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漫畫地球科學:教科書裡的瘋狂實驗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作者:
馬歇爾.羅比森
譯者:
林欣怡
分類:
科學•自然
/
地球科學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出版社:
臉譜
出版日期:2014/12/2
ISBN:9789862353905
書籍編號:kk0389904
頁數:288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 是一切的起源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但或許未來有一天 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德國生態、物種文學大作,令人聯想到經典《寂靜的春天》。 ★德國亞馬遜書店四顆半星高度評價 ★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等的完美融合。作者旁徵博引,以充滿想像力而優美的詞句,帶我們從前所未有的全觀角度,探討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在過去、現在、未來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及整個世界。 ◎如果物種、思維和想像變得越來越單一,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作者邀請讀者一同踏上充滿冒險、奇幻與發現的旅程。他開啟讀者的感官,帶領我們看見野生世界之美、聽見豐富細微的聲響。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作者描述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同時也點出現今動物的棲息地受限,有些甚至早已絕種的危機。許多動物因人為的干預而絕跡,有些動物發揮高度的適應力,而得以在世界各地存活,甚至比以往來得更加壯大,但隨著基因被改變,牠們變得無法「獨立」生存。 種種現象不僅代表自然界多樣性的降低,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隨之衰減。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但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作者一方面以散文隨筆的方式,詳細描述他曾到過的、居住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多半只是「綠色山谷」、「公牛之丘」之類的名字,在本書結尾時作者也揭曉謎題,比方說「雨之國度」就是英國,第一章提到的「綠色山谷」在德國的黑森林等。另一方面,雖然書中穿插豐富的動物傳說和寓言,作者在提到生物史或地球變遷史時,解說卻仍極為詳實。提到的物種幾乎都以拉丁學名表示,舉例時對於當地的自然景觀、方言、人種等也有相當精確的著墨。 本書一開始便出現作者以語言學對比自然界的譬喻,而後提到壁畫與人類起源,在中後段時將自然界的資產和人類整體的文化資產相比,直指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有關。對現代化開發、濫墾及人類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批評,時而猛烈、時而反諷、時而無奈,也成為貫穿本書的宗旨之一。
馬歇爾.羅比森 來自德國弗萊堡,旅行足跡遍布全球,曾於弗萊堡及牛津大學就讀森林學,並於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 曾任職於弗勞恩佛荷大氣環境研究協會及德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並於美國加州聯邦森林管理局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且於弗萊堡大學森林及環境科學院擔任學術顧問。目前於弗萊堡教育大學自然科學中心擔任教授。
一、青蔥的山谷 森林紮根於過去,並指引未來的方向。它教導我們要小心、考慮週全,並且有遠見,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提出正確的問題。 二、逆著暴風向上 每個生物,不管是否已知,都保存了大量資訊、圖像和歷史。這些多樣性是我們知識世界的起源。 三、霧中的長毛象 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絕種,或者我們僅只知道牠來自遠古時代,如同星星死亡所發出的光芒一樣,我們失去的不只是詞彙,還有認知的可能性。 四、烏龜之島 島嶼是世界的縮影,大自然透過加倍放大及更高的解析度描繪簡單的圖像。它們敘述著生命的奧秘。 五、在蒼翠的街道上 人為因素導致植物世界的全球化,世界各地的草都長得一樣,冒險家不再有機會遇見新品種。 六、綠色的羽翼 全球性的蜜蜂實驗對本土的昆蟲和鳥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並且點出原生和外來物種之間岌岌可危的平衡。 七、被迫出海和遣返 動物被迫跨洲遷徙是一段黑暗且充滿寂靜死亡的歷史,剩下的僅只是被啃咬、摧毀過的單一景象。 八、羽毛精美的世界公民 原鴿的美麗就像是灰色交響曲配上彩虹的顏色,隨著許多其他鴿種相繼滅亡,原鴿開始成為世界公民。 九、在航海和海鳥之間 跟隨大自然的徵兆,太平洋的水手不斷發現新島嶼,而如果沒有動物的指引,導航便不可能完成。 十、沙漠中的漫行者 人類失去了指引方向的動物以及牠們極強的方向感。被輾過的豪豬或者蟾蜍是違反自然交通規則的明顯跡象。 十一、生命的分界型態 人類語言的靈感來自大自然。隨著物種的消逝,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也隨之消失,我們的表達方式將變得更加貧乏。 十二、鐵道旁的幽靈聲 加州曾經擁有豐富的生物及文化,現在卻完全地被「全球化」了。新的多樣性取代了原先的獨特性。 十三、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 回憶失落的美好讓我們長時間抱持希望和期待,由此出發,我們嘗試回復失落的、被摧毀的一切,因為自然總是能帶來驚喜。 後記 註釋 參考書目
臺灣的紋理2:人文篇
仰望與思索,揭密宇宙
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
水族:從自然崇拜到生
觀念天文學(上+下)
失落的三億年:史詩般
世界環境大發現:用漫
太空人都在做什麼?: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概論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