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
.
辦好主日學的15個好
.
主日學老師必修的15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平裝版】
Symbols and Bodily Senses: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Ritual in PreQin and Han China paperback
作者:
林素娟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2/5/29
ISBN:9789863505990
書籍編號:kk0551355
頁數:426
定價:
620
元
優惠價:
95
折
58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平裝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象徵與體物: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平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自然與身體感受性的脈絡下,思考禮儀中的象徵在修身及教化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本書溯源到文化源頭的先秦、兩漢時期,說明自然節氣如何影響身體經驗,在對天道的體察中,從而形構物的象徵與身體隱喻。本書透過秦漢禮儀中象徵的細部分析,說明象徵符號與自我的形構、身心轉化,人我關係定義以及倫理的秩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象徵」既反映著自然風土與物之質性,同時也反映著不同的地方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及身體經驗。修身與教化的理想在體察自然節氣和風土、透過象徵以調節人情中亦得到實踐。 This book investigates the key role of symbolism in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ure and bodily senses.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the etiquette of Qin and Han China, this book illustrates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sm and self-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e definition of human-self relationship, and the order of ethics. “Symbol” not only reflects the landscapes and things, but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formed by different local knowledge. The practice of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ity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regulating human sentiments through symbols.
作者簡介 林素娟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禮學、儀式與象徵以及先秦兩漢思想與文化。長期關注禮儀對身心的教養與形塑,政教之於身體規訓與認同建構、象徵儀式與身心轉化關係,以及性別與文化的複雜交涉。近年來,特別著重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修身及倫理課題。相關專著有:《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另有數十篇禮儀、象徵、性別、秦漢思想與文化等領域之研究論文。
目錄 自序 導論 一、本書之研究視域 二、本書所涉重要概念說明 三、章節構思和內容說明 上篇 自然節氣中的體物與象徵 第一章 自然節氣影響下的豐產儀典與土的象徵演變 一、前言 二、春祈秋報:季節性的豐產儀典 三、合牝牡與豐產:土地崇拜性質演變與儀典特色 四、死亡與再生:替罪羊、獻祭與豐產儀式 五、土地象徵的權力化及符碼化 六、小結 第二章 自然風土影響下祭品象徵與體物之道 一、前言 二、由自然風土及身心感受思考祭祀用物 三、循天之道:因應節氣的祭祀用物與飲食 四、祭物之陰陽屬性於儀式上的運用及其反映的體物之道 五、飲食禮儀所具有的身心形塑義涵 六、小結 第三章 身體的象徵與象徵的身體化 一、前言 二、調和體氣以循天之道 三、食物對性格的薰染及對身體感的形塑 四、禮儀中象徵、隱喻之運用與情感、理念的統合 五、統合天地之道與情感的象徵體驗 六、小結 下篇 禮儀中的象徵、修身與教化觀 第四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一):喪禮中的身體和飲食象徵 一、前言 二、奠祭所反映死者存在狀態的轉變及生死觀 三、守喪者的飲食過渡、身心轉化及政教意義 四、小結 第五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二):喪禮中的空間象徵與倫理秩序 一、前言 二、亡者的空間象徵:由內向外的過渡 三、家屬的空間象徵:由外向內的回歸 四、銘旌、神主的象徵:由凶返吉的遞變 五、身體、空間的相互喻擬與家族關係的崩解和重整 六、小結 第六章 通過禮儀中的象徵與身心轉化(三):祭禮中的祭物象徵與合天人之道 一、前言 二、齋戒的性質與齋戒飲食的特色 三、祭祖食物所具有的文化象徵義涵 四、分享神饌儀式所具有的神祕性及社會倫理義涵 五、小結 第七章 儀式中氣氛、情境的感通與修身 一、前言 二、以氤氳之氣味歆神、饗神 三、由宗族血氣的連續性至德氣的相感 四、五味實氣:統合自然之氣、血氣、志意之氣的理想教化模式 五、氣味的德行隱喻與身體感知 六、調和氣性、和德化育:祭禮儀式的工夫義涵與強調感通的「禮」之理想 七、小結 結論 一、本書的研究特色與旨趣 二、相關議題的深入和展望 引用書目 索引
考前衝刺看漫畫!補教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
越過高牆:1949至
富國強兵:西元100
二次建國:重塑美國憲
【漫畫版】海賊先生的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成為幽魂的總統:一段
一本就懂中國史【修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