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我要活下去:康復五部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曠野之歌
作者:
瑪洛˙摩根(Marlo Morgan);
分類:
文學
/
文學總集
叢書系列:月光花園5
出版社:
雙月書屋
出版日期:1998/11/1
ISBN:9579841462
書籍編號:sb0058988
頁數:0
定價:
2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0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曠野之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內容簡介
瑪洛•摩根的現代經典名著《曠野的聲音》曾經在世界各地風行一時,引起廣泛的迴響。如今在全球讀者的熱切期盼下,她的新作品——《曠野之歌》終於問世了。 這部以澳洲原住民部落為背景的小說,敘述一對從小離散、分居地球兩端的孿生姊弟,長大後展開尋根之旅,歷經重重險阻和波折,終於團圓的過程。 先前在《曠野的聲音》一書中,瑪洛•摩根揭露了原住民原始本能的生存方式,以及深具哲學智慧的古老文化,當然也不免坦承原始部落遭到快速種和文化淪喪的困境。在《曠野之歌》中,則再一次將澳洲原住民獨特的世界觀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時,她也揭發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兩百多年來,白人強行侵占了他們的土地,全然否定他們的信仰、語言與習俗,不僅剝奪了他們既有的生活方式,也漠視了他們的尊嚴與人格。而種族間的歧視與不平,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衝突,使得這個古老的民族已經面臨滅種的危機。 本書藉著一對際遇迥異的雙胞胎姊弟的尋根之旅,促使我們敞開胸懷,重新審視人生的重大問題,諸如種族身分、精神生活和環保等。這是一個激盪人心的故事,在他們尋根的過程中,純真和坦誠的力量最後超越了不義和墮落,引導我們,走向永恆的價值和純樸的智慧。 在本書中,瑪洛•摩根再次以「來自永恆界的訊息」呼喚每一個追尋永恆的心靈。
■ 內文選錄
一行七個人來到荒野中一個小水潭邊。潭中央的水只有數吋深,潭面覆蓋著一層乾泥巴。「我們在這兒採集食物吧!」艾帕莉說。「來,我示範給你們看。」她拿起一根尖頭棒,刺入潭中,攪起一團一團爛泥巴。隊伍中的其他幾個婦人都仿效她的做法。沒多久,她們就在潭邊堆起一排泥球。」「我們休息一會兒,等這些泥球曬乾了再說吧。」艾帕莉吩咐大夥兒。 古甘納在碧翠絲對面坐下來。今天,他把頦下那一叢花白的長鬚紮成一根辮子,垂掛在胸前。講話時,他那顆頭顱不斷晃動,辮子也跟著甩過來,甩過去。偶爾,碧翠絲瞥見他身上一道疤痕——平日他總是把傷疤遮蓋起來,不讓別人看見。頭頂一輪大太陽,燦爛地照射在他那隆腫的胸膛上。古甘納看見碧翠絲臉上的表情,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妳想知道這玩意的來歷嗎?」古甘納伸出一隻手指,按了按身上那個年代久遠的傷疤。「妳想不想聽我的故事啊?」 碧翠絲笑了笑,點點頭。 「我是一個已經啟蒙的男人,現在被尊稱為『智者』(Clever Man)。」古甘納開始講述他的生平。「在我們部落,所有的男孩都必須在九歲到十二歲之間,接受啟蒙。如果這個男孩特別調皮,喜歡闖禍,他就必須在九歲那年接受啟蒙。體弱多病的男孩,就得等到十二歲。至於細節,恕我不便告訴妳││這畢竟是男人的穩私,不適合在婦女們面前談論。我只能告訴妳,我們舉行一場隆重的儀式,讓這個男孩辭別他的母親。氣氛十分感人,男孩緊緊摟住親娘,依依不捨。幾天後,男孩回來了,但他已經變成一個壯丁,不能再玩孩子的遊戲。男孩已經死了。人的一生有好幾世,童年只是其中一世。我們發現,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男孩都需要幫助。這就是我們舉行割禮啟蒙儀式的宗旨。在心靈意象的指引下,男孩學會忍受疼痛、減輕疼痛。這顯示,他有能力學習。如果他願意,他可以接受訓練成為一位『智者』。 「我度過了這一關。往後那些年,在一系列啟蒙教育中,我有幸接受好幾位智者的教誨,但身為學生,我必須自行決定,何時、為誰、如何貢獻上蒼賜與我的才能。 「三十七歲那年,夏冬之間,我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召喚我。它來自遠方,對我說,如果我能找到它,我一定會獲得莫大的回報。我追隨這個聲音,穿過好幾個部落,來到一座高聳的峭壁下。一條瀑布飛濺著注入冰冷的深水潭中。召喚聲從水底傳出來。那是一顆水晶發出的聲音。它央求我把它撈上來,讓它看看太陽,它願意擴充我的才能,幫助我成為一位智者,以做為回報。它果然遵守諾言。從此,這顆水晶一直寄居在我的皮膚下靠近心臟的地方,如今已經四十年了。 「現在,閉上眼睛,我就能飛升到天空中,四處遨遊,觀看遠方發生的事情。我能夠鑽入地底,探勘地下的水源,觀察植物生長的狀況。在遼闊的原野中,我隨時都可以找到一窩剛出生的小動物。我學會使用飛禽走獸的感官,一受到傳喚,就能立刻幫助生病的族人。利用動物的天賦,我能夠透視人類的身體,察看到底什麼地方出了毛病。通常,只要跟病人聊聊天,看看他的氣色,聽聽他演唱的歌謠,我就知道他罹患了什麼疾病。任何一種外在力量、任何一種疾病或意外事件,都有一個內在的精神關聯。治療任何病痛,我必須幫助病人認清、接納呈現在眼前的精神成長機會。 「人間是讓我們從經驗中學習、成長的地方。身為一個永恆精靈,你自願投生人間,幫助創造這樣的一種學習環境。你的元氣從你母親吃的食物中吸取精華,從而創造出一個肉身。你知道自己會降生在怎樣的一種環境、怎樣的一種遺傳和家庭中;你選擇它,因為根據你的判斷,這兒是讓你經歷精神成長的最佳地點。 「只要我們記住我們是來自永恆界的精靈,我們很容易就會體認到,人間是一所『感情學校』。我們人類元氣的組合方式,跟其他東西,譬如水火,或其他生物的元氣大不相同。它是最獨特的。身為人類,我們來到地球上體驗七情六慾,透過我們的肉身,求取情感智慧。 「人類經由肉身,接納來自精神界、來自生命本源、來自祖先、來自永恆自我的訊息和指引。身體的各種感官,視覺、聽覺、味覺、感覺、嗅覺,莫不連結到情感。不,我應該說情感連結到感官,因為情感是根基。 「身為藥師,我知道,只要人們體認到情感的本質和作用,他們就能過著比較健康的生活;身為智者,我曉得,一旦有了這份體認,人們就能把來自永恆界的光源,引進人生旅途中。」 說到這兒,古甘納站起身來,拿起一根尖頭棒,開始在沙地上描繪圖形。 「這是『彩虹蛇』(圖1),來自宇宙生命本源的元素模式。它遊走在地底下,穿越過地球。它是生命力的一部分,川流在我們身體中,就像這樣(圖2)。」 古甘納一面解釋,一面指著他在沙地上畫出的圖形。「生氣的感覺,形狀像長矛。」 「生氣時,我們的生命能量受到推擠,就會傾斜到一旁,變得十分尖銳,不再像泉水那樣汩汩流過光滑的石頭。它刺入我們的身體,傷害我們的器官。憤怒就像一根長矛。它在我們身體上造成一個傷口;我們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拔出來。至於怨恨,它的能量模式是這樣的(圖3)。」 古甘納指著另一個圖形,對碧翠絲說。「怨恨這種情感也非常尖銳,而且頂端有倒鉤,一刺進人體,就會緊緊咬著不放(圖4)。怨恨比憤怒更具毀滅性,因為它更持久。當你憂愁時,你的能量模式變成這個樣子(圖5)。」 古甘納伸出木棒,在沙地上畫出另一個圖形。 「羨慕、嫉妒和罪惡感比憂愁複雜得多。它會在你皮膚下、腸胃中打結,阻礙生命元氣的流通(圖6)。」 「悲傷是一時的情感波動,不足掛懷。哀慟是悲傷的一種形式,但卻深沉、持久得多。它代表我們對去世親友的無限哀思和悼念(圖7)。」 「恐懼會使生命的一切機能停頓。它遏阻血液流通、心跳、呼吸、思維、消化。恐懼是很有趣的一種情感,因為它原本不屬於人類。我們從動物身上借用它。在動物的生活中,恐懼發揮非常奇妙、非常短暫的求生作用。沒有一種動物長久生活在恐懼中。人類原本什麼都不怕,他們知道他們是來自永恆界的精靈。他們曉得,一切病痛和不安都是暫時的現象。然而,到了今天,恐懼卻變成了環繞我們這個星球的最大一股能量。它在你身體內造成的傷害,可以用這個圖形來表示(圖8)。」 「你感到很快樂,你今天心情很好,你臉上綻露出笑容,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接收和使用能量的情況是這樣的(圖9)。」古甘納伸出手臂,指著沙地上的另一個圖形,對碧翠絲說。 「下面這個圖形表示安詳、寧靜、休息(圖10)。」 「情感上的超然,譬如,冷靜觀察周遭的事物,不帶任何批判意味,所代表的能量是順暢的、完整的、健康的、昇華的。就像這個圖形(圖11)。」 「所以,你瞧,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能量負責,每個人都必須學會駕御自己的情感。」古甘納做個總結。「任何人都有情緒低落或心懷怨恨的時候,但沉溺其中,不肯從中學習,卻是一種不負責任、不成熟、不明智的態度。人生的時間有兩種:『活著』(alive)和『非活著』(non-alive)。你呼吸,並不表示你活著。你一天到晚鬧情緒,這表示你並沒有好好活著。每個人都必須成長,學會善用時間,健康地活著。到頭來,我們都必須為自己在人世度過的時間負責。我們必須以負責的態度,好好利用上蒼賜與我們的自由意志。 「每個人的一生都記錄在上蒼的檔案中。這份檔案就像白種人使用的記分卡或評分表。其中有一欄記錄,這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時候你是真正活著,有多少個小時,你是在安詳、滿足、因為幫助別人而感到非常快樂的心境中度過;有多少個小時,你開懷大笑;有多少個小時,你沉浸在音樂中,感到心曠神怡。這份檔案也記載,在百年歲月中,你究竟花多少時間生氣、嫉妒、羨慕,讓自己沉溺在仇恨中,不能自拔。 「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一說出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你可以說『對不起』,但無法收回那句話承載的能量。意圖是能量。行動也是能量。人們的行動,往往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意圖。人類的意識是累積的。如今,我們的地球已經環繞著厚厚的一層意識,其中充滿仇恨和迫害。人們每天呼吸這種戾氣,耳濡目染,久之,就會形成這樣的一種心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人們拚命發明新玩意,拚命剝削大自然,根本不管子孫的死活。新生兒和小孩子的精靈太純潔了,以致於他們來到這個烏煙瘴氣的地球,往往只能存活很短的一段時間,但他們把能量全都投注入這個世界,希望能夠平衡和消弭它的戾氣。 「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繼續以往那種生活,加重地球的戾氣,或者洗心革面,將我們的能量導引到正確的方向,為促進人間的和諧、保存地球的生命做出貢獻。 「你的生命、你的身體和你的未來可以變成這個樣子,(圖12)」 古甘納伸出手臂,指了指沙地上的一幅圖畫。然後,他指著另一個圖形說:「也可以變成這個樣子(圖13)。你的生命會是什麼模樣?這得由你自己來決定。」 「人生是一個螺旋梯。我們來自永恆,回到永恆,希望能更上一層樓。時間是一個圓圈,人際關係也是一個圓圈。出生在原住民部落的孩子,從小就懂得讓每一個圓圈、每一種人際關係保持完整無缺。任何紛爭,我們都會想辦法在當天解決。我們不會把問題丟給明天,跑去睡覺。這樣做會讓這個圓圈留下缺口。」 「可是,如果你要求別人幫你一個忙,那該怎麼辦呢?」碧翠絲問道。「譬如說,你要求他三、四次,他卻一直沒有幫你做這件事情,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一定會對他非常失望。你可以假裝不在乎,說聲:『算了吧!』就把事情丟到腦後,讓這個圓圈繼續保持完整無缺。但這不容易辦到,對不對?」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麼,你就只有一個選擇的餘地:一輩子對這個人感到失望。十年後,提起或想起這個人的名字,你還會氣得咬牙切齒,這一來就會對你的身心造成傷害。你必須承認,這樣做並不聰明。」 「你會怎樣處理這種事情呢?」碧翠絲問道。「你到底會怎麼做?」 「我會告訴這個人:『你知道嗎?我對你非常失望,因為我請求你幫我一個忙,而你沒把它當一回事。我一再請求,心裡愈來愈失望。』然後我會哈哈大笑,對他說:『我這個人實在很遲鈍!第一次向你開口時,我就應該看出來,你不會幫我這個忙。這並不是你願意做的事情,我又再開口要求幫忙。你心裡一定感到很不耐煩:這個人怎麼那麼不識相!你說對了,我這個人真的很不識相。抱歉,我問了好幾次,才曉得你對這件事情根本不感興趣。』然後,兩人哈哈大笑忘記這件事情。但是,這次接觸卻讓雙方都學習到一些東西,變得更有智慧。這一來,我那個圓圈就能繼續保持完整無缺了。」 「如果那是比較嚴重的事情呢?譬如說,你的一個親戚做出一件事或說出一些話,冒犯了你,讓你非常生氣。這個人的行為,用你們的話來說,『嗅起來味道不對』。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處理你們兩人的關係呢?你怎麼看待那個『圓圈』呢?」 「我會斬釘截鐵地對這個親戚說:『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行為。你這樣做也許沒有錯,畢竟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表達方式。可是,站在我的立場,我實在無法接受你的言行,所以我決定終止我們之間的情誼。抱歉,我不能把更多能量投注在你身上。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行為。祝福你,再見。』」 「哦!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在精神層次上把圓圈關閉起來,對我來說,這個關係就算終結了。如果對方願意,他也可以關閉這個圓圈。如果他不接受我講的話,那也不要緊,因為他自己願意留下一個有缺口的圓圈。那是他的精神挑戰,他必須面對。」 「對!你不必喜歡每一個人。有些人並不值得喜歡。出生前,你的精靈許諾,來到人間後你會愛每一個人。這不難做到——愛每一個人心中的永恆精靈,把能量投注在跟你有同樣意識的人身上。影響別人的唯一方法,是以身作則。除非他們心裡已有充分準備,否則,他們是不會改變的。記住,不要責怪他們。這是上蒼的旨意。」 老人古甘納一面向碧翠絲解說,一面在沙地上畫圖形(圖14)。他臉上那把鬍子,隨著他的動作抖動不停,彷彿在打著節拍。「你在精神知覺的層次上來到人間,將來,你有一個機會,在更加寬廣的層次上離開這個世界。」 碧翠絲思索了一會兒,問道:「多年前認識的人,又該怎麼辦呢?到現在我還在生他的氣,這個人,我也許一輩子不會再看見他了。」 「不要緊。你不妨在心中默默祝禱,請託彩虹把你的話帶給他,不管現在他人在哪裡。彩虹會找到他。把你以往的批判態度轉化成冷靜的觀察。沒有人需要我們原諒。他們要的是我們的諒解。讓你心靈上、情感上的傷口癒合吧!關閉這個圓圈,向前邁出一步。」 古甘納面對碧翠絲,兩隻幽黑的眼珠閃閃發光,宛如磁鐵一般。「能量愈輕柔微妙,就愈接近宇宙生命的本源。使勁揮舞雙臂,確實能夠表現出肉體的力量,但緩慢的、輕柔的動作卻更接近精神。吵吵鬧鬧的熱門音樂,訴諸我們的器官。一個低沉、悠揚的音符卻更契合我們的精神。打獵對我們的精神旅程,究竟有益還是有害,端視我們的方法和意圖。觀察周遭的每一件事物,包括人際關係、禮儀、食物、教育、娛樂,甚至房舍,留意能量在其中的微妙運作和流通。很快地你就會發覺,你能夠用更少的肢體動作,甚至更少的言語,跟別人交往。你能夠用眼睛表達愛意。身體的接近並不是絕對必要的。有時,距離反而會使心靈更加契近。」 碧翠絲反覆思索古甘納這一席話的意義。她特別欣賞這個觀念:人際關係是一個圓圈。它就像一條黃金項鍊,每個環節都鐫刻著一個名字。她內心中浮現出一個圓圈,模樣就像懷錶的鍊子,上面刻著的名字是「佛瑞妲」,小時候碧翠絲在孤兒院的朋友。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這是她一生中建立的最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 作者簡介
瑪洛˙摩根(Marlo Morgan)
為退休醫生,目前居住在密蘇里州。她的第一本小說《曠野的聲音》 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31週,並已翻譯成26種語言出版。
■ 譯者簡介
李永平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為知名小說家。
山海經神怪大全
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
唐詩光明頂(「翻牆讀
初筆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故事集【新
汝忘了余之容顏嗎?日
亞特蘭提斯的水手:從
樹可能記得[精裝]
樹仔凡勢猶會記[精裝
飛:翱翔在夢想的天空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