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別再說你不聰明:東大教授教你64堂大腦聰明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偽善的醫療:理解醫療的極限,讓摯親適時地離去,才是真正愛他的最好方式
作者:
凱蒂.巴特勒(Katy Butler)
譯者:
王以勤
分類:
醫療•保健
/
總論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4/3/29
ISBN:9789863440727
書籍編號:kk0372176
頁數:336
定價:
330
元
優惠價:
79
折
26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偽善的醫療:理解醫療的極限,讓摯親適時地離去,才是真正愛他的最好方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偽善的醫療:理解醫療的極限,讓摯親適時地離去,才是真正愛他的最好方式 ★《紐約時報》2013年度最受注目的百大好書 ★《舊金山紀事報》、《波士頓環球報》、《紐約書評》等各大報章一致盛讚 ★《出版人週刊》重點書推薦 ★入選美國書展非文學類「焦點書籍」與「最佳新人」 柯文哲/臺大醫院外科部教授 陳秀丹/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黃瑞仁/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 趙可式/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鄧世雄/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本如何讓摯愛的親人好走的叮囑。 我們留下親人只是為了自己心安?醫師搶救病患是為了利益? 有時候,讓自己的親人能夠適時地離去,是你所能保護他的最好方式。 選擇讓一個人死亡,是不道德的事嗎? 這是一個女兒,為了讓雙親如願安寧自然死去而煎熬的故事; 也是一個退役記者,深刻探討醫療體系中強大的阻撓力量的控訴。 國內一項數據顯示,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的患者,到了死亡當天,還有二成七患者在洗腎、五成九患者仍抽血、四成七患者做X光檢查,我們醫療是在救人?還是在浪費資源?而每年用在洗腎與長期呼吸器、體外循環維生系統費用竟高達近600億。 同時現在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是全球數一數二,內政部最新公布的「老化指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到達80.52%。老化人口,直接關係到醫療資源。未來,我們都會面臨父母凋零,如何讓他們好走,是一種必須學習的智慧。 確保我們的親屬最後一程可以走得安祥,是留下來的人的職責, 而理解醫療的極限,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 「請幫我個忙,替我關掉妳父親的心律調節器。」她的手搭在我臂膀上,低聲說道。講這句話的,是我的母親。但更令我感到恐懼的是,我已經等了這句話好幾個月。 我們傳統現實中的死亡,如今正在奮力對抗現代醫學的科技使命,而戰場,是我們的身軀。 當醫生拒絕關掉作者84歲老父的心臟節律器,致使他腦死但心臟仍在跳動時,曾為記者的她決定開始探究,何以現代醫療竟會剝奪人道、適時死亡的機會?同時,經年無休的照護也使得她的母親身心健康幾近崩潰,而在父親拖磨病塌逝去後,母親不惜違抗醫囑,拒絕接受開心手術,堅持以傳統方式面對死亡:勇敢、清醒、不閃躲。 本書以親人之愛、道德抉擇的撕扯與救贖為背景,讚揚1950年代心臟節律器等救生儀器的發明者的同時,也暴露了科技、醫療、商業間盤根錯節的聯姻關係,我們因而擁有一種現代的死亡:更痛苦,更昂貴,前所未有地漫長。反觀台灣,現在每年用在洗腎與長期呼吸器、體外循環維生系統費用高達近600億,醫療是在救人?還是在浪費資源? 本書是一本書寫細膩的回憶錄,同時也是一份專業報導現代醫療現況的報告書,以及更多人性、更少侵入性的臨終照護理念。 在數十年前,我們歡欣慶祝著可以對抗死神;而在今日,當初那些我們所歡欣的,竟成了折磨生命的凶器。在現代醫療之前,不僅模糊了生與死的分野,也混淆了道德的界線。 以前,人們保護生的權益;現在,則保障死的權利。 死亡,竟也需要保障?! 醫療,究竟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痛苦? =各界讚譽= 巴特勒對臨終主導權的掌握有著動人的詮釋,她筆下所描述的「善終」,是免除一切無謂的醫療介入,接納死亡,並帶著尊嚴離世。——《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偽善的醫療》不只是一本臨終指南或對痛苦死亡的個人經歷。書中優美細膩的敘事手法更是死亡的抒情冥想。——《舊金山紀事報》 一本直言不諱的疾病回憶錄,一份改善臨終品質的研究報告。巴特勒帶著敬意,坦然審視為人子女可能面臨最難回答的問題:如何讓父母得到有尊嚴的善終?本書對協助長者度過臨終提出真誠而慈悲的見解。——《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 《偽善的醫療》一書審視死亡與現代醫療間的戰役,敘事手法無懈可擊,試圖為我們應如何保護自己與所愛的人找到解答。——《More》雜誌 巴特勒的忠告既不流於制式,也不標新立異…本書相當實用,我們正需要像這樣一本著作,來挑戰美國文化否定死亡的態度……《偽善的醫療》一書會讓臨終照護者想一讀再讀。無論是曾經照顧或即將照顧臨終病患的人,均可經由此書體認照護不盡圓滿的美。——《波士頓環球報》 在美國醫療保健制度下,許多美國民眾因機械化的臨終過程飽受折磨。本書正是對醫療改革最動人的呼籲。——《紐約書評》(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偽善的醫療》結合個人敘述與寫實報導,是一本研究透徹,極具說服力的著作,確切捕捉臨終照護問題的嚴重性。我希望本書能喚起社會大眾正視照護議題,督促民意代表改革醫療保健系統,以對病患及家屬的真心關懷,取代危機與給付導向的運行模式。—— 亞伯拉罕.佛吉斯,《雙生石》作者 本書相當忠實,作者洞察力敏銳,文字美麗得令人心痛。即使敘述著煎熬的故事,全書仍然充滿詩意。凱蒂.巴特勒深入觀察21世紀的美國,在面對死亡真相時各種無力反應:情緒、精神、醫療、經濟、社會、歷史、甚至是政治面。作者以新聞記者慣有的銳利眼光提出寶貴見解,同時又巧妙的在描述雙親死亡的過程中帶入這些資訊。書中的字字句句,似乎都來自她出自精神泉源的肺腑之音。這本哀傷的作品應列為美國成年的必讀書籍,書中所談論的,都是人類共通的感受。 ——許爾文.努蘭醫師,《死亡的臉》作者 親密、睿智、悲憫,助益良多。此書相當重要,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廣為流傳,人手一本。我們已迷失了方向,而凱蒂.巴特勒的故事經過縝密的研究,充滿力道,在通往死亡這難解之謎的路上大大減輕我們的苦難。 ——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作者 《偽善的醫療》一書相當令人不安,卻是我們所迫切需要的。凱蒂.巴特勒情感真切的回溯她父母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旅程,同時也披露了現代醫學道德的難題。她是個非常盡責的作家,此書中相當有技巧的點出我們多數人早晚會遇到的問題。凱蒂.巴特勒以優美的文筆傳達她對父母的回憶之情,我想,這就是懷念最好的方式吧。——Alexandra Styron,《閱讀我的父親》(Reading my Father)作者 本書是近年來我拜讀過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文筆優美雋永。全書扣人心弦,即使我的父母過世已久,我仍讀到不忍釋卷。凱蒂.巴特勒的這部作品將會挑戰你的觀念,但又同時滋養你的心靈。我對本書的真誠、智慧與精彩的故事由衷感激。這些故事,有些令人心碎,有些振奮人心、有些則兩者兼具。凱蒂.巴特勒是相當傑出的作家。這本書會改變你,如果可以,希望還能改變我們的社會。——安.拉莫特,《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作者
凱蒂.巴特勒(Katy Butler) 美國作家,出生於南非,幼年時期居於英國牛津,八歲時跟隨家人遷居美國。自七○年代起開始從事新聞工作,關注議題廣泛,從同志題材、愛滋病蔓延、安樂死議題到醫療經濟學等。 除了媒體文章,凱蒂.巴特勒長期撰寫散文與文化論述,她的作品素材多為個人生活啟發,文章見於《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Vogue》等刊物,並於2004年入圍美國國家雜誌獎決選,其作品曾收錄於《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Writing》、《The Best American Essays》與《The Best Buddhist Writing》等文選集。 現居加州北部,除了作家身分,還在當地的許多文教機構擔任寫作教師。
◎前言 ◎第一部 中風 第一章 一隻烏鶇飛過來 第二章 恩典之年 第三章 生命儀式 ◎第二部 快療 第四章 殘酷的希望 第五章 維生器材問世改造死亡 第六章 父親敞開的心房 ◎第三部 試煉 第七章 康復無望 第八章 達摩姊妹 第九章 傾頹的宮殿 第十章 急流奔騰 ◎第四部 叛逆 第十一章 魔法師的學徒 第十二章 救命的生意 第十三章 停機 ◎第五部 接納 第十四章 臨終的藝術 第十五章 身後事 ◎第六部 恩典 第十六章 母親的決心 第十七章 老李樹折腰 ◎第七部 走向光明 第十八章 更好的死亡方式 第十九章 迷宮地圖 第二十章 關於新的臨終藝術 ◎參考書目 ◎作者的話 ◎謝辭 ◎版權與使用許可 ◎註釋
榮耀變革:臺中榮總1
親愛的長輩變得難相處
心,與心臟的人類史: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聖
陪家人走過憂鬱:給憂
陪你看馬 自律神經的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
白髮諜影:「黑白髮」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