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
A Problem From Hell: America and the Age of Genocide
作者:
薩曼莎.鮑爾
譯者:
黃楷君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Beyond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4/2/6
ISBN:9786267376270
書籍編號:kk0578064
頁數:688
定價:
850
元
優惠價:
79
折
67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 內容簡介 「不敢相信,這真是太可怕!」 我們永遠只會這麼說,然後繼續享用晚餐 從猶太大屠殺、盧安達到新疆維吾爾,為何沒有人阻止種族屠殺? 聯合國在幹嘛?世界警察美國為何不幫? 是刻意縱容還是無能為力?是無利可圖還是道德淪喪? 國際開發總署署長 薩曼莎.鮑爾 拆解人道難題的批判之作 ★ 榮獲普立茲獎、甘迺迪圖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6項大獎 ★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月刊》等14家媒體年度好書 二戰過後,納粹大屠殺的慘況撼動國際。國際強權在聯合國會議上,共同決議將「種族滅絕」列為明文禁止的罪行,並世代傳承「絕不重蹈覆轍」的訓示。然而,回顧二十世紀歷史,種族滅絕仍不斷發生,從紅色高棉到庫德族清洗,從盧安達大屠殺到波士尼亞戰爭,每場災難奪去數以萬計的性命,這種屠戮,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今── 是什麼阻止國際採取各人道干預?當國際社會擁抱民主自由,為何對種族滅絕袖手旁觀? 本書作者薩曼莎・鮑爾為美國現任國際開發總署署長,九○年代中,時任人權記者的鮑爾,目睹國際社會對波士尼亞大屠殺袖手旁觀,而展開對二十世紀種族滅絕史的研究。 鮑爾採訪歷屆美國重要官員、閱覽官方檔案,更重返大屠殺現場,還原大國政府在每次種族滅絕事件發生時的回應,以及後續影響。藉由觀察大國政府與事件加害者、倖存者與吹哨人的互動,鮑爾寫下執政者對人道干預的軍事、外交、金錢、政治等種種考量,也記錄一群在權力核心以外的個體與組織,如何動用自身職權、媒體資源與法律知識,介入正在發生的血腥殺戮,與大國政府斡旋。 本書結合厚實的歷史學、法學與國際關係研究基底,以深刻的人道關懷視野,訴說延續至今的人權難題。當今極權體制興起、新冷戰局勢成形,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的戰火頻仍,國際社會對是否以及如何介入人道危機,仍然爭論不休。本書對當代人類種族滅絕史的梳理,有助於我們對各國的利益權衡,以及當代迫切的人道危機,有更為深刻詳盡的理解。 本書特色 1. 本書榮獲普立茲獎、甘迺迪圖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重要獎項,入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環球時報》等年度最佳好書。作者對種族滅絕事件所引發的人權議題探討,被國際特赦組織評為「歷史、法律和政治學的大師級作品,任何關心預防重大人權侵害議題的人都不可不讀。」本書為認識二十世紀人類大屠殺歷史經典的參考著作。 2. 本書作者薩曼莎.鮑爾長期關注國際人權議題,她在歐巴馬總統任內,曾服務於聯合國安理會,現在則擔任拜登政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俄烏戰爭期間,鮑爾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推動美國對烏克蘭的外交、經濟與軍事援助。本書作為鮑爾第一部關注人權侵害主題之作,標誌她長久以來投入人道救援行動的思想方針。 3. 本書以種族滅絕歷史為經,個人與國家體制的抗爭為緯,勾勒出一段鮮明而充滿張力的人權抗爭歷史。書中記錄幾名重要歷史人物,包含提出「種族滅絕」觀念的拉斐爾.萊姆金、在盧安達大屠殺期間駐守當地羅密歐.達萊爾軍官等人,投身對抗種族屠殺的經歷。以平易近人的說故事方法,娓娓訴說「種族滅絕」從無名暴行成為一種罪名的曲折經歷。 獲獎紀錄 普立茲獎非虛構類得主 甘迺迪圖書獎得主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一般非虛構類得主 萊姆金獎得主 盧卡斯圖書獎得主 安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得主 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時下關注類最佳著作獎 入圍羅斯圖書獎國際事務類最佳著作獎 入圍吉爾伯圖書獎國際關係類最佳著作獎 年度最佳好書入選 《紐約時報書評》 《大西洋月刊》 《舊金山紀事報》 《華盛頓郵報》 《芝加哥論壇報》 《洛杉磯時報》 《聖路易郵電報》 《高等教育紀事報》 《圖書雙月刊》 《女士雜誌》 《羅里新聞與觀察報》 《柯克斯書評》(優選評論) 《環球郵報》 《出版者週刊》(優選評論) 專文導讀/推薦序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施逸翔|臺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共同推薦 周慧儀|《udn global 轉角國際》編輯 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祕書長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兼採訪主任 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 賴秀如|Rti央廣董事長 「有些書優雅記錄歷史,有些書則創造歷史。這本書兩者兼具。鮑爾具有引人入勝的說故事天賦,以及一名記者對內幕秘辛的渴望。透過閱覽新解密的文件與進行大量獨家採訪,她打造出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著作,講述面對種族滅絕時,選擇挺身而出與袖手旁觀的美國人。這是一部講述我們國家歷史的前所未有著作,它改變我們看待美國與世界各國角色的方式。」──桃莉絲.基恩斯.古德溫,知名歷史學家、普立茲獎得主 「在尋找不要破壞主權並阻止種族滅絕的一般行動論據時,美國官員極富創造力而膽小的傳統,造成無止盡的恐怖暴行。薩曼莎・鮑爾的寫作學識與熱情兼備,她聚焦在人類因為冷漠和被動而付出的代價,讓讀者感到羞愧和沮喪。」──史丹利・霍夫曼,哈佛大學巴特威瑟大學教授 「薩曼莎・鮑爾完成一本珍稀著作,主題和著作本身同等重要。她以高度的敘事熱情和認真細心的學識,帶領我們深入準歷史場景幕後,描繪在外交政治的灰色地帶與怠惰無為的氛圍下,良善意圖的辭令如何失敗無效。」──菲利普・葛維齊,《我們要通知你,我們和我們的家人明天都將被殺害:盧安達故事》作者 「薩曼莎・鮑爾完成一本非常必要且強而有力的著作,她揭露我們尚未準備好履行『絕不重蹈覆轍』背後所隱含的承諾。她的研究首開先河,她的寫作清晰精確而引人入勝。這部著作是至關重要的里程碑。」──雅爾耶・尼爾,開放社會基金會執行長 「一部不同凡響的著作……她賦予本書敘事調查報導的極致說服力與驅動力,也為這本書帶來受法學訓練學者特有的嚴謹精確。許多學者已經忘記如何研究和說故事,才能實際吸引讀者。鮑爾出色面對這項挑戰。這是這十年來少數的關鍵著作之一,任何一位學習歷史、法律、哲學或外交政策的學生都非讀不可。」──大衛・馬隆,國際和平學院院長 「強而有力……鮑爾以極度清晰鮮明的筆調,訴說這段令人遺憾的漫長歷史,並繪聲繪影呈現親歷災難的人們,試圖傳達給美國人的憤怒。」──《華盛頓郵報》 「生動而寫實的深入研究。任何想了解為什麼美國已永久進入國際關係新時代的人,都必須閱讀這本書。」──《洛杉磯時報》 「說服力高得令人心痛……薩曼莎・鮑爾這本至關重要、可讀性極高的著作聚焦於本世紀種族滅絕幾乎未受控制,也缺乏外界實質回應後所發生的歷史,尤其是在美國。」──布萊恩・厄克特,《紐約書評》 「內容令人不安……鮑爾的著作可能會成為預防種族滅絕的教科書,因為她徹底揭露過去失敗的常見藉口,同時提供令人信服的架構,有助於預測未來的結果和暗示政策回應。這本書非常引人入勝、行文流暢,足以擔保多數學生和決策者都會閱讀這本書。」──凱姆・考夫曼,《外交政策》 「她的書是少數可以製造新聞話題,並描述重要而獨創主題的著作,讓人非讀不可……鮑爾是如此精熟的作家,她寫出一本構想絕佳、研究出色、熱情與學識兼顧的著作。無論是厭世者和愛好人性者、孤立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都應該將之列入『必讀』類別。」──史蒂夫・韋恩伯格,《丹佛郵報》 「薩曼莎・鮑爾開創性的著作探討一個關鍵問題:美國為何經常遲遲不回應明確的種族滅絕證據。鮑爾優雅地主張美國政府官員不僅對柬埔寨、伊拉克、波士尼亞和盧安達發生的種族滅絕事件知情,在某些案例中,甚至採取行動予以掩蓋。相對於這些人,有人則賭上自身性命與職涯極力阻止悲劇發生。」──南・古德保,《紐瓦克明星紀事報》 「歷史清算需要時間……鮑爾透過全然的投入與犀利的知識深度,推進這個過程。她閱讀過任何發表與未發表的文獻,和任何可能的人對談。無論我們如何閃避現實,她都在本書中集結並詮釋這些事實……鮑爾的書應該被從頭到尾徹底閱讀。」──珍妮佛・里寧,《哈佛雜誌》 「振奮人心……這是這十年內有關美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鮑爾是美國外交政策集團的新良心代表。」──羅米希・拉特奈薩爾,《時代雜誌》 「精彩又令人憤怒,震驚、可怕、令人信服的閱讀經驗。簡言之,鮑爾的著作是歷史、法律和政治學的大師級作品,任何關心預防重大人權侵害議題的人都不可不讀。」──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部 「世人曾以為,『種族滅絕』只是個留在上個世紀的歷史名詞。但在敘利亞、蘇丹、羅興亞、巴勒斯坦、甚至新疆的慘劇新聞裡,不僅有數萬生命在無差別的仇恨中殞落,人們對『種族滅絕』一詞的控訴、定義與無所作為,也一再捲土重來——正如《地獄的難題》本書試圖敲響的警鐘一樣:納粹大屠殺、波士尼亞、庫德斯坦、盧安達的種族滅絕,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歷史教訓的嘶吼與悲劇重返的暗影威脅,至今更無所不在。」──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
作者簡介 薩曼莎.鮑爾(Samantha Power) 美國知名政治作家、學者、外交官和人權工作者,長期關注國際人權議題。鮑爾從2013年到2017年間,擔任歐巴馬政府人權顧問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投入提倡難民保護、女性與LGBTQ群體權利、宗教弱勢群體權利等人權改革,2011年推動國際軍事干預利比亞戰爭。 鮑爾在2002年出版《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該書榮獲普立茲非虛構類獎、甘迺迪圖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以及美國非虛構寫作獎盧卡斯獎等大獎。鮑爾本身亦曾獲選為《時代》雜誌與《富比世》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並在2015、16年獲頒巴納德傑出獎章與亨利•季辛吉獎。 鮑爾目前為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政策教授,同時擔任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署長。她記錄自身投入人權工作歷程的自傳《理想主義者的養成》即將由衛城出版。 譯者簡介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文字工作者、譯者、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手寫時代》、《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合譯)、《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原始富足:布希曼族的生存之道,以及他們能教給我們什麼?》、《征服的時代:從亞歷山大到哈德良的希臘世界》等書,及合著《吹過島嶼的歌》。
目錄 各界盛譽 推薦序一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推薦序二 施逸翔(臺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序言 第一章種族謀殺 第二章沒有名字的罪 第三章有名字的罪 第四章萊姆金的律法 第五章一對最致命的敵人 第六章柬埔寨:無助的巨人 第七章大聲發言與尋找大棒 第八章伊拉克:撇除人權問題和使用化學武器 第九章波士尼亞:不過是南斯拉夫葬禮的見證人 第十章盧安達:多半處於旁聽模式 第十一章 斯雷布雷尼察:遭受痛宰 第十二章 科索沃:連帶關係與戰鬥 第十三章 萊姆金的法庭遺緒 第十四章 結語 致謝
正常由誰定義?:撕下
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
大凍卵時代:一場關於
善意與信任:世界上最
我碎裂的父親
都市計劃:牛津非常短
冷戰:牛津非常短講0
生物地理學:牛津非常
火:牛津非常短講01
入侵物種:牛津非常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