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
作者:
林徐達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出版社:
桂冠
出版日期:2015/4/15
ISBN:9789577306159
書籍編號:kk0398831
頁數:320
定價:
4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1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 今日的全球化論述突顯了當前人類學知識生產所遭逢進退兩難的窘境:一方是傳統研究對象的臉譜逐漸模糊,另一方卻是既有的立論基礎和調查技術仍無法掌握新興的研究主題。相較於上一世紀前半期民族誌的研究戲法,詮釋人類學的修辭轉向開拓出不同的研究範式和主題,包括從方法論轉為本體論考量的田野工作技藝、自我批判的反思性、民族誌書寫實踐和職權、隱而未顯的寓言式意涵,或是藉自文學修辭揭露文化文本中。 本書除了以Clifford Geertz的詮釋人類學作為論述基礎,詳盡說明了當代人類學研究的重要議題:「深描」方法論、多點田野工作、民族誌職權、書寫修辭與文類偏好、自我批判與反思,以及田野工作的異文化感知等諸項學科技藝與研究旨趣。作者也透過本書同時彰顯書寫者自我與他者的關係,重現當今全球化的流動特質,以及人類學此一專業學科與現代世界的互動和應變。
導論:在地知識與去穩定的人類學運用 「異/譯」文化脈絡 2 在地知識作為文化脈絡下的理解與辨識 5 去穩定作為人類學研究的另類職責 11 爭論的精細化 15 第一部分 詮釋|深描 第一章 詮釋人類學的註記與詢問 詮釋人類學的褒與貶 21 詮釋人類學的興起與跨學科挪用 25 民族誌的書寫職權 37 文學、寓言與超現實主義操作 44 第二章 地方知識的「回返」 一場碩士學位返鄉口試 57 從在地者觀點到地方知識的開放理解 64 田野工作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進展 73 在地人類學家的「自我與他者」雙重處境 84 地方知識的反思與挑戰 92 第二部分 超現實主義|文化寓言 第三章 李維史陀的超現實思維 遲到的哥倫布 103 神秘交換法則 108 一人學派 111 第四章 藝術作為文化寓言 《豬剛強》作為受苦生命的文化諷刺 118 《天書》和《背後的故事》作為主體的自我覺察 123 第五章 主體的失悟招領 三個白盤兩個黑盤的主體部署 131 類戲劇作為社會文本 137 後現代精神分裂症式混仿 151 第三部分 後殖民|全球化 第六章 台灣的後殖民景觀 《悲情城市》作為後殖民集體情緒 166 混淆的後殖民文化認同 177 雜揉身分的文化協商 187 全球化下的懷舊景觀 195 第七章 鄉民懂得怎麼笑,那是他們特有的專長 世界的虛擬與網路的真實 205 網路印刷術與文本變裝秀 210 網路鄉民的嘲諷技法 243 嘲笑作為精神氣質 247 人類學知識生產的挑戰與任務 人類學在居性與移動路徑 257 民族誌書寫與《日記》作為世俗性民 族誌小說 264 「意義的危機」作為當代人類學知識生產之挑戰 269 後危機追尋 276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
你好,我是書店員:今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