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巴黎人
.
視覺人類學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夏日紀事:洱源田野調查集
作者:
朱靖江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文化風俗
叢書系列:YZ(九州)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19/8/2
ISBN:9789576818363
書籍編號:kk0493807
頁數:339
定價:
550
元
優惠價:
88
折
4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夏日紀事:洱源田野調查集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夏日紀事:洱源田野調查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3級民族學本科班40多名學生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茈碧湖鎮松鶴村與右所鎮幸福、溫水、西河埂等村,展開了為期近3週的田野調查的報告。 帶隊教師之所以選擇洱源作為本次調查的田野工作點,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量:首先,大理州民族文化底蘊豐厚,民間傳統信仰與社會結構保存完整,能夠為學生調查活動提供較為豐富的田野事項;其次,由雲南省委與國内多位文化學者聯合發起的「土風計劃」在大理州洱源縣設立了兩個項目點,能夠保障學生在田野期間的生活條件、食宿安全,並提供以民族民間藝術傳承人為主體的調查對象。大理州、洱源縣以及村鎮幹部、群眾以真誠、熱情的態度,迎接了中央民大師生的到來,並對于本次田野調查實習活動給予了無私的支持與全方位的幫助。 參與本次田野調查的學生分為兩組,一組進入彝族村民世居的松鶴村,另一組則大集中、小分散地入住洱源西湖周邊白族聚居的西河埂村、幸福村、溫水村與元井村。
目錄 放歌松鶴 載夢西湖——2013級民族學本科班田野調查報告序 幸福篇 民族民間藝術團的運作邏輯及發展路徑——以大理洱源「斯甘俏」藝術團為例13 一 緒論14 二 大理洱源「斯甘俏」藝術團的基本情況 15 三 大理洱源「斯甘俏」藝術團的運作邏輯 18 四 面臨的困境及對策20 五 結語 22 試論現代化背景下白族家庭養老模式的多元發展——以大理市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為例 24 一 文獻綜述 24 二 調查地白族家庭養老的發展 27 三 相關理論的討論 31 四 結語 33 民族各界精英對文化政策的作用——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西湖村為例 34 一 「土風計劃」的內涵 35 二 「土風計劃」下民族精英的作用 36 三 結語 40 城隍廟會中的市民交易——以鄧川城隍廟會為例 40 一 鄧川城隍廟 41 二 城隍廟會 43 三 廟會之中的交易體系 45 四 總結 47 淺析白族服飾發展和傳承——以雲南省大理州洱源縣右所鎮西湖村為例 48 一 緒論 49 二 文獻綜述 50 三 白族服飾概述 51 四 白族服飾的變遷 54 五 白族服飾區域的比較 55 六 不同場合的服飾類型 57 七 右所鎮白族服飾的現狀及趨勢60 八 右所鎮白族服飾的傳承與發展60 九 總結 61 白族「霸王鞭舞」調查與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為例 63 一 白族「霸王鞭舞」的概述 64 二 「霸王鞭舞」表演形態的田野考察65 三 「霸王鞭舞」的文化內涵 65 四 當代社會文化背景下的「霸王鞭舞」68 五 結語 70 藝人、大本曲與生命史——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兩位老人的過往72 一 緒論 72 二 藝人的生命歷程 73 三 分析與思考 76 四 結語 78 白族大本曲的文化價值及其傳承——基於大理洱源縣的研究 79 一 緒論 80 二 何謂大本曲 83 三 大本曲的價值86 四 大本曲的傳承87 五 結論 88 農業企業化下的奶牛養殖場——基於雲南西河埂村的田野調查89 一 選題地介紹 89 二 文獻回顧及相關概念界定 90 三 農業企業化下的奶牛養殖場概況 90 四 結論 97 五 結語 99 西河埂奶牛養殖業發展分析101 一 西河埂奶牛養殖的歷史過程 101 二 西河埂奶牛當前養殖狀況 103 三 結論 109 鄉村文藝精英實踐的多重維度——以雲南洱源「斯甘俏」藝術團團長為例110 一 研究目的及意義 110 二 背景介紹 112 三 斯甘俏和李六妹的故事113 四 一個成功的農民藝術團115 五 結語 116 大理白族獨院式民居營造過程及其儀式——以大理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西河埂民居為例 117 一 緒論 117 二 白族民居營造過程118 三 建房儀式 121 四 結語 124 溫水篇 白族耍馬的概述、傳承以及發展面臨的問題——以洱源縣右所鎮元井村為例 127 一 緒論 128 二 文獻綜述 129 三 耍馬概述 130 四 耍馬的現狀、傳承以及遇到的問題 136 不同時代土地分配製度及繼承的變遷——以雲南大理州洱源縣右所鎮溫水村為例 142 一 調查區域概況 142 二 文獻綜述 143 三 土地的劃分及概念143 四 農事安排及農事活動 145 五 不同階段土地的分配製度 149 六 不同時段下男女分工的變化 150 七 不同時代土地的繼承 151 八 不同年齡段人群對於土地的感情與態度 152 外來媳婦的社會融入狀況研究——基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溫水行政村的田野調查 154 一 緒論 154 二 現狀及背景分析 155 三 研究方法 156 四 農村外來媳婦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156 五 外來媳婦的社會初次融入——家庭融入 157 六 外來媳婦的再次融入——社會融入 159 七 結語——基於溫水村田野調查的社會排斥理論分析 161 傳統藝術的地方性呈現——基於洱源縣鎮右所鎮元井洞經會的人類學調查163 一 緒論 163 二 田野點概況 164 三 文獻綜述 164 四 調查結果與分析 165 五 思考 168 白族本主崇拜——以溫水行政村兩本主為例 169 一 導論 170 二 白族本主崇拜170 三 村裡本主祭祀活動171 四 本主禁忌 172 五 溫水行政村的本主傳承172 六 溫水行政村本主崇拜的影響 173 鄉村集市研究——以大理洱源地區溫水村早集為例 176 一 前言 176 二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77 三 現狀和背景分析 178 四 研究方法及內容 178 五 溫水村的實證研究 180 松鶴篇 傳統與現代——雲南大理洱源縣松鶴村彝族生計方式的變遷研究 183 一 緒論 184 二 生計方式的變遷 190 三 生計方式變遷的影響 194 四 討論與反思 204 試探究雕梅手藝對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以雲南省大理州洱源縣松鶴村婦女的社會地位變化為例 210 一 緒論 210 二 松鶴村雕梅與婦女角色概況 213 三 關於松鶴村雕梅女工社會地位的案例分析214 四 雕梅工藝影響下松鶴村婦女社會地位的變化 214 五 結論與反思 216 雲南大理洱源縣松鶴村彝族本主信仰研究 217 前言 218 一 緒論 219 二 文獻綜述 221 三 田野點現狀 224 四 松鶴彝人本主信仰的儀式空間——本主廟 226 五 本主廟的城隍會儀式 230 六 文化的解釋 241 作為交換的梅園 250 一 緒論 250 二 梅園的代際交換 252 三 梅園的婚姻交換 255 四 結語 259 松鶴彝族神聖空間的互動與分化——以松峰寺六皇會為個案研究 260 前言 260 一 導論 261 二 神聖空間的構築:寺廟與節日 262 三 神與聖的匯聚分離:從六皇盛會到天地人神 264 四 神聖在人間:廟神人的互動分化 268 五 初步研究分析 269 六 結語 271 「土風計劃」的田野實踐與理念反思——以雲南大理松鶴村為例 272 一 導論 272 二 雲南「土風計劃」及其核心理念 273 三 「土風計劃」在松鶴村的具體實踐274 四 松鶴村「土風計劃」實踐過程中的矛盾與調解275 五 對「土風計劃」的相關思考 276 六 結語 278 松鶴村民族嗩吶文化來源的研究 279 一 緒論 279 二 松鶴村民族嗩吶概述 281 三 松鶴民族嗩吶中的彝族元素 284 四 松鶴民族嗩吶中的彝白身份衝突 284 五 思考 286 六 結語 286 「生存空間」視角下的松鶴嗩吶現狀研究287 一 研究緣由及意義 287 二 研究方法 288 三 文獻綜述 289 四 田野點概述 290 五 松鶴嗩吶的「空間」現狀 290 六 總結 296 「掀起你的蓋頭來」——松鶴彝族婚俗研究 296 一 松鶴彝族婚俗的儀式與過程 297 二 文化互動語境下的松鶴彝族婚俗 298 三 當代松鶴彝族的通婚圈 301 四 結語 303 「不對等的交換」——松鶴彝族嫁妝彩禮的流動探究 304 一 緒論 305 二 文獻綜述 307 三 松鶴彝族婚俗中的儀式與禮物交換308 四 嫁妝彩禮的時代對比 310 五 嫁妝彩禮相差懸殊的原因311 六 結論與討論 312 七 反思 312 課堂基本教育——以洱源縣松鶴中心完小為例313 一 緒論 313 二 文獻綜述 315 三 松鶴村小學教育模式及整體的氛圍316 四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課堂改革317 五 雙語教育及傳統文化的結合 318 教師的流動與被限的權威——雲南大理洱源縣松鶴村教師的研究 318 一 緒論 319 二 對松鶴村教師的概述 320 三 、結語325 雲南大理松鶴村彝族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 327 一 緒論 327 二 松鶴村留守兒童概況 330 三 松鶴村留守兒童案例的分析 331 四 討論與反思——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331 五 總結 332 參考文獻 333
言論自由
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
日本雜學圖鑑:日本大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
請仙遊戲:請神容易送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
朝鮮一姊金與正:北韓
通識教育的全人、跨域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