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創世記典Online(ⅤI):承諾謊言•崩碎的銀之丑面!
.
新人生(諾貝爾文學獎
.
紅髮女子(諾貝爾文學
.
我的名字叫紅(十週年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作者:
奧罕•帕慕克
分類:
小說
/
其他小說
叢書系列:帕慕克作品集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5/11/26
ISBN:9789863442875
書籍編號:kk0412749
頁數:492
定價:
460
元
優惠價:
79
折
36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為了讓自己快樂,我必須每天攝取文學,無異於病人必須每天服用一匙藥。」 他像一個畫家斟酌筆下色彩,用文字描繪出令人樂在其中的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親自編選、繪製插圖 ◎一部無法以小說寫成的小說家心靈寫照•漫談伊斯坦堡、寫作歷程、政治、禁書,與日常生活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國家郵報、芝加哥太陽報、舊金山記事報──重量媒體一致讚譽 【內容簡介】 「寫作是一種慰藉,甚至是一種療癒。」 偉大小說家最精采的隨筆集 藝術家自省人生的完整紀錄 小說是什麼?人為何寫作?人渴望從文學中汲取什麼?在寫作與閱讀的旅程中,文字扮演著什麼樣的領航者?透過文字,小說家眼中的日常生活與城市風景,以及東西方認同問題,又呈現出什麼模樣?寫作數十載,一位享譽國際、大膽敢言的小說家,仍然每日於書房獨自與這樣的念頭對話。 本書由帕慕克親自選輯文章,集結雜誌專欄、隨筆、日記、演說稿,成就一本具自傳色彩的作品。他在書中談文學,談卡繆、魯西迪、波赫士、卡爾維諾、紀德等啟迪他心靈的作家;也談生活,談失眠的夜與戒菸之愁苦,談鼓舞他投入創作的父親以及與他共享親暱時光的女兒;本書更談土耳其的歷史、伊斯坦堡的人文風景,也談其始終關注的政治議題,並自述其身引發的政治風波。 身為小說家,帕慕克自道本書集結一切無法寫入小說的吉光片羽。《別樣的色彩》是一位偉大小說家最精采的隨筆集,更是一位藝術家自省人生的完整紀錄。 【各界讚譽】 「才華洋溢……這些伊斯坦堡隨筆所汲取之力量的來源與他的小說一樣,其中的喜劇元素也是。」──《紐約時報》 「想像力豐富,文字輕鬆又令人心懾……在堪稱(與米蘭.昆德拉相反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當中,展現種種飛騰的輕盈。」──《洛杉磯時報》 「他的描述隨著威脅與誘惑的對比能量而脈動……帕慕克的文字魅力在這本書中大放異彩。」──《金融時報》 「敏感、細膩且刻畫入微……這些隨筆短文中有許多印象派的素描或小品,是一個心思細密者對日常生活中小小苦樂的動人觀察。」──《舊金山記事報》 「這是一位藝術家的迷人寫照,他無論經歷或見解都與我們大相逕庭,卻能切中時代議題。這是一本非常好、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出自一位偉大且引人入勝的小說家之手。」──《芝加哥太陽時報》 「帕慕克無意間展現出更多的自己……在寫作生涯的顛峰時期,讓我們得以一窺一個小說家如何看待自己,又希望他人如何看待他。」──《倫敦時報文學副刊》 「書中得以一窺他的土耳其與土耳其特色、他小說的靈感來源與他對文學的看法,有趣又吸引人。」──《丹佛郵報》 「諾貝爾獎得主奧罕.帕慕克的新書充滿了小小領悟與詩一般的創意爆發。」──《國家郵報》 「兼具抒情與寫實……一位文人在此體現得格外完整。」──《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驚人且價值非凡……一部成功之作。」──《紐約書評》 「閱讀這些篇章讓人內心充滿了每則故事所散發出的純粹喜悅……這是一部以隨筆與小故事組成的自傳,無論對作家或讀者而言都絕對引人入勝。」──《巴爾的摩太陽報》
奧罕•帕慕克 姓名: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06.07∼)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0年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1974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祖父在凱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尤其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庫德族問題是否有完美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2006年,帕慕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得獎評語為:「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中,發現文化衝突跟交疊的新表徵。」
自序 無法以小說寫成的斷片之書 【生活與憂慮】 1隱含作者 2我的父親 3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小記 4春日午後 5晚上總筋疲力竭 6在寂靜的夜裡起床 7當家具在說話,你怎能睡得著? 8戒菸 9雨中的海鷗──關於書桌對面屋頂上的海鷗 10沙灘上一隻垂死的海鷗──這是另一隻海鷗 11快樂 12我的手表 13我不要上學 14魯雅與我們 15魯雅傷心時 16風景 17我對狗的了解 18論詩性正義 19暴風雨過後 20很久以前在這個地方 21那個無親無故的男人的房子 22理髮師 23火災與廢墟 24法蘭克福香腸 25博斯普魯斯海峽渡船 26王子群島 27地震 28伊斯坦堡的地震憂懼 【書與閱讀】 29我如何淘汰一些書 30論閱讀:文字或影像 31閱讀的樂趣 32有關書封的九件事 33讀還是不讀:《一千零一夜》 34《崔斯川.商第》代序: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一個叔叔 35熱愛偉大意象的雨果 36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墮落的樂趣 37杜思妥也夫斯基的恐怖附魔者 38《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39殘酷、美與時間:論納博科夫的《愛達》與《蘿莉塔》 40卡繆 41不快樂的時候閱讀伯恩哈德 42伯恩哈德小說裡的世界 43巴爾加斯-尤薩與第三世界文學 44魯西迪:《魔鬼詩篇》與作家的自由 【政治、歐洲與其他忠於自我的問題】 45筆會亞瑟.米勒演說 46禁止進入 47歐洲在哪裡? 48如何成為地中海人 49我的第一本護照和其他歐洲之旅 50紀德 51宗教節日的家庭聚餐與政治 52地獄靈魂之怒 53交通與宗教 54在凱爾斯與法蘭克福 55受審 56你為誰而寫? 【我的書是我的生命】 57《白色城堡》後記 58《黑色之書》:十年以來 59《新人生》的訪談摘錄 60《我的名字叫紅》的訪談摘錄 61關於《我的名字叫紅》 62摘自「凱爾斯的雪」筆記 【畫與文本】 63席琳的驚訝 64在森林裡與古老如世界 65凶手不明的命案與推理小說──專欄作家切廷.亞丹與伊斯蘭大教長埃布蘇.埃芬迪 66中場休息,或是「噢,埃及豔后!」──在伊斯坦堡看電影 67我為何沒有成為建築師? 68塞利米耶清真寺 69貝里尼與東方 70黑筆 71意義 【其他城市,其他文明】 72我與美國人的初相遇 73世界之都面面觀 【《巴黎評論》雜誌訪談】 【望向窗外──一則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父親的提箱】 索引 帕慕克年表
小說 BLUE LO
小說 BLUE LO
暫坐
廢都(典藏精裝版)
怪城少女
沙壇城
銀魂 3年Z班銀八老
銀魂 3年Z班銀八老
最後的劍蘭(首刷贈書
最後的劍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