身分快速切換,親密關係脆弱易碎,個人的不確定感與不安感也隨之加深。面對如此困境與機遇,如何省視個人主義不斷深化下流動個體的道德責任,成為包曼關心的焦點。 他經歷了整個 20 世紀最悲觀和最樂觀的時刻,為如今的 21 世紀人類生存處境,道出了至為深刻的預言。
作者簡介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思想家,也是研究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最著名的理論家。他對社會學與社會理論的卓越貢獻,使他分別於 1990 年與 1998 年獲頒亞馬菲獎(Premio Europeo Amalfi per la Sociologia e le Scienze Sociali)與阿多諾獎(Theodor-W.-Adorno-Preis),更於 2010 年獲頒極受歐美科學文化界重視、堪稱西班牙語世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s)。 1925 年生於波蘭猶太家庭的包曼,曾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於 1968 年政府反猶運動之際遷往英國,並在里茲大學任教直到 1990 年退休。失根的他,漂泊的猶太人意識,漸漸使他與「液態現代性」產生選擇性的親近關係,在批判理論與後結構主義之間,最終形成自成一格的「後現代性預言家」。 其學思歷程可分成三大階段:1980 年代後期,包曼關注現代性對道德的抹煞,具體表現便是大屠殺,此階段可稱為對現代性的反省。延續此觀察,1990 年代包曼看出現代性在不斷改變當中,全球化下的消費主義盛行,如今的社會不確定性提升,已然步入後現代社會。2000 年,包曼正式捨棄後現代一詞,改以「液態現代性」來描述新的後冷戰時代社會性質,此後便延續此概念,探討液態現代性社會下的人類關係,並企圖從中尋求倫理規範。 不同於70、80年代後現代主義者對語言學及解構的關注,包曼所反思的後現代性,無不圍繞在民族國家的未來、個體自由與安全議題上。他長年抨擊現代性帶來的惡果,並深思世紀末以降的全球化和消費主義問題。從大屠殺到柏林圍牆倒塌,從數位時代到保護主義再興,他的思想,是對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生存狀態的持續觀察。 筆耕不輟的包曼,一生出版了超過 60 本著作和發表過百篇文章,其中包括知名的「現代性三部曲」[《立法者與詮釋者》(1987)、《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矛盾心理》(1991)];以及「後現代性三部曲」[《後現代倫理學》(1993)、《斷片生活》(1995)與《後現代性及其缺憾》(1997)]。晚年,包曼以《液態現代性》(2000)為核心,以驚人的毅力與速度,陸續出版《液態之愛》(2003)、《液態生活》(2005)、《液態時代》(2006)和《液態邪惡》(2015)等液態現代性系列作。 2017 年年初包曼與世長辭,享年 91 歲。他經歷了整個 20 世紀最悲觀和最樂觀的時刻,為如今的 21 世紀社會道出了至為深刻的預言。 譯者簡介 陳雅馨 臺大社會所畢,現就讀清大社會所博士班,專職譯者。 聯絡信箱:zoethealien@hotmail.com
目錄 導讀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黃厚銘 2012年新版序言:再訪《液態現代性》 序言:論輕盈與流動 Ch. 1 解放 自由:好壞參半的祝福/批判的偶然性及多變的命運/與公民作戰的個體/個體社會中批判理論的困境/重探批判理論/生命政治批判 Ch. 2 個體性 資本主義——沉重與輕盈/有汽車,就能旅行/不要空口說白話,做給我看!/從強迫症到成癮症/消費者的身體/購物做為一種驅魔儀式/自由購物——表面上看起來是/我們彼此分裂,我們購物 Ch. 3 時間/空間 當陌生人遇見陌生人/嘔吐之地、吞噬之地、無有之地、虛空之地/別跟陌生人說話/做為時間史的現代性/從沉重到輕盈現代性 Ch. 4 工作 歷史上的進步及信任/勞動的興衰起落/從結婚到共同生活/附記:拖延短史/流動世界中人的結合/無信賴的自我存續 Ch. 5 共同體 民族主義,標誌 2/透過相似性還是差異性而來的合一?/代價高昂的安穩性/民族國家之後/填補真空/衣帽間共同體 後記:論寫作;論社會學寫作 註釋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
你好,我是書店員:今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