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別再說你不聰明:東大教授教你64堂大腦聰明課
.
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醫病大和解!一起走出醫療糾紛的迷宮、重建醫病信任關係
作者:
李詩應、陳永綺
分類:
醫療•保健
/
總論
叢書系列:醫藥新知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17/8/30
ISBN:9789869518420
書籍編號:kk0448154
頁數:416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醫病大和解!一起走出醫療糾紛的迷宮、重建醫病信任關係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醫病大和解! 一起走出醫療糾紛的迷宮、重建醫病信任關係 台灣第一本以案例解析醫療糾紛、尋求解決之道的專書 ----為醫療環境找出一條安心安全的路 從關懷思維出發的溝通,才能創造醫病和諧 沒有真正勇氣的關懷,不是有勇無謀,就是寸步難行! 沒有正確希望的關懷,不是誇大期待,就是無法堅持! 台灣,平均每天有1名醫師被告 醫療糾紛每3年增加 1倍 西醫遇到醫糾一生中機率高達44% 內、外、婦、兒科4大皆空鬧醫護荒 究竟是病人多「奧客」?還是「傲醫」難溝通? 面對檢不斷、理還亂的醫糾暴力與官司 國內第一本以全案例解析醫療糾紛、尋求根本解決之道的專書 蒐錄全球知名案件,客觀剖析事發、處理、結果之真實面目 讓「溝通」改變「對立」 以「關懷」取代「官司」 「重建醫病和諧」100%同理溝通指導手冊 心理學大師、爭議調解專家、法學談判權威、受難家屬經驗法則 ● 20種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 12堂必修溝通關懷認知技巧 ● 45件醫療爭議案例調解訴訟分析 【特別附錄】------------------------------------------------------------ ●溝通關懷小組編制執行相關法令 ●日、港、台醫療糾紛調解教學.實務.利弊比較 ●全球醫糾45案例介入時機、運用策略與成果 ----------------------------------------------------------------- 仁術仁心,為病人雙贏 ! 除了醫治疾病,醫病之間的「關係」更需要被療癒 本書為協助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醫檢師、醫院行政、病人和家屬 一起學習同理關懷與自我保護之教育手冊。 當醫療糾紛發生時,要做的是冷靜、同理、思考、溝通: ◤ 為什麼病人家屬會發飆? ◤ 這件事是「誤解」還是「誤診」? ◤ 怎麼表達遺憾(抱歉)、何時說及如何道歉才是合宜? ◤ 家屬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 ◤ 如何恢復醫病信賴,達成共識? ◤ 病人是無助的「人球」還是「奧客」? ◤ 真正「來鬧事的人」如何處理? ◤ 委由律師處理訴訟比較好嗎? 醫護有解 ! 病患有靠 ! ●醫病關係邁向和諧 3 步驟: Step1. 傾聽.同理.關懷 → Step2. 溝通.說明.對應 → Step3. 共識.執行.追蹤 ●爭議解決 4 大策略說分明: 1.溝通防範 2.私下和解 3.法律訴訟 4.替代調解ADR 各有利弊得失和最佳做法 ●醫療爭議調解模式 6 類型: 1.【意外風險】腦動脈瘤手術失敗、車禍開顱成植物人、物理治療意外傷害 2.【醫療疏失】低估車禍傷害、給錯藥方、打錯點滴、乳癌誤診、麻醉失誤、誤關警告器… 3.【溝通不足】不准假硬要外出、覺得被耍的病人、醫檢觸碰私密部位 4.【情緒效應】天邊孝子症候群、愛妻大腸癌逝、喪子痛求賠償、醫師受創憂鬱… 5.【突發暴力】醉漢暴砸護理師、吸毒女動手毆打、失智老人攻擊… 6.【灰色爭議】女童心臟術後出血、孕婦死胎事件、性騷擾疑案、醫師控告醫師 … ◤常見醫病關係6大警報與因應◢ 1. 預防→提前準備,以應萬變 醫療前清楚說明措施與風險,但醫方仍應積極預防和因應病方因認知落差和人本情緒,若無法接受最後發生之不幸醫療結果,可能會有怨懟、求償、控訴之行為。 2. 除雷→提高敏度,佈署支援 醫療過程中要覺察病方的想法和歧異點,隨時說明溝通,減少爭議。另對於危險人物就醫要有高度警覺,必要時以警力支援,如醉漢、失智、吸毒、精神異常者。 3. 降溫→傾聽宣洩,情緒引導 爭議初期未處理妥善,包括醫療疏失、溝通不足、態度不佳、認知落差等都會造成病患和家屬憤怒不滿,應善用傾聽、同理、關懷、溝通、道歉和情緒輔導等技巧。 4. 分析→同理對方,掌握關鍵 急著下定論或想草草結案,未能真正分析了解病方的關切點和需求,會被認為欠缺誠意,想推託責任,造成敵意和對立產生,後續更難以達成共識。 5. 填補→誠懇認錯,合理賠償 因為醫療疏失或溝通關懷不足,未能給予病方應有的照護和權益,甚至造成病方的傷害,應 誠懇認錯、道歉、溝通及研議補償方案;但也要避免病方予取予求。 6. 復原→感謝抱怨,修復和諧 態度和說話口氣,在忙碌工作中是最容易疏忽的細節,往往會造成醫病之間看不到的裂痕, 當病患提出抱怨時要立即警覺和改正,趁問題還小儘早彌補即將破裂的關係,當雙方關係不幸嚴重破裂時,修復彼此的關係。 提前溝通.耐心傾聽.時時覺察.誠實反省.永遠關懷 本書以實案教學,提供各類醫糾調解模式,每一場爭議都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李詩應 醫師 凡事喜歡思索為什麼,行醫之餘一頭栽進法律,從台大進修部法律系5年到東吳專業法律碩士3年,共接受法學教育8年。自2008年東吳法律碩士畢業後,陸續發表數篇法學論文,主要為醫療法律領域之研究。去年再度投入東吳法研所博士班就讀。 對於醫療糾紛的源頭-醫病關係,一直持續不斷的研究思考與投入心力,也是兩位醫師夫婦的共同志業!2012年赴日本學習以人性為出發點的「促進溝通調解與衝突管理?這門實務學問,經過1年努力之後,如願在臺灣開始相關訓練課程,期望能夠幫助每天辛苦照顧病患的醫事同袍,進而造就醫病和諧的社會。 現任:西園教學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公益信託推廣會執行長、台北市衛生局聘任醫療糾紛爭議處理關懷小組成員暨教育訓練講師。曾任亞東技術學院醫管系兼任講師(教育部核定) 陳永綺 醫師 成長之路看著一生奉獻在病人與家人身上的醫師父親,當結婚為人母,並背負著照護病人的重任時,才恍然大悟「責任為何」! 曾隨夫婿再踏入學校進修法律,然因父母親相繼離世而劃下句點。經歷臺灣醫療環境的大變化,回想父親那個年代,人人以當醫師為榮、醫師被當神般尊敬;至今醫病關係卻動輒得咎、急診暴力層出不窮、醫護人員出走崩壞。謹守父親在世未了的心願:為臺灣的醫療無怨無悔的付出,永遠能為醫療盡一份心,因此在父親離世後,一心找出一條能讓臺灣醫療環境不再快速走向緊繃的方向。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看到一線曙光。 現任: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公益信託推廣會會長、台北市衛生局聘任醫療糾紛爭議處理關懷小組成員教育訓練講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日本促進溝通調解員基礎課程及教師課程完訓認證、銘傳大學法律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
榮耀變革:臺中榮總1
親愛的長輩變得難相處
心,與心臟的人類史: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聖
陪家人走過憂鬱:給憂
陪你看馬 自律神經的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
白髮諜影:「黑白髮」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