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最權威的大陸淘金手冊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公平賽局:經濟學家與女兒互談經濟學、價值,以及人生意義
作者:
史帝文•藍思博
譯者:
劉復苓
分類:
財經投資
/
經濟
叢書系列:Fair Play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2/4/5
ISBN:9789866031113
書籍編號:kk0314559
頁數:288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公平賽局:經濟學家與女兒互談經濟學、價值,以及人生意義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公平賽局:經濟學家與女兒互談經濟學、價值,以及人生意義 【經濟學經典名著,最佳的思考鍛鍊】 【專業推薦】 張清溪/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熊秉元/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薛琦/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傅利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財星》、《克科斯評論》 我們對於重新分配所得的稅制,應該做何感想? 問問父母親會不會讓子女「重新分配」別人小孩的玩具就知道。 有人抱怨他的鄰居太有錢,我們該如何回答? 問問父母親如何處理小孩抱怨別人的蛋糕太大塊就知道。 作者藍思博一開頭就說: 如果你為人父母,那麼你也是一位經濟學老師。經濟學所講的不外乎面臨困難抉擇:努力賺錢還是享受人生、今天揮霍還是為明天存錢;該發展新技術還是磨練既有技術……經濟學最偉大的啟示,就是這些抉擇並沒有最佳解決方案。 經濟學是一門容忍的科學。好的經濟學教師會讓學生知道,生活方式和你迥然不同的人不一定是笨蛋或壞人。好的父母也會讓子女知道這一點。 經濟學教導容忍、也培養同情心。經濟學家的做法是仔細觀察行為,盡量了解別人的目標和困難。這份了解就是一切同情心的基礎。 在全書論述中,藍思博談到公平、容忍、道德、正義等基本議題,它們無論在遊戲場上還是市場上都一樣重要;同時,他也發揮他一貫的敏銳機智和挑戰性邏輯,不時停下來思考經濟理論、育兒哲學、家庭價值本質,以及如何善用人生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 •利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互動,來說明自由貿易和移民、累進稅制、最低工資、種族歧視、環保,以及金錢的角色等經濟議題。 •充分論述累進稅制之正反意見,並使用小朋友在遊戲場上的啟示來思考。 •書中說明為什麼生小孩是好事,而且根據經濟理論,我們小孩生得還不夠多。 •省思權威在人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文化偏見的影響,以及讀詩給小孩聽的重要性。 •如果妳不犯錯,就表示妳冒的險不夠。如果妳沒有從腳踏車摔下來的經驗,表示妳玩得不夠開心。 現代人多半忘卻了憂鬱的科學中還有人性的一面,這本生動有趣的書能夠讓讀者重拾求知的喜悅。 【專業推薦】 經濟學對「公平」這個議題談得較少,很多人避而不談,或者只能用艱澀的語言,作學究式的討論。《公平賽局》與其他「經普」書最大的不同,就是用小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討論「公平」的經濟思辯。 ──張清溪/台大經濟系教授 對於各種社會現象、日常生活裡的點點滴滴,藍思博以經濟分析的角度,拆解、分析、解讀、調侃,多管齊下。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他分析問題的「過程」!當更多的讀者接觸藍思博的作品,更多的中產階級接受經濟思維,在處理社會折現率和全球氣候變遷這類大問題時,或許就能有更理想的結果! ──熊秉元/台大經濟系教授 經濟學一方面給人冷酷、嚴謹,同時又缺少人性關懷,甚至有憂鬱的感覺,但《公平賽局》這本書提供我們(經濟學家)一個很好的方式,幫助我們如何破除上述印象,那就是跟你的小孩對話。要如何生動、清楚表達一些經濟學的基本思維,確實不易,這本書可以教我們怎麼做! ──薛琦/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巧妙且別出心裁地為凡夫俗子說明經濟學的中心原則。在輕鬆活潑的語調之下,隱藏著弔詭的分析。保證能戳破假象、引人深思。 ──米爾頓•傅利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言詞詼諧的經濟學家,就像是胃口不佳的女高音、儀容整齊的回教武裝份子,以及個性樂觀的費城人一樣稀有。可是,史帝文•藍思博就是個符合條件的經濟學家。舉凡電影院的玉米花為什麼賣得那麼貴,以及回收居然會減少全球樹木數量等等,這位羅徹斯特大學教授使用包羅萬象的議題、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令人吃驚的結論,成功創造出全民快樂讀經濟的潮流。 ──喬伊•奎南(Joe Queenan)/《華爾街日報》 從第一頁就引人入勝……藍思博做出創舉:他用幽默活潑的語調來敘述基本經濟學原則。 ──丹•賽里門(Dan Seligman)/《財星》雜誌 《公平賽局》應該要當作每位高中生、政客,以及新聞記者的必讀經典。跟著藍思博精彩且富邏輯性的思考脈絡,能提升你獨立思考及發現謬論的能力。 ──《華盛頓郵報》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作者又一力作,《公平賽局》同樣也是筆觸辛辣、充滿智慧的經濟學論述。藉由作者有趣且時而富詩意的文字,這些論述成為雋永、容易閱讀且睿智的經典作品。 ──《克科斯評論》
史帝文•藍思博 Steven E. Landsburg 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現任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經濟系教授,也是《石板》(Slate)雜誌極受歡迎的「每日經濟學」(Everyday Economics)專欄主筆;時常在《財星》(Fortune)、《富比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 他除了暢銷書《生命中的經濟遊戲》(The Armchair Economist)之外,近作還有《反常識經濟學》(More Sex is Safer Sex)、《大哉問》(The Big Questions)。 藍思博的個人網站:http://www.landsburg.com/
目次 【推薦序】檢視我們的價值/張清溪 【推薦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熊秉元 【推薦序】富容忍、同情心的科學/薛琦 【編者的話】經濟學能夠教你的,就是思考/林博華 致謝 第1章 經濟學家和父親的角色 如果你也為人父母,那麼,你也是一位經濟學老師。經濟學所談的不外乎面臨困難抉擇:努力賺錢還是享受人生;今天揮霍還是為明天存錢;發展新技術還是磨練既有技術;尋找完美的工作(或完美的另一半)還是安於現狀。我希望我的學生好好思考這些選擇;我也希望我女兒好好想一想。 第2章 小公園的啟示 我常帶我女兒去小公園玩,聽到其他父母與他們子女的談話內容。在我豐富的經驗中,從不曾聽過有父母因為別的小孩玩具比較多,就允許自己的子女搶走別人的玩具;也從來沒聽過有人告訴子女,如果誰的玩具比別人多,其他人就可以自行組成「政府」,投票決定是否可以拿走這些玩具。 第3章 凱莉的智慧 凱莉在校園市場中,算是個活躍的生意人,常與其他小朋友交換印花、紀念卡片和牛奶瓶蓋等等。有時候,凱莉想要和同班同學莫莉莎交換,但莫莉莎卻想和四年級隔壁班的珍妮佛交換。凱莉知道,這種事很令人失望,但她也了解,不能強迫莫莉莎非得與自己交換不可。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企圖強迫他人是不對的行為。 第4章 權威 當我鼓勵女兒抗拒她老師的權威時,也等於在她的經濟教育上同步灌輸兩種不同的面向。首先,我企圖給她力量,來抗拒她老師想要矇騙她的劣質經濟學,比方說在環保和毒品議題上就是如此。但其次,我又直接強調經濟學中心課題之一:權威多半是壞事。 第5章 生命的貢獻 我們的一切物質享受,都是人們發揮才華的產品;汽車、電腦和超市的存在,是因為有人發想出來。因而,發揮才華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第6章 文化偏見 每一個時代都是信仰的時代;每一段生命都是由許多未經檢驗的假設所串成。所有未經檢驗的假設加在一起,大體上便形成我們所謂的文化。不願質疑這些假設的態度,就叫做文化偏見。若有人留意到某一假設未經檢驗證實,而動手加以檢查,就會帶動社會進步。 第7章 公平性(一):祖父的歪理 許多人常利用公平做為幌子,破例賜與特權。即使這些特權一開始就不公平,但因為行之有年,所以仍被視為道德權利。 第8章 公平性(二):對等原則 當道德責任存在時,它是一視同仁的。若不能適用於每個人,就是每個人皆不適用。未能對等實施的法律,根本不可能有道德基礎。 第9章 完美稅制 如果無效率的稅制成本過高,而有效率的稅制從政治角度來看又不明智,那麼,可能根本沒有人能設計出令人接受的稅制。 第10章 解構完美稅制 如果以金錢補貼那些天生就沒有技術賺大錢的人是件公平的做法,那麼,以性服務來補償那些天生就沒有技術去吸引異性的人也是公平的嗎? 第11章 責任:你要怪誰? 當一個小孩傷害另一個小孩,不在現場的其他小孩不會受到責備。當一個成年人傷害另一個成年人——至少,是以政府的名義下手——不在現場的成年納稅人卻被要求一起分擔糾正錯誤的代價。 第12章 遺贈 無論如何,美國政府在陌生民眾之間進行所得重新分配,範圍要比父母在子女之間重新分配所得大多了。如果政客希望我們的社會更像一個大家庭,則第一步就是要降低累進稅率。 第13章 多子多孫多福氣 在一個有構想就有財富的世界裡,每個出生的孩子都是讓人類更富有的希望。這是個能夠自付成本的奢侈品,甚至還能造福別人。 第14章 算數與思考 世人普遍對量化心生敵意,而且理由不外乎迷信或懶得思考,我認為這一點是我們教育系統的一大敗筆。 第15章 政府債務算一算 政府債務由子孫償還,你可以因此過著更富裕的生活,但要不要這麼做,全操之在你。如果你非常關心子孫、留遺產給他們,則遺產會跟著政府債務一起增值。如果你不夠關心子孫、完全不留遺產,則你的孫輩就有麻煩了。 第16章 種族歧視算一算 無論你如何定義種族歧視,重點是:如果你願意比別人少歧視一點,貴公司的股東就可以賺多一點;如果你的歧視程度與他人相當或更有甚之,則獲利機會就被白白丟棄。種族歧視會受到市場嚴厲的懲罰。 第17章 保育問題算一算 現今的經濟學教科書把經濟成長歸因於科技進步和資本投資的結合——換言之,就是人們的創造力和儉約。我們的創造力和儉約的果實,將由我們的後代來收成。至於這些果實夠不夠償還我們對他們的虧欠,這是個弔詭又困難的問題,需要弔詭且困難的思維。 第18章 我女兒教我的金錢觀 愛錢和愛富是兩回事。多數人的理解是,貿易夥伴對於我們的珍貴資源有所需求,才是致富之道;若貿易夥伴接受我們的一桶金,就是毀滅之途。之所以會有這種傳統的想法,就是因為把金錢和財富混為一談。 第19章 我女兒教我的貿易觀 與眾不同的好處並不侷限在個人品味上,才能也是一樣。如果全班有一半的人會吹黑管,那麼,唯一那位吹低音號的人被選入管弦樂隊的機率就很大。這也是跨國貿易好處多多的原因。 第20章 給經濟學家女兒的忠告 不要停止探索生命的可能,就算妳又回到原點,也沒有關係。辛苦繞壘包跑了一圈後,才會覺得回到本壘更加甜美。 附錄:參考書目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
你不是月光,是被割光
半導體大時代:從技術
.財富掠奪者:私募股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商業爭霸:美國能夠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缺
當貨幣不再中立:從霸
經濟預測革命:從混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