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阿啾與小狗子的吐嘈同萌
.
二○○一:洄游之旅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高塔
作者:
張復
分類:
文學
/
生活散文
出版社:
九歌
出版日期:2000/12/1
ISBN:9575607198
書籍編號:bu0022887
頁數:256
定價:
210
元
優惠價:
79
折
16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高塔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書中的每一個短篇訴說的都是關於『改變』的故事。改變也許是這半個世紀的台灣人最具代表性的經驗。從殖民地統治脫穎而出的本地人,以及從戰敗陰影脫身而出的外地人,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創造了一個急遽轉變的社會。出於自願或被迫,人從鄉下遷徙到城市,從故國遊走到異國。這本集子記載的是這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焦慮、喘息、傷感與幻滅。
序
正在消逝的頓成意象
李有成
過去幾年陸續在《當代》月刊讀到張復的小說,印象相當一致。張復在小說中所處理的都不是當下台灣炙手可熱的題材或議題,既無國族認同,亦無情慾解放。簡單地說,張復企圖透過其小說所重建的是一個相當個人的經驗世界,其主要小說活動是在「追憶逝水年華」,在哀悼一個早已傷逝或漸被遺忘的世界。這個世界雖屬個人,但細加分析,卻又隱含集體記憶。這是張復小說饒富寓意的地方。 《高塔》共收小說十二篇。在這十二篇小說中,包括〈往事〉、〈高塔〉、〈開學日〉、〈墨〉、〈遠足〉,以及〈暮春〉等幾篇,若干角色重複出現,整體來看,正好構成一個天真爛漫的童騃世界。 試以與小說集同名的〈高塔〉為例。張復以其一貫不落痕跡的倒敘手法,讓「在美國定居下來以後」的主角兼敘事者,儘回憶童年時代的瑣碎小事。他對環繞著村子裡的高塔所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另一位主角的王台生卻連「我們的村子旁有一座像高塔這樣的東西」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卞雅民(Walter Benjamin)說過:「正在消逝的頓成意象。」高塔即是主角/敘事者心中的意象,象徵著時間上已消逝的童稚歲月,以及空間上已失落的農村社會。有趣的是:主角/敘事者的「我」拚命追憶這些在時空上已經遙不可及的事物,對「職業是在海底割解廢船」的王台生而言,「我記憶裡的那些瑣碎實在微不足道」。 這個插曲自然有其寓意:置身晚期資本主義美國的「我」所念念不忘的其實是童貞未失的鄉村聚落,是未經工業化、資本主義化的台灣農業社會。「我想的最多的是那個高塔,以及我們在下面玩耍的回憶。」可是對主角/敘事者的妻子來說,這是「一點都不精彩的故事」! 勾勒這樣的寓意目的在將張復的小說納為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謂的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詹明信認為第三世界的文學有其寓言性及獨特性,第三世界的文本都應被視為國族寓言,甚至某些第三世界看似有關個人的文本,也無不以國族寓言的形式投射其政治性;換言之,某些即使敘寫個人命運的故事,往往也隱含第三世界社會如何受到外力衝擊的寓意。詹明信此說雖然時遭挑戰,但用來觀照若干第三世界或弱勢族裔文本仍有其啟發之處。〈高塔〉中的人物一個個離開鄉村,或移居城市,或定居美國,留下來的如李潔心,或者如〈開學日〉中的雪音,日後的命運並不十分順遂。從〈往事〉這篇小說中我們知道,李潔心遇人不淑,後來是以自殺結束年輕的生命的。〈開學日〉中寫雪音「走在太陽曬得焦裂了的泥土上,迎面頂著從遠處吹來熱而鹹的風,突然了悟到為什麼鄉下人都拚命往外跑」。 老早就該離開這裡的!昨晚回家時,她就這麼想的。鄉下的一切都變了。父親去世了。李潔心也死了。鄉下裡所有認識的人都離去了。而馬路兩邊蓋了新房子,把四周弄得完全變了樣,連學校的樣子都變了。 這一段短短的文字大致可以含括《高塔》中多篇小說的主要關懷。除了慨嘆人世的變化無常外,這段文字具體點出了台灣農村破落的癥結:所謂現代化的結果,一切都變了樣了! 這是張復許多小說的寓言性:這些小說多以鄉間稚齡兒童為主角,暗喻其筆下的農村是個未經世故的小放牛的世界。現代化----主要是工業化與都會化----摧毀了這樣一個爛漫無邪的世界,農村凋疲,年輕人口外移,或在城市定居,或落籍海外,這是自六○年代以後在國家政策規劃之下,台灣經濟發展有意無意間故意掩飾的面貌,也是台灣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一環所付出的代價。張復這些小說雖不在直寫過去數十年間台灣的政經變化,但透過寓言化的過程,我們仍可掌握貫穿其諸多小說的社會脈動,其小說因而成為過去數十年間台灣城鄉變化的見證。 在這些小說中最能夠具現上述天真無邪的世界的應屬主角/敘事者與李潔心的感情世界。李潔心幾乎出現在前面提到的大部分小說,有時候是主角,有時候是話題中的人物。而李潔心也是極少數留在鄉下的人。〈往事〉這篇小說比較完整交代了「他」與李潔心之間羞澀含蓄的情愫。兩人自始未曾相互傾訴內心的感情,但對這份自童稚時代即培養的感情,彼此似乎心裡有數。兩人的差別在於:他不斷在動----先是全家遷移到城裡去,然後他考進大學,參加暑訓,服役,接著留美,拿到學位後在美國留了下來。婚後第二年春天,他的第一個孩子誕生了,「從此以後,他進入昏暗的日子裡。他失去了未來的計畫,也失去了過去的回憶,更把自己也整個遺忘了。」與他相反的是,李潔心一動也不動,始終在鄉下過著如死水般的生活。在〈高塔〉這篇小說中,王台生說李潔心嫁給了一位比他年紀大很多的阿兵哥----此人在小說中始終不曾現身。李潔心婚後曾經和他見面,她說:「我就要這樣過下去,每天都沒有什麼不同的過下去。」後來她卻自殺死了。 除了哀歎年輕生命的傷逝外,我們從這個故事中發現,在天真無邪的世界中其實潛存著封建的父權結構,李潔心由於反抗無力,最後只能認命。他與李潔心的距離則因城鄉差距越離越遠,終至他完全將李潔心遺忘。如果把像〈往事〉這樣的一篇小說寓言化,我們發現,男主角的際遇似曾相識,其所複製的其實是過去三、四十年台灣追求現代化過程中集體記憶的一部分。男主角身老異鄉,在太平洋彼岸的新世界中逐漸異化,故鄉的時間靜止,他甚至失去回憶的能力,或者拒絕回憶。 《高塔》中還有幾篇小說,寫的都是新大陸的經驗,其中又以留學生活為主要背景。〈除夕夜〉寫一對留學生夫婦如何度過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在圈餅店排隊購買圈餅。買好了圈餅,男的開車駛在回家路上,「車子的速度在平滑的路面上變得和緩時,他聽到妻子的啜泣聲從後座傳了過來」。篇幅較長的〈暮春〉則敘述一位剛考完博士口試的留學生的遭遇,其中有個人回憶,也有校園政治。他在巴士車站突然胃痛難忍,在疼痛中他感覺到「他的身體已經爛掉了,他的整個人都已經爛掉了。我把每件事都弄砸了,我沒有做對過任何一件事。I am good for nothing……」。 基本上,張復筆下的留學生生活都很寂寞,雖然初臨斯土時可能也像〈客廳〉這篇小說的主角那樣雄心萬丈,「要到異國去潛心學習與研究,直到自己的腦子裡充塞了知識,……才會重新回到這個地方來」;但是這些留學生的生活多半淒清孤寂,既遠離故鄉,又無法融入新大陸的社會生活,上焉者像〈除夕夜〉中糾合成群,集體搭車到氣候暖和的弗羅里達去;下焉者則像〈暮春〉中的主角,由於口試並不順利,竟自貶為一無是處的廢人。 留學美國其實也是台灣社會過去三、四十年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是個人改變社經地位和社會追求現代化相當重要的歷程。嚴格說,因東西冷戰順勢帶來的美國價值,以及冷戰所間接默許的肅殺政治氣候,使留美變成許多人前途的唯一選項。約三十年前一位朋友赴美留學,我問他何時回來,他的回答是:「幹嘛要回來?台灣有什麼好留戀的?」話說得絕情,想來可能也是當時社會某些人搭上飛機時內心的自然寫照。世有所謂留學生文學,留下相當龐大的文學傳統,正好反映了留學美國如何成為台灣社會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張復的若干小說所紹續的正是這個傳統。只有在這樣的脈絡下檢視張復這些小說,我們才能了解他筆下人物所陷入的是怎麼樣的一種集體命運。 這篇序文自始即有意扣緊張復小說與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小說集《高塔》中所重建的諸多個人經驗,在我看來,正好構織成台灣社會發展中部分的集體經驗。張復小說的寓言性即在於此。
目錄
正在消逝的頓成意象------李有成 鄉 下(代序)------張 復 河邊一上午 尋 覓 往 事 高 塔 開學日 墨 遠 足 告 別 客 廳 除夕夜 重 逢 暮 春
作者簡介
張復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理統計博士,曾在美國AT&T貝爾實驗室工作,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資訊研究所。早年父母親遷移來台並在此落地生根,無意間培育作者對這塊土地的愛。現在他重新回到這島嶼上,雖然魚塘及木麻黃早已從真實世界消失,代替的只是他自己的記憶及本書裡的故事。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
禪花釀蜜ᦅ
禪林覓花ᦅ
文青櫃姐聊天室:那些
京都文化遊
眾神之島2
地味手帖NO.18
第21頁(增訂新版)
長鏡頭
你今是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