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西洋政治思想史:近代
.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
.
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作者:
陳思賢
譯者:
鄺健銘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亞細安系列
出版社:
季風帶
出版日期:2020/4/1
ISBN:9789869745857
書籍編號:kk0514349
頁數:200
定價:
390
元
優惠價:
88
折
34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內容簡介 · 在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是風華正茂,還是風華不再? · 作為「全球城市」與「國族國家」,新加坡的雙重身份如何令「新加坡模式」漸現疲態? · 新加坡社會能否壯大,為何是新加坡的未來國家發展重要議題? 「我們並非在安逸環境裡下棋。我們耗時議事之際,週邊世界都在變動。我們其實是在參與足球賽,只要我們靜止不動,世界其他對手便會將我們撃敗……」 在《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之中,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副院長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認為,論述是建國重要根基。新加坡一黨獨大的威權管治所以能夠延續至今,主要原因是官方積極宣揚其國家發展論述,並希望藉此取信於民、維持政府威信。這套官方論述強調,國家生存基礎薄弱,與此同時人民行動黨政府秉持實用主義哲學,重視用人唯賢、廉潔與誠信,並以長遠目光發展國家經濟。國家若非由人民行動黨政府以威權方式治國,新加坡便會陷入分裂,難有今天亮麗成就。 不過,官方這套國家發展論述已因新加坡擁有雙重身份而愈加受質疑。新加坡既是國族國家(nation-state),也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國家扮演雙重角色,令新加坡多種族、多宗教、多語言社會的矛盾與日俱增。新加坡作為全球城市,需要積極迎合新自由主義式(neo-liberalism)全球化發展。但從新加坡普羅大眾角度看,在「市場至上」管治方針下,新加坡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日益加劇,政府管治表現並非毫無瑕疵,「新加坡模式」逐漸失去光環,官方所宣揚的國家發展論述說服力漸失,官民關係更形疏離,民怨在累積。 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於內憂外患之中,被全球大小國家視為發展典範的「新加坡模式」將會如何延續其榮光? 陳思賢將從本土民情角度書寫「新加坡模式」原貌,破除「新加坡神話」迷思,分析「新加坡模式」在後李光耀時代面臨的危機。《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是立足本土、解構「新加坡模式」成敗得失的必讀入門書。 本書特色 1. 作者陳思賢是新加坡著名院校學者,他在書中立足於新加坡本土,書寫真正屬於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故事」。 2. 《新加坡模式》為探索後民主時代管治模式之未來樹立了極具啟示的參考案例。 3. 《新加坡模式》特別收錄另外五篇由陳思賢所寫、於2011年至2019年間在不同英文媒體發表的專文,以更細緻呈現陳思賢解構「新加坡模式」之思考。
作者簡介 陳思賢 (Kenneth Paul Tan) 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教授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過去陳思賢教授屢獲教學獎項,於2009年更曾獲頒新加坡國立大學最高殊榮傑出教育者獎(Outstanding Educator Award)。陳思賢教授的著作包括:Singapore: Identity,Brand、Power (2018)、Cinema and Television in Singapore: Resistance inOne Dimension (2008),以及Renaissance Singapore? Economy, Culture,and Politics (2007)。陳思賢教授於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取得博士學位,並先後在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等學府擔任訪問學者。陳思賢教授也是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National Arts CouncilSingapore)與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的顧問團成員,以及新加坡劇團The Necessary Stage董事會主席。從2005年到2017年,陳思賢教授出任亞洲電影資料館(Asian Film Archive)首任董事會主席。於2012年,新加坡政府在全國舉行為期一年的「我們的新加坡全國對話會」(Our Singapore Conversation),陳思賢教授是全國對話籌備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譯者簡介 鄺健銘 鄺健銘,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曾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合著著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與《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台》;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台灣《上報》、《新新聞》、《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故事》;中國《參差計劃》等。
目錄 導論之一 論「新加坡學」―新加坡模式的五大啟示 ☉ 鄺健銘(《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作者) 導論之二 平行時空―從東亞視角看「新加坡模式」☉ 黃偉豪(香港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 中文版作者新序 只是近黃昏?―淺論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模式」之未來 ☉ 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 背景:新加坡國情 關於國家歷史 關於國家選舉 關於國家競爭力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概念圖 第一章 解構新加坡威權政治 1.1 新加坡的國家政治發展趨勢 1.2 新加坡政府霸權地位之根基 第二章 建國歷程(一):國家發展論述與政治秩序 2.1 新加坡政府權力基礎之一:選舉政治 2.2 新加坡政府權力基礎之二:執政表現 2.2.1 執政表現(一):國防 2.2.2 執政表現(二):國家內部安全 2.2.3 執政表現(三):國家經濟增長 2.2.4 執政表現(四):國家財富分配 2.3 新加坡政府權力基礎之三:道德威望 2.3.1 國家發展論述(一):國家永恆危機論 2.3.2 國家發展論述(二):誠信 2.3.3 國家發展論述(三):用人唯賢 2.3.4 國家發展論述(四):實用主義 2.3.5 國家發展論述(五):「新加坡故事」 第三章 建國歷程(二):多元種族主義與國家共同體意識 3.1 《新加坡國家信約》之一:不分種族 3.2 《新加坡國家信約》之二:不分語言 3.3 《新加坡國家信約》之三:不分宗教 第四章 建國歷程(三):全球城市的本土社會發展 4.1 全球化之下的新加坡貧富差距問題 4.2 全球化之下的新加坡國家文化發展 第五章 建國歷程(四):威權政治下的公民社會 5.1 「榕樹修剪論」―新加坡政府之新公民概念 5.2 「工作委員會」―新加坡公民社會之實驗 5.3 「我們的新加坡全國對話」―新加坡公民社會發展之曙光? 第六章 建國歷程(五):從國際社會角度看「新加坡模式」 6.1 新加坡國家品牌之建構 6.2 「新加坡模式」的國際魅力 6.3 「新加坡模式」在中國 6.4 新加坡國家品牌之未來 第七章 建國歷程(六):小國外交之道 7.1 新加坡與美國關係 7.2 新加坡與中國關係 第八章 展望「新加坡模式」之未來 8.1 「新加坡模式」風華不再? 8.2 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國家發展前瞻 附錄一: 「新加坡故事」與希臘神話―論新加坡公民社會復興之必要 附錄二: 如何預防威權式民粹主義冒起之危機?―「新加坡模式」的啟示 附錄三: 如何重振新加坡「用人唯賢」精神? 附錄四: 如何平息新加坡高薪養廉政策爭議? 附錄五: 「新加坡模式2.0 」―論重構治國理論之必要 參考書目
加薩:從圍困到浩劫,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成為幽魂的總統:一段
通往投降之路:三個男
追尋北一:台北第一高
味蕾打開新世界:用一
成為歐洲人:親身經歷
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
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