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陸當代思想史論
.
當代分析哲學導論
.
詮釋學史
.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
作者:
洪漢鼎
分類:
哲學•宗教
/
當代哲學思潮
出版社:
五南文化
出版日期:2008/9/10
ISBN:9789571152943
書籍編號:kk0216283
頁數:296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9
折
32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詮釋學是一門西方顯學,於20世紀70年代後才被引入中國,卻因其生命力之旺盛,在短時間內得到長足的發展。它本來是一門關於理解和解釋的學科,在我國固有濃厚基礎的經典詮釋傳統中找到了進一步發展的力量,以至西方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的結合在我國形成一個學術浪潮。 當詮釋學發展到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時期,西方詮釋學已從早期的方法論轉向本體論。按照伽達默爾的觀點,詮釋學應是一種哲學,而不只是方法。 本書共分六章,主要探討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自《真理與方法》之後的發展,這種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作為修辭學或語藝學的詮釋學以及作為想像藝術的詮釋學。但是為了說明這種發展,回溯了詮釋學的概念、理解和解釋、意義和真理,以及《真理與方法》中的詮釋學經驗理論,最後以詮釋學在當代的意義作為結束。
目錄
作者序 我與伽達默爾的最後一次會見 第一章 詮釋學概念 第一節 詞源學意義 一、兩種詞源學解釋 二、作為四要素合一的詮釋學 三、詮釋學譯名之我見 第二節 詮釋學性質規定的演變 一、作為聖經注釋理論的詮釋學 二、作為語文學方法論的詮釋學 三、作為理解和解釋科學或藝術的詮釋學 四、作為人文科學普遍方法論的詮釋學 五、作為此在和存在理解現象學的詮釋學 六、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 七、作為想象藝術的詮釋學 第三節 詮釋學的轉向 一、詮釋學轉向的兩種看法 二、詮釋學的三大轉向 第二章 理解與解釋 第一節 斯賓諾莎和克拉登尼烏斯:理解和解釋的非同步性 一、解釋是輔助性的 二、解釋是教育性的 三、理解和解釋是不同步的 第二節 施萊爾馬赫:理解與解釋的同一 一、詮釋學作為避免誤解的藝術 二、理解是重構作者的思想 三、解釋的兩種趨向 四、比作者還更好的理解作者 五、理解與解釋的同一 第三節 狄爾泰:作為生命體驗的理解與解釋 一、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野 二、理解是對生命表現之透視過程 三、解釋是對生命表現之合乎藝術的理解 四、理解與體驗 第四節 海德格爾:理解是理解者對此在自身之籌劃 一、此在的生存論分析 二、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 三、前有,前見和前把握 四、海德格爾的「轉向」 第五節 伽達默爾:理解是一種效果歷史事件 一、理解是相互理解 二、理解與解釋的同一關係 三、理解的前結構 四、理解與應用的統一 第三章 意義與真理 第一節 意義 一、多重意義與單一意義 二、主觀意義與客觀意義 三、內在話語和外在話語 四、文字的意義與精神 五、理想語言學派的描述意義觀點 六、日常語言學派的行為意義觀點 七、文本意義與歷史觀念 八、海德格爾:意義就是理解的籌劃與顯現 九、伽達默爾:意義在於完全性的前把握 十、赫施:本身意義(meaning)與展現意義(significance) 十一、貝帝:意義的重新認識和重新構造 十二、伽達默爾的回應 第二節 真理 一、真理符合論與真理開顯論 二、真理是意義的開啟 三、真理發生的條件性 四、真理發生於前科學的經驗 五、真理與對話 六、簡短結論 第四章 《真理與方法》中的詮釋學經驗理論 第一節 認識與經驗 一、精神科學的獨特性質 二、精神科學把握方式的本質特徵 第二節 理解的前結構 一、海德格爾關於理解前結構的提示 二、伽達默爾關於理解前結構的解釋 三、對啟蒙運動關於前見觀點的批評 四、完全性的前把握 第三節 時間距離與效果歷史 一、歷史主義的幼稚假定 二、效果歷史意識 三、視域融合 第四節 問答結構與詮釋學對話 一、問答結構 二、詮釋學對話 第五章 《真理與方法》後的哲學詮釋學 第一節 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 一、科學,技術,實踐智慧 二、科學的自然知識和實踐的人文知識 三、科學技術的應用和實踐智慧的應用 四、重新恢復實踐智慧和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 第二節 作為修辭學或語藝學的詮釋學 一、知識與智慧的區分 二、邏輯學與修辭學 三、邏輯學與詮釋學 四、修辭學與詮釋學 五、修辭學在法學上的意義 六、科學真理與詮釋學真理 第三節 作為想象藝術的詮釋學 一、真象藝術與精確科學 二、何謂想象力 三、詮釋學與修辭學 四、認知與經驗 第六章 詮釋學在當代的意義:解阿爾克邁之謎:人類為何走向毀滅? 一、歷史上對阿爾克邁之謎的解決方案 二、約爾克伯爵與海德格爾 三、伽達默爾:效果歷史意識 四、胡塞爾,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之區別 五、當代哲學詮釋學的思考 六、阿爾克邁之謎的辯證法
作者簡介
洪漢鼎 1938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 現任: 北京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華全國西方哲學史學學會和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 國際斯賓諾莎學會(荷蘭、德國)理事 學歷: 北京大學哲學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畢業 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榮譽博士 經歷: 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和南開大學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 北京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 得獎紀錄: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獎。所翻譯的《真理與方法》兩卷本(1993~1995年台灣時報叢書公司出版)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研究方向: 西方哲學史、分析哲學、當代德國哲學、詮釋學。 著作: 《笛卡爾哲學原理附形而上學思想》、《邏輯學的發展》、《神、人及其幸福簡論》、《真理與方法》、《詮釋學I 真理與方法》、《斯賓諾莎書信集》、《詮釋學II 真理與方法》、《哲學百年》、《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共3卷、《激情自我-費希特書信選》、《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
論女性
幸福的監控國家:中國
雲端亡魂:往生者的數
閒暇與無聊(2025
思考的力量:察覺帶來
監獄中的哲學課:探索
電玩的本質:遊走於真
滄海橫流要此身:流亡
男性廢退:失落、孤僻
心智生命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