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孫子兵法:世界第一兵書(新版)
.
這種事,不必老闆交待
.
哈佛大學公開課
.
孫子看破 沒有說破的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老子看破沒有說破的潛智慧
作者:
麥迪
分類:
文學
/
國學
叢書系列:典藏中國
出版社:
文經閣
出版日期:2011/3/2
ISBN:9789577134639
書籍編號:kk0288387
頁數:384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82
折
26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老子看破沒有說破的潛智慧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老子看破沒有說破的潛智慧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是一部思想深奧、內涵豐富的哲學著作。《道德經》貫穿歷史數千年,流傳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指引著人們的處世做事。 老子的處世哲學,主要包括守柔、寡欲、不爭、無為等思想。這些思想,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消極的、避世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對老子著作有深入一些的瞭解,就會發現這些貌似消極的言辭背後,往往蘊含著積極而深刻的智慧。 老子所說的「守柔」,並非是指真正的軟弱,乃是指表面的柔弱,實為真正的雄強。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老子從人類和草木的生存狀態中,發現有生機的東西都是柔軟的,而失去生機的東西是堅硬的,這說明從生命的發展持續中,「柔」才是最可發展的狀態。所以老子說「守柔曰強」。 據說與老子同時代有一個叫老萊子的人,也有說叫商容,壽命長至百歲。老子向他問道,老萊子張口吐舌,以舌存齒亡示其柔弱勝剛強的道理。比如水是最柔弱的事物,但是,攻擊堅硬強壯之物又沒有哪種事物能勝得過水,因而水其實是真正的強者,沒有什麼事物可以代替。 老子提倡「守柔」的本意是「知雄守雌」,意即知道自己的強大,卻故意呈現柔弱的姿態。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事物發展的規律是物極必反、勢強必弱的,假如我們能預先發現這種變化的先兆(即「微明」),就必然會採取柔弱的態勢。因為剛強並不能持久,柔弱含藏內斂反而能戰勝剛強。 老子所說的「寡欲」,並不是讓我們丟掉世間的一切欲望。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強烈的欲望,會使我們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喪失正確判斷的能力。如十二章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另外,「寡欲」還有一層重要內涵,就是在我們為人處事時,不要憑自己的主觀意願辦事,要順勢而為。老子說「咎莫大於欲得」,又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都是就這一層意思說的。 老子所謂「不爭」,也不是消極的不爭。老子明確地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見不爭的目的是為了沒人能夠和自己爭。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後不爭」之心。老子為人處世的「三寶」是「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守柔即慈;寡欲即儉;第三寶「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不爭。老子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意謂人應該捨棄爭先爭勝之心,收斂鋒芒,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無為」是老子處世哲學的一個至高點。「無為」不單是做人或生活的原則,更有帝王「南面之術」即今天所說「領導學」的意義。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歷史上,漢初及唐初的統治者都是採用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強調清靜無為,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的兩大盛世。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是順乎自然的不妄為。這也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老子說的「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意思是說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做不到、辦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講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等待、毫無作為的,而是「為無為」、「為而不爭」,即以「無為」的態度去「為」,去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上面簡單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處世態度,並非一般人印象中的消極、避世。相反,它是最積極,同時也是最高明的處世哲學。 《道德經》其核心思想是道,但老子宣揚道的目的,是教人以德。德是人們效法道的精神,立身處事的自然顯現。「德者得也」,在古代德字與得相通。所以德也有兩層含義,在意識層面為道德、品德,這不僅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修養,也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素質;在事功方面為取得、獲得,就是我們要明白該不該得,怎樣得,怎樣保住這個得不失掉。在老子看來,依道而得,才能夠保持長久。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駁雜,思想深邃。從問世到現在約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有過數以千計的注釋者。除了最著名的河上公、王弼之外,還有好幾位皇帝的名字: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宗等。由於唐朝的皇帝自認是老子的後裔,因此,《道德經》還被當作「紅寶書」收藏並閱讀。在二十世紀的出土文獻中,《道德經》現身的次數也是最多的,從敦煌卷子、馬王堆帛書到郭店竹簡,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它是被翻譯成外國文字種類最多的中文書籍。這部書豐富的內涵使之有了多種不同的讀法,有人將其看成武學兵書,有人將其看成政治秘笈,有人將其看成養生之法,還有人將其看成修道成仙的要訣。同一書,竟能讀出完全相異的見解,真是曠世罕見,也足見這部《道德經》的魅力。 我們所寫的這本書主要從處世學的角度,對《道德經》中蘊含的潛智慧加以解讀闡發。《道德經》雖為文言文,但其文意還算樸實通俗,並不讓人感到陌生,所以我們只對原文做了直譯。對於個別難懂的字句,則做了隨文注釋。本書並非嚴格的學術著作,闡發的重點也全在處世哲學上,所以一般是揀擇其最主要的處世思想,做一發揮性說明。對個別重要和歧義較大的章節做了逐句解讀,目的是為了讓讀者對老子的處世態度瞭解得更深入或更全面一些。
前言 第一章 眾妙之門:有與無的妙用 第二章 處事無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聖人之治: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和光同塵:鋒芒畢露者必受挫折 第五章 多言數窮:當心禍從口出 第六章 谷神不死:學會容納和接受 第七章 天長地久:只有無私才能成就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變革才能通達 第九章 功遂身退:學會超越權力 第十章 專氣致柔:遵道行事而有所得 第十一章 無用之用:找到真正的價值所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把握欲望的尺度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永遠保持戒懼之心 第十四章 無狀之狀:從無序中把握有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明古知今,動靜得宜 第十六章 致虛守靜:合於道才能長久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領導的四個層次 第十八章 不廢大道:棄絕虛偽欺詐 第十九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樸素天真 第二十章 大智若愚:不謀之謀,不用之用 第二十一章 厚德載物:依道而行必有所得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能曲能彎是生存的大智慧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說多做的益處 第二十四章 自知之明:自高自大者不能長久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順應自然的事才合於天道 第二十六章 燕處超然:輕浮躁動是成事的大忌 第二十七章 知人善任:沒有一無是處的人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最強大的往往表現為弱小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強盛到極點就會走向衰弱 第三十一章 慎用兵戈:達到目的方法很多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適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 第三十三章 自知自勝:沒有過不去的障礙 第三十四章 不自為大:保持謙虛之心 第三十五章 用之不竭:實踐中有許多活知識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領導者的藝術與謀略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不為往往才有大作為 第三十八章 樸厚立身:丟棄虛偽的道德 第三十九章 賤為貴本:越低級的東西越能體現道 第四十章 反向行動的法則 第四十一章 大白若辱:堅守信念的人才能成功 第四十二章 損益之道:不肯失去就不會擁有 第四十三章 柔可勝剛:柔弱的東西能夠取勝 第四十四章 多藏必厚亡:適足知止可以免害 第四十五章 大智若愚:極高明的處世智慧 第四十六章 知足而止:貪得無厭是最大的罪過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運籌帷幄的決策眼光 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無為才能無不為 第四十九章 與人為善:善行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別讓自己陷入死地 第五十一章 勢不可恃:自恃己能往往會走向反面 第五十二章 見小曰明:洞燭幽微是上等的智慧 第五十三章 唯施是畏:有所畏懼才能沒有危險 第五十四章 修身齊家:善於持家,則家業興旺 第五十五章 知和守常:得人和百事不廢 第五十六章 玄同之妙:避免災禍的生活準則 第五十七章 出奇制勝: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禍福相依:禍至不懼,福來不喜 第五十九章 儉節則昌:節儉是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政令不煩: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者為下:強者要做出謙下的姿態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寶:美言可以市尊 第六十三章 圖難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懂得戒懼就不會有失敗 第六十五章 玄德大順:智慧越多,偽詐越甚 第六十六章 海納百川:有所退讓才能更順暢地前進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自我管理的三個標準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勿逞一時之能 第六十九章 後發制人:退比近更能達到目的 第七十章 道貴在用: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第七十一章 聖人不病:「沒有缺點」是最大的缺點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愛:受人敬重的法寶 第七十三章 聰明的人鬥智不鬥勇 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不要成為權力的替罪羊 第七十五章 知死樂生:做一個快樂幸福的人 第七十六章 柔弱用世:妄自尊大,也終會敗亡 第七十七章 有餘則損:權勢富貴不可太過追求 第七十八章 柔可勝剛:過剛易折,過強易敗 第七十九章 不責於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老子的救世良方 第八十一章 聖人不積:財要善聚也要善散
新譯莊子讀本(三版)
新譯周易參同契(三版
國學概論
從甲骨文透視古代社會
說不完的甲骨文故事
甲骨文字典(新版)
四時花令(二版):那
論語易解:《論語》與
什麼時候讀詩經?:不
這些語詞意思不是這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