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
哪兒飄來這些雲
.
生死學中學生死
.
根本沒煩惱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作者:
辜琮瑜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出版社:
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5/18
ISBN:9789575989491
書籍編號:kk0550000
頁數:208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79
折
22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全面探研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 以期圓滿「實踐大悲心起」的學習系統, 使人人都能深探其理, 並於日用中學習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畢生致力於將佛法轉化為當代社會可運用的反思與提醒,而吾人是否可從其提出之「古老智慧現代語彙」詮釋過程中,透過思索如何提昇心靈價值,並嘗試轉化或平衡此世界物質過度發展的失衡現象? 如與四種環保,亦即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及自然環保等之對話,重新反思實踐倫理的意義,從生命價值與生命教育中,學習如何深切關懷人間與萬物。 本書試圖探討心靈環保「學」究係何指?如非僅只是「口號」、「品牌標語」,其內涵如何把握? 其為達致非佛教徒皆可產生作用而採取的現代化語言,是否能回應關乎「去宗教化」帶來的質疑?如其確實於法師所處時代對人心產生作用,能否可以在被視為時代啟蒙者的宗教師辭世之後,仍具備跨世代的影響力? ◆心靈環保30週年出版 心靈環保,不只回應時代環保議題, 更是禪的精神、禪的教育、禪佛教、禪文化。 •收錄近百張心靈環保系統圖表
辜琮瑜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專任教師(前學程主任),兼「大願.校史館」主任。財團法人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法鼓山佛學課程弘講教師,並參與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居家安寧靈性關懷。研究領域:生命教育、生死學、安寧照顧與臨終關懷、聖嚴法師思想與當代應用、漢傳佛教、禪宗思想等,並於法鼓文理學院開設生命教育研究、生死教育、禪的理論與方法、自我覺察與成長、實踐倫理學、對話與詮釋方法等課程,及主持「哲學家咖啡館」活動。主要著作:《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生死學中學生死》、《根本沒煩惱》、《哪兒飄來這些雲》、《活著活著就笑了》、《西藏密教之父──阿底峽尊者》等。
當代漢傳佛教論叢總序 自 序 一條走了三十年的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釋題名 一、心靈環保學 二、心靈環保之「意義」與「開展」 第二節 心靈環保背景簡述 一、聖嚴法師生平簡述——「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二、聖嚴法師人間實踐思想系統 三、法鼓山 第二章 研究與提問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反思 一、整理心靈環保概念的必要性為何? 二、為何須以「心靈環保」為對應時代的語彙? 三、心靈環保會因為現代化的詮釋,而成為俗化的佛教嗎?其與佛法的究竟解脫精神是否相應? 四、心靈環保是封閉而有絕對定義的系統嗎?抑或具備未來開展性?如何可能? 五、為何提出心靈環保學? 第二節 研究面向 一、溯源之「脈絡化」:時空背景梳理 二、實踐之當代「應用化」:實踐與應用於當代情境與場域 三、「詮釋化」/「系統化」與超越系統:心靈環保的心法與開展 第三章 心靈環保探討之議題 第一節 心環外部課題探討:心靈環保與環保意識的對話 一、對話與反思:環境保護從改變心開始 二、佛法的環保觀 第二節 心環內部課題探討 一、人的品質之提昇與人間淨土之建設 二、關於人品的提昇 三、人間淨土之建設 第四章 心靈環保之溯源─脈絡化理解 第一節 立足整體佛教的法義溯源 一、佛教所詮重要論點 二、大乘經典與大乘三系 三、中國佛教(漢傳佛教) 四、漢傳佛教中的禪佛教 五、法鼓山中華禪法鼓宗 第二節 《金剛經》、《維摩經》與心靈環保 一、《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二、《維摩經》與心靈環保 第三節 禪修體驗與心靈環保 第四節 小結:心靈環保之溯源與開展脈絡 第五章 心靈環保的應用化─當代實踐與開展 第一節 心靈環保發展歷程:以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為主 一、重要發展時程 二、主軸理念與整體架構 第二節 心靈環保之核心精神與境界 一、核心精神:慈悲與智慧 二、境界 第三節 心靈環保之內涵:理論與實踐 一、心靈環保整體架構之系統化與超越系統 二、小結 第四節 心靈環保的實踐與開展 一、自我的實踐 二、整體的推展 三、跨界、跨領域,世界的心靈環保 第五節 心靈環保之具體推展:三大教育 一、大學院教育 二、大普化教育 三、大關懷教育 第六章 心靈環保學的詮釋系統 第一節 總論與回應:系統與超越系統 第二節 心靈環保的內修與外化系統 一、內修之自我成長歷程——提昇品質 二、外化之普及化育——建設淨土 第三節 心與境三層次論 一、基本概念與說明 二、三層次的各自轉化與提昇 三、與佛法的連結 四、心與境之關係:心靈環保為心轉化的過程 五、系統統整圖彙編 結論 第一節 題名與研究目的、研究限制 第二節 回應書中提問:「心靈環保」一詞的必要性與作用 第三節 對本書研究歷程中所指的四個化,予以概括式整理 一、脈絡化 二、應用化、系統化、超越系統:心靈環保之當代實踐 三、系統化與超越系統:層次分明圓融無礙 四、詮釋化:心境三層次之意義與開展 第四節 學習系統之建構 附錄 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 參考書目 一、聖嚴法師《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參考書目 二、聖嚴法師非《法鼓全集》書目 三、其他作者 圖目錄 圖1-1:心靈環保學論述歷程與面向 圖1-2:心靈環保學探討之「意義」與「開展」 圖1-3:聖嚴法師「學思養成」五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4:聖嚴法師「弘化初期」兩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5:聖嚴法師「發願興學」三階段主題與時間軸 圖1-6:聖嚴法師「開山立宗、傳法捨報」時間軸 圖1-7:聖嚴法師學思自述 圖1-8:聖嚴法師的思想與人間開展簡圖 圖1-9:「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一:綜述 圖1-10:「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二:印度到中國天台 圖1-11:「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三:中國的華嚴 圖1-12:「漢傳佛教傳承發展系統表」之四:禪宗教理與方便 圖1-13:集大成為禪的佛法傳承宗派 圖1-14:聖嚴法師傳承脈絡——漢傳禪佛教 圖1-15:聖嚴法師之創造——中華禪法鼓宗 圖1-16:聖嚴法師人間實踐——心靈環保理論與實踐系統 圖1-17:聖嚴法師人間實踐——心靈環保日常實踐 圖2-1:聖嚴法師「我們時代需要的佛教」 圖2-2:聖嚴法師「心五四的基本精神」 圖2-3:聖嚴法師對於淡化宗教色彩的意義與區辨 圖3-1:心靈環保問題意識——環保課題的反思與深化 圖3-2:心靈環保問題意識——環保課題的反思與對照 圖3-3:迷界眾生「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時空安立層次 圖3-4:佛法環保觀之「自我內在環境」分析 圖3-5:佛法環保觀之「人間社會環境」分析 圖3-6:佛法環保觀之「物質自然環境」關懷面向 圖3-7:聖嚴法師經常介紹與指導的禪修觀念與禪修方法 圖3-8:人間淨土溯源一——佛陀與早期信仰的淨土 圖3-9:人間淨土溯源二——由經典依據形塑之人間淨土理論基礎 圖3-10:人間淨土溯源三——由宗派與祖師之主張形塑人間淨土觀 圖3-11:人間淨土溯源四——當代思想傳承之人間淨土觀(歷史背景) 圖3-12: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太虛法師人間淨土觀之一 圖3-13: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太虛法師人間淨土觀之二 圖3-14:聖嚴法師整理、詮釋之印順法師人間佛教 圖3-15:聖嚴法師所詮釋之一——人間淨土觀 圖3-16:聖嚴法師所詮釋之二——人間淨土觀 圖4-1: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心地法門汲取之法源對照圖 圖4-2: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一——佛教所詮重要論點 圖4-3: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二——大乘經典與大乘三系 圖4-4: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簡要定義 圖4-5: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三——中國佛教(漢傳佛教) 圖4-6: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四——漢傳佛教中的禪佛教 圖4-7: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溯源之五——法鼓山中華禪法鼓宗 圖4-8:《金剛經》對應心靈環保之觀念與方法 圖4-9:《維摩經》心靈環保之原理 圖4-10:《維摩經》對心淨的定義——心淨已度諸禪定 圖4-11:《維摩經》調心原理—菩薩如何調伏其心 圖4-12:《維摩經》以六度淨心之一——前五度 圖4-13:《維摩經》以六度淨心之二——第六度智慧 圖4-14:《維摩經》普化原理—菩薩如何度眾 圖4-15:從禪到心靈環保——由禪者的內外世界觀之 圖4-16:以禪心轉凡心,達致內外相應、內外一如 圖5-1: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 圖5-2: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軸與整體發展結構示意 圖5-3:心靈環保核心理念:「慈悲與智慧」對應《金剛經》與禪修體驗 圖5-4:心靈環保的修行境界 圖5-5:心靈環保開展之系統架構簡圖 圖5-6:心靈環保目的:提昇人品,建設淨土 圖5-7:實踐心靈環保之內在狀態與外在呈現 圖5-8:心靈環保的修心方法—淨化、防禦與轉化 圖5-9:以禪修淨化心的身心鍛鍊 圖5-10:落實心靈環保的觀念 圖5-11:落實心靈環保普遍而隨時可行的方法 圖5-12:推動心靈環保對個人、世間與世界的意義 圖5-13:心靈環保推動的精神:世界的心靈環保 圖5-14:心靈環保的跨界開展 圖5-15: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三大教育總論 圖5-16: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學院教育 圖5-17: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普化教育 圖5-18:心靈環保與三大教育——大關懷教育 圖6-1:心靈環保的內修與外化系統 圖6-2:心境三層次與佛法的連結與對應關係 表目錄 表3-1:推動心靈環保的第一類對象與內容 表3-2:推動心靈環保的第二類對象與內容 表5-1:法鼓山理念發展時間表與重要內容列舉 表5-2:心五四運動提出五種知行並重的心靈環保主張 表6-1:內修自我歷程對應表 表6-2:心境三層次之各自轉化與提昇表 表6-3:詮釋脈絡系統圖彙編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邀您同坐 Pleas
穿越知識邊界:李虹慧
.蔡志忠漫畫大珠慧海
廣論止觀初探 第四卷
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
怎麼聽
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
看見改變的力量
行三好 淨三業:擁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