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格差浪潮:從家庭、教
.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
.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
作者:
山田昌弘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Biz
出版社:
大是
出版日期:2018/10/30
ISBN:9789579164566
書籍編號:kk0475648
頁數:240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原文書名:底辺への競争 格差放置社会ニッポンの末路 中文書名: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 內容簡介 什麼是「逐底社會」? 就是你我拚了命的工作賺錢,不是為了往上爬,而是避免往下墜! 這是全球化浪潮下,社會階層發生的重大改變,由美國經濟學家所提出。 現在,日、韓、臺、星、港都一樣。 那麼,是誰替逐底社會開了個頭?就是 賴家單身族:這群人不婚、不生、和父母同住。 當他們不能再維持中產階級,就變窮。 不想成為第一波向下流動的社會底層者,該怎麼脫身? 本書作者山田昌弘是日本著名的社會觀察家,他早在20年前就提出, 許多年輕人是在父母的庇蔭下,成就了今日的小康生活。 但出社會後,遇上經濟泡沫,薪水根本不足以繼續維持這樣的享受, 而在不想改變生活品質的情況下,就一輩子賴在家了。 年輕時賴家,日子非常好過, 自己賺自己花,完全不用養家──父母照顧你的起居生活; 但如果40歲後,單身又賴家,很可能換成你沒了工作還得照顧年邁的父母, 再10年後,淪為社會最底層:成為連家人都沒有的孤單老人。 這種人有多少?日本目前最少300萬,將來可能占總人口4成! 臺灣呢? ◎單身貴族是怎麼變得隱性貧窮? •飛特族:不做正職,是因為我還有夢想 派遣員工、斜槓青年大增,這些時髦的名詞,到底是讓你實現美夢? 還是找不到正職的藉口?為什麼有份正職工作比較不容易往下逐底? •泡沫經濟破滅,想結婚真的很難 「我想結婚,但若對方收入差,單身也罷」,這樣想你就容易變單身又賴家。 「只要我願意,有多少人排隊等著嫁(娶)我呢」,但這樣的人很多都孤老終身。 什麼樣的家庭結構比較容易在社會階層中往上流動? ◎逐底社會到最後,你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連家人都沒有的孤單老人 2040年,這群人將高達4成以上,也就是每3人就有1人, 就算還有國民年金可以領,也活不好、生不起病。 .真的要工作到死了…… 就算你是醫生、律師或大學教授,也可能無法退休,因為存款不足、怕生大病。 以後,工作到死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亂世中的人生勝利組──極其少數 誰比較容易成為這失控的逐底社會下的人生勝利組? 有兩種人,或者說,有一種家庭可以。 ◎如何脫離逐底社會?當政府救不了你,我們該如何自救? .橫軸的聯繫:同居、合租,和陌生室友住隔壁,預防老後孤單。 .縱軸的放鬆:打造沒血緣也可建立親子關係的社會,例如收養; 並打破傳統界定──誰說家人就得對家人完全負責、誰說非親非故就毫無關係, 整個社會都要放寬對「一家人」的定義。 20年前,日本社會觀察家山田昌弘就大膽預言高齡少子化社會即將來臨, 這回,他要告訴你更可怕的「失控的逐底社會」! 單身生活真的很好,你可以自由的吃喝玩樂、靠爸靠媽; 但一直這樣賴家,你將淪落為沒有存款、也沒有家人的社會最底層。 推薦者 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胡忠信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陳正芬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窮學盟
作者簡介 山田昌弘 1957年出生於東京。198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院。1986年,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後退學。 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攻家庭社會學。他用「單身寄生族」一詞形容畢業後仍與父母同住,維持單身生活的年輕人。此外,「差距社會」的說法,也引起日本社會的熱烈討論。之後,更拋出「婚活」,造成一股人人想結婚的風潮。 主要著作:《近代家庭的走向》、《家庭的重整》、《單身寄生時代》、《希望差距的社會》、《新平等社會》、《怪異的日本社會保險》、《迷走家庭》、《毛小孩》、《日本的少子社會》、《家庭難民:四分之一單身與社會之衝擊》等書。 譯者簡介 黃雅慧 兼職譯者,熟悉臺、日、中三地貿易模式與工廠運作,具備商業實務經驗,翻譯領域涵蓋電子、通信、化學、防災與建築等產業,目前旅居日本。
目錄 推薦序一 面對「失控的逐底社會」,建立新家人關係/陳正芬 推薦序二 在中產階級生活的假象中,多數人恐將成為輸家/黃瑞祥 序 章 何謂「逐底競爭」? 逐底社會:全球化之後,多少人的生活淪入比爛? 不能維持中產階級,就變窮 逐底社會誰帶頭?中年賴家單身族 青年貧窮:工作一輩子,也別想翻身 第一章 中年單身賴家族,正向下流動 單身貴族快醒醒…… 中年單身又賴家,有多少?三百萬大軍 不是非正職,就是失業!中年單身,得靠父母活 第二章 單身貴族是怎麼變得隱性貧窮? 泡沫經濟破滅,想結婚真的很難 少子化社會何時開始?比我們以為的早很多 飛特族:不做正職,是因為我還有夢想 大半收入自己花,只想享受生活 單身賴家,是場階級拉鋸戰 第三章 年輕時的自由,是中年後的生活風險 家庭結構、生活型態,怎麼變?走向多樣化 過去的中產階級 在多樣化以前,結婚是生活保障 多樣化,讓階級差距急速擴大 多樣化,只是一個開端 人生會失控,沒人想得到 向下流動之風險 「可是,我回不去了……」單向移動的社會結構 消費習慣改不了,必陷入隱性貧窮 寧願單身、不生小孩?只怕自己向下流動 第四章 「維持生活品質」,於是再也無法翻身 嬰兒潮的子女,第一批向下流動的世代 每三人,就有一人是孤單老人 到了中年,不僅單身,還沒工作? 戰後型家庭,也可能向下流動 養兒防老?老後資金,變成孩子的教育費 賺錢能力差,怎麼辦? 一旦墜入下流社會,便永遠無法翻身 網咖難民、派遣村,連靠爸靠媽都不用想 階級差距:老後怎麼辦? 第五章 三十歲世代,不做正職、寧可單身……或全力拚搏? 「有所為」或選擇放棄? 非正職與單身比例居高不下 女性意識抬頭,結婚也要繼續工作 三十歲世代,趨於保守 人生有一種選項,叫「放棄」 十年後的「如果」、「只要」,都只是馬後砲 創業、自由業,一切努力為了脫離逐底競爭 二十歲世代:經濟不穩定 第六章 世界各地,賴家單生族越來越多 韓、臺、星、港一樣,越來越多人成了賴家單身族 從經濟、文化、社會,來看貧富差距 同居,造就多元家庭 急速擴大的中年賴家單生族 第七章 逐底社會到最後……你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超少子!高齡者(你的)社會福利不見了 二○四○年,「差距社會」定型 下流老人,多到理所當然 連家人都沒有的孤單老人 貧窮老人,領國民年金也活不起 有錢人?醫生?律師?無法退休 真的要工作到死了…… 家庭關係的風險:子女沒自立、父母病在床 亂世中的人生勝利組──極其少數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風險永遠跟著你走 經濟不會好轉,日子怎麼好轉? 「橫軸」的聯繫:透過同居、合租,老後不孤單 「縱軸」的放鬆:沒有血緣關係,也可以「收養」組成家庭 跟陌生人當室友,預防老後被孤立 終 章 如何脫離「逐底社會」? 個人努力未必保證有用 要改變稅金制度 社區新連結─別指望「做功德」 三道社會安全網 多樣化措施的重要性 後 記 消除向下流動的不安,從改變制度開始
你好,我是書店員:今
地緣政治【典藏套書】
走進烏克蘭戰場 臺灣
聖母峰之死(二版)
旅讀的理由: 城市山
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
馭風男孩
盲人國度:從看的見到
假新聞:解密戰爭暴行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